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卢新旺专利>正文

一种带吸管的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5290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2 2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吸管的杯子,包括杯体和杯盖,在杯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吸水通道,在吸水通道的下部设置有进水孔,在吸水通道的顶部设置有吸水密封圈,在吸水密封圈中间设有开口,在杯盖内设有杯盖孔,杯盖的底部抵压在吸水密封圈的顶部,杯盖孔的底部通过吸水密封圈的开口与吸水通道相连通;在杯盖上设有可旋转的吸管嘴,在吸管嘴内贯穿设置有吸孔,吸孔的底部与杯盖孔的顶部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单手操作就能打开杯子的吸管盖,吸管自动弹起并处于直立状态,便于用户使用。而且吸管被设计隐藏在杯体内,不随杯盖一起从杯体内取出来,因而无需担心吸管被污染,彻底打消了用户担心吸管不卫生的顾虑。

A cup with a sucker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up with Straw, comprises a cup body and a cup cover, the inner wall of the cup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channel in the lower water channel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inlet hole at the top, water channel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absorption sealing ring, the sealing ring is provided with an opening in the middle of the water, a cup cover hole in the cup cover in the top of the cup cover is pressed on the bottom of the water sealing ring, the cup cover hole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bottom through a suction sealing ring and the opening of the water channel; Straw mouth can rotate is arranged on the cup cover, in Straw throughout the mouth is provided with a suction hole, and the hole of the top and bottom suction cup cover hole connected. The invention can open the sucker cover of the cup by single hand operation, and the suction pipe automatically rises and is in the upright state,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the user to use. Moreover, the suction tube is designed to hide in the cup body and does not take away from the cup with the cup lid. Therefore, there is no need to worry about the contamination of the sucker, and completely dispel the user's concerns about the unhygienic concerns of the suction tub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吸管的杯子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吸管的杯子。
技术介绍
