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竹木框架梁柱节点构造
本技术涉及部件间连接配件
,具体涉及一种竹木框架梁柱节点构造。
技术介绍
现在的中国,由于天然林禁筏,木材已经非常短缺,而竹子却非常丰富,用竹子作为原料来制作、加工各种家具,已经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如市场上已经有的竹子地板、竹子菜板、竹子椅子等。以竹子作为原料或竹子与木材相结合作为原料,生产的竹子家具或竹木家具,因其环保、自然,必定将受到人们的喜爱。采用竹木结构制作各类家具时,经常需要将各种型号、长度的杆、管之间拼接起来形成基本框架,然后再在基本框架上搭设其他部件,目前常用的拼接处的连接方法为用钉子或销、榫头之类的直接定死,或者用胶水粘接固定,这几种方式都会造成杆件间的连接处被连接死,无法再自由拆卸,不利于人们自行组装,且由于连接处涂抹了胶水或存在钉、销导致连接处不平整、色彩不均匀、感官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竹木框架梁柱节点构造。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竹木框架梁柱节点构造,其关键在于:包括两根水平设置的第一边框架梁,两根所述第一边框架梁之间正对设置有两根第二边框架梁,所述第一边框架梁和第二边框架梁依次首尾连接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竹木框架梁柱节点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根水平设置的第一边框架梁(1),两根所述第一边框架梁(1)之间正对设置有两根第二边框架梁(2),所述第一边框架梁(1)和第二边框架梁(2)依次首尾连接围成框体,所述第一边框架梁(1)和第二边框架梁(2)的连接节点处下方分别设有第一竖向支撑柱(3),该第一竖向支撑柱(3)通过第一连接结构(6)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边框架梁(1)和第二边框架梁(2)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竹木框架梁柱节点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根水平设置的第一边框架梁(1),两根所述第一边框架梁(1)之间正对设置有两根第二边框架梁(2),所述第一边框架梁(1)和第二边框架梁(2)依次首尾连接围成框体,所述第一边框架梁(1)和第二边框架梁(2)的连接节点处下方分别设有第一竖向支撑柱(3),该第一竖向支撑柱(3)通过第一连接结构(6)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边框架梁(1)和第二边框架梁(2)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木框架梁柱节点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6)包括第一插接板(601)和第二插接板(605);所述第二边框架梁(2)的端面上正对设置有两块第一对接板(602),两块所述第一对接板(602)的内壁上分别设有所述第一插接板(601),两块所述第一对接板(602)上的第一插接板(601)之间形成第一插接槽(603);所述第一边框架梁(1)的端面上正对设置有两块第二对接板(606),所述第二对接板(606)之间的第一边框架梁(1)的端面上设有第二插接板(605),该第二插接板(605)与所述两块所述第二对接板(606)之间分别形成第二插接槽(607);所述第一插接板(601)分别插设在对应的所述第二插接槽(607)内,所述第二插接板(605)插设在所述第一插接槽(603)内,所述第一对接板(602)的端面和第二对接板(606)的端面对接拼合成直角状,所述第一插接板(601)和第二插接板(605)之间贯穿有至少一个第一竖向固定孔(604),所述第一竖向支撑柱(3)的上端面设有第一竖向插接榫(608),该第一竖向插接榫(608)插设在所述第一竖向固定孔(604)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竹木框架梁柱节点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板(601)和第二插接板(605)之间贯穿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竖向固定孔(604);其中一个所述第一竖向固定孔(604)靠近所述第一边框架梁(1),其两端分别贯穿所述第二对接板(606);另一个所述第一竖向固定孔(604)靠近所述第二边框架梁(2),其两端分别贯穿所述第一对接板(602);所述第一竖向支撑柱(3)上对应两个所述第一竖向固定孔(604)分别设有两根所述第一竖向插接榫(608),两根所述第一竖向插接榫(608)分别插设在对应的第一竖向固定孔(604)内。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竹木框架梁柱节点构造,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竖向固定孔(604)均为方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竹木框架梁柱节点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接板(602)、第一插接板(601)和第二边框架梁(2)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胜,万虹宇,刘杨,肖云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