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宣辉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逆变焊机缺相保护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32613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9 17: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逆变焊机缺相保护电路,通过CN2插头连接至焊机控制电路,通过插头CN1与输入电源相连接,还连接三个输入限流电阻和六个二极管组成三相整流桥部分;整流桥的输出连接着稳压管Z1和稳压管Z2、电阻R1和电阻R2、电容C1和光耦IC1组成的电路,光耦IC1三极管的发射极连至后级电路的公共端,其集电极则连至电阻R3和稳压管Z3之间;Z3阳极连接三极管Q1基极,Q1集电极连至电阻R5、电解电容C2、稳压管Z4的公共端;通过Z4和R6支路去控制后级电路;由于采用了两级光耦隔离,把强弱电系统分开,消除了来自电网的信号干扰;具有缺相保护可靠、电路稳定性好、简洁明了、成本低的特点。

A phase deficient protection circuit for inverter weld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open phase protection circuit for inverter welding machine, through the CN2 plug to the welding machine control circuit, connected by plug CN1 and input power, is connected to the three input current limiting resistors and six diode three-phase rectifier bridge; bridge rectifier output voltage regulator tube is connected to the Z1 circuit and the Z2 regulator and a resistor R1 and a resistor R2 and capacitor C1 and IC1 optocoupler consisting of optocoupler IC1 triode connected to the circuit after the end of the public, the collector is connected to the resistor R3 and Z3 regulator; Z3 anode is connected to the base electrode of the triode Q1, Q1 connected to the common end collector resistor R5, electrolytic capacitor C2 and the Z4 regulator; through the Z4 and R6 branch to control circuit; adopts the two level optocoupler isolation, separate electrical system, eliminate the signal interference from the power grid; with the lack of protection, reliable circuit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ood stability, simplicity and low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逆变焊机缺相保护电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逆变焊机缺相保护电路,属于逆变焊机的缺相保护控制
技术背景目前,逆变焊机产品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不仅体现在性能和价格的竞争优势上,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焊机的可靠性。而可靠性是由控制电路的设计决定的。目前,大电流输出的逆变焊机,其输入电压通常是三相380V电网供电的。此类焊机,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缺相的问题。属于常见的问题之一。缺相的原因是由于电网自身的问题,或供电电源中某相保险丝断开,或焊机的用户电源输入线接线不可靠造成的。当出现缺相现象时,如果控制电路设计不好,可能会导致焊机无法使用。例如,缺相时,会造成:焊机的开关电源电路会出现故障;逆变主电路中的三相整流桥某一桥臂无电流流过,其它桥臂会出现严重过流而造成损坏;逆变主电路中的逆变开关管可能会炸管等问题。因此,必须对缺相进行保护控制。但是,不同的焊机,其控制电路的设计不同,电路的工作可靠性、稳定性等也会完全不同。这些都会影响产品的性能和市场竞争力。如何解决好缺相保护的问题,是研发人员面临的难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此问题,本技术设计了新的焊机缺相保护控制电路,配合其它的焊机电路,可实现可靠、稳定的缺相保护控制要求,具有控制性能好、成本低、可靠性和稳定性高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逆变焊机缺相保护控制的电路,其特征在于:通过CN2插头,连接至焊机控制电路的+15V电压,通过插头CN1与输入电源电压相连接,还连接三输入限流电阻R10电阻R11和电阻R12和一个六只二极管组成的三相整流桥部分,整流桥的输出连接着稳压管Z1和稳压管Z2、电阻R1和电阻R2、电容C1和光耦IC1组成的电路;光耦IC1三极管的发射极连至后级电路的公共端,其集电极则连至电阻R3和稳压管Z3之间;Z3阳极连接三极管Q1基极;Q1集电极连至电阻R5、电解电容C2、稳压管Z4的公共端;通过Z4和R6支路就可以去控制后级电路的状态;后级电路是由电阻R7、电阻R8、电阻R9、三极管Q2和光耦IC2组成。进一步地说,电阻R3、R5和R8的另一端连接+15V工作电压,光耦IC1三极管的发射极、光耦IC2发光二极管的阴极、三极管Q1和Q2的发射极、R4和电解电容C2的另一端是连接至电路的公共端的。