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还原制CO气化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1099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CO↓[2]还原制CO气化新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属燃料化工领域焦(煤)气化新工艺,其特点是以碎焦(煤)为原料,以氧气(或空气)为氧化剂,采用自热式固定床气化炉,再连续(或间歇)通入CO↓[2]气,严格控制碳氧比(CO↓[2]/O↓[2])和气化操作温度,在高温、常压下使CO↓[2]与碳反应还原成CO,制取60~95%粗CO气,经净化处理后CO浓度可达95~99.99%,可用作甲酸、甲酸胺、甲酸甲酯及醋酸羰基合成原料气。依生产规模和原料来源不同可分别选用连续气化或间歇气化工艺。(*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CO2还原制CO气化工艺本专利技术属于燃料化工领域焦(煤)气化新工艺。CO2是碳或碳化物氧化的最终产物。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CO2的排放量越来大,因而如何回收利用CO2废气,已成为现代科学普遍重视的课题。一氧化碳(CO)是一种重要的基本有机合成原料,它与水、氨、甲醇等反应生成甲醇、甲酰胺、二甲基甲酰胺、甲酸甲酯和醋酸等有机化学品,反应式如下:CO+H2O=HCOOH                 甲酸CO+NH3=HCONH2               甲酰胺CO+(CH3)2NH=HCON(CH3)2  二甲基甲酰胺CO+CH3OH=HCOOCH3           甲酸甲酯CO+CH3OH=CH3COOH           醋酸CH3COOH+(CH3)2NH=HCON(CH3)2+CH3OH甲酸甲酯二甲胺                   二甲基甲酰胺甲醇水是可取资源,氨和甲醇为大宗化工产品,对生产甲酸等有机化学品的原料有保障。但羰基合成要求有高纯度CO(>90%)气源,其生产较困难些。国内有机合成厂大多采用负压反烧炉,通过制取空气煤气的方法,再由分离得高纯CO气。空气煤气中CO含量28~32%,气化炉负压约600~800pa,气化强度只有500~600m2/h.m2。由于工艺落后,炉况不稳,很难保障用气要求,制气成本也比较高。目前,国内有中小氨厂近九百家,大都产品单一(化肥),经济效益不佳,部分具有CO2气源条件的厂家,可以利用一台煤气炉开发CO原料气源,与水、氨、甲醇等生产有机化学品,改善产品结构。国外大规模CO的生产是采用水煤浆气化制合成气,操作压力6.5MPa,经脱除酸性气(CO2,H2S等)后,再分离CO和H2,一部分用于制甲醇。该工艺气体组成见表(1)。净化后CO约为57%,H2约为42%,再采用深冷法分离CO或用PSA分离CO,为羰基合成提供纯CO气源。采用该工艺,工程投资大,技术复杂,不适宜于我国中小规模生产CO原料气的生产。-->表(1)水煤浆气化粗合成气组成    项目气类别    CO    H2 CO2  H2S+COS CH4  N2  总粗煤气(%)   46.0   34.0  19    0.2 0.1  0.7  100脱酸气(%)   56.93   42.08  -    - 0.12  0.87  100CO2还原成CO的反应又称布杜阿尔(Boudiuard)反应,其反应式表示如下:CO2+C=2CO-162.4Mj/kmol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不同温度下的气体组成见表(2)。