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降低建筑能耗的热电联产轻钢厂房屋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04217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0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降低建筑能耗的热电联产轻钢厂房屋顶,其结构包括原建筑立面、太阳能电池组件安装支架、原建筑屋顶、空气夹层下底板、空气腔、风道盖板、太阳能电池组件中间支撑件、太阳能电池组件,空气腔结合外部强排风机和风道盖板共同配合,实现热空气自然对流、强排对流或封堵,其中,热空气的对流有助于降低夏季建筑的用冷量,同时降低光伏阵列工作温度,提高光伏阵列发电效率,空气腔的封堵有助于提高冬季建筑屋顶的保温性能,光伏阵列的使用年限高于原彩钢瓦屋顶,变相提高建筑屋顶使用寿命,参与对流的热空气可收集再利用,作为厂房热水的前级热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降低建筑能耗的热电联产轻钢厂房屋顶
本技术是一种可降低建筑能耗的热电联产轻钢厂房屋顶,属于太阳能建筑领域。
技术介绍
常规轻钢厂房屋顶光伏电站的安装支架功能单一,只能够为太阳能电池组件提供支撑与固定的作用,现有轻钢厂房的屋顶为彩钢瓦,其防腐能力与防水能力有限,大部分屋顶会在10年以内进行更换。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120363411.9的一种钢结构厂房屋顶拼装结构,包括多块彩钢板依次边缘搭接而成,彩钢板由左、中、右三部分组成,左部边缘为水平段并向内接一开口朝下的凸楞,右部边缘为开口朝下的凸楞;拼接结构由第二块彩钢板的左部凸楞扣接住第一块彩钢板的右部凸楞,所述第二块结构件左部水平段压盖于第一块结构件的中部上方。该技术利用第二块彩钢板的左部凸楞扣接住第一块彩钢板的右部凸楞,依次形成封闭的钢结构厂房屋顶,方楞结构的选用有效地拉长了楞边长,增强了彩钢板的搭接稳固性;同时,第二块结构件左部水平段压盖于第一块结构件的中部上方,即形成双层保险结构,即便大雨也无法渗入屋顶,现有技术不能有效解决轻钢工业厂房屋顶防水、保温及防腐性能不佳的问题,不能解决光伏电站副产热无法利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降低建筑能耗的热电联产轻钢厂房屋顶,以解决不能有效解决轻钢工业厂房屋顶防水、保温及防腐性能不佳的问题,不能解决光伏电站副产热无法利用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可降低建筑能耗的热电联产轻钢厂房屋顶,其结构包括原建筑立面、太阳能电池组件安装支架、原建筑屋顶、空气夹层下底板、空气腔、风道盖板、太阳能电池组件中间支撑件、太阳能电池组件,所述的空气腔设于空气夹层下底板上方,所述的风道盖板设于空气夹层下底板上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中间支撑件和空气夹层下底板相连接,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设于风道盖板上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安装支架由分离槽、上卡扣、下卡扣、固定件、支架底座组成,所述的分离槽设于上卡扣左侧,所述的下卡扣设于上卡扣下方,所述的固定件设于下卡扣下方,所述的支架底座设于固定件左侧。进一步地,所述的原建筑立面和原建筑屋顶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安装支架设于空气夹层下底板左侧。进一步地,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外观为长方形。进一步地,所述的空气夹层下底板为扁平长方形。进一步地,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为双玻太阳能组件,双玻太阳能组件是采用双面玻璃的太阳能板,具有透光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空气腔结合外部强排风机和风道盖板共同配合,实现热空气自然对流、强排对流或封堵。其中,热空气的对流有助于降低夏季建筑的用冷量,同时降低光伏阵列工作温度,提高光伏阵列发电效率,空气腔的封堵有助于提高冬季建筑屋顶的保温性能,光伏阵列的使用年限高于原彩钢瓦屋顶,变相提高建筑屋顶使用寿命,参与对流的热空气可收集再利用,作为厂房热水的前级热源。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可降低建筑能耗的热电联产轻钢厂房屋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可降低建筑能耗的热电联产轻钢厂房屋顶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安装支架结构示意图。图中:原建筑立面-1、太阳能电池组件安装支架-2、分离槽-201、上卡扣-202、下卡扣-203、固定件-204、支架底座-205、原建筑屋顶-3、空气夹层下底板-4、空气腔-5、风道盖板-6、太阳能电池组件中间支撑件-7、太阳能电池组件-8。