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成湖沥青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82999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9 15:26
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岩沥青、硅藻土、废旧橡胶粉、废旧塑料聚乙烯进行人工合成湖沥青的制备,制备出符合技术要求的沥青样品,降低了生产成本。制备的合成湖沥青软化点在100~110℃之间,灰分含量在33~38%,针入度在0~5,25℃密度在1.3~1.5g/cm

A synthetic Lake Asphalt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uses rock asphalt, diatomite, waste rubber powder and waste plastic polyethylene to synthesize lake asphalt, and produces asphalt samples that meet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which reduces production cost. The softening point of synthetic lake asphalt is between 100~110 and 38%, the content of ash is 33 to 38%, the needle penetration is 0~5, and the density of 25 C is 1.3 ~ 1.5g/c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合成湖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石油化工加工
,涉及一种用于道路的沥青改性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特立尼达湖沥青(湖沥青)是世界上最有名的天然沥青之一。湖沥青是一种天然形成的物质,其物理和化学特性与常规沥青完全一致,因此它作为一种沥青改性剂掺加到石油沥青中,两者有良好的混融性,混合后的沥青在路用性能方面得到了改善。湖沥青改性沥青从1860年开始应用于道路工程,现已广泛应用于欧美许多国家,迄今已有100余年的历史。湖沥青改性沥青路面以其极强的环境适应性,超长的使用寿命,较低的维护费用等优点,得到了使用者的普遍好评。据分析,湖沥青大约含53%~55%的沥青,36%~37%的矿物质,9%~10%的矿物质、有机质和一些挥发性物质合成的水。湖沥青虽然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但在国内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究其原因主要还是价格问题。以前由于湖沥青的单价相对比较贵,对于进口基质沥青和常用聚合物改性沥青缺乏竞争力,相对于价格较低的国产沥青更缺乏竞争力。湖沥青作为一种天然资源,储量受限。本专利技术致力于开发一种合成湖沥青制备方法,旨在降低现有湖沥青作为改性剂的使用成本,简化生产工艺,保障产品质量,确保合成湖沥青使用效果。制备的合成湖沥青产品软化点不低于100℃,灰分含量33~38%,具有良好的高温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在于提供一种利用中海油绥中原油资源进行合成湖沥青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包括:一种合成湖沥青,其所用原料包括基质沥青、岩沥青。岩沥青的灰分含量较高,灰分含量可达60%以上,价格较低,而湖沥青灰分含量较低在33%-38%之间。灰分可以反应样品里矿物质含量水平。矿物质具有坚硬的特点和稳定的结构,能够明显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性能,然而由于其特点,湖沥青很难直接作为沥青胶结料应用于道路或建筑中,多是作为一种沥青改性剂使用,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费用。一种合成湖沥青,所述原料按重量分数包括:基质沥青98~106份岩沥青:80~90份所述基质沥青为满足针入度60~80指标要求的沥青。该合成湖沥青的制备方法是1)称取基质沥青,烘箱化样(150℃)后加入岩沥青搅拌均匀后倒入氧化釜;2)压住反应釜压盖;3)连接通风线,开启电加热,反应釜温度控制在210~230℃范围内,通风7h,风量控制在1.8~2.2L/min.kg;4)停止加热,制得合成湖沥青。本专利技术与其他方法相比,有益技术效果是:制备的合成湖沥青软化点在100~110℃之间,灰分含量在33~38%,针入度在0~5,25℃密度在1.3~1.5g/cm3,残留后针入度比≥50%,具有较高的高温性能,保证合成湖沥青作为沥青改性剂可以有效提高沥青混合料高温抗车辙性能,并可以有效替代天然湖沥青产品,降低湖沥青产品价格,有利于推广湖沥青改性剂在我国的使用。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原料按重量份数分配如下:沥青100,岩沥青89;基质沥青、岩沥青搅拌均匀后倒入氧化反应釜,反应温度220-230℃,通风量1.8~2.2L/min.kg,反应时间6~10h。获得的产品性质如下:25℃,0.1mm的情况下针入度为5,软化点为102℃,灰分为35%,密度为1.4g/cm3,TFOT后残留针入度比为90。实施例2原料按重量份数分配如下:沥青102,岩沥青0;基质沥青、岩沥青搅拌均匀后倒入氧化反应釜,反应温度220-230℃,通风量1.8~2.2L/min.kg,反应时间6~10h。获得的产品性质如下:25℃,0.1mm的情况下针入度为4,软化点为106℃,灰分为37%,密度为1.5g/cm3,TFOT后残留针入度比为91。实施例3原料按重量份数分配如下:沥青99,岩沥青0;基质沥青、岩沥青搅拌均匀后倒入氧化反应釜,反应温度220-230℃,通风量1.8~2.2L/min.kg,反应时间6~10h。获得的产品性质如下:25℃,0.1mm的情况下针入度为5,软化点为103℃,灰分为36%,密度为1.4g/cm3,TFOT后残留针入度比为8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合成湖沥青,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分数包括:1)基质沥青98~106份,2)岩沥青:80~9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合成湖沥青,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分数包括:1)基质沥青98~106份,2)岩沥青:80~90份。2.一种合成湖沥青产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步骤:1)称取基质沥青,烘箱化样(150℃)后加入岩沥青搅拌均匀后倒入氧化釜;2)压住反应釜压盖;3)连接通风线,开启电加热,反应釜温度控制在210~230℃范围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萌张玉贞权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一诺路桥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