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叶机的吸口移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0329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0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吸叶机的吸口移动机构,包括用于放置吸口的底座,还包括顶板,所述的顶板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上固定有推进轮,所述的顶板沿自身的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引导条,所述的底座与所述引导条固定连接,所述的引导条上固定有凸起,所述的推进轮上开设有用于与凸起抵触的凹槽,达到了提升生产效率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叶机的吸口移动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吸叶机,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吸叶机的吸口移动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绿化面积越来越大;如公园、公路及街道绿化带、私家园林等等。为了保证美观性,这些绿化均需要经常修剪。现有的吸叶机包括吸口和机体,吸口将落叶吸入,并从机体的吸气口导入到机体中,在机体内放置收集袋,继而将落叶置于收集袋中。目前,公告号为CN20525912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吸叶机高度调节机构,它包括固定板、下底板、上底板和交叉杆组,下底板安装在固定板上,下底板的尾部开设有第一滑槽,上底板的尾部开设有第二滑槽,交叉杆组至少为两组且平行设置,交叉杆组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二杆体,第一杆体的头部铰接在下底板上,尾部滑配在第二滑槽内,第二杆体的头部铰接在上底板上,尾部滑配在所述第一滑槽内,第二杆体的尾部连接有连杆,连杆上设有顶杆,固定板上设有螺母,螺母内配合安装有丝杆,丝杆的头部与所述顶杆连接,丝杆的尾部设有摇把。这种吸叶机高度调节机构结构简单,对绿化带和道路进行清扫时,绿化带和道路之间往往会有水泥制成的路肩隔离,并且路肩较高;在将路面上的树叶清扫完毕之后,草坪上的落叶距离路肩较远,需要将固定板抬起,并且翻过路肩才能清扫草坪上的树叶;但是固定板往往较重,工人搬动固定板以及固定板上的吸叶机较为费力,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吸叶机的吸口移动机构,推进轮通过凸起推动吸口移动,达到提升工作效率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吸叶机的吸口移动机构,包括用于放置吸口的底座,还包括顶板,所述的顶板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上固定有推进轮,所述的顶板沿自身的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引导条,所述的底座与所述引导条固定连接,所述的引导条上固定有凸起,所述的推进轮上开设有用于与凸起抵触的凹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杆转动带动推进轮转动,通过凹槽的内壁与凸起抵触,通过凸起推动引导条沿着长度方向移动,底座随着引导条的移动而移动,即可将吸口随着底座的移动而移动,即可使吸口吸取落叶,从而免去了搬动吸叶机的繁琐过程,操作简便,有效提升生产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包括支撑盒以及转动连接于支撑盒内的驱动轮,所述的驱动轮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的螺杆的一端与所述顶板背对连接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的支撑盒上固定有套筒,所述的螺杆穿设于套筒中,所述的套筒远离支撑盒的一端通过底板固定于机体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驱动轮转动,驱动轮通过螺纹的作用带动螺杆沿自身的轴向移动,即可通过螺杆推动顶板移动,实现顶板的升降,便于调节吸口的位置,以适应不同位置的落叶,具有较好的实用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顶板上固定有中继管,所述的中继管通过第一波纹管与吸口连接,所述中继管远离第一波纹管的一端通过第二波纹管和吸气口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波纹管和第二波纹管能够实现伸缩,继而能够使吸口在前后移动和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吸口可以持续吸取落叶,并将落叶吸入到机体中,操作简便,从而能够进一步有效提升工作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驱动轮的外壁上啮合有蜗杆,所述的蜗杆转动连接于底板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蜗杆与驱动轮啮合,并通过蜗杆带动驱动轮转动较为简便,同时,能够使驱动轮的转动较为平稳,同时,蜗杆的传动具有自锁性,使得顶板不易因重力的作用随意发生移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蜗杆上固定有第一齿轮,所述的第一齿轮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的第二齿轮转动连接于底板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第二齿轮,将第二齿轮带动第一齿轮转动,将第一齿轮带动蜗杆转动,通过调节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的齿数比,能够便于调节蜗杆的转速,便于调节顶板的位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二齿轮的外径小于第一齿轮的外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传动比,能够使第二齿轮带动第一齿轮转动较为省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螺杆通过支撑板与顶板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的设置,能够与顶板之间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从而使顶板的放置更为平稳,有效提升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支撑盒的内壁上固定有轴承,所述的驱动轮的端面与所述轴承的端面抵触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轴承的设置,能够对驱动轮支撑,同时,能够使驱动轮不易产生较大磨损,提升了驱动轮的使用寿命。