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生植物功能群组合处理精养池塘污水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80646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04: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生植物功能群组合处理精养池塘污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精养池塘污水排放区域;(2)选择水生植物;(3)优化组合水生植物功能群;(4)种植水生植物;(5)处理精养池塘污水。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成本低廉、操作简单、收效显著,安全无二次污染,可在针对精养池塘污水排放区域的水体生态修复中加以使用;适用于养殖污水处理、水生植物群落多样性改善工程,湖泊富营养化治理、水生态修复与治理等。

A method of combination of functional group of aquatic plants to treat wastewater in fine pon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quatic plant functional group combined treatment of intensive ponds sewage treatment method,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choose intensive ponds sewage discharge area; (2) choose aquatic plants; (3) optimization of aquatic plant functional groups; (4) the cultivation of aquatic plants; (5) intensive processing sewage pond. The method has low cost, simple operation, safe and effective, no two pollution, can be used in th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water in intensive pond sewage discharge area; suitable for aquaculture wastewater treatment, aquatic plant community diversity improvement project, eutrophic lake, wate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management et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生植物功能群组合处理精养池塘污水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精养池塘污水处理、水生植物群落多样性改善工程,湖泊富营养化治理、水生态修复与治理等,尤其涉及一种水生植物功能群组合处理精养池塘污水的方法。
技术介绍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2015年我国水产养殖产量为6950万吨,占全球总量的61.7%,是全球最大的水产养殖国。而我国水产品产量的增加量又主要靠水产养殖来实现。目前,我国由于水产养殖高密度、高产量的养殖模式导致人为投放的有机饵料和渔用药物远超过养殖水体的自净能力,使得水体营养盐升高,化学耗氧量剧增、沉积于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含量升高,残留药物积累,有害微生物和噬污生物繁衍,最终养殖生态系统失衡。因此,水产养殖业对环境的破环与影响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针对我国水产养殖环境退化的现状及原因,目前已出现了多种修复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均具有一定的作用,但都有其应用的局限性。物理和化学方法具有简便快捷等特点,是池塘养殖水体处理的常用方法,但成本高,并有一定弊病;而生物净化具有投资少、处理成本低、无二次污染,且有利于建立合理的水生生态循环系统等优点。在日益提倡环保、节能的社会大背景下,生物净化技术有着更为广泛的应用和发展,但生物滤膜须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而有益微生物受环境波动的影响较大,效果不稳定,它只是将水环境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并不能将过多的营养盐从水体中去除。相比之下,水生植物修复具备的优点有:(1)可以在养殖场所进行,减少了运输费、设施费;(2)对水体的富营养化物质、有机污染物、重金属污染物等有良好的处理效果;(3)能实现水体营养平衡,改善水体的自净能力;(4)造价相对较低,不需耗能或低耗能,能高效、稳定、便宜地解决养殖环境退化的问题。因此,水生植物更适合我国目前养殖业小规模经营、分散化养殖、养殖者理论知识缺乏的现状。水生植物是淡水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具有防止底泥悬浮、净化水体,为水生动物提供庇护场所和产卵场所,为草食性水生动物提供食物来源等重要作用,在维持淡水生态系统稳定、提高生态系统自净功能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通常,水生植物的功能多样性越高,其促进水生态系统自净功能的作用越大,能显著提高处理污水的效果,延长污水处理系统的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技术上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水生植物功能群组合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收效显著,安全无二次污染,可在针对精养池塘污水排放区域的水体生态修复中加以使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选择精养池塘污水排放区域。该区域应位于精养池塘污水排放出口附近20米左右范围内,便于将精养池塘污水引至该区域,并且该区域应适合水生植物的生长繁殖。所述的水生植物种植区域水位和进出水量为可控制的。(2)选择合适的水生植物。根据水生植物的功能性状特征(如物候期、花期、株高、茎直径、比叶面积、叶干物质比重、叶厚、茎干物质比重等)以及功能群类型(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漂浮植物),基于功能性状范围的沉水植物选择标准:物候期范围为120至250天;花期范围为60至200天;株高范围为50至200厘米;茎直径范围为0.1至5.5毫米;比叶面积范围为70至150平方米每千克干重;叶干物质比重范围为40至180毫克每克干重;叶厚范围为0.08至1毫米;茎干物质比重范围为25至220毫克每克干重;基于功能性状范围的挺水植物选择标准:物候期范围为170至300天;花期范围为20至180天;株高范围为15至150厘米;茎直径范围为2至30毫米;比叶面积范围为10至80平方米每千克干重;叶干物质比重范围为100至400毫克每克干重;叶厚范围为0.1至2毫米;茎干物质比重范围为40至320毫克每克干重;基于功能性状范围的漂浮植物选择标准:物候期范围为200至300天;花期范围为40至200天;株高范围为5至150厘米;茎直径范围为1至10毫米;比叶面积范围为10至60平方米每千克干重;叶干物质比重范围为80至200毫克每克干重;叶厚范围为0.15至1毫米;茎干物质比重范围为40至150毫克每克干重。