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变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1475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0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力变压器,包括一个铁芯、一个第一低压绕组、一个第一高压绕组、一个第二低压绕组以及一个第二高压绕组。铁芯具有一个第一主柱和一个第二主柱。第一低压绕组套设在第一主柱的外侧。第一高压绕组套设在第一低压绕组的外侧。第二低压绕组套设在第二主柱的外侧。第二高压绕组套设在第二低压绕组的外侧。其中,位于第一高压绕组中段的线饼的匝数与位于其两端的线饼的匝数相同。第一高压绕组与第二高压绕组通过柱间连线并联。柱间连线形成于第一高压绕组和第二高压绕组相邻接位置的中部,并位于第一主柱的横截面和第二主柱的横截面的外公切线的内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力变压器操作难度低,且产品的安全可靠性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力变压器
本技术涉及电气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力变压器。
技术介绍
电力变压器是电力输电、电力用户配电的重要设备。一般而言,电力变压器是由绕在同一铁芯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线圈绕组组成,绕组之间是通过交变磁场而联系着并按电磁感应原理工作,以在电力系统中用来传递电能、变换电压和电流,以满足输电及用电的要求。对于双绕组或三绕组变压器而言,一般会将高压绕组和低压绕组套设在一个铁心柱上,为了便于绝缘,通常将高压绕组置于最外层,低压绕组置于最内层。现有技术中,需要对大容量两柱并联高压绕组之间进行引线连接,通常会把引线藏在正常工作线饼内部,也就是中部第一主柱的线饼比相邻上下线饼少一匝,这样就给第二主柱过来的引线留出了空间。两柱连线会采用加包半导电纸或者铝箔进行屏蔽,或者连线外边采用屏蔽铜管等结构,最后在铜管表面包绕绝缘纸,这种结构对安装精度的要求高,操作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变压器,其两柱并联高压绕组之间的柱间连线的绝缘处理更加简单,操作难度低,且产品的安全可靠性更高。这种电力变压器包括一个铁芯、一个第一低压绕组、一个第一高压绕组、一个第二低压绕组以及一个第二高压绕组。所述铁芯具有一个第一主柱和一个第二主柱。所述第一低压绕组套设在所述第一主柱的外侧。所述第一高压绕组套设在所述第一低压绕组的外侧。所述第二低压绕组套设在所述第二主柱的外侧。所述第二高压绕组套设在所述第二低压绕组的外侧。其中,位于所述第一高压绕组中段的线饼的匝数与位于其两端的线饼的匝数相同。所述第一高压绕组与所述第二高压绕组通过柱间连线并联。所述柱间连线形成于所述第一高压绕组和第二高压绕组相邻接位置的中部,并位于所述第一主柱的横截面和所述第二主柱的横截面的外公切线的内侧,以使得柱间连线的处理更加简单,电气绝缘风险较小。依据本技术电力变压器的一个方面,所述铁芯为单相两柱旁轭式铁芯。依据本技术电力变压器的另一方面,所述第一高压绕组的中部设有一个第一线圈抽头,所述第二高压绕组的中部设有一个第二线圈抽头。所述第一线圈抽头与所述第二线圈抽头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形成所述柱间连线,不仅能够降低操作难度,同时还能够确保产品的安全性。依据本技术电力变压器的再一方面,所述柱间连线的外部包设有预定厚度的绝缘纸,以有效降低线圈绝缘风险。依据本技术电力变压器的又一方面,所述绝缘纸为半导电纸或者铝箔。依据本技术电力变压器的又一方面,所述第一高压绕组中段的线饼具有由屏蔽导线和绝缘支撑件形成的容纳间隙,所述柱间连线的引线能够穿过所述容纳间隙。依据本技术电力变压器的又一方面,电力变压器还包括:一个第一中压绕组,其套设在所述第一低压绕组和所述第一高压绕组之间;一个第二中压绕组,其套设在所述第二低压绕组和所述第二高压绕组之间,以满足不同的配电需求。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电力变压器的纵断面剖视图;图2为图1中电力变压器的局部剖视放大示意图,主要示出了两柱并联高压绕组之间的柱间连线的结构。标号说明铁芯C第一中压绕组M1第一主柱C1第二中压绕组M2第二主柱C2第一高压绕组H1第一低压绕组L1第二高压绕组H2第二低压绕组L2柱间连线H3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分。在表示各实施方式的附图中,相同的后两位数字表示结构相同或结构相似但功能相同的部件。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上”、“下”、“前”、“后”、“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关部分之间的位置关系,而非限定它们的绝对位置。在本文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彼此的区分,而非表示它们的重要程度及顺序等。在本文中,“平行”、“垂直”等并非严格的数学和/或几何学意义上的限制,还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且制造或使用等允许的误差。