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电站增发电量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1711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1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伏电站增发电量结构,能显著地减少光伏电站自身的电耗,提高光伏电站整体发电量和增加光伏热电企业收益。将东西向的光伏阵列按照其所在平面的法线朝向角度分为三个区域:0°~60°为一个区域,60°~120°为一个区域,120°~180°为一个区域;将南北向的光伏阵列按照其所在平面的法线朝向角度分为三个区域:0°~60°为一个区域,60°~120°为一个区域,120°~180°为一个区域;所在平面的法线朝向角度相同的光伏阵列并联后与同一个汇流箱电连接,空气开关安装在该汇流箱与逆变器之间;所在平面的法线朝向角度不相同的光伏阵列不与同一个汇流箱电连接。

Electric power supply structure of photovoltaic power station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photovoltaic generating station's additional power generation structure, which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power consumption of photovoltaic power stations, improve the overall generating capacity of photovoltaic power stations and increase the benefits of photovoltaic thermal power enterprises. Will things to the photovoltaic array according to their surface normal orientation angle is divided into three areas: 0 degrees to 60 degrees for an area of 60 degrees to 120 degrees for an area of 120 degrees to 180 degrees for a region; PV array to the north and South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lane normals and angle divided into three areas: 0 degrees to 60 degrees for an area of 60 degrees to 120 degrees for an area of 120 degrees to 180 degrees for a region; the plane normals angle of photovoltaic array parallel the same with the same junction box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the air switch is installed between the bus the plane of the box and the inverter; normal toward different angle of photovoltaic array is not connected with the same electrical junction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伏电站增发电量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伏电站增发电量结构,属于光伏发电机组领域。
技术介绍
《光伏发电站工程项目用地控制指标》适用范围: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地面光伏发电站工程项目。审批光伏发电站工程项目用地,应当按照本用地指标确定的总用地规模和各功能分区用地规模进行核定,的确需超规模用地的项目,应开展建设项目节地评价编制光伏发电站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应当按照本用地指标确定的总体规模和各功能分区规模进行规模核定。并在报告中对用地规模核定情况进行专篇说明。光伏电站的用地审批越来越严格,节约用地(特别是优质平整的地形资源)已经成为光伏电站建设的主要因素。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完善陆上光伏发电上网标杆电价政策的通知发改价格[2015]3044号,光伏发电先确定2016年标杆电价。在2015.12.24发布的国家发展改革委调整陆上光伏发电上网标杆电价政策中调整:对光伏发电标杆电价,2016年一类、二类资源区分别降低10分钱、7分钱,三类资源区降低2分钱。国家发改委公布2017年光伏上网电价意见稿三类资源地区下调至0.75元、0.65元、0.55元。利用建筑物屋顶及附属场所建设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在项目备案时可以选择“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或“全额上网”中的一种模式。对“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实行按照全电量补贴的模式,补贴标准分别为:一类资源区0.2元/千瓦时、二类资源区0.25元/千瓦时、三类资源区0.3元/千瓦时,上述补贴资金通过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予以支付,由电网企业转付;其中,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自用有余上网的电量,由电网企业按照当地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收购。“全额上网”模式执行光伏电站价格,具体补贴发放审批程序按照光伏电站的方式执行。光伏电站的单位电量的回收初期投资的系数变小,金融风险增大,必须内部深挖发电潜力减少光伏电站内部耗电量,增发电量,平衡外部金融环境变化,实现可行性报告中按期回收投资成本。目前,中国传统火电发电成本大约0.4元/度,而光伏发电成本达到0.8-0.9元/度,存在着巨大差价。按曲线图预计,2020年达到用电侧平价,2025年达到发电侧平价。预计2025年光伏发电国家不再补贴。随着时间推移、技术进步,光伏发电的成本曲线不断下行,而传统能源发电的成本曲线会不断上行。两者的交汇点就是光伏发电的平价上网点。一旦实现平价上网,意味着光伏企业无需依赖补贴即可获得盈利。届时,兼具成本优势和环保效益的光伏行业也将真正迎来行业盛宴。