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带宽分配的方法、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822297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16: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动态带宽分配的方法、装置及系统,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获取局端设备下行缓冲区与终端设备上行缓冲区中各服务质量QoS队列的业务流量信息;根据业务流量信息确定下行/上行速率比Mds/Mus;局端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调整后的下行/上行速率比Mds/Mus对应的TDD帧配置信息,解决了由于G.fast不支持动态时间分配,导致的业务的服务质量Qos下降的问题,进而达到了提升业务的服务质量Qos的效果。

Methods, devices and systems for dynamic bandwidth allocation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dynamic bandwidth allocation, the traffic information of the invention to obtain the QoS quality of service queue office equipment and terminal equipment for downlink buffer uplink in the buffer; according to the determined downlink / uplink rate than Mds/Mus traffic information; office equipment to the downlink / sending terminal equipment after the adjustment of the uplink rate than TDD frame Mds/Mus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corresponding to the solution because G.fast does not support dynamic allocation of time, quality of service due to Qos business decline, and thus achieve the service quality of Qos to enhance business resul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态带宽分配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动态带宽分配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铜缆接入系统包括快速接入用户终端(FastAccesstoSubscriberTerminals,简称FAST)系统与超高速数字用户线路2(VeryHighSpeedDigitalSubscriberLine,简称VDSL2)系统。它的网络架构可分为G.fast/xDSL局端设备(DistributionPointUnit,简称DPU)与G.fast/xDSL终端设备(CustomerPremiseEquipment,简称CPE)。其中,G.fast/xDSL局端设备(DPU)可提供多个接口分别与多个终端设备(CPE)相连,即一个局端模块(FastTransceiverUnitattheOpticalNetworkUnit,简称FTU-O)与一个终端模块(FastTransceiverUnitattheRemotesite,简称FTU-R)相连(P2P架构),如图1所示。G.fast/xDSL局端与终端设备对应接口之间的连接介质可以是双绞线、同轴电缆等铜缆介质;当为同轴电缆时,同轴电缆之间不存在串扰现象。G.fast采用时分双工(TimeDivisionDuplexing,简称TDD)工作模式,每个TDD帧包含Mds个下行符号与Mus个上行符号,如图2所示(Tsymb表示符号周期,TF为TDD帧周期,MF=Mds+Mus+1)。目前,在初始化阶段就预先配置好下行/上行速率比(即Mds/Mus),在正常工作(showtime)阶段无法对它进行动态调整,因此,G.fast不支持动态带宽调整(DynamicBandwidthAllocation,简称DBA),也即不支持动态时间分配(DynamicTimeAssignment,简称DTA)。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动态带宽分配的方法、装置及系统,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由于G.fast不支持动态带宽分配,导致的业务的服务质量Qos下降的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动态带宽分配的方法,包括:获取局端设备下行缓冲区与终端设备上行缓冲区中各服务质量QoS队列的业务流量信息;根据业务流量信息确定下行/上行速率比Mds/Mus;局端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调整后的下行/上行速率比Mds/Mus对应的TDD帧配置信息。可选的,业务流量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局端设备下行缓冲区与终端设备上行缓冲区中各QoS队列的优先级信息、缓存数据大小、以及进入局端设备下行缓冲区与终端设备上行缓冲区中各QoS队列中的数据速率信息、分别进入局端设备下行缓冲区与终端设备上行缓冲区的总数据速率信息;其中,终端设备上行缓冲区中各服务质量QoS队列的业务流量信息为终端设备上报。