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将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蜗杆转动,蜗杆带动驱动轮旋转,使驱动轮通过螺纹使螺杆沿着自身的轴向移动,将顶板上下移动;通过将连接杆转动,连接杆带动推进轮旋转,通过凹槽的内壁与凸起抵触,推动引导条沿着自身长度方向移动,使得吸口通过底座随着引导条的移动而移动,从而实现了吸口的前后移动,从而免去了搬动吸叶机的繁琐过程,有效提升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方向视图。附图标记:1、底板;11、套筒;2、支撑盒;21、第一通孔;22、轴承;23、驱动轮;24、螺杆;25、蜗杆;26、固定板;31、第一齿轮;32、第二齿轮;4、电机;41、本体;42、驱动轴;5、顶板;51、支撑板;52、滑槽;53、引导条;61、凸起;62、支撑杆;621、第二通孔;63、连接杆;64、推进轮;65、凹槽;7、中继管;8、底座;9、吸口;91、进气部;92、过渡部;93、出口部;94、第一波纹管;95、第二波纹管。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吸叶机的吸口移动机构,包括呈长方体设置的底板1,底板1水平放置并固定连接在吸叶机的机体的前端,底板1上固定有两个钢制的圆柱形的套筒11,将套筒11竖直放置。套筒11远离底板1的一端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横截面为圆形的空腔(图中未示出)。套筒11远离底板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呈长方体的支撑盒2,支撑盒2开设有置物腔,将置物腔与空腔连通,支撑盒2上表面开设有和置物腔连通的第一通孔21,置物腔内部固定有两个轴承22,两个轴承22之间置有一个驱动轮23,驱动轮23为蜗轮,蜗轮在两个轴承22之间,将蜗轮和轴承22水平放置。蜗轮的内径小于轴承22的内径,蜗轮的外径小于轴承22的外径,蜗轮的端面与轴承22的端面抵触。蜗轮的内壁设有螺纹,蜗轮内壁的螺纹与螺杆24螺纹连接。螺杆24下端伸入套筒11的空腔内,且与空腔内壁之间有一定间隙。蜗杆25的中部通过轴承22(图中未示出)与长方体的固定板26转动连接,固定板26远离蜗杆25的一端固定在底板1上,对蜗杆25进行支撑,两个蜗轮同时与蜗杆25互相啮合。蜗杆25的一端固定有第一齿轮31,将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啮合。电机4包括本体41和转动连接在本体41上的驱动轴42。将第二齿轮32固定在电机4的驱动轴42上。将本体41通过放置杆固定于底板1上。第二齿轮32的外径小于第一齿轮31的外径。螺杆24远离套筒11的一端和支撑板51固定连接。将支撑板51背对螺杆24的一侧固定连接在钢制的长方体的顶板5的下表面。顶板5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平行的间隔一定距离的滑槽52,滑槽52中滑动连接有两块长方体的引导条53,引导条5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吸叶机的吸口移动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叶机的吸口(9)移动机构,包括用于放置吸口(9)的底座(8),其特征是:还包括顶板(5),所述的顶板(5)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杆(63),所述的连接杆(63)上固定有推进轮(64),所述的顶板(5)沿自身的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引导条(53),所述的底座(8)与所述引导条(53)固定连接,所述的引导条(53)上固定有凸起(61),所述的推进轮(64)上开设有用于与凸起(61)抵触的凹槽(6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叶机的吸口(9)移动机构,包括用于放置吸口(9)的底座(8),其特征是:还包括顶板(5),所述的顶板(5)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杆(63),所述的连接杆(63)上固定有推进轮(64),所述的顶板(5)沿自身的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引导条(53),所述的底座(8)与所述引导条(53)固定连接,所述的引导条(53)上固定有凸起(61),所述的推进轮(64)上开设有用于与凸起(61)抵触的凹槽(6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叶机的吸口(9)移动机构,其特征是:包括支撑盒(2)以及转动连接于支撑盒(2)内的驱动轮(23),所述的驱动轮(23)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杆(24),所述的螺杆(24)的一端与所述顶板(5)背对连接杆(63)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的支撑盒(2)上固定有套筒(11),所述的螺杆(24)穿设于套筒(11)中,所述的套筒(11)远离支撑盒(2)的一端通过底板(1)固定于机体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吸叶机的吸口(9)移动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顶板(5)上固定有中继管(7),所述的中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庆海杨学志
申请(专利权)人:嘉善县银鹃园林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