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编机上下移圈提花控制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02654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0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圆编机上下移圈提花控制机构,包括上针盘、复位三角组件、上移圈工作三角组件、上提花片、织针、进纱嘴、下移圈工作三角组件、中间针、下提花片、下选针器、下针盘、护针板和两组针开舌片,所述织针包括上织针和下织针,所述上针盘和所述下针盘的外缘上均设有护针板,确保所述织针平稳滑行;两组针开舌片均位于所述进纱嘴的起针处,一组针开舌片用于打开上织针的针舌进行下一轮编织,另外一组用于打开下织针的针舌进行下一轮编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织针运行平稳、顺畅、传动误差小、使用寿命长,适用于多种花型、选针精确、产能高、织品品质好。

An upper and lower circle jacquard control mechanism for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down the jacquard control mechanism, including the needle plate, reset module, ring up triangle triangular component, work piece, jacquard needles, yarn feeding nozzle, down ring assembly, middle and lower triangular needle plate, jacquard needle selecting machine, needle plate, support the needle plate and two needle open tabs and the needle on the needle and the needle comprises the outer edge, on the needle plate and the needle plate are arranged on the guard plate, ensure the smooth glide two needle needle; open tabs are located in the feeding mouth at the needle. A group of open needle tongue to open the needle tongue needle for the next round of weaving, another group used to open the needle under the tongue for the next round of knitting needl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table operation, smooth transmission, needle small error, long service life, suitable for a variety of flowers, needle precision, high capacity, good qua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编机上下移圈提花控制机构
本技术涉及针织圆机
,尤其涉及到一种圆编机上下移圈提花控制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圆编机利用上织针和下织针配合使用完成双面绣花,为了使织针的针舌能够可靠的开启,通常设有针开舌片,但是现有的针开舌片通常固定设置,容易与织针的针钩出现刚性碰撞使织针造成损伤,不仅浪费资源,且降低了工作效率,且现有的圆编机的上移圈三角和下移圈三角的通常是一成不变的,能够使用的花型有限。现有的提花片与上移圈三角的连接是通过两个针脚进行走针工作的,其与织针是同进同出,在织针的装配过程中,需要将提花片与织针先装配好,再放入针盘上,再与上移圈三角的走针槽进行连接,以达到移圈动作,此结构在装配上费时费用,而且由于提花片和织针的连接关系为点对点关系,在织针过程中容易出现打滑,不顺畅,使用寿命短,因此急需一种织针运行平稳、顺畅、传动误差小、使用寿命长,设备适用于多种花型、选针精确、产能高、织品品质好的圆编机上下移圈提花控制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织针运行平稳、顺畅、传动误差小、使用寿命长、设备适用于多种花型、选针精确、产能高、织品品质好的圆编机上下移圈提花控制机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一种圆编机上下移圈提花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选针机构、下选针机构、开舌机构,所述上选针机构包括上针盘1、复位三角组件2、上移圈工作三角组件3、上提花片4、上织针6A、上选针器16,所述上针盘1的上端面上设有若干个沿径向设置的针槽,每个针槽内均设有一个上提花片4和一个上织针6A,且所述上提花片4的前端面与所述上织针6A的后端面接触形成一工作面,面面接触能够使所述上提花片4与上织针6A相对接并同时工作,所述上移圈工作三角组件3对应设置在所述上针盘1的上方,且所述上提花片4的走针脚41和所述上织针6A的针踵均位于所述上移圈工作三角组件3的轨迹槽内,上提花片4和上织针6A相对上移圈工作三角组件3可滑动;所述上选针器16设于上提花片4的上方,