如图1,其示出了根据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电力变压器的线圈结构示意图。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电力变压器包括:一个铁芯C、一个第一低压绕组L1、一个第一高压绕组H1、一个第二低压绕组L2以及一个第二高压绕组H2。铁芯C具有一个第一主柱C1和一个第二主柱C2。作为一种具体实施例,铁芯C为单相两柱旁轭式铁芯。为了更好地满足绝缘要求,将第一低压绕组L1套设在第一主柱C1的外侧,并将第一高压绕组H1套设在第一低压绕组L1的外侧。同理,将第二低压绕组L2套设在第二主柱C2的外侧,并将第二高压绕组H2套设在第二低压绕组L2的外侧。通过上述设计,不仅能够节省绝缘材料,还能够较好地满足引线的便利性。作为又一种实施方式,电力变压器还包括:一个第一中压绕组M1,其套设在第一低压绕组L1和第一高压绕组H1之间;一个第二中压绕组M2,其套设在第二低压绕组L2和第二高压绕组H2之间,以满足不同的配电需求。值得指出的是,与现有技术不同,本技术的位于第一高压绕组H1中段的线饼的匝数与位于其两端的线饼的匝数相同。第一高压绕组H1与第二高压绕组H2通过柱间连线H3实现并联。参阅图2,其主要示出了两柱并联高压绕组之间的柱间连线的结构。值得指出的是,本技术的柱间连线H3形成于第一高压绕组H1和第二高压绕组H2相邻接位置的中部,并位于第一主柱C1的横截面和第二主柱C2的横截面的外公切线的内侧,即窗内位置。由于此处连线所处位置场强很低,绝缘风险低,不必额外填加绝缘护筒,因此柱间连线的处理更加简单,电气绝缘风险较小。第一高压绕组H1的中部设有一个第一线圈抽头,第二高压绕组H2的中部设有一个第二线圈抽头。第一线圈抽头与第二线圈抽头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形成柱间连线H3。为了更好地确保绝缘的可靠性,柱间连线H3的外部包设有预定厚度的绝缘纸。可选的是,绝缘纸为半导电纸或者铝箔。较佳的是,第一高压绕组H1中段的线饼具有由屏蔽导线和绝缘支撑件形成的容纳间隙,柱间连线H3的引线能够穿过容纳间隙。第二高压绕组H2的引线通过柱间连线H3从第一高压绕组H1的内部穿出进入高压套管。根据本技术,柱间连线可以采用线圈原导线直接进行焊接处理,再直接包绕一定厚度的绝缘纸即可,柱间连线的处理简单,降低操作难度。由于连接位置处于窗口位置,电场上安全,有效降低了绝缘风险,从而有效地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在本文中,“示意性”表示“充当实例、例子或说明”,不应将在本文中被描述为“示意性”的任何图示、实施方式解释为一种更优选的或更具优点的技术方案。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是按照各个实施方式描述的,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技术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技术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力变压器

【技术保护点】
电力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铁芯(C),其具有一个第一主柱(C1)和一个第二主柱(C2);一个第一低压绕组(L1),其套设在所述第一主柱(C1)的外侧;一个第一高压绕组(H1),其套设在所述第一低压绕组(L1)的外侧;一个第二低压绕组(L2),其套设在所述第二主柱(C2)的外侧;一个第二高压绕组(H2),其套设在所述第二低压绕组(L2)的外侧;其中,位于所述第一高压绕组(H1)中段的线饼的匝数与位于其两端的线饼的匝数相同,所述第一高压绕组(H1)与所述第二高压绕组(H2)通过柱间连线(H3)并联;所述柱间连线(H3)形成于所述第一高压绕组(H1)和第二高压绕组(H2)相邻接位置的中部,并位于所述第一主柱(C1)的横截面和所述第二主柱(C2)的横截面的外公切线的内侧。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力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铁芯(C),其具有一个第一主柱(C1)和一个第二主柱(C2);一个第一低压绕组(L1),其套设在所述第一主柱(C1)的外侧;一个第一高压绕组(H1),其套设在所述第一低压绕组(L1)的外侧;一个第二低压绕组(L2),其套设在所述第二主柱(C2)的外侧;一个第二高压绕组(H2),其套设在所述第二低压绕组(L2)的外侧;其中,位于所述第一高压绕组(H1)中段的线饼的匝数与位于其两端的线饼的匝数相同,所述第一高压绕组(H1)与所述第二高压绕组(H2)通过柱间连线(H3)并联;所述柱间连线(H3)形成于所述第一高压绕组(H1)和第二高压绕组(H2)相邻接位置的中部,并位于所述第一主柱(C1)的横截面和所述第二主柱(C2)的横截面的外公切线的内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芯(C)为单相两柱旁轭式铁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明清薛海亮罗杰王佳玮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西门子变压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