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吹暖风的塔式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4294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0 0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吹暖风的塔式风扇在出风口与吹风口之间设有发热体,使出风口流出的风变为热风;同时红外线感应探头感应人们的位置,然后通过红外线追踪装置使各叶片的出风方向自动地朝向人们,使用方便而且节能,特别是对于具有发热体的塔式风扇还避免了大量的电力浪费。此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塔扇领域。

A tower fan for blowing warm ai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ower fan blowing warm air heater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air outlet and the air inlet, the air outlet of the air outflow into hot air; while the infrared sensing probe induces people's position, and then through the infrared tracking device so that the blade wind direction from moving toward the people, convenient use and energy saving. Especially for the tower fan with a heating body to avoid wasting a lot of power. The utility model is used in the field of tower fa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吹暖风的塔式风扇
本技术涉及塔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吹暖风的塔式风扇。
技术介绍
冬天变冷时,就需要暖风扇了。部分风扇在使用时,只能朝某一个方向吹风;部分风扇可以有规律地摆动叶片实现不同方向的吹风,当然,使用者可以手动调节叶片来控制吹风方向。对于定点吹风的风扇,如果人们经常变动位置,就不能吹到风;对于规律摆动吹风的风扇,如果人们不在风扇的吹风锥度范围内,风扇空吹又会浪费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追踪人体后朝人体方向吹风的吹暖风的塔式风扇。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吹暖风的塔式风扇包括底座和设在底座上的壳体,壳体上设有出风口和进风口,底座上设有风轮组件,风轮组件包括风机、风道和吹风口,吹风口和出风口之间设有发热体,出风口设有引导风向左右流动的栅栏组件,栅栏组件包括安装在出风口的框架、若干铰接在框架上的叶片和驱动各叶片摆动的动力装置,壳体上设有红外线感应探头、信号处理器、驱动器和红外线追踪装置,红外线感应探头、信号处理器、驱动器、红外线追踪装置和动力装置通过电连接方式串联。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发热体包括电热管和若干设在电热管上的散热片,各散热片等间距分布,电热管具有连续的U形弯折并反复穿过各散热片。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各散热片为铜片。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各叶片等间距地竖直放置,各叶片两端均铰接在框架上并以两铰接处为旋转中心。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动力装置为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穿插各叶片的下端,电动推杆的另一端固定在底座上。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风机为涡轮风扇,出风口设在壳体的正面,进风口设在壳体的侧面。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底座上设有供电电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此吹暖风的塔式风扇在出风口与吹风口之间设有发热体,使出风口流出的风变为热风;同时红外线感应探头感应人们的位置,然后通过红外线追踪装置使各叶片的出风方向自动地朝向人们,使用方便而且节能,特别是对于具有发热体的塔式风扇还避免了将热风吹到不必要位置大量的电力浪费。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的剖视图;图3是本实施例的控制流程图;图4是本实施例的发热体示意图;图5是本实施例的栅栏组件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3,本技术为一种吹暖风的塔式风扇包括底座1和设在底座1上的壳体2,壳体2上设有出风口21和进风口22,底座1上设有风轮组件,风轮组件包括风机31、风道32和吹风口33,吹风口33和出风口21之间设有发热体4,出风口21设有引导风向左右流动的栅栏组件5,栅栏组件5包括安装在出风口21的框架、若干铰接在框架上的叶片51和驱动各叶片51摆动的动力装置6,壳体2上设有红外线感应探头、信号处理器、驱动器和红外线追踪装置,红外线感应探头、信号处理器、驱动器、红外线追踪装置和动力装置6通过电连接方式串联。本实施例中,红外线感应探头和红外线追踪装置安装在壳体2上表面,信号处理器和驱动器安装在壳体2内部不外露。具体参照图1的上方,一个是开关,另一个是保护红外线感应探头和红外线追踪装置的壳罩8。此吹暖风的塔式风扇在出风口21与吹风口33之间设有发热体4,使出风口21流出的风变为热风;同时红外线感应探头感应人们的位置,然后通过红外线追踪装置使各叶片51的出风方向自动地朝向人们,使用方便而且节能,对于具有发热体4的塔式风扇还避免了大量的电力浪费。参照2016年1月1日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红外目标探测》,红外线感应头以及其它电连接方式可以直接引用教科书中的设计,本申请未对识别算法、控制算法作出改进,由于教材内容较多,在此不赘述。参照图4,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发热体4包括电热管和若干设在电热管上的散热片,各散热片等间距分布,电热管具有连续的U形弯折并反复穿过各散热片,使电热管上的热量能均匀地传递到散热片。发热体4较高于底座1,所以底座1上设有若干根辅助支撑发热体4的撑杆。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各散热片为铜片,各散热片的长度略短于框架的长度,宽度约等于框架的宽度,厚度为1~2mm。参照图5,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各叶片51等间距地竖直放置,各叶片51两端均铰接在框架上并以两铰接处为旋转中心。动力装置6为电动推杆,电动推杆包括活动杆和固定杆,其中的活动杆穿插各叶片51的下端,固定杆固定在底座1上。活动杆相对固定杆伸缩牵引各叶片51绕旋转中心摆动,实现引导风的流向变化。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风机31为涡轮风扇,出风口21设在壳体2的正面,进风口22设在壳体2的侧面。本实施例中,风机31从左侧吸风,经过弯折的风道32改变气体的流向,最终从正面吹出。采用涡轮风扇的优点在于出风量大,风力强劲。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底座1上设有供电电源7。供电电源7为风轮机组、发热体4、动力装置6、红外线感应探头、信号处理器、驱动器、红外线追踪装置供电以及上位机控制系统供电。当然,本设计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上述各实施例不同特征的组合,也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技术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吹暖风的塔式风扇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吹暖风的塔式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设在底座(1)上的壳体(2),所述壳体(2)上设有出风口(21)和进风口(22),所述底座(1)上设有风轮组件,所述风轮组件包括风机(31)、风道(32)和吹风口(33),所述吹风口(33)和出风口(21)之间设有发热体(4),所述出风口(21)设有引导风向左右流动的栅栏组件(5),所述栅栏组件(5)包括安装在出风口(21)的框架、若干铰接在框架上的叶片(51)和驱动各叶片(51)摆动的动力装置(6),所述壳体(2)上设有红外线感应探头、信号处理器、驱动器和红外线追踪装置,所述红外线感应探头、信号处理器、驱动器、红外线追踪装置和动力装置(6)通过电连接方式串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吹暖风的塔式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设在底座(1)上的壳体(2),所述壳体(2)上设有出风口(21)和进风口(22),所述底座(1)上设有风轮组件,所述风轮组件包括风机(31)、风道(32)和吹风口(33),所述吹风口(33)和出风口(21)之间设有发热体(4),所述出风口(21)设有引导风向左右流动的栅栏组件(5),所述栅栏组件(5)包括安装在出风口(21)的框架、若干铰接在框架上的叶片(51)和驱动各叶片(51)摆动的动力装置(6),所述壳体(2)上设有红外线感应探头、信号处理器、驱动器和红外线追踪装置,所述红外线感应探头、信号处理器、驱动器、红外线追踪装置和动力装置(6)通过电连接方式串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暖风的塔式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4)包括电热管和若干设在电热管上的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小容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永佳丰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