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牡丹籽品种选育培养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23633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9 10:04
一种牡丹籽品种选育培养基,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川芎粉5~10份,顺式氯氰菊酯8~12份,黄连粉1~3份,氯化钾3~5份,碳酸氢钠7~10份,聚乙二醇2~3份,吩嗪硫酸甲酯4~6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培养基只需将牡丹籽置于所述培养基中便可完成对品种的选育,简单方便,得到的牡丹籽品种变异性高,能够稳定遗传,提高牡丹植株的结籽率和出油率。

A variety breeding medium of peony seed

A peony seed breeding medium is made up of the following weight ingredients: 5~10 Chuanxiong powder, 8~12 CIS Cypermethrin, 1~3 Coptis powder, 3~5 potassium chloride, 7~10 sodium bicarbonate, 2~3 polyethylene glycol, 4~6 phenoxazine methyl sulfate. Medium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only needs to be placed in the peony seed medium can complete breeding, the varieties of peony seed varieties is simple and convenient, has high variability, can improve the genetic stability, peony plant seed setting rate and oil r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牡丹籽品种选育培养基
本专利技术涉及牡丹籽选育
,具体涉及一种牡丹籽品种选育培养基。
技术介绍
随着牡丹籽油的成功开发,油用牡丹得到大范围的种植,牡丹油的价值以及优势明显,许多适合种植的地区掀起了种植牡丹提炼牡丹籽油的风潮,主要散布在山东菏泽、陕西省、甘肃中川牡丹园、山东聊城、安徽铜陵等地,以菏泽、兰州、定西为主要种植点。现天下最大的种植区位于山东菏泽,达35万亩。在山东省颁发《山东省油料产业振兴操持(2011—2015年)》中,开端操持5年内山东种植45万亩牡丹。加上河北省、河南省、四川省、安徽省的种植操持,到2015年牡丹种植将扩大到100多万亩,这将在中国直接催生出一个1000亿的完全空白市场——牡丹综合开辟。油用牡丹的大范围种植,离不开牡丹籽品种的选育,目前的选种工作主要通过人工挑选后直接育种,没有进行其他处理,这样选出的牡丹籽随着代数的递增,结籽率、出油率都会出现逐年降低的情况,需要对牡丹籽进行专门的品种选育。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牡丹籽品种选育培养基,通过该培养基进行牡丹籽品种选育,挑选出符合要求的牡丹籽进行种植,提高牡丹籽产量和出油率。一种牡丹籽品种选育培养基,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川芎粉5~10份,顺式氯氰菊酯8~12份,黄连粉1~3份,氯化钾3~5份,碳酸氢钠7~10份,聚乙二醇2~3份,吩嗪硫酸甲酯4~6份。优选的,所述培养基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川芎粉8份,顺式氯氰菊酯10份,黄连粉2份,氯化钾4份,碳酸氢钠9份,聚乙二醇2份,吩嗪硫酸甲酯5份。优选的,所述川芎粉、黄连粉、氯化钾、碳酸氢钠至少过200目筛。优选的,所述培养基还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芦荟酵母糖1~2份,酵母细胞提取物0.5~0.8份,柠檬醛1.2~1.5份。优选的,所述培养基还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芦荟酵母糖1.5份,酵母细胞提取物0.7份,柠檬醛1.3份。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培养基还可以是经添加辅料后的组合型培养基,即以上述原料的组合物为主要成分,经添加凝胶所形成的组合培养基。优选的,所述凝胶为聚丙烯酸与可溶性淀粉以质量比为1:20-30的混合物;所述的聚丙烯酸还可以为聚丙烯酸盐。