选择功能各异的水生植物备选物种,沉水植物如菹草、伊乐藻、金鱼藻、轮叶黑藻、苦草、水车前、狐尾藻、小眼子菜、篦齿眼子菜、微齿眼子菜、马来眼子菜中的3种以上;挺水植物如鸭舌草、香蒲、泽泻、菰、南荻、芦苇中的3种以上;漂浮植物如水蕹菜、水鳖、金银莲花、空心莲子草、水葫芦中的3种以上。(3)根据水生植物功能群进行优化组合。选择合适的水生植物物种数量7种以上(含7种),各物种相对生物量范围为0.5%至40%,计算不同组合群落的功能多样性,针对精养池塘污水特征选择具有较高功能多样性(大于3)的群落组合。所述的不同组合群落的功能多样性计算公式为Pi指群落中第i个物种的相对生物量,Dij指群落中物种i与物种j的功能相异性,S指群落中物种的数量。(4)种植水生植物。利用移栽法种植挺水植物,通过整株移入漂浮植物,并通过竹制三角形或方形或圆形或不规则形状漂浮围栏将漂浮植物围住,种植沉水植物除苦草为整株移栽外,其他为植株顶端插植法,挺水植物移栽密度为1或5或9或16或22或28或36株/m2,沉水植物种植密度为1或10或20或30或40或50或60或70或80或90或100或110或120或130或140或150株/m2,漂浮植物移入密度为1或10或20或30或40或50株m2。所述的水生植物种植时间为当年4-5月份,此时水生植物一般处于生长萌发阶段,而精养池塘污水排放量小。所述的水生植物种植期间,种植面积为种植区域的30%左右,水位控制在50cm左右,水体透明度为大于水深的80%。所述的竹制三角形或方形或圆形或不规则形状漂浮围栏是为了让漂浮植物生长在围栏内的装置,其数量为1或2或3或4或5,其总面积为小于种植区域面积的30%。(5)处理精养池塘污水。待水生植物种植区域植被盖度达到80%,将精养池塘污水引入该区域(6)定期监测水生植物种植区域进出口水体水质和水生植物盖度。(7)收割水生植物,除菹草为5月或6月收割外,其他水生植物于秋末冬初收割,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只收割地上部分,漂浮植物整株收割,三者收割量均为总生物量的50%-90%。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通过优选具有较高功能多样性和功能群的水生植物群落,显著提高污水处理生态系统的自净功能,实现水体系统的健康稳定和自我维系。2.水生植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提高能有效提高其处理精养池塘污水的效率。通过对水生植物的富集和定期收割,将污染物移除出水体,实现原位修复。具有经济、安全、高效、可持续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进行地点的简图。图2为总氮(TN,mg/L)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图3为总氮去除率(TN,%)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图4为总氮(TP,mg/L)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图5为总氮去除率(TP,%)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图6为硝态氮(NO3-N,mg/L)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图7为硝态氮去除率(NO3-N,%)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图8为铵态氮(NH4-N,mg/L)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图9为铵态氮去除率(NH4-N,%)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图10为化学耗氧量指数(CODMn,mg/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水生植物功能群组合处理精养池塘污水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生植物功能群组合处理精养池塘污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精养池塘污水排放区域,所述的区域位于精养池塘污水排放出口20米内,水位和进出水量为可控制;(2)选择水生植物,包括选择沉水植物3种以上、挺水植物3种以上、漂浮植物3种以上;(3)优化组合水生植物功能群,包括计算不同组合群落的功能多样性、选择功能多样性大于3的群落组合;(4)种植水生植物;包括移栽法种植挺水植物、整株移入漂浮植物、种植沉水植物;(5)处理精养池塘污水,包括水生植物种植区域植被盖度达到80%,将精养池塘污水引入该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2.27 CN 20171010812261.一种水生植物功能群组合处理精养池塘污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精养池塘污水排放区域,所述的区域位于精养池塘污水排放出口20米内,水位和进出水量为可控制;(2)选择水生植物,包括选择沉水植物3种以上、挺水植物3种以上、漂浮植物3种以上;(3)优化组合水生植物功能群,包括计算不同组合群落的功能多样性、选择功能多样性大于3的群落组合;(4)种植水生植物;包括移栽法种植挺水植物、整株移入漂浮植物、种植沉水植物;(5)处理精养池塘污水,包括水生植物种植区域植被盖度达到80%,将精养池塘污水引入该区域。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不同组合群落的功能多样性,其计算公式为Pi指群落中第i个物种的相对生物量,Dij指群落中物种i与物种j的功能相异性,S指群落中物种的数量。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种植水生植物,其时间为当年4-5月份。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种植水生植物,其面积为种植区域的30%,水位控制在50cm,水体透明度为大于水深的80%。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选择水生植物,根据水生植物的功能性状和功能群类型进行选择;所述的功能性状包括:沉水植物的功能性状、挺水植物的功能性状、漂浮植物的功能性状;所述的沉水植物的功能性状,包括:物候期范围为120至250天、花期范围为60至200天、株高范围为50至200厘米、茎直径范围为0.1至5.5毫米、比叶面积范围为70至150平方米每千克干重、叶干物质比重范围为40至180毫克每克干重、叶厚范围为0.08至1毫米、茎干物质比重范围为25至220毫克每克干重;所述的挺水植物的功能性状,包括:物候期范围为170至300天、花期范围为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符辉郭春晶钟家有袁桂香方少文胡建民楼倩代涛涛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