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超漩虹吸座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40820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9 2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3D超漩虹吸座便器,包括座便器主体,该座便器主体设有便池、虹吸管道、冲洗水道、喷射水道,便池顶部设有洗刷孔,便池底部设有喷射口、排污口,洗刷孔连通冲洗水道,喷射口连通喷射水道,排污口连通虹吸管道;洗刷孔的孔面相对便池侧面转过一个角度,使经洗刷孔射出的水绕便池环周运动形成第一漩涡流;喷射口位于便池侧面,且经该喷射口射出的水绕便池环周运动形成第二漩涡流,该第二旋涡流的转向与所述第一漩涡流的转向一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实现双旋涡水流,加速带动虹吸,加快排污,充分降低噪音,且节水效果、排污效果显著。

3D super vortex siphon toile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3D vortex siphon toilet, including a toilet body, the toilet seat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urinal, a siphon pipe, a flushing water channel, injection channel, urinal is arranged on the top of a washing hole, the bottom part of the urinal with the jet, outfall, washing hole communicated with the flushing water, spray outlet jet the sewage outfall waterway, communicated with the siphon pipe hole; wash face turned a urinal side angle, the hole from the toilet wash water around the circumferential movement formed the first vortex flow; injection port is located at the side of the toilet, and the jet of water from the toilet ring around the second week exercise the formation of vortex flow, steering and consistent turning to the first of the second swirling vortex flow. The utility model can realize the double vortex flow, accelerate the siphon, accelerate the discharge, and fully reduce the noise, and the effect of water saving and the effect of pollution discharge are remark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3D超漩虹吸座便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座便器,特别是涉及一种3D超漩虹吸座便器。
技术介绍
现在市场上的座便器的冲水原理基本是直冲式和虹吸式两种大类,直冲式是利用水的重力加速度就可以把污物冲干净,冲水的过程短,与虹吸式相比从冲污能力上来说,直冲式没有返水弯,容易冲下较大的污物,在冲刷过程中不容易造成堵塞,卫生间里不用备置纸篓。从节水方面来说,也比虹吸式坐便器好。直冲式座便器最大的缺陷就是冲水声大,还有由于存水面较小,易出现结垢现象,防臭功也能不如虹吸式座便器。虹吸式座便器目前多为喷射式虹吸。喷射式虹吸是在座便器内底部增加一个喷射副道,并设置一个连通喷射副道的喷射口,该喷射口对准排污口的中心,冲水时,水一部分从便池顶部的洗刷孔流出,一部分由喷射口喷出。喷射式虹吸座便器直冲式座便器相比,其冲水噪音较小,但仍有待进一步提高。此外,现有技术的喷射式虹吸座便器的排污效果和节水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3D超漩虹吸座便器,其克服了现有技术的虹吸座便器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3D超漩虹吸座便器,包括座便器主体,该座便器主体设有便池、虹吸管道、冲洗水道、喷射水道,便池顶部设有洗刷孔,便池底部设有喷射口、排污口,洗刷孔连通冲洗水道,喷射口连通喷射水道,排污口连通虹吸管道;洗刷孔的孔面相对便池侧面转过一个角度,且经洗刷孔射出的水绕便池环周运动形成第一漩涡流;喷射口位于便池侧面,且经该喷射口射出的水绕便池底部环周运动形成第二漩涡流,该第二旋涡流的转向与所述第一漩涡流的转向一致。进一步的,所述排污口位于便池底端。进一步的,所述便池底部侧面还设有用于辅助形成所述第二漩涡流的斜坡或阶梯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喷射口位于便池的水封面之上,且喷射口底端与水封面的高度差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10mm。进一步的,所述便池底部前侧设有落便斜台,该落便斜台位于便池的水封面之下。进一步的,所述便池顶部侧面沿周向设有导水台,经所述洗刷孔射出的水沿该导水台行进。进一步的,所述洗刷孔的数量为一个。进一步的,所述洗刷孔位于便池左侧或右侧并靠后的位置。进一步的,所述洗刷孔和喷射口位于便池前后方向所在的中轴线的同一侧。进一步的,所述喷射口位于便池后侧并偏左或偏右的位置。进一步的,所述座便器主体顶端后部设置有水箱。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所述洗刷孔、喷射口的设计能实现双旋涡水流,加速带动虹吸,加快排污,充分降低噪音,并显著提高排污效果和节水效果(全排用水量仅3.8-5.6L,半排用水量仅2.8-3.6L)。2、喷射口位于水封面之上,能够加快第二漩涡流的流速,避免第二旋涡流受水封水的阻力影响而降低冲击力。