表(2)不同温度下CO2还原成CO的平衡组成温度℃  450 650 700 750 800  850  900 9501000 CO2%  97.8 60.2 41.3 24.1 12.4  5.9  2.9 1.2 0.9 CO%  2.2 39.8 58.7 75.9 87.6  94.11  97.11 98.8 99.1在气化炉实际操作条件下,是CO2还原速度起控制作用,CO2还原反应远远偏离化学平衡,影响还原速度的是温度及焦(煤)质量等诸因素。图1示出了CO2还原成CO的速度与温度的关系。随着温度的增高,CO2还原成CO的速度加快,并且还原反应很快达到平衡。但在低温下(如在900℃),既使反应时间在数十秒以上,还原反应还很难达到平衡。图2示出了在1100℃的条件下燃料性质对CO2还原成CO反应速度的影响。图中曲线1为木炭,曲线2为焦炭,曲线3为无烟煤。就反应活性而言,木炭>焦炭>无烟煤。CO2还原成CO的反应速度:木炭>焦炭>无烟煤。由此可以认为,欲制取高纯度CO必须使气化炉床层在高温下操作,-->和采用高活性的气化原料,以获得较高的CO2还原率  但受焦(煤)灰熔点的限制,气化温度又不能过高,必须在ST温度以下。一般而言,气化反应温度应≥1100℃。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模型试验装置。来自CO2钢瓶(1)的CO2气经减压并调节流量后进入稳压瓶(2)和缓冲瓶(3),再经转子流量计(5)进入气化炉(7)。CO2在气化炉(7)与焦炭反应生成的粗CO气,经湿式流量计(9)计量,再采样分析。该装置气化炉采用外供热源,连续气化工艺。气化炉由电加热炉(8)连续供热。气化温度是通过变压器(11)调节电加热炉的功率来控制。变压器(11)外接220V交流电源,输出端接电压、电流表(10),再与电加热炉相连。测温热电偶(6)插入料层高温区进行气化温度监测,由测温表(12)显示温度。气体分析采用气相色谱仪和奥氏仪相对照。在该装置上对冶金焦、土焦、铸造焦和石油焦等进行了气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利用焦炭还原CO2制取CO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影响CO2还原的主要因素是气化温度、气流速度及焦炭的物化性质等;CO2还原制CO的气化效果依次为:铸造焦>冶金焦>土焦>石油焦。在模型试验的基础上,结合用户的需要,又开发了本专利技术的连续气化和间歇气化法两类示范装置。用户可以依据氧源、CO2气源,产品CO品质和和焦(煤)源的具体情况选择使用。其气化工艺为:1.连续气化法图4是本专利技术连续气化工艺流程图。该工艺是以纯氧(≥98%)+CO2气混合为气化剂。外来CO2气经换热器(6)的加热,再经文丘里(7)按比例混配氧气后,由气化炉(4)底流入,经旋流导板沿1O~30°(按原料焦煤的特性调节)的切线进入碳层,在氧化层氧气与碳进行氧化反应,使碳层升温蓄热,同时再加热CO2气体,还原层中CO2与碳进行布杜阿尔反应,生成之CO气由气化炉(4)出口经除尘(5),进入换热器(6)与进入系统的CO2原料气换热。出换热器(6)的粗CO气再入洗涤塔(8)经进一步洗涤、除尘、冷却后送往煤气柜待加工。2.间歇气化法图5是本专利技术间歇气化工艺流程图。该工艺是以空气和CO2为气化剂,用于有CO2气源而无氧气源的场合。间歇气化是气化剂空气和CO2循环交替进入气化炉,整个制气过程分为:吹风(鼓空气)、CO2气吹净、CO2下吹制CO气、CO2上吹制CO气、CO2吹净五个阶段。各制气-->阶段时间百分比分配,以原料焦(煤)品质经试烧后提供优化操作依据。原料焦(煤)经斗式提升机(1),计量喂料器(2)和加料器(3),进入固定床气化炉(4)。先鼓入的空气到气化炉(4),与碳反应使碳层升温蓄热,产生的吹风气经气化炉(4)的出口入旋风除尘器(5)除尘,再进入热交换器(9)与外来CO2进行换热,换热、降温后的吹风废气放空。如焦(煤)活性好,吹风气中CO含量≥5.0%,H2≥4.0%时(含吹净气)可以在换热器前增设燃烧炉,配加助燃空气,将可燃气化燃烧后,再进入热交换器(9)换热,保证排放气体有毒物质达到GB3095-82标准。