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终端设备的补光结构及终端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2260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17: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的补光结构及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的补光灯结构包括:补光灯;位于终端设备的面板上的出光孔,所述出光孔对应于所述补光灯设置,所述出光孔上覆盖有变色膜层;其中,在所述变色膜层的温度升高到对应的第一温度门限时,所述变色膜层由第一状态转换为第二状态,在所述变色膜层的温度降低到对应的第二温度门限时,所述变色膜层由所述第二状态转换为所述第一状态,其中,所述第一状态的透明度小于所述第二状态的透明度。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案,通过在出光孔上覆盖变色膜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补光灯出光孔无法同时兼顾外观、温度以及光学性能方面的需求的问题。

Fill structure of terminal equipment and terminal equipment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light structure of a terminal equipment and terminal equipment, including the light structure of the terminal equipment: lights; in terminal device on the panel of the aperture, the light hole corresponding to the light, the light hole is covered with a color film; among them, the temperature is increased to a first threshold corresponding to the color temperature in the film, the color film from the first state into the second state, reduced to second temperature threshold in the corresponding color film temperature, the color conversion film by the second state to the first state, the transparency the first state transparency is less than the second state. Therefore, the scheme of the invention, a light hole is covered by the color film, solve the lights in the prior art to the light hole both appearance, temperature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problem of dema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终端设备的补光结构及终端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设备的补光结构及终端设备。
技术介绍
智能手机拍照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拍更是一种时尚。而夜间或者黑暗环境下拍照由于光线不足,往往需要增加补光灯,在预览或拍照的时候提供合适的光源,可大幅度提高暗环境拍照效果。其中,补光灯本质是一种LED灯,在发光的同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补光灯发射出来的光,经过补光灯灯罩和手机面板等界面时也有光能转化为热能,造成手机面板在补光灯区域温度非常集中。另外,为了满足外观上出光孔的隐藏效果,需要在面板补光灯出光孔处附上油墨。该处油墨对光的穿透率和吸收率影响很大,尤其是黑色油墨对光的吸收率特别高,吸收的光能瞬间转化为热能。因此,只要开启补光灯,油墨处温度便急剧升高。此外,补光灯位于手机上端人耳接触部位,当开启补光灯时,如若突然接打电话,则人耳及脸部可能被补光灯区域的高温灼热。因此,外观与温度及光学性能有如下矛盾:第一方面,为了满足补光灯出光孔做到外观隐藏效果,需要在补光灯出光孔上覆盖黑色油墨,颜色越深隐藏效果越好。但是,黑色油墨透光率差,照射出来的光线少,不能满足光学性能指标;黑色油墨吸收率好,光能迅速转化为热能,出光孔温度急剧升高。第二方面,为了降低出光孔温度、提高光学效果,那就要求出光孔上油墨越少越好,出光孔无油墨,效果最好。但是,外观上无隐藏效果,不满足极致外观要求。由此可知,对于补光灯出光孔上的油墨,对外观、温度和光学性能均有影响,而且互相矛盾,无法同时兼顾外观、温度以及光学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的补光结构及终端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补光灯出光孔无法同时兼顾外观、温度以及光学性能方面的需求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的补光结构,包括:补光灯;位于终端设备的面板上的出光孔,所述出光孔对应于所述补光灯设置,所述出光孔上覆盖有变色膜层;其中,在所述变色膜层的温度升高到对应的第一温度门限时,所述变色膜层由第一状态转换为第二状态,在所述变色膜层的温度降低到对应的第二温度门限时,所述变色膜层由所述第二状态转换为所述第一状态,其中,所述第一状态的透明度小于所述第二状态的透明度。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上述所述的终端设备的补光结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在补光灯的出光孔上覆盖变色膜层,使得补光灯打开后,变色膜层由于吸收光能而升温,当温度达到对应的第一温度门限时,该变色膜层由第一状态转换为第二状态。其中,由于第二状态的透明度大于第一状态的透明度,所以,变色膜层转换为第二状态后,补光灯发出的光线可以更多地从出光孔透射出来,从而满足出光孔的透光需求。