且上选针器16的刀头与上提花片4的选针脚45相接;所述复位三角组件2设于所述上提花片4的尾端43,用于所述上提花片4的复位及预备下一轮选针工作;所述上提花片4的尾端43的下端面上设有一限位槽44,所述限位槽44压设在复位三角组件2的顶面,使得限位槽44在复位三角组件2上滑动复位;所述上提花片4的下端面设有一支点42,且所述支点42靠近所述上提花片4的前端,利用杠杆原理使所述上提花片4在回压过程或选针过程中在自重作用下与上织针6A的后端面顺畅分离;所述下选针机构包括下移圈工作三角组件8、中间针9、下提花片10、下选针器11、固定座12、下针盘14,所述下针盘14位于上针盘1的下方,且下针盘14的外周上均匀设有若干个移圈提花针槽,且移圈提花针槽沿下针盘14的轴向延伸,每个移圈提花针槽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一个下织针6B、一个中间针9和一个下提花片10,所述下移圈工作三角组件8和下选针器11均设于下针盘14的外圈上,且所述下织针6B的针踵和中间针9上的工作脚位于所述下移圈工作三角组件8的轨迹槽内,所述下织针6B和中间针9相对于下移圈工作三角组件8可滑动;所述下选针器11的选针刀与下提花片10的工作踵相配合,所述下选针器11固定于固定座12上;所述开舌机构包括上切盘15,所述上切盘15位于上织针6A和下织针6B相交处的右上方;所述上切盘15上设有进纱嘴7和两组针开舌片13,两组针开舌片13均位于所述进纱嘴7的起针处,一组针开舌片13用于打开上织针6A的针舌61进行下一轮编织,另外一组针开舌片13用于打开下织针6B的针舌61进行下一轮编织。所述上针盘1和下针盘14的外缘上均设有护针板5。所述上移圈工作三角组件3包括第一工作三角组件31和第二工作三角组件32,所述上提花片4的走针脚41设于第一工作三角组件31的轨迹槽内,所述上织针6A的针踵设于第二工作三角组件32的轨迹槽内;所述第二工作三角组件32内包括有可以进行互换的互换性上移圈工作三角组件321,所述下移圈工作三角组件8内包括有可以进行互换的互换性下移圈工作三角组件81,根据编织花型的不同,可以用不同的三角组件替换互换性上移圈工作三角组件321或互换性下移圈工作三角组件81。所述互换性上移圈工作三角组件321包括第一互换上移圈三角3211和第二互换上移圈三角3212,所述第一互换上移圈三角3211上设有第一上移圈走针槽32111,所述第二互换上移圈三角3212上设有第二上移圈走针槽32121,所述第一上移圈走针槽32111和第二上移圈走针槽32121均呈倒Y形,所述第一上移圈走针槽32111和第二上移圈走针槽32121的Y形两根支端相对设置。所述互换性下移圈工作三角组件81包括第一互换下移圈三角811和第二互换下移圈三角812,所述第一互换下移圈三角811上设有第一下移圈上走针槽8111和第一下移圈下走针槽8112;所述第二互换下移圈三角812上设有第二下移圈上走针槽8121和第二下移圈下走针槽8122;所述第一下移圈上走针槽8111和第一下移圈下走针槽8112均呈倒Y形,所述第一下移圈上走针槽8111和第一下移圈下走针槽8112的Y形两根支端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下移圈上走针槽8121呈喇叭状;所述第二下移圈下走针槽8122包括斜下走针槽81221和直走针槽81222,斜下走针槽81221的上端与直走针槽81222的右端相连接。所述上织针6A和下织针6B内分别设有一织针移圈弹片62,所述织针移圈弹片62用于增加上织针6A和下织针6B的移圈功能。所述上提花片4、下提花片10、上织针6A和下织针6B均为弹性弧型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织针运行平稳、顺畅、传动误差小、使用寿命长,设备适用于多种花型、选针精确、产能高、织品品质好、且多元化。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织针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3本技术针开舌片与针舌的配合示意图;图4本技术上提花片结构示意图;图5本技术上移圈工作三角组件结构示意图;图6本技术下移圈工作三角组件结构示意图;图7本技术互换性上移圈工作三角组件结构示意图;图8本技术互换性下移圈工作三角组件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详述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圆编机上下移圈提花控制机构,包括上选针机构、下选针机构、开舌机构,上选针机构包括上针盘1、复位三角组件2、上移圈工作三角组件3、上提花片4、上织针6A、上选针器16,上针盘1的上端面上设有若干个沿径向设置的针槽,每个针槽内均设有一个上提花片4和一个上织针6A,且所述上提花片4的前端面与所述上织针6A的后端面接触形成一工作面,面面接触能够使所述上提花片4与上织针6A相对接并同时工作,所述上移圈工作三角组件3对应设置在所述上针盘1的上方,且所述上提花片4的走针脚41和所述上织针6A的针踵均位于所述上移圈工作三角组件3的轨迹槽内,上提花片4和上织针6A相对上移圈工作三角组件3可滑动;所述上选针器16设于上提花片4的上方,且上选针器16的刀头与上提花片4的选针脚45相接;所述复位三角组件2设于所述上提花片4的尾端43,用于所述上提花片4的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圆编机上下移圈提花控制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圆编机上下移圈提花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选针机构、下选针机构、开舌机构,所述上选针机构包括上针盘(1)、复位三角组件(2)、上移圈工作三角组件(3)、上提花片(4)