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室内机、空调器室外机及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08920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05: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空调器室外机及空调器,其中,空调器室内机包括:机身;室内换热器,设置在机身中;加湿装置,设置在机身的一侧,加湿装置包括过滤组件、水箱、雾化池、雾化装置和雾化通道;其中,雾化池中的水通过雾化装置雾化成水雾后,再通过出雾通道流向室内换热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空调器室内机,通过雾化装置将雾化池中的水进行雾化处理,之后水雾通过雾化通道流向室内换热器对空气进行加湿处理,以实现对于空调器室内机出风的加湿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器室内机、空调器室外机及空调器
本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室内机、空调器室外机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现如今空调已经逐渐成为了许多家庭必备的家用电器,然而在空调在使用的过程中往往会造成室内的干燥(尤其是在制热的工作状态下),这样对于本就干燥的北方地区来说极大地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也容易对使用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如何解决空调使用过程中造成的空气干燥就成了制造和使用空调的一大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技术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本技术的第二方面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室外机。本技术的第三方面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空调器。有鉴于此,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包括:机身;室内换热器,设置在机身中;加湿装置,设置在机身的一侧,加湿装置包括过滤组件、水箱、雾化池、雾化装置和雾化通道,过滤组件包括滤芯、第一进水管和第一出水管,过滤组件设置在水箱的上方,水箱设置有第二进水管和第二出水管,第二进水管与第一出水管相连接,第二出水管与雾化池相连接,雾化池设置在水箱的下方,雾化装置与雾化池相连接,雾化通道设置在雾化池的上方,雾化通道包括进雾口和出雾口,进雾口与雾化池相连接,出雾口与室内换热器相连接;其中,经第一进水管进入过滤组件中的水依次经过滤芯和水箱后进入雾化池,雾化池中的水通过雾化装置雾化成水雾后,再通过出雾通道流向室内换热器。本技术提供的空调器室内机,通过雾化装置将雾化池中的水进行雾化处理,之后水雾通过雾化通道流向室内换热器对空气进行加湿处理,以实现对于空调器室内机出风的加湿功能。其中,出雾口可以为一个或多个,一个出雾口则出雾相对集中,而多个出雾口则可以实现更均匀的出雾效果。一般地,当空调器处于制热工况下,水雾在流向高温的室内换热器后蒸发并对经过室内换热器的空气进行加湿,以此提高空调器室内机的出风的湿度,使得室内机的出风更适宜用户,避免因空气的干燥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另外,加湿装置中设有过滤组件,用于加湿的水在经过过滤组件过滤后再进行加湿作业,这样既能够去除水中的杂质,避免因杂质造成水管的堵塞,同时也能够降低水中的盐分,避免空调器室内机中结成水垢或影响出风效率和出风质量,以及影响用户的身体健康。同时,加湿装置中设有水箱,可用于收集经过过滤组件过滤后的水,还可避免水源向加湿装置频繁供水,在雾化池中的水量过少时还可以及时向雾化池中补水,保证正常进行加湿作业,其中第二进水管与第一出水管可通过硅胶管相连接。另外,本技术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空调器室内机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出雾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出雾口均匀地设置在室内换热器的上方。在该技术方案中,出雾口的数量为多个并且均匀地设置在室内换热器的上方,这样使得水雾能够更加均匀地流向室内换热器,提升加湿装置的加湿效率和加湿效果。一般地,出雾口可以是长条形,长条形的出雾口可使得出雾均匀,而出雾的位置在进风口和出风口均可,只要是风场流动的地方都能够获得较好的加湿效果。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出雾口数量可以为4至10个,大小可以为80mm2至150mm2。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雾化装置设置在雾化池的下部,雾化装置与雾化池通过螺钉相连接,雾化装置与雾化池之间夹设有硅胶密封件。在该技术方案中,雾化装置设置在雾化池的底部以对雾化池中的水进行雾化处理,一般可以采用超声波或高频振动进行雾化处理,并且雾化装置与雾化池通过螺钉相连接,以保证两者的紧密配合。同时在雾化装置与雾化池之间夹设有硅胶密封件,以此实现两者之间的密封,避免雾化池中的水向外泄露,而选用硅胶材料的密封件既能够保证良好的贴合与密封,并且无毒无害,耐腐蚀性能好,可长期使用而不用频繁更换。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雾化池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排污管,第一排污管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雾化池的上部设置有第一溢流口;水箱的上部设置有第二溢流口。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雾化池的底部设置第一排污管和第一控制阀控制雾化池排污,比如,当雾化池工作一定时间后(一般10H左右),打开第一控制阀以将雾化池中剩余的水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第一排污管排出,这样可以排出剩余的高溶度离子的水,避免雾化池内结垢,免去了用户对加湿装置频繁的拆装和清洗的负担。另外,当雾化池中水量过多时还可以通过雾化池上部的第一溢流口流出,避免雾化池中水量过多,影响正常的雾化处理。比如雾化池中雾化装置的最佳雾化量为280mL至380mL,此时可以将房间湿度提高到40%~60%的人体舒适区间,故可控制雾化池中的液面高度处于一定的范围,如25至35mm之间,那么当雾化池液面低于25mm时,向雾化池中补水,当液面达到30mm左右时停止补水,这样可以稳定地控制雾化池的液面高度,实现最佳雾化效果。同时,水箱的上部设置有第二溢流口,当水箱当中的水量过多时也可以通过第二溢流口溢出,避免水箱中的水量过多。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接水盘,设置在机身的下部,接水盘用于接收经第一排污管、第一溢流口以及第二溢流口排出的水。在该技术方案中,机身的下部设置有接水盘,可用于接收经第一排污管、第一溢流口以及第二溢流口排出的水,避免水直接流出而造成污染,影响使用体验。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接水盘的上部设置有第三溢流口,接水盘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排水管,第一排水管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在该技术方案中,接水盘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控制阀,可用于控制接水盘排出,避免接水盘中的水量过多而溢出,并且接水盘的上部设置有第三溢流口,当接水盘排水不畅时也能够避免因接水盘中水量过多而影响空调器室内机的使用。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连接第一排水管和第一进水管;第一水泵,设置在第一连接管上。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连接管和第一水泵可将接水盘中的水泵至第一进水管,这样接水盘中的水也可作为加湿装置的一个水源,为加湿作业提供一个水源保障。