化性能经试烧提供依据。先鼓入的空气到气化炉(4),与碳反应使碳层升温蓄热,产生的吹风气经(4)出口入(5)除尘,再进入热交换器(9)的管程与外来CO2在换热,换热后的吹风废气放空。如焦(煤)变化,吹风气中CO含量≥5.0%,H2≥4.0%时(含吹净气)可以在换热器前增设燃烧炉,配加助燃空气,将可燃气体燃烧后,再进入热交换器换热,保证排放气体有毒物质达到GB3095-82标准。在吹风完成后即进入吹净阶段,用CO2气经气化炉(4)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CO↓[2]还原制CO气化新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固定床气化炉,以碎焦或(无烟煤)为原料,以氧气+CO↓[2]或空气+CO↓[2]为气化剂,进行碳的气化反应,使CO↓[2]气还原为CO气,制取高浓度CO气,用作羰基合成的原料气源。本工艺依气化剂不同可分成连续气化和间歇气化两种。即:1.1连续气化法以氧气+CO↓[2]为气化剂,进行连续上吹制气。根据碎焦(无烟煤)物化特性,确定CO↓[2]/O↓[2]的适宜配比,生成的粗CO气与入炉焦(煤)逆流换热,出炉气体温度约50 0~850℃,再经换热器预热入炉的CO↓[2]气体,使CO↓[2]还原率达55~70%,有效CO含量为70~90%,气化强度约1500~2000Nm↑[3]/m↑[2]h;如果采取液态排渣气化,CO↓[2]的还原率可达70~90%,出炉CO含量可达80~95%,气化强度可达2500Nm↑[3]/m↑[2]h以上。1.2间歇气化法以空气+CO↓[2]为气化剂,适用于无氧气来源的场合,整个制气化过程分吹风、吹净、下吹、上吹、再吹净五阶段。吹风(即空气)使碳层蓄热,吹CO↓ [2]气进行吹净及上吹、下吹制CO气。依据碎焦(或无烟煤)物化特性,通过调节不同制气阶段的时间分配,进行优化控制,通过调节吹风强度来控制CO↓[2](或空气)的配比和气化操作温度。本工艺合理布局为三开一备,进行吹风和制气余热回收。CO↓[2]还原率为45~53%;有效CO为60~70%;气化强度700~1000Nm↑[3]/m↑[2]h。...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O2还原制CO气化新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固定床气化炉,以碎焦或(无烟煤)为原料,以氧气+CO2或空气+CO2为气化剂,进行碳的气化反应,使CO2气还原为CO气,制取高浓度CO气,用作羰基合成的原料气源。本工艺依气化剂不同可分成连续气化和间歇气化两种。即:1.1连续气化法以氧气+CO2为气化剂,进行连续上吹制气。根据碎焦(无烟煤)物化特性,确定CO2/O2的适宜配比,生成的粗CO气与入炉焦(煤)逆流换热,出炉气体温度约500~850℃,再经换热器预热入炉的CO2气体,使CO2还原率达55~70%,有效CO含量为70~90%,气化强度约1500~2000Nm3/m2h;如果采取液态排渣气化,CO2的还原率可达70~90%,出炉CO含量可达80~95%,气化强度可达2500Nm3/m2h以上。1.2间歇气化法以空气+CO2为气化剂,适用于无氧气来源的场合,整个制气化过程分吹风、吹净、下吹、上吹、再吹净五阶段。吹风(即空气)使碳层蓄热,吹CO2气进行吹净及上吹、下吹制CO气。依据碎焦(或无烟煤)物化特性,通过调节不同制气阶段的时间分配,进行优化控制,通过调节吹风强度来控制CO2(或空气)的配比和气化操作温度。本工艺合理布局为三开一备,进行吹风和制气余热回收。CO2还原率为45~53%;有效CO为60~70%;气化强度700~1000Nm3/m2h。2、权力要求(1.1)中连续气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恩福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