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运载装置及海洋探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83478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9 18: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下运载装置及海洋探测装置,涉及海洋探测设备的技术领域。水下运输装置包括漂浮体、配重体、绳缆和运载单元;绳缆的一端固定于漂浮体上,另一端固定于配重体上,运载单元连接于绳缆上;运载单元包括支架体、上浮体和至少两个第一滑动体。运载单元可在波浪的驱动下,沿绳缆上下运动。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水下运载装置,缓解了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探测设备对海洋的不同深度层进行观测的作业方法,所存在的观测设备的投放和回收工序复杂,风险高,人力和设备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Underwater vehicle and ocean detection devic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underwater vehicle and an ocean detection device, which involves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arine exploration equipment. The underwater transport device includes a floating body, a counterweight, a rope and a carrying unit. One end of the rope is fixed on the floating body, the other end is fixed on the counterweight body, the carrying unit is connected to the rope, and the carrying unit comprises a bracket body, an upper floating body and at least two first sliding bodies. The transport unit can move up and down the cable under the drive of the wave. The device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of the underwater vehicle, alleviate by detection equipment in the prior art practices observed in different depth layers of the ocean, the existing observation equipment delivery and recovery process is complex, high risk, technical problems of high cost of manpower and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下运载装置及海洋探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洋探测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水下运载装置及海洋探测装置。
技术介绍
进行海洋观测,可获取关于海洋的各种自然现象的数据,有助于理解其科学原理和变化规律,指导海洋科学研究和对海洋资源的开发。海洋观测一般需进行剖面测量以获取不同深度层的数据,这就要把观测设备送至到海水中的不同深度。传统的投送观测设备的方式包括两种。一种是使用船载钢缆悬挂观测设备,通过钢缆来下放观测设备到设定深度以及完成后续回收,这种方式作业工序复杂,费时费力;一种是使用潜标或者浮标悬挂多套观测仪器,分别在不同水深进行特定水层的连续测量,这种方式需使用多套设备,投放和回收过程复杂,且设备易丢失,风险高,成本高。综上所述,对海洋的不同深度层进行观测,采用现有技术的投放设备的作业方法存在观测设备的投放和回收工序复杂,风险高,人力和设备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下运载装置及海洋探测装置,以缓解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探测设备对海洋的不同深度层进行观测的作业方法,所存在的观测设备的投放和回收工序复杂,风险高,人力和设备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水下运载装置,包括漂浮体、配重体、绳缆和运载单元;绳缆的一端固定于漂浮体上,另一端固定于配重体上,运载单元连接于绳缆上;水下运载装置在水中时,漂浮体对绳缆的拉力竖直向上,配重体对绳缆的拉力竖直向下;运载单元包括支架体、上浮体和至少两个第一滑动体;支架体上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聚拢凹槽,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沿支架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且与聚拢凹槽连通;沿支架体的长度方向,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分别位于聚拢凹槽的两端,并且聚拢凹槽的两侧壁之间的距离自靠近第二通孔的一端至靠近第一通孔的一端逐渐减小;上浮体滑动连接于支架体上,可相对支架体沿支架体的长度方向滑动;两个第一滑动体分别滑动连接于上浮体上;两个第一滑动体嵌入聚拢凹槽内,分别可沿聚拢凹槽的两侧壁滑动;绳缆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且位于两个第一滑动体之间;第一通孔位于第二通孔的上方;当上浮体相对支架体自聚拢凹槽的宽端向窄端运动时,两个第一滑动体可在聚拢凹槽的推动下向内靠近,将绳缆夹紧;在水中时,运载单元的重力和浮力的合力竖直向下,上浮体和第一滑动体作为一个整体的重力和浮力的合力竖直向上。