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室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0889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05: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空调器室内机,该空调器室内机包括面框、导风板和密封件,所述面框形成有出风口,所述面框设有转轴槽;所述导风板的转动轴线位于所述转轴槽中,所述导风板用以控制所述出风口的打开和关闭,所述导风板的转轴侧与所述面框的转轴槽之间具有转动间隙;所述密封件设于所述转动间隙中,以阻止所述转动间隙的迎风侧和背风侧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可防止凝露的产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器室内机
本技术涉及空调
,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技术介绍
在空调器的运行过程中,为了调节送风方向,增大送风效率,在空调器室内机的出风口处设置有导风板。导风板相对出风口转动,在空调器工作时,导风板转动使出风口打开,出风口送出的气流在导风板的导引作用下被送向室内。为了使导风板的转动顺畅,在导风板与面框的连接处存在转动间隙,以让位于导风板的转动。然而,由于空调器室内机的出风口送出的流动气流将产生一定的负压,使得沿面框背风侧流动的附壁气流在流经转动间隙时,容易被吸引至迎风侧,与出风口送出的气流交汇。特别是在制冷模式下,湿热的附壁气流与出风口的冷气流交汇将产生凝露。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空调器室内机,旨在解决上述冷热气流交汇的问题,避免空调器室内机产生凝露。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空调器室内机,包括面框、导风板和密封件,所述面框形成有出风口,所述面框设有转轴槽;所述导风板的转动轴线位于所述转轴槽中,所述导风板用以控制所述出风口的打开和关闭,所述导风板的转轴侧与所述面框的转轴槽之间具有转动间隙;所述密封件设于所述转动间隙中,以阻止所述转动间隙的迎风侧和背风侧相连通。优选地,所述面框具有呈夹角设置的迎风面和背风面,所述转轴槽连接于所述迎风面和所述背风面之间。优选地,所述面框转轴槽的槽面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密封件连接于所述定位槽中。优选地,所述导风板的转轴侧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密封件连接于所述定位槽中。优选地,所述转轴槽的槽面呈弧面设置。优选地,所述转轴槽的槽面包括至少两个呈夹角设置的转轴分面。优选地,所述密封件靠近所述迎风侧或所述背风侧的侧边厚度大于所述密封件的内部厚度。优选地,所述密封件的自由面呈平滑状设置。优选地,所述密封件的自由面呈锯齿状设置。优选地,所述密封件包括多个沿所述转动间隙间隔排布的密封子件。在本技术技术方案中,空调器室内机包括面框、导风板和密封件,面框形成有出风口,以使得空调器室内机产生的冷气流从出风口送向室内。面框具有转轴槽,导风板的转动轴线位于转轴槽中,其中,导风板可以通过两端的连接部连接于空调器室内机,因此,其转动轴可以是不具有实体的虚轴,导风板的转动控制出风口的打开和关闭。为了让位于导风板的转动,在导风板与面框之间具有转动间隙。在转动间隙中设有密封件,密封件分别与面框和导风板抵接,隔绝了转动间隙的迎风侧和背风侧,从而阻止了冷热气流通过转动间隙交汇而形成凝露。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空调器室内机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空调器室内机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空调器室内机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空调器室内机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空调器室内机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空调器室内机第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面框110迎风面120背风面130出风口140转轴槽141转轴分面200导风板300转动间隙400密封件410自由面420密封子件500底盘600换热器700风轮图中箭头表示气体的流动方向。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提出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该空调器室内机包括面框100、导风板200和密封件400,面框100形成有出风口130,面框100设有转轴槽140;导风板200的转动轴线位于转轴槽140中,导风板200用以控制出风口130的打开和关闭,导风板200的转轴侧与面框的转轴槽140之间具有转动间隙300;密封件400设于转动间隙300中,以阻止转动间隙300的迎风侧和背风侧相连通。具体的,空调器室内机的面框100与底盘500共同在空调器室内机中起到承托、连接换热器600、风轮700等组件的作用。面框100表面形成有出风口130,在风轮700的作用下,经换热器600换热后的空气从出风口130送出空调器室内机,对室内进行制冷或制热。在本技术中,以空调器的制冷模式为例进行说明。面框设有转轴槽140,导风板的转动轴线位于转轴槽140中。其中,导风板可通过两端的连接部转动连接于空调器室内机的底盘500上,而其转动轴可以是不具备实体的虚轴。为了让位于导风板200的转动,在导风板200与面框100之间具有转动间隙300。当空调器处于关闭状态时,导风板200关闭出风口130,以避免灰尘进入空调器室内机的内部;当空调器处于工作状态时,导风板200转动使得出风口130打开,将出风口130送出的气流进一步送向室内,具体为出风口130送出的冷气流沿面框100的迎风侧流动,经转动间隙300流动至导风板200的迎风侧,在导风板200的导引作用下被送向室内。在转动间隙300中设有密封件400,密封件400的自由面和安装面分别与面框100和导风板200相贴合,以封闭转动间隙300,阻止转动间隙300的迎风侧和背风侧相连通,从而避免出风口130冷气流在经过转动间隙300时形成的负压将面框100背风侧的附壁气流吸引入转动间隙300中,进而避免了冷热气流交汇所产生的凝露。其中,密封件400由弹性材料制成,并存在多种设置方式。例如,密封件400与导风板200一体设置或通过卡接、粘接等方式连接在导风板200上,在导风板200的转动过程中,密封件400的自由面410与面框之间可相对转动,但始终保持抵接状态,以阻止转动间隙300的迎风侧和背风侧相连通。或者,密封件400也可以与面框100一体设置或通过卡接、粘接等方式连接在面框上,密封件400的自由面410与导风板200相抵接,以阻止转动间隙300的迎风侧和背风侧相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空调器室内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框,所述面框形成有出风口,所述面框设有转轴槽;导风板,所述导风板的转动轴线位于所述转轴槽中,所述导风板用以控制所述出风口的打开和关闭,所述导风板的转轴侧与所述面框的转轴槽之间具有转动间隙;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于所述转动间隙中,以阻止所述转动间隙的迎风侧和背风侧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框,所述面框形成有出风口,所述面框设有转轴槽;导风板,所述导风板的转动轴线位于所述转轴槽中,所述导风板用以控制所述出风口的打开和关闭,所述导风板的转轴侧与所述面框的转轴槽之间具有转动间隙;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于所述转动间隙中,以阻止所述转动间隙的迎风侧和背风侧相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框具有呈夹角设置的迎风面和背风面,所述转轴槽连接于所述迎风面和所述背风面之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框转轴槽的槽面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密封件连接于所述定位槽中。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的转轴侧开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富兴蔡序杰王法军彭杰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