当输入电源出现缺相现象时,通过检测光耦IC2的工作状态,即:与CN3串联的保护器是常开型的时,CN3插头的两个输出端子之间会变化为短路状态。而当CN3串联的保护器是常闭型的时,CN3插头的两个输出端子之间会变化为断开状态,这样就可以最终实现焊机的缺相保护控制。当输入电源没有出现缺相现象时,CN3插头的两个输出端子之间的状态变化是与上述相反的,即使用常开型保护器时为断开状态,而使用常闭型保护器时,则为短路状态。这样,就不会使逆变焊机出现保护而有输出。由于采用了两级光耦隔离、控制,把强电系统与控制电路的弱电系统分开,消除了来自电网的信号干扰。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三相逆变焊缺相保护控制电路具有简洁明了、缺相保护可靠、电路稳定、成本低的特点。当然,该缺相保护电路的输出信号还可与微处理器控制系统、其它硬件组成的逆变焊机控制电路进行相应的连接,实现其缺相保护控制功能。本技术设计了新的焊机缺相保护控制电路,配合其它的焊机电路,可实现可靠、稳定的缺相保护控制要求。所设计的电路具有控制性能好、成本低、可靠性和稳定性高的优点。本技术焊机的缺相保护控制电路原理设计有自己的独特之处。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缺相保护控制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1所示,是本技术的缺相保护控制电路原理图,通过CN2插头,连接至焊机控制电路的+15V电压。通过插头CN1与输入电源电压相连接,还连接三输入限流电阻R10~R12和一个6只二极管组成的三相整流桥部分。整流桥的输出连接着稳压管Z1和Z2、电阻R1和R2、电容C1和光耦IC1组成的电路。光耦IC1三极管的发射极连至后级电路的公共端,其集电极则连至电阻R3和稳压管Z3之间。Z3阳极连接三极管Q1基极。Q1集电极连至电阻R5、电解电容C2、稳压管Z4的公共端。通过Z4和R6支路就可以去控制后级电路的状态。后级电路是由电阻R7~R9、三极管Q2和光耦IC2中的某些器件组成的。究竟是哪些器件组成,取决于与CN3插头串联连接的保护器(该保护器可以是一般逆变焊机中的过热保护器)类型,即是常开型的保护器,还是常闭型的保护器。对于常开型保护器,R8选择为2.4K,R9选择为0Ω,Q2是存在的,R7是不连接的;对于常闭型的保护器,R8、R9和Q2是不连接的,R7选择为0Ω。这样的设计是为了方便本技术电路使用的灵活性。进一步地说,电阻R3、R5和R8(如果它有时,取决于上面所述的保护器类型,下同)的另一端连接+15V工作电压。光耦IC1三极管的发射极、光耦IC2发光二极管的阴极、三极管Q1和Q2(如果它有时)的发射极、电阻R4和电解电容C2的另一端是连接至电路的公共端的。本技术焊机缺相保护电路的工作原理简述如下:通过CN2连接至逆变焊机控制电路的+15V电源,向本技术缺相保护电路提供工作电源。来自插头CN1的三相输入电源电压经6只二极管(D1~D6)组成的三相整流桥后,变换为直流电压VCC。如果供电电源没有出现缺相现象,并且,三相电源电压是电焊机允许的在正常波动范围内的,那么,直流电压VCC的数值将是足够高的。这样,稳压管Z1就会出现因击穿而稳压的情况。于是,就会有较大的电流流过稳压管Z1和电阻R1。其中,一部分电流会流过光耦IC1中的发光二极管,使之发光,同时,光耦IC1输出级的三极管导通。其后级电路中的稳压管Z3和电阻R4的串联支路就会因此出现被光耦IC1中输出级的三极管短接或短路的现象。于是,三极管Q1将是处于截止或不导通状态的。在这种情况下,+15V电源可通过电阻R5对电解电容C2进行充电。当电解电容C2上的电压足够高的时候,稳压管Z4就会出现因击穿而稳压的情况。于是,就会有较大的电流流过稳压管Z4和电阻R6。通过Z4和R6支路就可以控制后级电路的状态。后级电路是由电阻R7~R9、三极管Q2和光耦IC2中的某些器件组成的。究竟是哪些器件组成后级电路,取决于与CN3插头串联连接的保护器(该保护器可以是一般逆变焊机中的过热保护器)类型,即是常开型的保护器,还是常闭型的保护器。这样的设计,是为了方便本技术电路使用的灵活性。对于常开型的保护器,R8电阻选择为2.4K,R9电阻选择为0Ω,三极管Q2是有的,R7电阻是不连接的。当Z4和R6支路有电流流过时,三极管Q2导通,于是,不会有电流流过光耦IC2中的发光二极管,因此,光耦IC2中输出级的三极管是不导通或不会短接的。这样,相当于常开型保护器没有动作的情况,于是,逆变焊机仍然可以焊接工作;对于常闭型的保护器,R8、R9电阻和三极管Q2是不连接或不使用的,R7电阻选择为0Ω。当Z4和R6支路有电流流过时,R7电阻也有电流流过,于是,会有电流流过光耦IC2中的发光二极管,因此,光耦IC2中输出级的三极管是导通或短接的。这样,相当于常闭型保护器没有动作的情况,于是,逆变焊机仍然可以焊接工作。当输入电源出现缺相现象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逆变焊机缺相保护电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逆变焊机缺相保护控制的电路,其特征在于:通过CN2插头,连接至焊机控制电路的+15V电压,通过插头CN1与输入电源电压相连接,还连接三输入限流电阻R10电阻R11和电阻R12和一个六只二极管组成的三相整流桥部分,整流桥的输出连接着稳压管Z1和稳压管Z2、电阻R1和电阻R2、电容C1和光耦IC1组成的电路;光耦IC1三极管的发射极连至后级电路的公共端,其集电极则连至电阻R3和稳压管Z3之间;Z3阳极连接三极管Q1基极;Q1集电极连至电阻R5、电解电容C2、稳压管Z4的公共端;通过Z4和R6支路就可以去控制后级电路的状态;后级电路是由电阻R7、电阻R8、电阻R9、三极管Q2和光耦IC2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逆变焊机缺相保护控制的电路,其特征在于:通过CN2插头,连接至焊机控制电路的+15V电压,通过插头CN1与输入电源电压相连接,还连接三输入限流电阻R10电阻R11和电阻R12和一个六只二极管组成的三相整流桥部分,整流桥的输出连接着稳压管Z1和稳压管Z2、电阻R1和电阻R2、电容C1和光耦IC1组成的电路;光耦IC1三极管的发射极连至后级电路的公共端,其集电极则连至电阻R3和稳压管Z3之间;Z3阳极连接三极管Q1基极;Q1集电极连至电阻R5、电解电容C2、稳压管Z4的公共端;通过Z4和R6支路就可以去控制后级电路的状态;后级电路是由电阻R7、电阻R8、电阻R9、三极管Q2和光耦IC2组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敏魏继昆朱宣东朱宣辉
申请(专利权)人:朱宣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