进一步地,可选的,获取局端设备下行缓冲区与终端设备上行缓冲区中各服务质量QoS队列的业务流量信息包括:获取局端设备下行缓冲区与终端设备上行缓冲区中各QoS队列的优先级信息、缓存数据大小、以及进入局端设备下行缓冲区与终端设备上行缓冲区中各QoS队列中的数据速率信息、分别进入局端设备下行缓冲区与终端设备上行缓冲区的总数据速率信息,其中,优先级信息包括各QoS队列对应的优先级类型,和/或相应分配的带宽大小与权重信息。可选的,优先级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固定带宽FixedBandwidth、保证带宽AssuredBandwidth、非保证带宽Not-assuredBandwidth、尽力而为带宽Best-efforBandwidth。可选的,获取局端设备下行缓冲区与终端设备上行缓冲区中各服务质量QoS队列的业务流量信息包括:获取局端设备下行缓冲区与终端设备上行缓冲区中各QoS队列的线路可达净速率信息,以及上行缓冲区中各QoS队列的缓存数据大小、分别进入上下行缓冲区的总数据速率信息和进入上行缓冲区中各QoS队列中的数据速率信息。进一步地,可选的,获取线路可达净速率信息包括:通过获取时分双工TDD帧的配置信息,根据当前的线路状况得到线路可达净速率信息,其中,时分双工TDD帧的配置信息包括:下行符号数Mds和上行符号数Mus;线路可达净速率信息包括:最大下行可达净速率ATTNDRdsmax和最大上行可达净速率ATTNDRusmax。可选的,根据业务流量信息确定下行/上行速率比Mds/Mus包括:判断业务流量信息是否与预设触发规则列表中的至少一条规则匹配;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触发调整通信链路的下行/上行速率比Mds/Mus。进一步地,可选的,判断业务流量信息是否与预设触发规则列表中的至少一条规则匹配包括:判断分别进入上下行缓冲区的总数据速率信息是否与预设触发规则列表中的至少一条规则匹配。可选的,判断业务流量信息是否与预设触发规则列表中的至少一条规则匹配包括:判断进入局端设备下行缓冲区与终端设备上行缓冲区中各QoS队列中的数据速率信息和/或缓存数据大小是否与预设触发规则列表中的至少一条规则匹配。可选的,判断业务流量信息是否与预设触发规则列表中的至少一条规则匹配包括:判断优先级信息,和/或进入局端设备下行缓冲区与终端设备上行缓冲区中各QoS队列中的数据速率信息,和/或缓存数据大小,和/或线路可达净速率信息是否与预设触发规则列表中的至少一条规则匹配。进一步地,可选的,方法还包括:判断优先级信息是否与预设触发规则列表中的至少一条规则匹配,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判断固定带宽FixedBandwidth的下行固定带宽FBds与上行固定带宽FBus是否与预设触发规则列表中的至少一条规则匹配;判断保证带宽AssuredBandwidth的下行保证带宽ABds与上行保证带宽ABus是否与预设触发规则列表中的至少一条规则匹配;判断非保证带宽Not-assuredBandwidth的下行非保证带宽NABds、NABds对应的下行非保证带宽权重Wnads、上行非保证带宽NABus和/或NABus对应上行非保证带宽权重Wnaus是否与预设触发规则列表中的至少一条规则匹配;判断尽力而为带宽Best-efforBandwidth的下行尽力而为带宽BBds、BBds对应的下行尽力而为带宽权重Wbeds、上行尽力而为带宽BBus和/或BBus对应的上行尽力而为带宽权重Wbeus是否与预设触发规则列表中的至少一条规则匹配。可选的,触发调整通信链路的下行/上行速率比Mds/Mus包括:分别计算局端设备下行缓冲区与终端设备上行缓冲区中各QoS队列中各个优先级信息对应的所需最大下行净载荷速率ATTNDRdsmaxnew和所需最大上行净载荷速率ATTNDRusmaxnew;依据预设的下行固定带宽MCRds与预设的上行固定带宽MCRus,分别与所需最大下行净载荷速率ATTNDRdsmaxnew和所需最大上行净载荷速率ATTNDRusmaxnew进行计算,得到调整后的下行/上行速率比Mds/Mus。可选的,在优先级信息为固定带宽的情况下,方法还包括:判断上行固定带宽FBus和下行固定带宽FBds的和是否大于可分配的上下行净载荷总带宽ATTNDRmaxestimate;在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下,分别计算上行固定带宽FBus对应的当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动态带宽分配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态带宽分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局端设备下行缓冲区与终端设备上行缓冲区中各服务质量QoS队列的业务流量信息;根据业务流量信息确定下行/上行速率比Mds/Mus;局端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调整后的下行/上行速率比Mds/Mus对应的TDD帧配置信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态带宽分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局端设备下行缓冲区与终端设备上行缓冲区中各服务质量QoS队列的业务流量信息;根据业务流量信息确定下行/上行速率比Mds/Mus;局端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调整后的下行/上行速率比Mds/Mus对应的TDD帧配置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流量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