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动型闪光安全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220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动型闪光安全帽。在技术手段方面,风动型闪光安全帽包括:一由外壳及保护层组成的安全帽;一设在外壳与保护层之间且转轴穿出于外壳的电磁铁;一设在外壳预设穿孔内并以二导线与电磁铁正负极连接的LED发光装置;及一连接在转轴前的扇叶;前述扇叶转动后能同时带动转轴而使电磁铁产生电能以供电给LED发光装置;同时,与外壳结合能覆盖LED发光装置的反光罩。(*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闪光安全帽,特别涉及一种非使用电池而能自行发光的警示性风动型闪光安全帽
技术介绍
传统安全帽不具有发光作用,为了使安全帽具有如汽车第三刹车灯般的警示功能,即有业者研发出发光安全帽,如下揭专利文献1~4所示,其构造皆以嵌设在安全帽上的LED发光体作为发光源,以隐藏于安全帽内的电池作为电力供应源,并设置一电源开关以控制LED能否发光。专利文献1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540321号「闪光警示安全帽之改良」。专利文献2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578465号「具发光杀菌效果的安全帽」。专利文献3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M276467号「具警示灯光装置的安全帽」。专利文献4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M280675号「可替换外罩且具备光源之安全帽」。专利文献1~4所示发光安全帽的最大问题点,在于都是以电池供应电力给LED发光,但使用电池不但会有电力耗尽问题,还需随时更换电池或补充电能,遂造成使用上的麻烦;其次,电池的体积颇大,安全帽的内部保护层厚度有限,若要设置凹槽来容置电池,易造成安全结构不足或摔落后产生裂化等问题出现;再者,废弃的电池会产生环境公害,在环保要求日渐提升的当下,反而衍生出回收问题。再且,安全帽必须设置指拨开关来切换电源以控制LED是否发光,唯开关易受潮而损坏,而且常因忘记开启而使LED无法发光,有时无意触碰还会开启电源造成浪费。鉴于上述,如何在无电池供电、及无开关控制的状态下能具有稳定发光警示效果的安全帽,便成为本新型欲克服的问题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以电池作为动力源而能自行发光的警示性风动型闪光安全帽,该闪光安全帽并非以高成本的太阳能发电实施,而是以最经济的风动手段来达成。为解决前述的问题点,本技术是依据下揭技术手段实现的,为一种风动型闪光安全帽,包括由外壳24及设在外壳内的保护层所组成的安全帽;一电磁铁,为小型的发电器设在上述外壳与保护层之间,其转轴穿出于外壳的轴孔外;一LED发光装置,是由至少一个以上的LED发光体设在上述外壳预设的穿孔内,并以二条导线与上述电磁铁的正负极连接;及一扇叶,连接在上述外露在外壳外的转轴前,在转动后能带动转轴而使电磁铁产生电能以供电给LED发光体闪光。根据上述的风动型闪光安全帽,其中,在外壳嵌设具有透光性并能覆盖LED发光装置的反光罩。根据上述的风动型闪光安全帽,其中,保护层设置一容置电磁铁的小嵌槽。根据上述的风动型闪光安全帽,其中,LED发光装置设在安全帽后方的外壳穿孔内,而反光罩则设在安全帽后方的外壳后。根据上述的风动型闪光安全帽,其中,LED发光装置设在安全帽两侧的外壳穿孔内,而反光罩则设在安全帽两侧的外壳外。根据上述的风动型闪光安全帽,其中,LED发光装置设在安全帽顶部外壳的穿孔内,而反光罩则设在安全帽顶部外壳上。根据上述的风动型闪光安全帽,其中,电磁铁是设在安全帽前方的外壳内,而扇叶则设置在安全帽前方的外壳前。根据上述的风动型闪光安全帽,其中,电磁铁是设在安全帽两侧的外壳内,而扇叶则设置在安全帽两侧的外壳外。根据上述的风动型闪光安全帽,其中,电磁铁是设在安全帽顶部的外壳内,而扇叶则设置在安全帽顶部的外壳上。根据上述的风动型闪光安全帽,其中,LED发光装置的二条导线能连接具有蓄电作用的电容。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的优势和有益效果;在行车时,由气流带动小型扇叶而使转轴一同旋转,如此便能使电磁铁产生直流电以供给LED发光装置闪光,由于不需配备电池,所以能节省电源及避免因使用电池后造成环保公害的问题发生。由于安全帽的保护层不需设置安装电池的大容槽,所以能避免结构强度不足及裂化等问题发生;而且无需设置指拨开关,所以无受潮损坏、无意触碰、及忘记切换等问题发生。此外,安全帽的外壳在结合反光罩后,在LED发光装置的照射下,能在夜间提供极佳的发光警示效果。LED发光装置及扇叶、电磁铁能设在安全帽之任一适当位置,所以能依实际需要而单一或复合设置。