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慧工地管控平台的监控系统与云平台对接的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84217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0 0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智慧工地管控平台的监控系统与云平台对接的方法,用于对接厂商开发的第三方设备和管控平台的云平台,包括:步骤1:在云平台发送连接请求至第三方设备,等待第三方设备答复;步骤2:步骤1的第三方设备发送同意连接的答复至步骤1的云平台;步骤3:步骤2的云平台接收到同意连接的答复后,建立步骤2的第三方设备和云平台之间的TCP短连接;步骤4:步骤3的云平台的控制命令经适配转码后发送至步骤3的第三方设备,以及步骤3的第三方设备的反馈信息经适配转码后发送至云平台。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在同一云平台下集成大量的不同型号和类型的第三方设备,且无需对第三方设备进行二次硬件开发。

A method of docking between the monitoring system of the intelligent site control platform and the cloud platform

Method for docking a monitoring system of the invention of the wisdom of the site of the platform and cloud platform, docking for manufacturers to develop the third party equipment and control platform of cloud platform,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Step 1: request to the third party devices connected to the cloud platform to send, wait for the third party equipment answer; step 2: Step 1 of third we agreed to connect the device to send reply to the 1 step cloud platform; 3 steps: Step 2 of the cloud platform receives the agreed connection reply, step 2 is established between third party devices and the cloud platform TCP short connection; step 4: Third Party equipment control command in step 3 of the cloud platform by adaptation transcoding after sending to step 3, step 3 of the feedback information and the third party equipment by the adapter after transcoding is sent to the cloud platform. The invention can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of a large number of different types and types of third party devices under the same cloud platform, and does not need to carry out the two time hardware development for the third party devi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慧工地管控平台的监控系统与云平台对接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监控领域,尤其涉及监控系统的集成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监控系统的集成往往是通过硬件来集成,例如电脑主板,手机主板。而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设备的地域性差异和型号接入方式的差异,导致传统的硬件集成很不便于使用。而通过网络集成不同型号的第三方设备,由于设备之间的不兼容,也难以实现。往往厂商需要对已经开发的产品进行二次硬件改造,浪费大量的生产成本。并且,一旦用户想增加使用的设备型号时,又需要重新开发第三方设备,而不能很好地适应用户需求的变化。本领域迫切需要一款能克服上述缺陷的监控系统的集成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之目的是一种智慧工地管控平台的监控系统与云平台对接的方法,能够实现在同一云平台下集成大量的不同型号和类型的第三方设备,且无需对第三方设备进行二次硬件开发。由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慧工地管控平台的监控系统与云平台对接的方法,用于对接厂商开发的第三方设备和管控平台的云平台,包括:步骤1:在云平台发送连接请求至第三方设备,等待第三方设备答复;步骤2:步骤1的第三方设备发送同意连接的答复至步骤1的云平台;步骤3:步骤2的云平台接收到同意连接的答复后,建立步骤2的第三方设备和云平台之间的TCP短连接;步骤4:步骤3的云平台的控制命令经适配转码后发送至步骤3的第三方设备,以及步骤3的第三方设备的反馈信息经适配转码后发送至云平台。作为优选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慧工地管控平台的监控系统与云平台对接的方法,其中,步骤4的控制命令的适配转码包括:步骤41:步骤3的云平台发送转码命令和控制命令至编解码模块,其中,转码命令包括步骤3的云平台的控制目标的设备类型;步骤42:步骤41的编解码模块根据控制目标的设备类型匹配预设的转码协议,通过转码协议将云平台的JSON编码的控制命令转换为第三方设备的控制命令;步骤43:步骤3的云平台将步骤41的编解码模块转换的第三方设备的控制命令通过TCP短连接发送至步骤3的第三方设备,以控制第三方设备的工作。作为优选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慧工地管控平台的监控系统与云平台对接的方法,其中,步骤4的反馈信息的适配转码包括:步骤44:步骤3的第三方设备将反馈信息通过TCP短连接发送至步骤3的云平台;步骤45:步骤3的云平台发送转码命令和反馈信息至编解码模块,其中,转码命令包括发送反馈信息的设备类型;步骤46:步骤45的编解码模块根据控发送反馈信息的设备类型匹配预设的逆向转码协议,通过逆向转码协议将第三方设备的反馈信息转换为云平台的JSON编码的反馈信息;步骤47:步骤3的云平台显示并处理JSON编码的反馈信息。作为优选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慧工地管控平台的监控系统与云平台对接的方法,其中,步骤4的控制命令的适配转码包括:步骤41:步骤3的云平台通过TCP短连接发送控制命令至步骤3的第三方设备;步骤42:步骤3的第三方设备发送转码命令至编解码模块,编解码模块根据控制目标的设备类型匹配预设的转码协议,通过转码协议将云平台的JSON编码的控制命令转换为第三方设备的控制命令,其中,转码命令包括步骤3的第三方设备的设备类型;步骤43:步骤42的第三方设备根据步骤41的编解码模块转换的控制命令来工作。