进一步的,绳缆上的靠近漂浮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终止挡块;绳缆上的靠近配重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终止挡块;支架体上设置有弹性触点,上浮体上设置有与弹性触点配合的换向凸起;换向凸起可在上浮体受到沿支架体的长度方向的作用力时从弹性触点的一侧越过到弹性触点的另一侧;当换向凸起位于弹性触点的靠近漂浮体的一侧时,上浮体的靠近漂浮体的一侧超出支架体;当换向凸起位于弹性触点的靠近配重体的一侧时,上浮体的靠近配重体的一侧超出支架体。进一步的,运载单元包括两块压板;支架体上的设置聚拢凹槽的面上固定有四个支撑块,两个支撑块位于聚拢凹槽的一侧,另两个支撑块位于聚拢凹槽的另一侧;上浮体设置于两侧的支撑块的中间,可相对支架体沿支架体的长度方向移动;压板固定于同侧的两个支撑块上,且位于上浮体的远离支架体的一侧,可限制上浮体沿聚拢凹槽的深度方向移动。进一步的,支架体上设置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沿支架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上浮体上连接有与第一滑槽配合的第二滑动体。进一步的,第一滑动体为滑轮。进一步的,上浮体上设置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在上浮体上沿垂直于支架体的长度的方向延伸;第一滑动体上转动连接有滑轮转轴,第一滑动体通过滑轮转轴滑动连接于第二滑槽内,滑轮转轴可在第二滑槽内转动。进一步的,第一通孔内设置有转轮,转轮可在第一通孔内绕垂直于支架体的长度方向的轴转动;转轮的侧面上设置有容缆凹槽,绳缆设置于容缆凹槽内。进一步的,聚拢凹槽的垂直其深度方向的截面包括第一底边、第二底边和两条腰边,第一底边靠近第一通孔,第二底边靠近第二通孔,腰边连接第一底边和第二底边的同一侧的一端,且两条腰边对称;腰边自第二底边至第一底边向内倾斜。进一步的,聚拢凹槽包括两个独立的对称的凹槽;凹槽自靠近第二通孔的一端至靠近第一通孔的一端向内倾斜,两个凹槽关于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的连线对称;两个第一滑动体分别与两个凹槽连接,第一滑动体与凹槽的两侧壁均滑动连接;第一滑动体上设置有凸起,凸起超出凹槽顶面,绳缆位于两个第一滑动体上的凸起之间。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水下运载装置,涉及海洋探测设备的
,包括漂浮体、配重体、绳缆和运载单元;绳缆的一端固定于漂浮体上,另一端固定于配重体上,运载单元连接于绳缆上;水下运载装置在水中时,漂浮体对绳缆的拉力竖直向上,配重体对绳缆的拉力竖直向下;运载单元包括支架体、上浮体和至少两个第一滑动体;支架体上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聚拢凹槽,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沿支架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且与聚拢凹槽连通;沿支架体的长度方向,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分别位于聚拢凹槽的两端,并且聚拢凹槽的两侧壁之间的距离自靠近第二通孔的一端至靠近第一通孔的一端逐渐减小;上浮体滑动连接于支架体上,可相对支架体沿支架体的长度方向滑动;两个第一滑动体分别滑动连接于上浮体上;两个第一滑动体嵌入聚拢凹槽内,分别可沿聚拢凹槽的两侧壁滑动;当上浮体相对支架体自聚拢凹槽的宽端向窄端运动时,两个第一滑动体可在聚拢凹槽的推动下向内靠近;绳缆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且位于两个第一滑动体之间;第一通孔位于第二通孔的上方;当两个第一滑动体滑动至聚拢凹槽的宽度较窄的一端时,可将绳缆夹紧;在水中时,运载单元的重力和浮力的合力竖直向下,上浮体和第一滑动体作为一个整体的重力和浮力的合力竖直向上。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水下运载装置投放到水中,配重体沉入水中,漂浮体漂浮于水面,绳缆的两端分别被配重体向下拉和被漂浮体向上拉,绳缆自上往下依次穿过第一通孔、两个第一滑动体之间的缝隙和第二通孔;上浮体在水中向上移动,支架体在水中向下运动,则上浮体相对支架体向上运动,并且带动第一滑动体在聚拢凹槽内向上运动;聚拢凹槽的宽度自下往上逐渐减小,将两个第一滑动体向内推动,绳缆位于两个第一滑动体之间的缝隙内,两个第一滑动体向内挤压绳缆,第一滑动体与绳缆之间产生摩擦力,绳缆对第一滑动体的摩擦力沿绳缆指向上方,该摩擦力与运载单元在水中受到的重力和浮力之差平衡,运载单元被悬挂在绳缆上,相对绳缆静止。当漂浮体在水面波浪的作用下向下运动时,绳缆随着向下运动,绳缆带动两个第一滑动体相对聚拢凹槽向下运动,由于聚拢凹槽的宽度自上往下逐渐增大,两个第一滑动体相对向外运动,与绳缆远离,运载单元受重力驱动向下运动。由于运载单元的向下运动是在自身重力和浮力之差的作用下发生的,运动的加速度较小;而绳缆是随波浪向下运动,运动的加速度较大,在较短时间内即可达到较大的速度;因此,运载单元向下运动的距离小于绳缆向下运动的距离,运载单元相对绳缆向上运动。当漂浮体再次随波浪向上运动时,带动绳缆一起向上运动,绳缆对第一滑动体的向上的摩擦力随之消失;运载单元中的支架体、上浮体和第一滑动体在自身重力和所受浮力的作用下,上浮体带动第一滑动体相对支架体向上运动,第一滑动体再次夹紧绳缆,运载单元随绳缆一起向上运动,在水中的深度随之减小。