这一规划是建立在光伏发电行业技术进步的基础上的,目标是解决科技生产力同人民生产生活需求之间的矛盾,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提高光伏发电行业的科技进步是光伏科技工作者的主要目标和根本任务。目前大量的光伏电站建于山地、丘陵、高原等地势不平整的地理条件处,光伏阵列平面角度多变,所以日照是逐步照射到所有的光伏阵列的。现有技术的光伏阵列结构如图1所示,光伏组串是根据按照地理位置远近连接,某一时刻日照照射到的光伏阵列发电,而日照没有照射到的光伏阵列不但不发电还反而消耗发电的光伏阵列所发出的电量(串联在电路中电阻消耗电量或者反向给不发电光伏阵列送电消耗电量),进而大大降低了整体光伏电站的发电量,且平整山地、丘陵、高原等地势不平整的地理条件需要耗费大量初期投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光伏电站增发电量结构,能显著地减少光伏电站自身的电耗,提高光伏电站整体发电量和增加光伏热电企业收益。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伏电站增发电量结构,包括光伏阵列、连接线、汇流箱和逆变器;光伏阵列包括多个光伏组串,这些光伏组串依次串联;光伏阵列与汇流箱电连接;汇流箱与逆变器电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空气开关;同一光伏阵列中的光伏组串朝向的角度相同;(1)按照光伏阵列所在平面的法线朝向,设法线与东向水平重合为0°,法线与西向水平重合为180°,东西向的光伏阵列所在平面的法线朝向的角度为0°~180°;将东西向的光伏阵列按照其所在平面的法线朝向角度分为三个区域:0°~60°为一个区域,60°~120°为一个区域,120°~180°为一个区域;(2)按照光伏阵列所在平面的法线朝向,设法线与南向水平重合为0°,法线与北向水平重合为180°,南北向的光伏阵列所在平面的法线朝向的角度为0°~180°;将南北向的光伏阵列按照其所在平面的法线朝向角度分为三个区域:0°~60°为一个区域,60°~120°为一个区域,120°~180°为一个区域;所在平面的法线朝向角度相同的光伏阵列并联后与同一个汇流箱电连接,空气开关安装在该汇流箱与逆变器之间;所在平面的法线朝向角度不相同的光伏阵列不与同一个汇流箱电连接。本技术所述的东西向的光伏阵列所在平面的法线朝向的角度为以下角度中的一种:0°、60°、120°、180°。本技术所述的南北向的光伏阵列所在平面的法线朝向的角度为以下角度中的一种:0°、60°、120°、180°。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1、将原来按照地理位置远近连接的光伏阵列改变为按照所在平面的法线朝向角度分类,改变接线方式,增发电量,大幅度降低初期投资。2、可将某时刻日照照射到的相同角度的光伏阵列通过合上空气开关一起接入汇流箱发电,将该时刻日照照射不到的光伏阵列通过断开空气开关暂时隔离出光伏发电系统,消除了在光伏发电汇流箱和逆变器处线网上无效的输送电耗,防止光伏电站本身消耗所发电量,所以该方法增发电量效果非常明显。3、在本结构的基础上,光伏发电系统可沿着时间轴按照每天日照变化自动控制,根据季节不同日照的变化对每天自动控制时间点进行修正,以年数据为基础绘制年度时间点控制曲线图表。4、可以延长光伏组件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光伏电站日发电曲线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参见图1至图3,本技术实施例包括光伏阵列、连接线2、汇流箱3、空气开关4和逆变器。光伏阵列包括多个光伏组串1,这些光伏组串1通过连接线2依次串联,且同一光伏阵列中的光伏组串1朝向的角度相同。(1)按照光伏阵列所在平面的法线朝向,设法线与东向水平重合为0°,法线与西向水平重合为180°,东西向的光伏阵列所在平面的法线朝向的角度为0°~180°;将东西向的光伏阵列按照其所在平面的法线朝向角度分为三个区域:0°~60°为一个区域,60°~120°为一个区域,120°~180°为一个区域;本实施例中,东西向的光伏阵列所在平面的法线朝向的角度为以下角度中的一种:0°、60°、120°、180°;(2)按照光伏阵列所在平面的法线朝向,设法线与南向水平重合为0°,法线与北向水平重合为180°,南北向的光伏阵列所在平面的法线朝向的角度为0°~180°;将南北向的光伏阵列按照其所在平面的法线朝向角度分为三个区域:0°~60°为一个区域,60°~120°为一个区域,120°~180°为一个区域;本实施例中,南北向的光伏阵列所在平面的法线朝向的角度为以下角度中的一种:0°、60°、120°、180°。在太阳能光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光伏电站增发电量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伏电站增发电量结构,包括光伏阵列、连接线、汇流箱和逆变器;光伏阵列包括多个光伏组串,这些光伏组串依次串联;光伏阵列与汇流箱电连接;汇流箱与逆变器电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空气开关;同一光伏阵列中的光伏组串朝向的角度相同;(1)按照光伏阵列所在平面的法线朝向,设法线与东向水平重合为0°,法线与西向水平重合为180°,东西向的光伏阵列所在平面的法线朝向的角度为0°~180°;将东西向的光伏阵列按照其所在平面的法线朝向角度分为三个区域:0°~60°为一个区域,60°~120°为一个区域,120°~180°为一个区域;(2)按照光伏阵列所在平面的法线朝向,设法线与南向水平重合为0°,法线与北向水平重合为180°,南北向的光伏阵列所在平面的法线朝向的角度为0°~180°;将南北向的光伏阵列按照其所在平面的法线朝向角度分为三个区域:0°~60°为一个区域,60°~120°为一个区域,120°~180°为一个区域;所在平面的法线朝向角度相同的光伏阵列并联后与同一个汇流箱电连接,空气开关安装在该汇流箱与逆变器之间;所在平面的法线朝向角度不相同的光伏阵列不与同一个汇流箱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电站增发电量结构,包括光伏阵列、连接线、汇流箱和逆变器;光伏阵列包括多个光伏组串,这些光伏组串依次串联;光伏阵列与汇流箱电连接;汇流箱与逆变器电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空气开关;同一光伏阵列中的光伏组串朝向的角度相同;(1)按照光伏阵列所在平面的法线朝向,设法线与东向水平重合为0°,法线与西向水平重合为180°,东西向的光伏阵列所在平面的法线朝向的角度为0°~180°;将东西向的光伏阵列按照其所在平面的法线朝向角度分为三个区域:0°~60°为一个区域,60°~120°为一个区域,120°~180°为一个区域;(2)按照光伏阵列所在平面的法线朝向,设法线与南向水平重合为0°,法线与北向水平重合为180°,南北向的光伏阵列所在平面的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士龙刘庆超魏超冯一铭杨雨张银龙张勇铭唐梓彭李岳存张俊
申请(专利权)人: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