另外,透明度较小的变色膜层对于光能的吸收效率较小,所以,变色膜层转换为第二状态后,其温度则不会升到很高。此外,当补光灯关闭后,变色膜层的温度逐渐降低,当降低到对应的第二温度门限时,由第二状态转变为第一状态。其中,由于第一状态的透明度小于第二状态的透明度,所以,变色膜层转换为第一状态后,可以对出光孔在外观上进行隐藏。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能够同时兼顾出光孔在外观、温度以及光学性能方面的需求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补光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变色膜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变色膜层在面板上的具体布置示意图之一;图4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变色膜层在面板上的具体布置示意图之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的补光结构,如图1所示,该终端设备的补光结构包括:补光灯;位于终端设备的面板1上的出光孔2,所述出光孔2对应于所述补光灯设置,所述出光孔2上覆盖有变色膜层;其中,在所述变色膜层的温度升高到对应的第一温度门限时,所述变色膜层由第一状态转换为第二状态,在所述变色膜层的温度降低到对应的第二温度门限时,所述变色膜层由所述第二状态转换为所述第一状态,其中,所述第一状态的透明度小于所述第二状态的透明度。具体地,举例来说,所述第一状态可为非透明状态,所述第二状态可为透明状态,即变色膜层可以在非透明状态和透明状态之间转换。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变色膜层随温度变化具有变色特性。具体地,变色膜层随着温度的升高,当达到对应的第一温度门限时,由第一状态转换为第二状态,并且当温度降低到第二温度门限时,由第二状态转换为第一状态,其中,第一状态的透明度小于第二状态的透明度。因此,当补光灯打开后,变色膜层由于吸收光能而温度升高,当变色膜层的温度达到对应的第一温度门限时,该变色膜层由透明度较小的第一状态转换为透明度较大的第二状态。其中,当变色膜层转换为第二状态后,补光灯发出的光线则可以更多地透过变色膜层,从而满足补光灯的透光需求。另外,透明度较小的变色膜层对光能的吸收效率较小,所以,处于第二状态的变色膜层对于光能的吸收效率较低,因而在变色膜层转换为第二状态后,其温度不会升到很高,从而满足补光灯结构对于温度的需求,进而避免补光灯开启后,由于温度过高而灼伤人耳和人脸。此外,当补光灯关闭后,变色膜层的温度逐渐降低,当温度下降到对应的第二温度门限时,由第二状态转变为第一状态。其中,由于第一状态的透明度小于第二状态的透明度,所以,变色膜层转换为第一状态后,可以对出光孔2在外观上进行隐藏。由上述可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补光结构,设置出光孔2的隐藏和透光不同时进行,并充分利用变色膜层的不同状态转换和时间差的对应关系,做到了出光孔2的外观隐藏,同时满足开启补光灯时对于光学性能和温度的要求,一举三得。优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变色膜层包括从所述出光孔2的中心位置依次向外扩散的至少两种变色膜层,且不同种类的变色膜层具有不同的第一温度门限。其中,由于不同种类的变色膜层具有不同的第一温度门限值,则会在不同的温度下由透明度低的第一状态转换为透明度高的第二状态,从而使得补光灯发出的光线逐渐透射出来,从而降低瞬间光亮度对人眼的刺激。进一步地,距离所述出光孔2的中心位置较近的变色膜层具有较高的第一温度门限,使得距离出光孔2中心位置较远的变色膜层先于距离出光孔2位置较近的变色膜层由第一状态转换为第二状态,即补光灯发出的光线按照距离出光孔2中心位置由远及近的顺序,依次从各个变色膜层中透射出来,从而使得光强度从暗到亮有梯度的变化,有效的改进了补光灯开启时瞬间高亮度对眼睛的刺激,大大提高了人眼的光感体验。优选地,所述变色膜层包括的至少两种变色膜层中,边缘距离所述出光孔中心位置较远的变色膜层环绕在边缘距离所述出光孔中心位置较近的变色膜层的边缘。即不同种类的变色膜层互不重叠进行设置。具体地,如图2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终端设备的补光结构及终端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终端设备的补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补光灯;位于终端设备的面板上的出光孔,所述出光孔对应于所述补光灯设置,所述出光孔上覆盖有变色膜层;其中,在所述变色膜层的温度升高到对应的第一温度门限时,所述变色膜层由第一状态转换为第二状态,在所述变色膜层的温度降低到对应的第二温度门限时,所述变色膜层由所述第二状态转换为所述第一状态,其中,所述第一状态的透明度小于所述第二状态的透明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终端设备的补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补光灯;位于终端设备的面板上的出光孔,所述出光孔对应于所述补光灯设置,所述出光孔上覆盖有变色膜层;其中,在所述变色膜层的温度升高到对应的第一温度门限时,所述变色膜层由第一状态转换为第二状态,在所述变色膜层的温度降低到对应的第二温度门限时,所述变色膜层由所述第二状态转换为所述第一状态,其中,所述第一状态的透明度小于所述第二状态的透明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的补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色膜层包括从所述出光孔的中心位置依次向外扩散的至少两种变色膜层,且不同种类的变色膜层具有不同的第一温度门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设备的补光结构,其特征在于,距离所述出光孔的中心位置较近的变色膜层具有较高的第一温度门限。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设备的补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色膜层包括的至少两种变色膜层中,边缘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少平骆凯黄攀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