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与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可降低建筑能耗的热电联产轻钢厂房屋顶:其结构包括原建筑立面1、太阳能电池组件安装支架2、原建筑屋顶3、空气夹层下底板4、空气腔5、风道盖板6、太阳能电池组件中间支撑件7、太阳能电池组件8,所述的空气腔5设于空气夹层下底板4上方,所述的风道盖板6设于空气夹层下底板4上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中间支撑件7和空气夹层下底板4相连接,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8设于风道盖板6上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安装支架2由分离槽201、上卡扣202、下卡扣203、固定件204、支架底座205组成,所述的分离槽201设于上卡扣202左侧,所述的下卡扣203设于上卡扣202下方,所述的固定件204设于下卡扣203下方,所述的支架底座205设于固定件204左侧,所述的原建筑立面1和原建筑屋顶3相连接,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安装支架2设于空气夹层下底板4左侧,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6外观为长方形,所述的空气夹层下底板4为扁平长方形,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6为双玻太阳能组件,双玻太阳能组件是采用双面玻璃的太阳能板,具有透光性。本技术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7为太阳能电池板是通过吸收太阳光,将太阳辐射能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或间接转换成电能的装置,大部分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材料为"硅",但因制作成本很大,以致于它还不能被大量广泛和普遍地使用。相对于普通电池和可循环充电电池来说,太阳能电池属于更节能环保的绿色产品。在已建传统轻钢厂房屋顶安装支撑件,构建光伏电站安装平台,利用具有防水功能的太阳能电池组件7安装方式安装光伏电站,使光伏电站覆盖整个屋面,以此方式形成对原有屋顶的保护,原有彩钢瓦屋面与支架、太阳能电池组件7构成平行于排水方向的空气夹层,利用空气的自然对流或者强迫风循环将屋顶表面的热空气排出,达到建筑屋顶降温的效果,在低温天气,将空气夹层封闭,增强原有屋顶的保温效果,在有条件的建筑屋顶构建风道,利用空气换热器将可利用的热量收集,并加以利用,对于新建轻钢厂房,采用半透光材料作为屋顶,利用太阳能电池组件6的透光性,实现白天建筑厂房室内利用自然光照明的效果,太阳能光伏电站本身具有发电能力,加上对热空气的集中收集,实现轻钢厂房建筑的太阳能热电联产,可控的散热和保温性能,以及半透光屋顶的使用,可以降低建筑的能耗。本技术的原建筑立面1、太阳能电池组件安装支架2、分离槽201、上卡扣202、下卡扣203、固定件204、支架底座205、原建筑屋顶3、空气夹层下底板4、太阳能电池组件中间支撑件5、太阳能电池组件6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不能有效解决轻钢工业厂房屋顶防水、保温及防腐性能不佳的问题,不能解决光伏电站副产热无法利用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空气腔结合外部强排风机和风道盖板共同配合,实现热空气自然对流、强排对流或封堵,热空气的对流有助于降低夏季建筑的用冷量,同时降低光伏阵列工作温度,提高光伏阵列发电效率,空气腔的封堵有助于提高冬季建筑屋顶的保温性能,光伏阵列的使用年限高于原彩钢瓦屋顶,变相提高建筑屋顶使用寿命,参与对流的热空气可收集再利用,作为厂房热水的前级热源,具体如下所述:所述的分离槽201设于上卡扣202左侧,所述的下卡扣203设于上卡扣202下方,所述的固定件204设于下卡扣203下方,所述的支架底座205设于固定件2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降低建筑能耗的热电联产轻钢厂房屋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降低建筑能耗的热电联产轻钢厂房屋顶,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原建筑立面(1)、太阳能电池组件安装支架(2)、原建筑屋顶(3)、空气夹层下底板(4)、空气腔(5)、风道盖板(6)、太阳能电池组件中间支撑件(7)、太阳能电池组件(8),所述的空气腔(5)设于空气夹层下底板(4)上方,所述的风道盖板(6)设于空气夹层下底板(4)上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中间支撑件(7)和空气夹层下底板(4)相连接,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8)设于风道盖板(6)上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安装支架(2)由分离槽(201)、上卡扣(202)、下卡扣(203)、固定件(204)、支架底座(205)组成,所述的分离槽(201)设于上卡扣(202)左侧,所述的下卡扣(203)设于上卡扣(202)下方,所述的固定件(204)设于下卡扣(203)下方,所述的支架底座(205)设于固定件(204)左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降低建筑能耗的热电联产轻钢厂房屋顶,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原建筑立面(1)、太阳能电池组件安装支架(2)、原建筑屋顶(3)、空气夹层下底板(4)、空气腔(5)、风道盖板(6)、太阳能电池组件中间支撑件(7)、太阳能电池组件(8),所述的空气腔(5)设于空气夹层下底板(4)上方,所述的风道盖板(6)设于空气夹层下底板(4)上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中间支撑件(7)和空气夹层下底板(4)相连接,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8)设于风道盖板(6)上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安装支架(2)由分离槽(201)、上卡扣(202)、下卡扣(203)、固定件(204)、支架底座(205)组成,所述的分离槽(201)设于上卡扣(202)左侧,所述的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普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