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见红外分区可控的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818216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1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见红外分区可控的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可见红外分区可控的电致变色器件包括设置在最外层的第一透明导电层和第二透明导电层、设置在第一透明导电层内侧的电致变色层、设置在第二透明导电层内侧的离子储存层,以及设置在电致变色层和离子储存层之间的离子传输层。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具有高可见光透过率和强红外吸收能力的钨青铜化合物,所得电致变色器件可以实现在隔热的同时不影响视觉,可广泛应用于建筑、车窗等需要节能或动态遮阳的场所,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A visible infrared zoning controlled electrochromic devic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lectrochromic device controlled by visible infrared zoning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the electrochromic device. The electrochromic device of the invention includes controllable infrared and visible partition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transparent conductive layer and the outermost layer of the second transparent conductive layer, set the electrochromic layer, in the inner side of the first transparent conductive layer electrically arranged on the inner side of the transparent conductive layer second ion storage layer, and is arranged in between an electrochrome and ion storage layer the ion transport layer. The invention uses high visible light transmittance and high infrared absorption ability of tungsten bronze compounds, the electrochromic devices can be realized in the insulation at the same time does not affect vision, can be widely used in construction, such as the need for places such window or dynamic shading, has a good prosp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见红外分区可控的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材料领域,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钨青铜化合物的特性制得的可见红外分区可控的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电致变色是指材料在外接电压或者电流的驱动下,材料的光学性能(透射率、反射率等)在可见光、红外光或者紫外光的范围内产生稳定的可逆变化。在外观上,电致变色材料表现为着色及退色的可逆变化,可广泛应用于智能窗,智能穿戴,军事伪装,显示等领域。作为智能窗,主要用于建筑及车船门窗等场所,用于阻挡太阳光中的热量,其隔热原理是在不同电压刺激下,具有不同的透过率和颜色,用于阻挡太阳辐射的热量。太阳光谱分为紫外,可见和近红外三部分,所占据的能量分别为7%、50%、43%。然而,在所有的电致变色材料中,其在电压刺激下光谱的变化都是太阳光全波段的变化(可见光和红外光同时变化),即从透明态(高透过态)到不同着色态(低透过态)的变化。对于需要既阻挡太阳热量又保持高的可见光透过率和透明度的场合,现有的电致变色材料是很难实现的。专利CN105022176A公开了一种利用加入有机热致色材料提高电致变色材料透明度的方法,该方法中有机热致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见红外分区可控的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见红外分区可控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最外层的第一透明导电层和第二透明导电层、设置在第一透明导电层内侧的电致变色层、设置在第二透明导电层内侧的离子储存层,以及设置在电致变色层和离子储存层之间的离子传输层;其中,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为透明柔性基材,且其表面设置有ITO、ATO、FTO、Ag、Au或Cu;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为透明柔性基材,且其表面设置有ITO、ATO、FTO、Ag、Au或Cu;所述电致变色层为有机电致变色材料或无机电致变色材料;所述离子储存层为钨青铜化合物;所述离子传输层为透明电解液,选自无机离子导体、离子液体或离子导电聚合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见红外分区可控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最外层的第一透明导电层和第二透明导电层、设置在第一透明导电层内侧的电致变色层、设置在第二透明导电层内侧的离子储存层,以及设置在电致变色层和离子储存层之间的离子传输层;其中,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为透明柔性基材,且其表面设置有ITO、ATO、FTO、Ag、Au或Cu;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为透明柔性基材,且其表面设置有ITO、ATO、FTO、Ag、Au或Cu;所述电致变色层为有机电致变色材料或无机电致变色材料;所述离子储存层为钨青铜化合物;所述离子传输层为透明电解液,选自无机离子导体、离子液体或离子导电聚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见红外分区可控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柔性基材为玻璃、PET、PI、PC、PMMA、PVC或PE。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见红外分区可控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层的厚度为100~1000nm;所述离子储存层的厚度为80~200nm,其中的颗粒尺寸小于100n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见红外分区可控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电致变色材料为聚噻吩、聚噻吩衍生物、聚苯胺、聚苯胺衍生物或紫罗精。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见红外分区可控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电致变色材料为WO3、MoO3、TiO2、Nb2O5、Ta2O5、NiO、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秀娣齐帅徐刚郇昌梦陆源程浩亮詹勇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