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的输出端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4716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0 05: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的输出端连接结构,涉及双电源转换开关技术领域。双电源转换开关包括第一刀闸和第二刀闸,第一刀闸具有第一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第二刀闸具有第二输入端和第二输出端,连接结构用于连接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连接结构包括:连接于第一输出端的第一导电棒及连接于第二输出端的第二导电棒,第一导电棒和第二导电棒之间采用过渡配合对插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两路电源的刀闸输出端各连接导电棒,两个导电棒之间采用过渡配合对插连接,消减了导电棒的加工误差,可实现两导电棒之间的紧密接触,导电良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两个刀闸独立装配,有效解决了因导电棒加工误差引起的接触不良及影响外观的问题。

An output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a dual power conversion switch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output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a double power switching switch,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 dual power supply switch. Double power supply switch comprises a first switch and second switch, the first switch has a first input and a first output end, second switch has second input and second output terminals, connecting structure used for connecting the first output terminal and a second output terminal connecting structure comprises a first conductive rod is connected to the first output terminal and the second the conducting rod is connected to the second output end of the first conductive rod and second conducting bar between the transition to connect with. The utility model has ends connected through the conductive rod switch output in the two power supply, between the two conductive rod with the transition to connect with, cut the machining error of conductive rod, can realize the close contact between the two conducting bar, goo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The utility model has two independent switch assembly, effectively solve the machining error caused by the guide rod and affect the appearance of bad contact problem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的输出端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双电源转换开关
,尤其涉及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的输出端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双电源转换开关在实际应用中两路刀闸的输出端一般都需要短接起来,通常的办法是:一、在开关壳体外用连接排将两路输出端短接;二、在开关壳体内用铜棒将两路输出端短接。第一种方法简单但是连接排外露影响外观同时也不安全,第二种方法因为两路壳体高度的限制,要求铜棒的长度精度非常高,要求各相铜棒长度必须完全一样,否则会导致接触不良和两路壳体闭合不好留有空隙影响外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的输出端连接结构,以解决因导电棒加工误差引起的接触不良及影响外观的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的输出端连接结构,所述双电源转换开关包括第一刀闸和第二刀闸,所述第一刀闸具有第一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二刀闸具有第二输入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连接结构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和所述第二输出端,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输出端的第一导电棒及连接于第二输出端的第二导电棒,所述第一导电棒和所述第二导电棒之间采用过渡配合对插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可选地,所述第一输出端的末端具有凸出,所述第二输出端的末端中空并可容纳所述凸出。可选地,还包括弹力卡箍,所述弹力卡箍卡接在所述第二输出端的末端中空处。可选地,所述第一导电棒与所述第一输出端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二导电棒与所述第二输出端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一导电棒和所述第二导电棒均为铜棒。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双电源转换开关的输出端连接结构,通过在两路电源的刀闸输出端各连接导电棒,两个导电棒之间采用过渡配合对插连接,消减了导电棒的加工误差,可以实现两导电棒之间的紧密接触,导电良好。本技术的两个刀闸独立装配,与导电棒之间可拆卸连接,拆装方便,有效的解决了因导电棒加工误差引起的接触不良及影响外观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双电源转换开关的剖视图;图2是图1所示双电源转换开关的输出端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图1是本技术的双电源转换开关的剖视图。参见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的输出端连接结构,所述双电源转换开关包括第一刀闸1和第二刀闸2,所述第一刀闸1具有第一输入端3和第一输出端8,所述第二刀闸2具有第二输入端4和第二输出端9,所述连接结构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8和所述第二输出端9,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输出端8的第一导电棒5及连接于第二输出端9的第二导电棒7,所述第一导电棒5和所述第二导电棒7之间采用过渡配合对插连接。本技术的双电源转换开关的输出端连接结构,通过在两路电源的刀闸输出端各连接导电棒,两个导电棒之间采用过渡配合对插连接,消减了导电棒的加工误差,可以实现两导电棒之间的紧密接触,导电良好。本技术的两个刀闸独立装配,与导电棒之间可拆卸连接,拆装方便,有效的解决了因导电棒加工误差引起的接触不良及影响外观的问题。图2是图1所示双电源转换开关的输出端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2,所述第一输出端8的末端具有凸出,所述第二输出端9的末端中空并可容纳所述凸出。第一刀闸1的第一输出端8连接第一导电棒5,第一导电棒5的末端具有凸出,第二刀闸2的第二输出端9连接第二导电棒7,第二导电棒7的末端中空。两路刀闸装配时,第一导电棒5插入第二导电棒7,第二导电棒7中空端可以微微张开,以容纳第二导电棒7的凸出端进入。参见图2,还包括弹力卡箍6,所述弹力卡箍6卡接在所述第二输出端9的末端中空处。在第一导电棒5插入第二导电棒7时,弹力卡箍6张开,容纳第一导电棒5的凸出端进入,当第一导电棒5插入第二导电棒7后,弹力卡箍6收紧,使得第二导电棒7的中空端收紧,保证两导电棒之间的紧密接触,导电良好。其中,所述第一导电棒5与所述第一输出端8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导电棒7与所述第二输出端9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两个刀闸独立装配,与导电棒之间可拆卸连接,拆装方便。其中,所述第一导电棒5和所述第二导电棒7均为铜棒。铜棒具有良好的导电作用,保证第一输出端8和第二输出端9良好接触。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的输出端连接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的输出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电源转换开关包括第一刀闸和第二刀闸,所述第一刀闸具有第一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二刀闸具有第二输入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连接结构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和所述第二输出端,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输出端的第一导电棒及连接于第二输出端的第二导电棒,所述第一导电棒和所述第二导电棒之间采用过渡配合对插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的输出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电源转换开关包括第一刀闸和第二刀闸,所述第一刀闸具有第一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二刀闸具有第二输入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连接结构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和所述第二输出端,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输出端的第一导电棒及连接于第二输出端的第二导电棒,所述第一导电棒和所述第二导电棒之间采用过渡配合对插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源转换开关的输出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端的末端具有凸出,所述第二输出端的末端中空并可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运平张钧尚仁玲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新菱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