、上织针(6A)、上选针器(16),所述上针盘(1)的上端面上设有若干个沿径向设置的针槽,每个针槽内均设有一个上提花片(4)和一个上织针(6A),且所述上提花片(4)的前端面与所述上织针(6A)的后端面接触形成一工作面,面面接触能够使所述上提花片(4)与上织针(6A)相对接并同时工作,所述上移圈工作三角组件(3)对应设置在所述上针盘(1)的上方,且所述上提花片(4)的走针脚(41)和所述上织针(6A)的针踵均位于所述上移圈工作三角组件(3)的轨迹槽内,上提花片(4)和上织针(6A)相对上移圈工作三角组件(3)可滑动;所述上选针器(16)设于上提花片(4)的上方,且上选针器(16)的刀头与上提花片(4)的选针脚(45)相接;所述复位三角组件(2)设于所述上提花片(4)的尾端(43),用于所述上提花片(4)的复位及预备下一轮选针工作;所述上提花片(4)的尾端(43)的下端面上设有一限位槽(44),所述限位槽(44)压设在复位三角组件(2)的顶面,使得限位槽(44)在复位三角组件(2)上滑动复位;所述上提花片(4)的下端面设有一支点(42),且所述支点(42)靠近所述上提花片(4)的前端,利用杠杆原理使所述上提花片(4)在回压过程或选针过程中在自重作用下与上织针(6A)的后端面顺畅分离;所述下选针机构包括下移圈工作三角组件(8)、中间针(9)、下提花片(10)、下选针器(11)、固定座(12)、下针盘(14),所述下针盘(14)位于上针盘(1)的下方,且下针盘(14)的外周上均匀设有若干个移圈提花针槽,且移圈提花针槽沿下针盘(14)的轴向延伸,每个移圈提花针槽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一个下织针(6B)、一个中间针(9)和一个下提花片(10),所述下移圈工作三角组件(8)和下选针器(11)均设于下针盘(14)的外圈上,且所述下织针(6B)的针踵和中间针(9)上的工作脚位于所述下移圈工作三角组件(8)的轨迹槽内,所述下织针(6B)和中间针(9)相对于下移圈工作三角组件(8)可滑动;所述下选针器(11)的选针刀与下提花片(10)的工作踵相配合,所述下选针器(11)固定于固定座(12)上;所述开舌机构包括上切盘(15),所述上切盘(15)位于上织针(6A)和下织针(6B)相交处的右上方;所述上切盘(15)上设有进纱嘴(7)和两组针开舌片(13),两组针开舌片(13)均位于所述进纱嘴(7)的起针处,一组针开舌片(13)用于打开上织针(6A)的针舌(61)进行下一轮编织,另外一组针开舌片(13)用于打开下织针(6B)的针舌(61)进行下一轮编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编机上下移圈提花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选针机构、下选针机构、开舌机构,所述上选针机构包括上针盘(1)、复位三角组件(2)、上移圈工作三角组件(3)、上提花片(4)、上织针(6A)、上选针器(16),所述上针盘(1)的上端面上设有若干个沿径向设置的针槽,每个针槽内均设有一个上提花片(4)和一个上织针(6A),且所述上提花片(4)的前端面与所述上织针(6A)的后端面接触形成一工作面,面面接触能够使所述上提花片(4)与上织针(6A)相对接并同时工作,所述上移圈工作三角组件(3)对应设置在所述上针盘(1)的上方,且所述上提花片(4)的走针脚(41)和所述上织针(6A)的针踵均位于所述上移圈工作三角组件(3)的轨迹槽内,上提花片(4)和上织针(6A)相对上移圈工作三角组件(3)可滑动;所述上选针器(16)设于上提花片(4)的上方,且上选针器(16)的刀头与上提花片(4)的选针脚(45)相接;所述复位三角组件(2)设于所述上提花片(4)的尾端(43),用于所述上提花片(4)的复位及预备下一轮选针工作;所述上提花片(4)的尾端(43)的下端面上设有一限位槽(44),所述限位槽(44)压设在复位三角组件(2)的顶面,使得限位槽(44)在复位三角组件(2)上滑动复位;所述上提花片(4)的下端面设有一支点(42),且所述支点(42)靠近所述上提花片(4)的前端,利用杠杆原理使所述上提花片(4)在回压过程或选针过程中在自重作用下与上织针(6A)的后端面顺畅分离;所述下选针机构包括下移圈工作三角组件(8)、中间针(9)、下提花片(10)、下选针器(11)、固定座(12)、下针盘(14),所述下针盘(14)位于上针盘(1)的下方,且下针盘(14)的外周上均匀设有若干个移圈提花针槽,且移圈提花针槽沿下针盘(14)的轴向延伸,每个移圈提花针槽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一个下织针(6B)、一个中间针(9)和一个下提花片(10),所述下移圈工作三角组件(8)和下选针器(11)均设于下针盘(14)的外圈上,且所述下织针(6B)的针踵和中间针(9)上的工作脚位于所述下移圈工作三角组件(8)的轨迹槽内,所述下织针(6B)和中间针(9)相对于下移圈工作三角组件(8)可滑动;所述下选针器(11)的选针刀与下提花片(10)的工作踵相配合,所述下选针器(11)固定于固定座(12)上;所述开舌机构包括上切盘(15),所述上切盘(15)位于上织针(6A)和下织针(6B)相交处的右上方;所述上切盘(15)上设有进纱嘴(7)和两组针开舌片(13),两组针开舌片(13)均位于所述进纱嘴(7)的起针处,一组针开舌片(13)用于打开上织针(6A)的针舌(61)进行下一轮编织,另外一组针开舌片(13)用于打开下织针(6B)的针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泽经傅开实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佰源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泉州市华昊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