作为优选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慧工地管控平台的监控系统与云平台对接的方法,其中,步骤4的反馈信息的适配转码包括:步骤44:步骤3的第三方设备将反馈信息发送转码命令和反馈信息至编解码模块,其中,转码命令包括反馈信息的设备类型;步骤45:步骤44的编解码模块根据控发送反馈信息的设备类型匹配预设的逆向转码协议,通过逆向转码协议将第三方设备的反馈信息转换为云平台的JSON编码的反馈信息;步骤46:步骤44的第三方设备通过TCP短连接将JSON编码的反馈信息发送至步骤3的云平台;步骤47:步骤3的云平台显示并处理JSON编码的反馈信息。作为优选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慧工地管控平台的监控系统与云平台对接的方法,还包括:步骤5:步骤4的云平台检测步骤4的第三方设备的反馈信息,当检测不到第三方设备的反馈信息时,自动断开云平台和相应的第三方设备之间TCP短连接。作为优选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慧工地管控平台的监控系统与云平台对接的方法,其中,步骤1包括:当第三方设备超过预设时间都未答复,则自动记录设备编码,以及发送报警信号至设备终端,其中,设备终端包括手机、电脑、IPAD。作为优选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慧工地管控平台的监控系统与云平台对接的方法,其中,步骤1还包括:云平台按照固定频率发送连接请求至第三方设备。作为优选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慧工地管控平台的监控系统与云平台对接的方法,其中,步骤4包括:云平台的控制命令经适配转码后发送至第三方设备时,在云平台加密控制命令,在第三方设备解密控制命令。作为优选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慧工地管控平台的监控系统与云平台对接的方法,其中,步骤4包括:第三方设备的反馈信息经适配转码后发送至云平台时,在第三方设备加密反馈信息,在云平台解密反馈信息。本专利技术一方面,通过对接方法实现了监控系统的集成,无需在第三方设备上二次开发硬件来实现集成,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现了通过云平台来集成不同型号的第三方设备。并且,一旦用户想增加使用的设备型号时,无需重新开发第三方设备,能够很好地适应用户需求的变化。附图说明下面将简要说明本申请所使用的附图,显而易见地,这些附图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步骤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智慧工地管控平台的监控系统与云平台对接的方法的实施例。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专利技术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及本专利技术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相互关系。相同或相似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智慧工地管控平台的监控系统与云平台对接的方法,用于对接厂商开发的第三方设备和管控平台的云平台,包括:S1(步骤1):在云平台发送连接请求至第三方设备,等待第三方设备答复;S2(步骤2):步骤1的第三方设备发送同意连接的答复至步骤1的云平台;S3(步骤3):步骤2的云平台接收到同意连接的答复后,建立步骤2的第三方设备和云平台之间的TCP短连接;S4(步骤4):步骤3的云平台的控制命令经适配转码后发送至至步骤3的第三方设备,以及步骤3的第三方设备的反馈信息经适配转码后发送至云平台。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方设备可以为塔吊。云平台通过特定的IP地址和端口号(例如IP地址可以为192.168.1.2和8072端口)发送连接请求至塔吊,等待塔吊答复。塔吊发送同意连接的答复至云平台。云平台接收到同意连接的答复后,建立塔吊和云平台之间的TCP短连接。云平台发送控制命令至塔吊。例如控制命令可以为“塔吊”、“01号设备”、“吊重10吨”、“倾角10度”。控制命令经过编解码模块的解析成为第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智慧工地管控平台的监控系统与云平台对接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慧工地管控平台的监控系统与云平台对接的方法,用于对接厂商开发的第三方设备和管控平台的云平台,包括:步骤1:在云平台发送连接请求至第三方设备,等待第三方设备答复;步骤2:步骤1所述的第三方设备发送同意连接的答复至步骤1所述的云平台;步骤3:步骤2所述的云平台接收到同意连接的答复后,建立步骤2所述的第三方设备和云平台之间的TCP短连接;步骤4:步骤3所述的云平台的控制命令经适配转码后发送至步骤3所述的第三方设备,以及步骤3所述的第三方设备的反馈信息经适配转码后发送至云平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慧工地管控平台的监控系统与云平台对接的方法,用于对接厂商开发的第三方设备和管控平台的云平台,包括:步骤1:在云平台发送连接请求至第三方设备,等待第三方设备答复;步骤2:步骤1所述的第三方设备发送同意连接的答复至步骤1所述的云平台;步骤3:步骤2所述的云平台接收到同意连接的答复后,建立步骤2所述的第三方设备和云平台之间的TCP短连接;步骤4:步骤3所述的云平台的控制命令经适配转码后发送至步骤3所述的第三方设备,以及步骤3所述的第三方设备的反馈信息经适配转码后发送至云平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工地管控平台的监控系统与云平台对接的方法,其中,步骤4所述的控制命令的适配转码包括:步骤41:步骤3所述的云平台发送转码命令和控制命令至编解码模块,其中,转码命令包括步骤3所述的云平台的控制目标的设备类型;步骤42:步骤41所述的编解码模块根据控制目标的设备类型匹配预设的转码协议,通过转码协议将云平台的JSON编码的控制命令转换为第三方设备的控制命令;步骤43:步骤3所述的云平台将步骤41所述的编解码模块转换的第三方设备的控制命令通过TCP短连接发送至步骤3所述的第三方设备,以控制第三方设备的工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慧工地管控平台的监控系统与云平台对接的方法,其中,步骤4所述的反馈信息的适配转码包括:步骤44:步骤3所述的第三方设备将反馈信息通过TCP短连接发送至步骤3所述的云平台;步骤45:步骤3所述的云平台发送转码命令和反馈信息至编解码模块,其中,转码命令包括发送反馈信息的设备类型;步骤46:步骤45所述的编解码模块根据控发送反馈信息的设备类型匹配预设的逆向转码协议,通过逆向转码协议将第三方设备的反馈信息转换为云平台的JSON编码的反馈信息;步骤47:步骤3所述的云平台显示并处理JSON编码的反馈信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工地管控平台的监控系统与云平台对接的方法,其中,步骤4所述的控制命令的适配转码包括:步骤41:步骤3所述的云平台通过TCP短连接发送控制命令至步骤3所述的第三方设备;步骤42:步骤3所述的第三方设备发送转码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母春阁母春明苗海颍孙彦杰李启贵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融通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