局端设备下行缓冲区与所述终端设备上行缓冲区中各QoS队列的优先级信息、缓存数据大小、以及进入所述局端设备下行缓冲区与所述终端设备上行缓冲区中各QoS队列中的数据速率信息、分别进入局端设备下行缓冲区与终端设备上行缓冲区的总数据速率信息;其中,所述终端设备上行缓冲区中各服务质量QoS队列的业务流量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上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局端设备下行缓冲区与终端设备上行缓冲区中各服务质量QoS队列的业务流量信息包括:获取所述局端设备下行缓冲区与所述终端设备上行缓冲区中各QoS队列的优先级信息、缓存数据大小、以及进入所述局端设备下行缓冲区与终端设备上行缓冲区中各QoS队列中的数据速率信息、所述分别进入局端设备下行缓冲区与终端设备上行缓冲区的总数据速率信息,其中,所述优先级信息包括各QoS队列对应的优先级类型,和/或相应分配的带宽大小与权重信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先级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固定带宽FixedBandwidth、保证带宽AssuredBandwidth、非保证带宽Not-assuredBandwidth、尽力而为带宽Best-efforBandwidth。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局端设备下行缓冲区与终端设备上行缓冲区中各服务质量QoS队列的业务流量信息包括:获取所述局端设备下行缓冲区与所述终端设备上行缓冲区中各QoS队列的线路可达净速率信息,以及所述上行缓冲区中各QoS队列的缓存数据大小、所述分别进入上下行缓冲区的总数据速率信息和所述进入所述上行缓冲区中各QoS队列中的数据速率信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线路可达净速率信息包括:通过获取时分双工TDD帧的配置信息,根据当前的线路状况得到所述线路可达净速率信息,其中,所述时分双工TDD帧的配置信息包括:下行符号数Mds和上行符号数Mus;所述线路可达净速率信息包括:最大下行可达净速率ATTNDRdsmax和最大上行可达净速率ATTNDRusmax。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业务流量信息确定下行/上行速率比Mds/Mus包括:判断所述业务流量信息是否与预设触发规则列表中的至少一条规则匹配;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触发调整通信链路的下行/上行速率比Mds/Mus。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业务流量信息是否与预设触发规则列表中的至少一条规则匹配包括:判断所述分别进入上下行缓冲区的总数据速率信息是否与所述预设触发规则列表中的至少一条规则匹配。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业务流量信息是否与预设触发规则列表中的至少一条规则匹配包括:判断所述进入所述局端设备下行缓冲区与终端设备上行缓冲区中各QoS队列中的数据速率信息和/或所述缓存数据大小是否与所述预设触发规则列表中的至少一条规则匹配。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业务流量信息是否与预设触发规则列表中的至少一条规则匹配包括:判断所述优先级信息,和/或所述进入所述局端设备下行缓冲区与终端设备上行缓冲区中各QoS队列中的数据速率信息,和/或所述缓存数据大小,和/或线路可达净速率信息是否与所述预设触发规则列表中的至少一条规则匹配。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判断所述优先级信息是否与所述预设触发规则列表中的至少一条规则匹配,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判断所述固定带宽FixedBandwidth的下行固定带宽FBds与上行固定带宽FBus是否与所述预设触发规则列表中的至少一条规则匹配;判断所述保证带宽AssuredBandwidth的下行保证带宽ABds与上行保证带宽ABus是否与所述预设触发规则列表中的至少一条规则匹配;判断所述非保证带宽Not-assuredBandwidth的下行非保证带宽NABds、所述NABds对应的下行非保证带宽权重Wnads、上行非保证带宽NABus和/或所述NABus对应上行非保证带宽权重Wnaus是否与所述预设触发规则列表中的至少一条规则匹配;判断所述尽力而为带宽Best-efforBandwidth的下行尽力而为带宽BBds、所述BBds对应的下行尽力而为带宽权重Wbeds、上行尽力而为带宽BBus和/或所述BBus对应的上行尽力而为带宽权重Wbeus是否与所述预设触发规则列表中的至少一条规则匹配。12.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调整通信链路的下行/上行速率比Mds/Mus包括:分别计算所述所述局端设备下行缓冲区与所述终端设备上行缓冲区中各QoS队列中各个所述优先级信息对应的所需最大下行净载荷速率ATTNDRdsmaxnew和所需最大上行净载荷速率ATTNDRusmaxnew;依据预设的下行固定带宽MCRds与预设的上行固定带宽MCRus,分别与所述所需最大下行净载荷速率ATTNDRdsmaxnew和所述所需最大上行净载荷速率ATTNDRusmaxnew进行计算,得到调整后的下行/上行速率比Mds/Mus。