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合山地桃树种植的改良主干形树形的修剪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84968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2 1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合山地桃树种植的改良主干形树形的修剪方法,其是在幼树期(树龄小于2年)进行定干,将主干上除主枝以外的枝条疏掉,任由主枝自然生长,直到主干长度超过1m;然后按照隔一枝疏掉一枝的方式将主枝上的侧枝进行疏枝,利用长果枝结果;当季桃果采摘后,对首次结果的长果枝进行疏枝,再于挂果2‑3年后,将主枝上的侧枝进行疏枝或回缩,以更换结果枝。按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进行修剪,可有效避免其他树形前期产量低、果品下降的问题,且其简单易操作,植株可合理密植,能早果,丰产高产。

A modified trunk tree pruning method suitable for the cultivation of mountain peach trees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method for pruning mountain peach tree planting improved tree trunk, which is at the sapling stage (age less than 2 years) of stem, the trunk branches except outside branches sparsely, the natural growth at the branch, until the trunk length is more than 1m; then according to a branch thinning out one way the main branches of the lateral thinning, the long fruiting season after picking fruit; for the first time, the long fruit thinning, and then in 2 Guaguo after 3 years, the main branches of the collateral thinning or retraction, to replace the branch. The pruning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invention can effectively avoid the problem of low yield and fruit drop in the earlier stage of other trees, and is simple and easy to operate, and plants can be reasonably dense, and can be early fruit, high yield and high yie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合山地桃树种植的改良主干形树形的修剪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山地桃树种植栽培
,具体涉及一种适合山地桃树种植的改良主干形树形的修剪方法。
技术介绍
桃树是喜光树种,树形和树体结构直接影响到树冠内阳光分布、花芽形成、花芽质量及枝梢寿命,进而影响着果实的产量和品质。我国南方地区桃树树形一直在稀植的条件下采用大树冠的开心形、环状形和Y字形,以适应桃树喜光的习性特点,但其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如开心形和环状形前期产量低、成形慢,管理稍有疏忽则出现内膛光秃、结果部位外移、骨干枝易劈裂等现象,造成果品质量和产量的下降。同时,除品种遗传特性以及光照因素外,影响果实品质的因素还包括叶幕光温湿微气候条件、冠层枝叶数量、冠层枝叶合理分布等因素。因此,在研究树形的同时,深入研究树冠内微气候条件,如冠层枝叶数量、冠层枝叶合理分布等对桃果实产量与品质的影响,不仅有助于建立优质、高效的树形结构,而且对于提高果实品质与产量具有很大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合山地桃树种植的改良主干形树形修剪方法,其可有效解决其他树形前期产量低、果品下降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合山地桃树种植的改良主干形树形的修剪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对树龄小于2年的树体进行定干,将主干上除主枝以外的枝条疏掉,主枝不短截,任其自然生长,直到主干长度超过1m为止;树体适当高大有利于增加树体光照优化桃树冠层结构;(2)将主枝上的侧枝进行疏枝,留下的枝条不短截回缩,利用长果枝结果;果实膨大后较重,致使枝条下垂(即果压树),可抑制树体过高生长,便于田间操作和采摘等农事活动,解决了直立树形树体较高、不便于操作的问题;(3)对首次结果的长果枝进行疏枝;以充分利用光照、增大光截获能力,减少树体养分的大量浪费;(4)挂果2-3年后,将主枝上的侧枝进行疏枝或回缩。步骤(2)中所述疏枝的具体操作为:按照隔一枝疏掉一枝的方式去掉40%-50%的侧枝。步骤(3)中所述疏枝的具体操作为:在当季桃果采摘结束后,将结过果的枝条按照隔一枝疏掉两枝的方式去掉60%-70%的枝条,将没有结果的当年新生枝条按照隔一枝疏掉一枝的方式去掉40%-50%的枝条,没有疏掉的枝条保留形成下一年结果枝。步骤(4)中所述疏枝的具体操作为:在当季桃果采摘结束后,将结过果的枝条全部疏掉,将没有结果的当年新生枝条保留作为下一年的结果枝;所述回缩是使侧枝的长度不超过90cm。作为优选方案:每次疏枝应保持相邻结果枝的间距为20-40cm。福建多山,桃园大多建在山坡地,受栽培条件所限,一般都是小片种植,无法集中连片,限制了农业机械的使用。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专适于山地桃树种植的塑型修剪方法,其简单易操作,且剪出的树体相对较高,保证了叶片合理分布和叶面积指数正常扩展,提高了受光效率,相对光截获能力强,从而不仅可有效避免其他树形前期产量低、果品下降的问题,还可实现合理密植,以达到早产果、丰产高产的目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下具体实施过程均在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江原厂桃园内实际操作。(1)将树龄不超过2年,树体主干不超过1m的桃园内幼树期的小树随机挑选20棵进行定干,将树干上除主枝以外的枝条全部疏掉,保持相邻结果枝枝条间距20-40厘米,主枝不短截,一律缓放,任其自然生长,直到主干长度超过1m为止;(2)将上述树体主枝上的侧枝进行疏枝,按照隔一枝疏掉一枝的方式去掉40%-50%的枝条,保持相邻结果枝枝条间距20-40厘米,留下的枝条不短截回缩,利用长果枝结果;(3)在当季桃果采摘结束后,对上述树体中首次结果的结果枝进行疏枝,即将结过果子的枝条按照隔一枝疏掉两枝的方式去掉60%-70%的枝条,将没有结果的当年新生枝条按照隔一枝疏掉一枝的方式去掉40%-50%的枝条,保持相邻结果枝枝条间距20-40厘米,没有疏掉的枝条保留形成下一年结果枝。(4)挂果3年后,将试验树体主枝上的侧枝进行疏枝,即在当季桃果采摘结束后,将结过果的枝条全部疏掉,将没有结果的当年新生枝条全部保留形成下一年结果枝,保持相邻结果枝枝条间距20-40厘米;1.在7月份果实成熟季对试验树进行树体光照的测定,比较不同树形对树体光照的影响,所得数据如表1。表1不同树形对树体光照的影响2.将试验桃树中摘下的果实随机选取100个,同园区一样树龄的其他树形,每种树形结的果实分别随机选取100个,测每种树形果子的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果实硬度、维生素C含量,数据如表2。表2不同树形对桃果实品质指标的影响3.统计不同树形每次修剪所耗费的劳动力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数据如表3。表3不同树形对劳动力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由上述数据得出:本专利技术修剪方法得到的改良主干形树形在光照的利用、果实品质、省工增产方面均表现出了比其他树形更好的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专利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专利技术的涵盖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合山地桃树种植的改良主干形树形的修剪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对树龄小于2年的树体进行定干,将主干上除主枝以外的枝条疏掉,任由主枝自然生长,直到主干长度超过1m为止;(2)将主枝上的侧枝进行疏枝,留下的枝条不短截回缩,利用长果枝结果;(3)对首次结果的长果枝进行疏枝;(4)挂果2‑3年后,将主枝上的侧枝进行疏枝或回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合山地桃树种植的改良主干形树形的修剪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对树龄小于2年的树体进行定干,将主干上除主枝以外的枝条疏掉,任由主枝自然生长,直到主干长度超过1m为止;(2)将主枝上的侧枝进行疏枝,留下的枝条不短截回缩,利用长果枝结果;(3)对首次结果的长果枝进行疏枝;(4)挂果2-3年后,将主枝上的侧枝进行疏枝或回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剪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疏枝的具体操作为:按照隔一枝疏掉一枝的方式去掉40%-50%的侧枝。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剪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光郭瑞周平颜少宾廖汝玉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