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护岸箱体及采用该箱体的护岸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1231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07: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态护岸箱体,包括箱体,在箱体内从下至上依次设有压载体、反滤层和人工种植基体,在箱体的外部一侧设有沿其整个长度延伸的锲合坎以及与锲合坎垂直的阙口Ⅰ,阙口Ⅰ位于锲合坎的前方,阙口Ⅰ设置在箱体的上部,锲合坎设置在箱体宽度的中间位置,在箱体的外部另一侧设有沿其整个长度延伸的锲合口以及与阙口Ⅰ左右对称设置的阙口Ⅱ,锲合口设置在箱体宽度的中间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采用上述生态护岸箱体的护岸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满足护岸要求的同时,为水生生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同时上部种植体内植物生根发芽后能为河岸营造良好的生态景观,可用于江、河、湖岸的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护岸箱体及采用该箱体的护岸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护岸结构,特别是一种生态护岸箱体及采用该箱体的护岸结构。
技术介绍
生态航道建设是我国未来内河航道建设的发展趋势,也是新时期构建“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的必然要求,因此,在未来的航道建筑中,生态的理念应该贯穿于所有环节,而研发一些绿色、环保的新型结构替代当前的混凝土结构,将是未来航道建设发展的一大趋势。当前的护岸结构多采用混凝土、浆砌块石、干砌块石等硬性材料,这些结构能够有效防止河岸受到水流淘刷,但却严重破坏了河流的生态完整性,不透水的材料或结构型式使得河岸带成为一个封闭的体系,严重影响河流的水生生境,因此,新型生态护岸结构的研发,是推进生态航道建设的必然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能够满足功能性、生态性、景观性三方面要求的生态护岸箱体及采用该箱体的护岸结构。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生态护岸箱体,包括箱体,在所述箱体内从下至上依次设有压载体、反滤层和人工种植基体,在所述箱体的外部一侧设有沿其整个长度延伸的锲合坎以及与所述锲合坎垂直的阙口Ⅰ,所述阙口Ⅰ位于所述锲合坎的前方,所述阙口Ⅰ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上部,所述锲合坎设置在所述箱体宽度的中间位置,在所述箱体的外部另一侧设有沿其整个长度延伸的锲合口以及与所述阙口Ⅰ左右对称设置的阙口Ⅱ,所述锲合口设置在所述箱体宽度的中间位置。所述压载体是采用散抛块石形成的。所述压载体是采用石笼形成的。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采用上述生态护岸箱体的护岸结构,采用阶梯结构,每级台阶采用沿岸坡纵向成行设置的多个所述生态护岸箱体构成,左右相邻的两个所述生态护岸箱体通过其外侧的锲合口和锲合坎插接,在左右相邻的两个所述生态护岸箱体之间形成有栖息孔,所述栖息孔迎水设置,是由所述阙口Ⅰ和所述阙口Ⅱ对接而成的。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采用箱体结构,能够有效防止水流对河岸的冲蚀,同时箱体两两拼接,其阙口两两组合形成栖息孔,为水生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通过在箱体上部填装人工种植基,种植基内的植物生根发芽后,能够为河岸营造良好的景观。并且本专利技术结构制作简单,施工方便,能够为工程节省投资。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在满足护岸要求的同时,为水生生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同时上部种植体内植物生根发芽后能为河岸营造良好的生态景观,可用于江、河、湖岸的保护。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生态护岸箱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采用生态护岸箱体的护岸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侧剖视图。图中:1、箱体,1-1、阙口Ⅰ,1-2、阙口Ⅱ,1-3、锲合坎,1-4、锲合口,2、压载体,3、反滤层,4、人工种植基体,5、基床,6、石笼基底,7、栖息孔。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图2,一种生态护岸箱体,包括箱体1,在所述箱体1内从下至上依次设有压载体2、反滤层3和人工种植基体4;在所述箱体1的外部一侧设有沿其整个长度延伸的锲合坎1-3以及与所述锲合坎1-3垂直的阙口Ⅰ1-1,所述阙口Ⅰ1-1位于所述锲合坎1-3的前方,所述阙口Ⅰ1-1设置在所述箱体1的上部,所述锲合坎1-3设置在所述箱体1宽度的中间位置,在所述箱体1的外部另一侧设有沿其整个长度延伸的锲合口1-4以及与所述阙口Ⅰ1-1左右对称设置的阙口Ⅱ1-2,所述锲合口1-4设置在所述箱体1宽度的中间位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压载体2可以采用散抛块石形成,也可以采用石笼形成。请参阅图3~图4,一种采用上述生态护岸箱体的护岸结构,采用阶梯结构,每级台阶采用沿岸坡纵向成行设置的多个所述生态护岸箱体构成,左右相邻的两个所述生态护岸箱体通过其外侧的锲合口1-4和锲合坎1-3插接,在左右相邻的两个所述生态护岸箱体之间形成有栖息孔7,所述栖息孔7迎水设置,是由所述阙口Ⅰ1-1和所述阙口Ⅱ1-2对接而成的。上述护岸结构的施工方法:1)根据护岸的高度确定箱体需要施工的层数;2)层数确定好后,先对基床5和石笼基底6进行平整,然后将箱体1依次连接,沿着河岸纵向排开,箱体的个数根据护岸的长度而定;3)将压载体2放入箱体1的下部,将箱体1固定在基底上;4)在压载体2的上方设置反滤层3;5)在反滤层3上填装人工种植基或者预植生态球形成人工种植基体4;人工种植基是由植物种籽、植物根以及杀虫剂和保水剂混合而成的;6)重复以上步骤完成上面几层的施工。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生态护岸箱体及采用该箱体的护岸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态护岸箱体,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箱体内从下至上依次设有压载体、反滤层和人工种植基体,在所述箱体的外部一侧设有沿其整个长度延伸的锲合坎以及与所述锲合坎垂直的阙口Ⅰ,所述阙口Ⅰ位于所述锲合坎的前方,所述阙口Ⅰ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上部,所述锲合坎设置在所述箱体宽度的中间位置,在所述箱体的外部另一侧设有沿其整个长度延伸的锲合口以及与所述阙口Ⅰ左右对称设置的阙口Ⅱ,所述锲合口设置在所述箱体宽度的中间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护岸箱体,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箱体内从下至上依次设有压载体、反滤层和人工种植基体,在所述箱体的外部一侧设有沿其整个长度延伸的锲合坎以及与所述锲合坎垂直的阙口Ⅰ,所述阙口Ⅰ位于所述锲合坎的前方,所述阙口Ⅰ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上部,所述锲合坎设置在所述箱体宽度的中间位置,在所述箱体的外部另一侧设有沿其整个长度延伸的锲合口以及与所述阙口Ⅰ左右对称设置的阙口Ⅱ,所述锲合口设置在所述箱体宽度的中间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殿光王浩刘新朱云飞李华国岳翠平于广年王齐代正江邢岩吕彪徐俊锋赵永印张波赵家强
申请(专利权)人: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