本专利技术的作用机理:在将牡丹籽置于所述培养基中,川芎粉抑制培养基中细菌的滋生,避免种子受到感染,顺式氯氰菊酯、硫酸甲酯吩嗪诱导牡丹籽朝着显性的方向变异,可获得具有稳定遗传性状的牡丹籽,提高牡丹植株的结籽率和出油率,同时顺式氯氰菊酯使得牡丹籽长成的植株具有抗病虫害能力,黄连粉、氯化钾、碳酸氢钠为牡丹籽培养期间提供充足的养分,吩嗪硫酸甲酯具有强氧化性,可催化聚乙二醇促使培养基中产生供牡丹籽吸附的游离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只需将牡丹籽置于所述培养基中便可完成对品种的选育,简单方便,得到的牡丹籽品种变异性高,能够稳定遗传,提高牡丹植株的结籽率和出油率;(2)培养基中产生的抑菌环境使得不需在专门的无菌环境中操作即可进行品种选育,随时随地;(3)培养过程中有充分的养料保证,避免因选育造成牡丹籽失活;(4)培养基成份简单、易得,选育成本低。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一种牡丹籽品种选育培养基,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川芎粉5份,顺式氯氰菊酯8份,黄连粉1份,氯化钾3份,碳酸氢钠7份,聚乙二醇2份,吩嗪硫酸甲酯4份。所述川芎粉、黄连粉、氯化钾、碳酸氢钠过200目筛。所述培养基还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芦荟酵母糖1份,酵母细胞提取物0.5份,柠檬醛1.2份。实施例2一种牡丹籽品种选育培养基,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川芎粉8份,顺式氯氰菊酯10份,黄连粉2份,氯化钾4份,碳酸氢钠9份,聚乙二醇2份,吩嗪硫酸甲酯5份。所述川芎粉、黄连粉、氯化钾、碳酸氢钠过300目筛。所述培养基还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芦荟酵母糖1.5份,酵母细胞提取物0.7份,柠檬醛1.3份。实施例3一种牡丹籽品种选育培养基,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川芎粉10份,顺式氯氰菊酯12份,黄连粉3份,氯化钾5份,碳酸氢钠10份,聚乙二醇3份,吩嗪硫酸甲酯6份。所述川芎粉、黄连粉、氯化钾、碳酸氢钠过400目筛。所述培养基还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芦荟酵母糖2份,酵母细胞提取物0.8份,柠檬醛1.5份。实施例4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添加辅料后制成组合型培养基,即以实施例1的组合物为主要成分,经添加凝胶所形成的组合培养基。所述凝胶为聚丙烯酸与可溶性淀粉以质量比为1:20的混合物。实施例5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添加辅料后制成组合型培养基,即以实施例2的组合物为主要成分,经添加凝胶所形成的组合培养基。所述凝胶为聚丙烯酸与可溶性淀粉以质量比为1:25的混合物。实施例6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添加辅料后制成组合型培养基,即以实施例3的组合物为主要成分,经添加凝胶所形成的组合培养基。所述凝胶为聚丙烯酸与可溶性淀粉以质量比为1:30的混合物。将等量牡丹籽分别置于实施例1-6中并与对比例1(普通培养基)、对比例2(牡丹籽未进行任何处理)进行对比,先进行基因检测,再观察对应植株的牡丹籽产量以及出油率,记录数据如下: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牡丹籽品种选育培养基,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川芎粉5~10份,顺式氯氰菊酯8~12份,黄连粉1~3份,氯化钾3~5份,碳酸氢钠7~10份,聚乙二醇2~3份,吩嗪硫酸甲酯4~6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牡丹籽品种选育培养基,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川芎粉5~10份,顺式氯氰菊酯8~12份,黄连粉1~3份,氯化钾3~5份,碳酸氢钠7~10份,聚乙二醇2~3份,吩嗪硫酸甲酯4~6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牡丹籽品种选育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川芎粉8份,顺式氯氰菊酯10份,黄连粉2份,氯化钾4份,碳酸氢钠9份,聚乙二醇2份,吩嗪硫酸甲酯5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牡丹籽品种选育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川芎粉、黄连粉、氯化钾、碳酸氢钠至少过200目筛。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牡丹籽品种选育培养基,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金云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雷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