杯子是一种盛装饮用液体的容器,通常采用高度大于宽度的圆柱体造型,其体积一般较小,以便于单手拿取和保留液体的温度。其中一些杯子还设有保温层和杯盖,或称为保温杯,这些杯子的密封和保温效果好,外出携带方便,深受人们所喜爱。同时,为了方便使用者(特别是儿童)通过吸管饮用杯子中的液体,一些杯子设有吸管。现有的带有吸管的杯子,取用吸管时非常不方便,有的需要使用者双手操作才能打开吸管盖,用手再取出吸管盖内的吸管,吸管不能自动弹起,因此,无法实现单手操作打开吸管盖使用吸管,限制了其适用范围。有的吸管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在吸管盖打开之后靠材料本身的弹性可以实现自动弹起供使用者使用,但是弹起角度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而变得越来越小,影响到使用者的正常使用,寿命短是必然趋势。现有的带有吸管的杯子还存在一个问题,杯盖打开后,吸管一直连接在杯盖上,给杯盖的放置带来不便,裸露的吸管从杯子里取出来后容易粘碰到其他物品而被污染,从而给使用者带来安全隐患。因此,现有技术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带吸管的杯子,可以轻松地实现单手操作就能打开吸管盖,吸管自动弹起,而且,吸管被设计隐藏在杯体内,不随杯盖一起从杯体内取出来,因而无需担心吸管被污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带吸管的杯子,包括杯体和杯盖,在所述杯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吸水通道,在所述吸水通道的下部设置有进水孔,在所述吸水通道的顶部设置有吸水密封圈,在所述吸水密封圈中间设有开口,在所述杯盖内设有杯盖孔,所述杯盖的底部抵压在吸水密封圈的顶部,所述杯盖孔的底部通过吸水密封圈的开口与吸水通道相连通;在所述杯盖上设有可旋转的吸管嘴,在所述吸管嘴内贯穿设置有吸孔,所述吸孔的底部与杯盖孔的顶部连通。进一步地,所述杯盖包括杯面盖以及杯底盖,在所述杯盖上还设有可旋转的吸管盖,在所述杯盖孔的顶部与吸管嘴之间设置了密封圈,在所述吸管嘴上设置了带动吸管嘴转动的扭簧,在所述杯盖上设有放置吸管嘴的容腔;当杯子不使用时,所述吸管盖扣合在容腔的顶部,所述吸管嘴被吸管盖压迫在容腔内,所述吸孔不与杯盖孔连通;当杯子使用时,打开吸管盖,所述吸管嘴从容腔内旋转出来处于直立状态,此时所述吸孔与杯盖孔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吸水密封圈用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吸水密封圈的顶部为球冠状,在所述吸水密封圈的球冠部设置开缝,在所述吸水密封圈的球冠部受压时,所述开缝在压力作用下变大成为开口,在所述吸水密封圈的球冠部的压力消失时,所述开缝恢复成闭合状态。进一步地,所述开缝有一条,或者有十字交叉的两条。进一步地,所述吸管嘴通过设置在其两侧的转轴与杯盖连接,所述转轴被可活动地压止在杯面盖以及杯底盖之间,所述扭簧设置在转轴的一侧,所述扭簧的一端被抵压在吸管嘴上,其另一端被抵压在杯底盖上,所述扭簧带动吸管嘴从容腔内转动出来并直立。进一步地,所述吸管盖包括盖座、连接板以及扣合板,所述盖座通过设置在其两侧的轴部与杯盖连接,所述轴部被可活动地压止在杯面盖以及杯底盖之间,所述连接板分别通过连接轴与盖座以及扣合板转动连接,在所述扣合板上设置了扣合柱,在所述杯底盖上设置了自锁扣件,所述自锁扣件与扣合柱配合,将锁住或松脱扣合柱。进一步地,在所述盖座以及扣合板上分别设置了止动片,在所述连接板上设置了止动凹槽,在所述吸管盖扣合在杯盖上时,所述盖座以及扣合板上的止动片分别被限制在连接板的止动凹槽内。进一步地,所述杯面盖、吸管嘴、扭簧以及吸管盖的材料分别为不锈钢。进一步地,所述杯体包括内杯和外杯,在所述内杯和外杯之间还设置了保温层,所述吸水通道设置在内杯壁上。进一步地,所述内杯和外杯的材料分别为玻璃或塑料或不锈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带吸管的杯子,包括杯体和杯盖,所述杯盖包括杯面盖以及杯底盖,在所述杯底盖内设有杯盖孔,在所述杯盖上设有可旋转的吸管盖和吸管嘴,在所述吸管嘴上设置了扭簧,所述扭簧带动吸管嘴转动;杯子不使用时,所述吸管盖扣合在容腔的顶部,所述吸管嘴被吸管盖压迫在容腔内,所述吸孔不与杯盖孔连通;杯子使用时,打开吸管盖,所述吸管嘴从容腔内旋转出来处于直立状态,所述吸孔与杯盖孔连通。本专利技术可以轻松地实现单手操作就能打开杯子的吸管盖,吸管自动弹起并处于直立状态,便于用户使用。而且吸管被设计隐藏在杯体内,不随杯盖一起从杯体内取出来,因而无需担心吸管被污染,彻底打消了用户担心吸管不卫生的顾虑。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的主视图;图3为图2中A-A截面的示意图;图4为图1实施例的杯子的吸管嘴收起状态下的主视图;图5为图4中B-B截面的示意图;图6为图1中杯盖的立体示意图;图7为图6的杯盖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图8为图6的杯盖分解示意图;图9为图1中吸管盖与自锁扣件的扣合状态示意图;图10为图3中吸水密封圈的立体示意图;图11为图10的主视图;图12为图11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请同时参照参照图1至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带吸管的杯子的较佳实施例,包括杯体1和杯盖2。