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优先级信息为固定带宽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判断上行固定带宽FBus和下行固定带宽FBds的和是否大于可分配的上下行净载荷总带宽ATTNDRmaxestimate;在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下,分别计算上行固定带宽FBus对应的当前分配的最大上行净载荷速率ATTNDRusmaxnew和下行固定带宽FBds对应的当前分配的最大下行净载荷速率ATTNDRdsmaxnew;并判断所述ATTNDRmaxestimate与所述FBus对应的当前分配的最大上行净载荷速率ATTNDRusmaxnew和所述FBds对应的当前分配的最大下行净载荷速率ATTNDRdsmaxnew的差ATTNDRremain是否大于无需再分配的可忽略的带宽大小deltaBBmin;在判断结果为所述ATTNDRremain小于所述deltaBBmin的情况下,依据预设的下行固定带宽MCRds与预设的上行固定带宽MCRus,分别与所述ATTNDRdsmaxnew和所述ATTNDRusmaxnew进行计算,得到调整后的下行/上行速率比Mds/Mus。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优先级信息为保证带宽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分别计算上行保证带宽ABus对应的当前分配的最大上行净载荷速率ATTNDRusmaxnew和下行保证带宽ABds对应的当前分配的最大下行净载荷速率ATTNDRdsmaxnew;判断所述ATTNDRmaxestimate与所述ATTNDRusmaxnew和所述ATTNDRdsmaxnew的差ATTNDRremain是否大于无需再分配的可忽略的带宽大小deltaBBmin;在判断结果为所述ATTNDRremain小于所述deltaBBmin的情况下,依据预设的下行固定带宽MCRds与预设的上行固定带宽MCRus,分别与所述ATTNDRdsmaxnew和所述ATTNDRusmaxnew进行计算,得到调整后的下行/上行速率比Mds/Mus。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优先级信息为非保证带宽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依据上行非保证带宽权重Wnaus和下行行非保证带宽权重Wnads,分别计算上行非保证带宽NABus对应的当前分配的最大上行净载荷速率ATTNDRusmaxnew和下行非保证带宽NABds对应的当前分配的最大下行净载荷速率ATTNDRdsmaxnew;判断所述ATTNDRmaxestimate与所述ATTNDRusmaxnew和所述ATTNDRdsmaxnew的差ATTNDRremain是否大于无需再分配的可忽略的带宽大小deltaBBmin;在判断结果为所述ATTNDRremain小于所述deltaBBmin的情况下,依据预设的下行固定带宽MCRds与预设的上行固定带宽MCRus,分别与所述ATTNDRdsmaxnew和所述ATTNDRusmaxnew进行计算,得到调整后的下行/上行速率比Mds/Mus。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优先级信息为尽力而为带宽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分别计算上行尽力而为带宽BBus对应的当前分配的最大上行净载荷速率ATTNDRusmaxnew和下行尽力而为带宽BBds对应的当前分配的最大下行净载荷速率ATTNDRdsmaxnew;判断所述ATTNDRmaxestimate与所述ATTNDRusmaxnew和所述ATTNDRdsmaxnew的差ATTNDRremain是否大于无需再分配的可忽略的带宽大小deltaBBmin;在判断结果为所述ATTNDRremain小于所述deltaBBmin的情况下,依据预设的下行固定带宽MCRds与预设的上行固定带宽MCRus,分别与所述ATTNDRdsmaxnew和所述ATTNDRusmaxnew进行计算,得到调整后的下行/上行速率比Mds/Mus。17.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判断所述业务流量信息是否与预设触发规则列表中的至少一条规则匹配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依据所述优先级信息、线路可达净速率信息配置所述预设触发规则列表中的至少一条规则。18.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局端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调整后的下行/上行速率比Mds/Mus对应的TDD帧配置信息包括:与所述终端设备协商调整后的下行/上行速率比Mds/Mus对应的TDD帧配置信息,并依据协商完成后的所述调整后的TDD帧配置信息与所述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终端设备设备协商调整后的下行/上行速率比Mds/Mus,并依据协商完成后的所述调整后的Mds/Mus与所述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包括: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调整后的下行/上行速率比Mds/Mus对应的TDD帧配置信息;接收所述终端设备返回的协商后的调整后的下行/上行速率比Mds/Mus对应的TDD帧配置信息;依据所述协商后的TDD帧配置信息配置时分双工TDD帧,并使用所述TDD帧配置信息与所述终端设备进行数据收发。20.一种动态带宽分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局端设备下行缓冲区与终端设备上行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刘明袁立权张伟良金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