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加湿装置还包括:水位监测器,设置在雾化池内。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水位监测器监测雾化池中的水位和水量,及时向雾化池中补水,保证雾化池中的水量处于正常范围进而实现较好的雾化效果。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加湿装置还包括:风扇,设置在雾化池的上方。在该技术方案中,设置在雾化池上方的风扇能够使加湿装置内形成一定的气压,以使雾化池中产生的水雾流向出雾通道并最终流至室内换热器,提升加湿装置的出雾效果和加湿效果,更好地对流经的空气进行加湿处理。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加湿装置还包括:第一排水阀门,设置在第二出水管上;顶杆,顶杆与第一排水阀门相连接;曲柄,曲柄与顶杆相连接;第一电机,第一电机与曲柄相连接;其中,第一电机驱动曲柄、顶杆和第一排水阀门运动以打开或关闭第一排水阀门。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电机控制曲柄、顶杆和第一排水阀门运动以启闭所述第二出水管,实现水箱向雾化池中补水。同时水位监测器可以与第一电机相连,通过水位监测器控制第一排水阀门,及时向雾化池中补水。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滤芯包括PP棉和/或活性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空调器室内机、空调器室外机及空调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室内机包括:机身;室内换热器,设置在所述机身中;加湿装置,设置在所述机身的一侧,所述加湿装置包括过滤组件、水箱、雾化池、雾化装置和雾化通道,所述过滤组件包括滤芯、第一进水管和第一出水管,所述过滤组件设置在所述水箱的上方,所述水箱设置有第二进水管和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二进水管与所述第一出水管相连接,所述第二出水管与所述雾化池相连接,所述雾化池设置在所述水箱的下方,所述雾化装置与所述雾化池相连接,所述雾化通道设置在所述雾化池的上方,所述雾化通道包括进雾口和出雾口,所述进雾口与所述雾化池相连接,所述出雾口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相连接;其中,经所述第一进水管进入所述过滤组件中的水依次经过所述滤芯和所述水箱后进入所述雾化池,所述雾化池中的水通过所述雾化装置雾化成水雾后,再通过所述出雾通道流向所述室内换热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室内机包括:机身;室内换热器,设置在所述机身中;加湿装置,设置在所述机身的一侧,所述加湿装置包括过滤组件、水箱、雾化池、雾化装置和雾化通道,所述过滤组件包括滤芯、第一进水管和第一出水管,所述过滤组件设置在所述水箱的上方,所述水箱设置有第二进水管和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二进水管与所述第一出水管相连接,所述第二出水管与所述雾化池相连接,所述雾化池设置在所述水箱的下方,所述雾化装置与所述雾化池相连接,所述雾化通道设置在所述雾化池的上方,所述雾化通道包括进雾口和出雾口,所述进雾口与所述雾化池相连接,所述出雾口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相连接;其中,经所述第一进水管进入所述过滤组件中的水依次经过所述滤芯和所述水箱后进入所述雾化池,所述雾化池中的水通过所述雾化装置雾化成水雾后,再通过所述出雾通道流向所述室内换热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雾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出雾口均匀地设置在所述室内换热器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装置设置在所述雾化池的下部,所述雾化装置与所述雾化池通过螺钉相连接,所述雾化装置与所述雾化池之间夹设有硅胶密封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池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排污管,所述第一排污管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所述雾化池的上部设置有第一溢流口;所述水箱的上部设置有第二溢流口。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接水盘,设置在所述机身的下部,所述接水盘用于接收经所述第一排污管、所述第一溢流口以及所述第二溢流口排出的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盘的上部设置有第三溢流口,所述接水盘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排水管,所述第一排水管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连接所述第一排水管和所述第一进水管;第一水泵,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管上。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装置还包括:水位监测器,设置在所述雾化池内。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装置还包括:风扇,设置在所述雾化池的上方。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装置还包括:第一排水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二出水管上;顶杆,所述顶杆与所述第一排水阀门相连接;曲柄,所述曲柄与所述顶杆相连接;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曲柄相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曲柄、所述顶杆和所述第一排水阀门运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排水阀门。11.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包括PP棉和/或活性炭。12.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装置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有水位尺,所述水位尺用于显示所述水箱和/或所述雾化池中的水量。13.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装置还包括:壳体,所述过滤组件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壳体设置有第三进水管和第三出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与所述第三进水管相连接,所述第一出水管与所述第三出水管相连接;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连接所述第三出水管和所述第二进水管。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水管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进水管插接在所述第三进水管中;所述第一出水管上设置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上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出水管插接在所述第三出水管中。15.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淋水管,设置在所述室内换热器的上方,所述淋水管与所述水箱相连接,所述淋水管上设置有多个喷水孔,所述淋水管上还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奇伟谭周衡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