这样,在波浪的一个周期里,运载单元可向上运动一段距离;经历多个波浪周期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水下运载装置及海洋探测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下运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漂浮体、配重体、绳缆和运载单元;所述绳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漂浮体上,另一端固定于所述配重体上,所述运载单元连接于所述绳缆上;所述水下运载装置在水中时,所述漂浮体对所述绳缆的拉力竖直向上,所述配重体对所述绳缆的拉力竖直向下;所述运载单元包括支架体、上浮体和至少两个第一滑动体;所述支架体上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聚拢凹槽,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沿所述支架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且与所述聚拢凹槽连通;沿所述支架体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分别位于所述聚拢凹槽的两端,并且所述聚拢凹槽的两侧壁之间的距离自靠近所述第二通孔的一端至靠近所述第一通孔的一端逐渐减小;所述上浮体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架体上,可相对所述支架体沿所述支架体的长度方向滑动;两个所述第一滑动体分别滑动连接于所述上浮体上;两个所述第一滑动体嵌入所述聚拢凹槽内,分别可沿所述聚拢凹槽的两侧壁滑动;所述绳缆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且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滑动体之间;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第二通孔的上方;当所述上浮体相对所述支架体自所述聚拢凹槽的宽端向窄端运动时,两个所述第一滑动体可在所述聚拢凹槽的推动下向内靠近,将所述绳缆夹紧;在水中时,所述运载单元的重力和浮力的合力竖直向下,所述上浮体和所述第一滑动体作为一个整体的重力和浮力的合力竖直向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运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漂浮体、配重体、绳缆和运载单元;所述绳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漂浮体上,另一端固定于所述配重体上,所述运载单元连接于所述绳缆上;所述水下运载装置在水中时,所述漂浮体对所述绳缆的拉力竖直向上,所述配重体对所述绳缆的拉力竖直向下;所述运载单元包括支架体、上浮体和至少两个第一滑动体;所述支架体上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聚拢凹槽,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沿所述支架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且与所述聚拢凹槽连通;沿所述支架体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分别位于所述聚拢凹槽的两端,并且所述聚拢凹槽的两侧壁之间的距离自靠近所述第二通孔的一端至靠近所述第一通孔的一端逐渐减小;所述上浮体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架体上,可相对所述支架体沿所述支架体的长度方向滑动;两个所述第一滑动体分别滑动连接于所述上浮体上;两个所述第一滑动体嵌入所述聚拢凹槽内,分别可沿所述聚拢凹槽的两侧壁滑动;所述绳缆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且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滑动体之间;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第二通孔的上方;当所述上浮体相对所述支架体自所述聚拢凹槽的宽端向窄端运动时,两个所述第一滑动体可在所述聚拢凹槽的推动下向内靠近,将所述绳缆夹紧;在水中时,所述运载单元的重力和浮力的合力竖直向下,所述上浮体和所述第一滑动体作为一个整体的重力和浮力的合力竖直向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运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绳缆上的靠近所述漂浮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终止挡块;所述绳缆上的靠近所述配重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终止挡块;所述支架体上设置有弹性触点,所述上浮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弹性触点配合的换向凸起;所述换向凸起可在所述上浮体受到沿所述支架体的长度方向的作用力时从所述弹性触点的一侧越过到所述弹性触点的另一侧;当所述换向凸起位于所述弹性触点的靠近所述漂浮体的一侧时,所述上浮体的靠近所述漂浮体的一侧超出所述支架体;当所述换向凸起位于所述弹性触点的靠近所述配重体的一侧时,所述上浮体的靠近所述配重体的一侧超出所述支架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运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载单元包括两块压板;所述支架体上的设置所述聚拢凹槽的面上固定有四个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奎高晓辉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楠溪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