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风动型闪光安全帽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风动型闪光安全帽的立体组合图;图3是本技术风动型闪光安全帽的全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风动型闪光安全帽的侧视图;图5是本技术风动型闪光安全帽的另种实施例侧视图;图6是本技术风动型闪光安全帽的另种实施例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加以说明为了更具体呈现本技术的内容,以下参考图式,针对本技术的实施型态作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风动型闪光安全帽的立体分解图,图2所示为风动型闪光安全帽的立体组合图,图3所示为风动型闪光安全帽的全剖视图,图4所示为风动型闪光安全帽的侧视图。上图中揭示出一种风动型闪光安全帽1,其构造包括一安全帽20,是由外壳24及设在外壳内的保护层25所组成;一电磁铁10,为小型的发电器设在上述外壳24与保护层25之间,其转轴11穿出于外壳24的轴孔21外;一LED发光装置12,是由至少一个以上的LED发光体设在上述外壳24预设的穿孔22内,并以二条导线121与上述电磁铁10的正负极连接;及一扇叶13,连结在上述外露在外壳24外的转轴11前,在转动后能带动转轴11而使电磁铁10产生电能以供电给上述LED发光体闪光。上述中,在外壳24嵌设具有通过光性并能覆盖LED发光装置12的反光罩30,该反光罩30是以外缘预设的卡片31嵌入外壳24预设的卡槽26内而达到嵌固,由于反光罩30内壁具有多个集光作用的小突粒,所以在光线投射后会产生极佳的反光效果,尤其是在夜间;唯当增设本新型的LED发光装置12后,能在夜间以自动发光方式通过反光罩30的反光作用而产生更明显更醒目的反光效果。由于不需使用电池,而以电磁铁10自行发电供给LED发光体闪光,遂能节能及避免因使用电池所造成的环保问题。上述中,安全帽20的保护层25是一种发泡壳体,如保丽龙发泡体、PU发泡体、EVA发泡体,其底面包覆了一层与人体头部接触的透气内衬27,前述保护层25还设置一容置电磁铁10的小嵌槽23,如此便能达到缓冲、避震及安全防护效果,避免电磁铁10在强力受震后造成损坏。上述中的电磁铁10为传统小型发电器,其由转轴11转动线圈内的磁铁N极与S极交换而产生电能,此种发电器是公知技术及构造,其作用原理即不予赘述。至于连接电磁铁10与LED发光装置12之间的二条导线121是沿着外壳24的内壁延伸,由于隐藏在外壳24与保护层25之间,所以不受外界影响。再者,LED发光装置12的二条导线121能连接增设的电容(未示),由于电容具有蓄电作用,遂当扇叶13停止旋转且在电磁铁11停止供电的状态下,电容24能适时提供电流给LED发光装置12产生短暂发光。其次,电磁铁10的设置位置是设在安全帽20的前方外壳24内,扇叶13则设置在安全帽20的前方外壳24前;而LED发光装置12则设在安全帽20后方的外壳24穿孔22内,反光罩30则设在安全帽20后方的外壳24后。如图5所示风动型闪光安全帽的另种实施例侧视图,与前述不同的是增设LED发光装置12’在安全帽20左右两侧外壳24穿孔22(未示)内,而反光罩30’则设在安全帽20两侧的外壳24外。因此,由上述及本实施例可知,LED发光装置及反光罩能设在安全帽20的任一位置,但仍以设在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风动型闪光安全帽,包括由外壳及设在外壳内的保护层所组成的安全帽;其特征在于:    一电磁铁,为小型的发电器设在上述外壳与保护层之间,其转轴穿出于外壳的轴孔外;    一LED发光装置,是由至少一个以上的LED发光体设在上述外壳预设的穿孔内,并以二条导线与上述电磁铁的正负极连接;及    一扇叶,连接在上述外露在外壳外的转轴前,在转动后能带动转轴而使电磁铁产生电能以供电给LED发光体闪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动型闪光安全帽,包括由外壳及设在外壳内的保护层所组成的安全帽;其特征在于一电磁铁,为小型的发电器设在上述外壳与保护层之间,其转轴穿出于外壳的轴孔外;一LED发光装置,是由至少一个以上的LED发光体设在上述外壳预设的穿孔内,并以二条导线与上述电磁铁的正负极连接;及一扇叶,连接在上述外露在外壳外的转轴前,在转动后能带动转轴而使电磁铁产生电能以供电给LED发光体闪光。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动型闪光安全帽,其特征在于在外壳嵌设具有透光性并能覆盖LED发光装置的反光罩。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动型闪光安全帽,其特征在于保护层设置一容置电磁铁的小嵌槽。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风动型闪光安全帽,其特征在于LED发光装置设在安全帽后方的外壳穿孔内,而反光罩则设在安全帽后方的外壳后。5.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章
申请(专利权)人:明升电机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