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韦龙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风湿痹的膏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54276 阅读:3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2 23:32
一种治疗风湿痹的膏药,该膏药是由甘草1‑3g、淫羊藿5‑8g、羌活5‑8g、防风3‑10g,海桐皮3‑10g,细辛1‑2g制成;临床可以用于治疗风湿痹。

A plaster for the treatment of rheumatic arthralgia

A plaster for treating rheumatism, which is prepared from licorice 1 3G, 5 8g, 5 Epimedium Qianghuo 8g, 10g Haitongpi wind 3, 3 10g, made 1 Asarum 2G; clinical can be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rheumat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风湿痹的膏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风湿痹的膏药。
技术介绍
:痹病指正气不足,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疼痛、麻木、重着、届伸不利,甚至关节肿大灼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痹病的含义有广义、狭义之分。痹者闭也,广义的痹病,泛指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邪气乘虚而人,脏腑经络气血为之痹阻而引起的疾病统称为痹病,包括《内经》所含肺痹、心痹等脏腑痹及肉痹、筋痹等肢体经络痹。狭义的痹病,即指其中的肢体经络痹,本节主要讨论肢体经络痹病。肢体经络痹病,为常见病,发病率甚高,有些甚为难治,求治于中医者多,疗效亦佳。痹病在文献上有许多名称,或以病因、或以症状、或病因与症状结合命名,如风痹、寒痹、风湿、行痹、痛痹、着痹、历节、白虎历节、痛风等。《内经》最早提出了痹病名,并专辟“痹论”篇,对其病因、发病、证候分类及演变均有记载,为后世认识痹病奠定了基础。如论病因说:“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论证候分类说:“其风气甚者为行痹;寒气甚者为痛痹;湿气甚者为着痹也”。仲景在《伤寒论》里对太阳风湿,在《金匮要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风湿痹的膏药, 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药制成 :甘草 1‑3g、 淫羊藿 5‑8g、 羌活 5‑8g、防风3‑10g,海桐皮3‑10g,细辛1‑2g。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风湿痹的膏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药制成:甘草1-3g、淫羊藿5-8g、羌活5-8g、防风3-10g,海桐皮3-10g,细辛1-2g。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风湿痹的膏药,其特征在于优选地,它是由下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龙韦茜
申请(专利权)人:韦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