3、所述喷射口位于便池后侧并偏左或偏右的位置,使喷射口离水箱较近,可以缩短喷射水道的长度,打破传统设计方式,减少水流动能的损耗,加大喷射力度,同时减少传统结构洗净水在喷射水道中存在的残留废水,减少水封补水。4、所述洗刷孔的数量设为一个,可加大洗刷力度,从而加速带动虹吸。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一种3D超漩虹吸座便器不局限于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局部透视)图4是本技术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请参见图1-图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3D超漩虹吸座便器,包括座便器主体1,该座便器主体1顶端后部一体成型有水箱2。所述座便器主体1设有便池11、虹吸管道14、冲洗水道12、喷射水道13,便池11顶部设有洗刷孔111,便池11底部设有喷射口112、排污口113,洗刷孔111连通冲洗水道12,喷射口112连通喷射水道13,排污口113连通虹吸管道14。所述喷射水道13连通冲洗水道12,冲洗水道12连通水箱底部的排水口。洗刷孔111的孔面相对便池11侧面转过一个角度,使经洗刷孔111射出的水绕便池11环周运动形成第一漩涡流;喷射口112位于便池11侧面,且该喷射口112的中轴线偏离便池11底部中心,经该喷射口112射出的水绕便池11底部环周运动形成第二漩涡流,该第二旋涡流的转向与所述第一漩涡流的转向一致。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污口113位于便池11底端,不同于传统设置在便池侧面并与喷射口相对设置。所述便池11底部侧面还设有用于辅助形成所述第二漩涡流的阶梯结构114(该阶梯结构也可以用斜坡结构代替),所述喷射口112位于便池11后侧并偏左(或者也可以偏右)的位置,所述阶梯结构延及便池11底部前侧、左侧和右侧,且该阶梯结构的侧面为沿便池底部周向设置的弧面。所述喷射口112位于便池的水封面117之上,且该喷射口112底端与水封面117的高度差大于,且小于或等于10mm,取较佳值5mm。本实施例中,所述便池底部前侧设有落便斜台116,该落便斜台116位于便池的水封面117之下。所述落便斜台116的设置,既解决了污物因直接落入排污口造成水花喷溅的问题,又不会造成污物粘连于便池壁面而影响冲刷。本实施例中,所述便池11顶部侧面沿周向设有环形导水台115,经所述洗刷孔111射出的水沿该导水台115行进。所述洗刷孔111的数量具体为一个,该洗刷孔111位于便池11左侧并靠后的位置(所述洗刷孔11的位置不局限于此,例如,洗刷孔11也可以位于便池11右侧并靠后的位置等)。因而,洗刷孔111和喷射口112同样位于便池11前后方向所在的中轴线的左侧。使洗刷孔11靠近便池后侧,可以有效缩短洗刷孔11的水路,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水的冲洗力。启动冲洗时,水箱中的水排入冲洗水道12中,并在冲洗水道12中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流向洗刷孔111,另一部分进入喷射水道13中,并流向喷射口112。从洗刷孔111射出的水在导水台115的辅助下绕便池11环周运动形成第一漩涡流,加大对便池11侧面的冲洗力度和延长洗刷时间,解决黄渍问题,也加大虹吸作用,更利于将便池11内部脏污排出。从喷射口112射出的水沿阶梯结构114的侧面运动,形成绕便池11底部环周运动的第二漩涡流。两股旋涡流转向一致(图1、图2中箭头示意水流方向),加速带动便池11内部污物排放,并加速带动虹吸,充分降低噪音。本技术的一种3D超漩虹吸座便器,经过大量的排水测试实验后,总结得出其全排用水量仅3.8-5.6L,半排用水量仅2.8-3.6L,大大提高了节水效果,且排污效果显著。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一种3D超漩虹吸座便器,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实施例,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3D超漩虹吸座便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3D超漩虹吸座便器,包括座便器主体,该座便器主体设有便池、虹吸管道、冲洗水道、喷射水道,便池顶部设有洗刷孔,便池底部设有喷射口、排污口,洗刷孔连通冲洗水道,喷射口连通喷射水道,排污口连通虹吸管道;其特征在于:洗刷孔的孔面相对便池侧面转过一个角度,且经洗刷孔射出的水绕便池环周运动形成第一漩涡流;喷射口位于便池侧面,且经该喷射口射出的水绕便池底部环周运动形成第二漩涡流,该第二漩涡流的转向与所述第一漩涡流的转向一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超漩虹吸座便器,包括座便器主体,该座便器主体设有便池、虹吸管道、冲洗水道、喷射水道,便池顶部设有洗刷孔,便池底部设有喷射口、排污口,洗刷孔连通冲洗水道,喷射口连通喷射水道,排污口连通虹吸管道;其特征在于:洗刷孔的孔面相对便池侧面转过一个角度,且经洗刷孔射出的水绕便池环周运动形成第一漩涡流;喷射口位于便池侧面,且经该喷射口射出的水绕便池底部环周运动形成第二漩涡流,该第二漩涡流的转向与所述第一漩涡流的转向一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超漩虹吸座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口位于便池底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超漩虹吸座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池底部侧面还设有用于辅助形成所述第二漩涡流的斜坡或阶梯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超漩虹吸座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口位于便池的水封面之上,且喷射口底端与水封面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孝发林孝山张金发陈财能林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九牧厨卫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