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体绿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82592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9 1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墙体绿化装置,包括盆体,所属盆体包括种植区和灌溉区,灌溉区与种植区连通,所述灌溉区还设有与盆体外界连通的导水管。该墙体绿化装置,能够将多组盆体立体设置在墙体上,便于墙体的绿化,安装拆卸方便,能够自动的从上而下对盆体进行浇水,方便养护,绿化效果好,便于广泛推广使用。

A wall green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wall green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asin body, a basin body comprising a planting area and an irrigation area, wherein the irrigation area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planting area, and the irrigation area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guide pipe which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outside of the basin body. The green wall device can be arranged on the pot body group solid wall, convenient wall greening, convenient installation and disassembly, can automatically from the watering pot body for convenient maintenance, good greening effect, easy to use wide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墙体绿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环保绿化设备
,具体为一种墙体绿化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住房舒适也成为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人们往往会在自家的阳台或者墙壁上种植花草等,由于种植花草需要占用一定的面积,立体绿化盆体成为一种解决这一问题的良好选择,但是由于立体绿化盆体安装繁琐,养护困难,限制了使用和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墙体绿化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墙体绿化装置,包括盆体,所属盆体包括种植区和灌溉区,灌溉区与种植区连通,所述灌溉区还设有与盆体外界连通的导水管。该盆体能够容易实现自上而下式的自动浇水作业,既能够节省人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水源的浪费。为了引导水流流向种植区,所述灌溉区的水平高度高于种植区。优选的,所述导水管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灌溉区连通,所述出水口在竖直方向上偏离进水口,这样能够更好地防止水源直接经从下面的盆体流出,但这仅仅是一个优选实施例,即使所述出水口与进水口位于同一竖直线上也能够实现本专利专利技术目的,比如,调整上下盆体的位置使得上一个盆体的导水管出水口偏离下一个盆体导水管进水口,该方式同样适用于本专利。优选的,所述灌溉区和种植区之间设有隔板,隔板上设有连通灌溉区和种植区的通孔。优选的,所述通孔位于盆体的一端,所述进水口位于盆体另一端,所述导水管出水口的垂直投影位置位于通孔和进水口之间,这样更加方便实现水流的分流。优选的,所述墙体绿化装置还包括支架,所述盆体悬挂于支架上。为了方便支架的运输与储存,所述支架由支架单元组成,支架单元包括两个纵梁和连接两个纵梁的横梁,所述盆体悬挂于横梁上。为了加强盆体固定的牢固性,所述盆体两侧设有用于和纵梁固定的固定带。优选的,为了方便实现不同支架单元之间的连接,所述纵梁的端部设有螺纹,所述不同支架单元的纵梁之间通过与所述螺纹配合的螺栓连接。优选的,所述墙体绿化装置还设有水管,水管的一端通过水泵与水源连通,另一端位于所述盆体的灌溉区上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墙体绿化装置,能够将多组盆体立体设置在墙体上,便于墙体的绿化,安装拆卸方便,能够自动的从上而下对盆体进行浇水,方便养护,绿化效果好,便于广泛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盆体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盆体的侧视图。图中:1-水泵;2-水管;3-导水管;4-固定装置;5-纵梁;6-横梁;7-挂钩;8-固定带;9-螺栓;10-盆体;101-通孔;102-隔板;103-漏水孔;301-进水口;302-出水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墙体绿化装置,包括由若干支架单元组成的支架和悬挂在支架单元上的盆体10,支架单元包括两平行的纵梁5和连接两个纵梁5的横梁6,所述盆体10悬挂于横梁6上。所述纵梁5的端部设有螺纹,所述不同支架单元的纵梁5之间通过与所述螺纹配合的螺栓9连接,不同的支架单元自上而下连接在一起组成支架。优选的,最顶部的支架单元的纵梁5通过固定装置4固定在墙体上,所述盆体10上设置有挂钩7,所述挂钩7悬挂于横梁6上,以便于将盆体10安置在横梁8和墙体上,方便拆卸,便于养护,所述盆体10两侧设置有固定带8,所述盆体10通过固定带8与两侧的纵梁5固定连接,用于稳定盆体10,避免出现晃动。所述盆体10包括种植区和灌溉区,灌溉区与种植区相互连通,所述灌溉区还设有与盆体外界连通的导水管3,所述灌溉区用于引导水流,而所述种植区用于种植植被,盆体10种植区的底部设置有漏水孔103防止积水沤根,该结构的盆体既可以用来盛装土壤,也可以直接用来容纳花盆。优选的,所述灌溉区的水平高度高于种植区,以便保证水流能够顺利流入种植区。所述灌溉区和种植区之间设有隔板102,隔板102上设有连通灌溉区和种植区的通孔101。所述导水管3包括进水口301和出水口302,所述进水口301与所述灌溉区连通,所述出水口302在竖直方向上偏离进水口301,也就是说,导水管3的出水口302与进水口301于盆体10另一端,所述出水口302的垂直投影位置位于通孔101和进水口301之间,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避免从上一个盆体10导水管3流出的水直接流入下一个盆体10的导水管3。当然,本专利所述导水管3的进水口301和出水口302也可以在同一竖直直线上,只是在将盆体10安装在横梁6上时需要调整上下不同盆体10的位置使相邻的上下盆体10的导水管3出水口302和进水口301位于不同的竖直线上。所述纵梁5的一侧设置有一底部带有水泵1的水管2,水管2的一端通过水泵1与水源连通,另一端位于所述盆体10的灌溉区上方,具体来说,最好位于通孔101和导水管3进水口301之间。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水泵1和水管2将水提升到最高处的盆体10的灌溉区,灌溉区的水一部分通过通孔101流入种植区,一部分通过导水管3流入下一个盆体10的灌溉区,以此来对所有的盆体10进行浇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墙体绿化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墙体绿化装置,包括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盆体包括种植区和灌溉区,灌溉区与种植区连通,所述灌溉区还设有与盆体外界连通的导水管,所述导水管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灌溉区连通,所述出水口在竖直方向上偏离进水口,所述灌溉区和种植区之间设有隔板,隔板上设有连通灌溉区和种植区的通孔,所述通孔位于盆体的一端,所述进水口位于盆体另一端,所述导水管出水口的垂直投影位置位于通孔和进水口之间,所述墙体绿化装置还包括支架,所述盆体悬挂于支架上,所述支架由支架单元组成,支架单元包括两个纵梁和连接两个纵梁的横梁,所述盆体悬挂于横梁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墙体绿化装置,包括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盆体包括种植区和灌溉区,灌溉区与种植区连通,所述灌溉区还设有与盆体外界连通的导水管,所述导水管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灌溉区连通,所述出水口在竖直方向上偏离进水口,所述灌溉区和种植区之间设有隔板,隔板上设有连通灌溉区和种植区的通孔,所述通孔位于盆体的一端,所述进水口位于盆体另一端,所述导水管出水口的垂直投影位置位于通孔和进水口之间,所述墙体绿化装置还包括支架,所述盆体悬挂于支架上,所述支架由支架单元组成,支架单元包括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兴跃文才臻黄春霞黄密王利鹏夏征何利景雷坤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嘉卉园林绿化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