所述杯盖2包括相互配合在一起的杯面盖21以及杯底盖22。所述杯体1包括内杯11和外杯12。在所述内杯11和外杯12之间还设置了保温层13。在所述内杯11的内壁上设置有吸水通道3。在所述吸水通道3的下部设置有进水孔与杯体1的容腔连通,在所述吸水通道3的顶部设置有中间设有开口的吸水密封圈9,所述杯底盖22抵压在吸水密封圈9的顶部。设置吸水密封圈9的目的是防止吸水通道3与杯底盖22之间漏气,而吸不到杯子里面的饮料。吸水通道3相当于现有杯子的吸管。本专利技术相当于将吸管隐藏设计在杯身内壁上,将吸管与杯盖2分离。用户打开杯盖2时,吸管仍然在杯体1内,不随杯盖2一起从杯体1内取出来,这样的设计使得杯子的使用更卫生、更方便、更放心。在内杯11的外面套上外杯12的设计方式可以有效隔热和保温。在所述杯体1的底部还设置有杯底座4。杯底座4起到良好的隔热及保护杯体的作用。在所述杯底盖22上设有杯盖孔23,所述杯盖孔23的底部通过吸水密封圈9的开口与吸水通道3相连通。在所述杯盖2上设有可旋转的吸管盖5和吸管嘴6。在所述吸管嘴6内贯穿设置有吸孔61。所述吸孔61的底部与杯盖孔23的顶部连通。请同时参照参照图3和图8所示,在所述杯盖孔23与吸管嘴6之间设置了密封圈62,增加杯盖孔23与吸管嘴6之间的密封效果,防止吸管嘴6的吸孔通道漏气而吸不到杯体1里面的饮料。在所述吸管嘴6上设置了扭簧7。所述扭簧7带动吸管嘴6转动。在所述杯盖2上设有放置吸管嘴6的容腔24。不使用吸管嘴6时,可以直接打开杯盖2,和其它杯子一样正常使用。当杯子不使用时,所述吸管盖5扣合在容腔24的顶部,此时,所述吸管盖5与杯面盖21处于同一平面上,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吸管嘴6被吸管盖5压迫在容腔24内,所述吸孔61不与杯盖孔23连通。当杯子使用时,打开吸管盖5,所述吸管嘴6从容腔24内旋转出来处于直立状态,此时所述吸孔61与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带吸管的杯子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吸管的杯子,包括杯体和杯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杯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吸水通道,在所述吸水通道的下部设置有进水孔,在所述吸水通道的顶部设置有吸水密封圈,在所述吸水密封圈的中间设有开口,在所述杯盖内设有杯盖孔,所述杯盖的底部抵压在吸水密封圈的顶部,所述杯盖孔的底部通过吸水密封圈的开口与吸水通道相连通;在所述杯盖上设有可旋转的吸管嘴,在所述吸管嘴内贯穿设置有吸孔,所述吸孔的底部与杯盖孔的顶部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吸管的杯子,包括杯体和杯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杯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吸水通道,在所述吸水通道的下部设置有进水孔,在所述吸水通道的顶部设置有吸水密封圈,在所述吸水密封圈的中间设有开口,在所述杯盖内设有杯盖孔,所述杯盖的底部抵压在吸水密封圈的顶部,所述杯盖孔的底部通过吸水密封圈的开口与吸水通道相连通;在所述杯盖上设有可旋转的吸管嘴,在所述吸管嘴内贯穿设置有吸孔,所述吸孔的底部与杯盖孔的顶部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吸管的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包括杯面盖以及杯底盖,在所述杯盖上还设有可旋转的吸管盖,在所述杯盖孔的顶部与吸管嘴之间设置了密封圈,在所述吸管嘴上设置了带动吸管嘴转动的扭簧,在所述杯盖上设有放置吸管嘴的容腔;当杯子不使用时,所述吸管盖扣合在容腔的顶部,所述吸管嘴被吸管盖压迫在容腔内,所述吸孔不与杯盖孔连通;当杯子使用时,打开吸管盖,所述吸管嘴从容腔内旋转出来处于直立状态,此时所述吸孔与杯盖孔连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吸管的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密封圈用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吸水密封圈的顶部为球冠状,在所述吸水密封圈的球冠部设置开缝,在所述吸水密封圈的球冠部受压时,所述开缝在压力作用下变大成为开口,在所述吸水密封圈的球冠部的压力消失时,所述开缝恢复成闭合状态。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吸管的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缝有一条,或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新旺
申请(专利权)人:卢新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