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建书专利>正文

一种适用于微创手术的后踝解剖锁定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96242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5 22:30
一种适用于微创手术的后踝解剖锁定钢板,属于骨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用于对后踝骨折进行固定。其技术方案是:钢板的板面下端向一侧弯曲,弯曲弧度与胫骨下端后方弧度相匹配,钢板的板面上有3‑6个锁定孔,锁定孔的螺纹与加压螺钉的螺纹相匹配,钢板的板面的上端和下端两侧分别有定位孔,定位孔的孔径与克氏针的直径相匹配,套筒的一端有螺纹与锁定孔的螺纹相匹配,套筒的另一端与配套使用的钻孔定位器的一端相对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后踝骨折手术的首创,打破了后踝骨折手术必须从胫骨后外侧或后内侧入路的传统理论和方法,从根本上解决了后踝骨折手术中跟腱解剖位置影响手术操作和手术效果的难题,也为后踝骨折手术实现微创化开辟了新路。

A posterior malleolus anatomical locking plate suitable for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A posterior ankle anatomical locking plate for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edical instruments in th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is used to fix the posterior malleolus fracture. The technical scheme is that: the lower end surface of the steel plate bending to one side, and the curvature of the distal tibia rear radian match plate on the surface of 3 6 locking holes, matching thread locking holes and screw thread, on both sides of the top and bottom plate plate respectively with positioning holes, the positioning hole aperture matching with Kirschner wire diameter, one end of the sleeve is matched with the screw thread of the locking hole, one end of the other end of the sleeve and supporting the use of drilling positioner relative connection.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the first after ankle fracture surgery, broken after ankle fracture surgery must be from the traditional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posterolateral tibial or posteromedial approach, from the fundamental solution to the posterior ankle fracture surgery operation and surgical anatomy of the Achilles tendon problems effect position influence, also after ankle fracture surgery to achieve minimally invasive open the new ro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微创手术的后踝解剖锁定钢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后踝骨折进行固定的解剖锁定钢板,属于骨科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后踝骨折是踝关节损伤的常见病,对后踝骨折的治疗通常根据骨折块的大小分别采用石膏固定、拉力螺钉固定和钢板固定三种方法。一般来说,当骨折块的小于胫骨远端关节面的1/4时采用石膏固定;当骨折块的大小达到或超过胫骨远端关节面的1/4时,一般采用拉力螺钉或钢板固定。拉力螺钉固定的损伤小,实现了骨折断端的加压,但由于采用前侧入路对骨折块的对位较差,并且后踝位于胫骨的远端,属于松质骨,拉力螺钉对骨折块不具有支撑的作用易因切割形造成新的移位,不能实现早期功能锻炼。钢板固定对骨折块实现了支撑,钢板螺钉对骨折块不具有加压作用。在选用钢板固定时,需要采用后外或后内入路,由于跟腱的阻挡,使得有效操作空间非常局限,在不增加创伤的前提下,钢板的纵轴很难与胫骨的解剖轴相平行。在应用锁定钢板时很难实现螺钉的方向与钢板垂直以达到螺钉与钢板牢固锁定,失去了锁定钢板角稳定的特性。如果使用普通钢板,螺钉的方向不能垂直于钢板,螺钉对钢板的压力出现了分解,从而使钢板与骨骼接触的摩擦力较小,易于失效。同时后外侧或后内侧入路,钢板固定后再次取出时,由于跟腱的阻挡使得取出内固定物时,拧出螺钉较为困难,易造成滑扣的现象,从而对患者的创伤较大。中国专利申请号201520720566.1公开了一种后踝固定系统,这种装置采取从后外侧入路应用加压锁定螺钉对后踝的固定,兼顾了对骨折块的加压和支撑的双重作用,但是由于后踝后外侧入路的局限性的存在,仍然很难实现钢板的纵轴与胫骨的解剖轴的平行,很难达到加压锁定螺钉与锁定孔的牢固锁定,也难以避免后外侧入路取出内固定物时易于滑扣的弊端。迄今为止,治疗后踝骨折的钢板固定技术方案均采用从采用后外或后内入路,但是由于跟腱解剖位置的特点,后外或后内入路不但手术操作空间非常狭窄,而且难以达到加压锁定螺钉与钢板牢固锁定的效果,且在取出钢板时难度较大,这种情况至今无法克服。随着骨科微创手术的开展,后踝骨折目前的钢板固定方法的弊端愈发显现,使得微创手术无法在后踝骨折手术中采用,不能发挥微创手术的优越性,成为骨科手术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亟待医生和科研人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以促进微创手术在骨科临床中的顺利发展,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地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微创手术的后踝解剖锁定钢板,这种锁定钢板可以采用微创手术放入后踝固定位置,锁定螺钉从胫骨前方打入与锁定钢板进行锁定连接,可以避免从胫骨后外侧或后内侧入路的弊端,同时兼顾了对后踝骨折块加压和支撑的双重作用,以实现后踝骨折手术的微创化发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微创手术的后踝解剖锁定钢板,它包括钢板、套筒和加压螺钉,钢板为长圆形板面,钢板的板面下端向一侧弯曲,弯曲弧度与胫骨下端后方弧度相匹配,钢板的板面上沿着钢板长度方向有3-6个锁定孔,锁定孔的螺纹与加压螺钉的螺纹相匹配,钢板的板面的上端和下端两侧分别有定位孔,定位孔的孔径与克氏针的直径相匹配,套筒的一端有螺纹与锁定孔的螺纹相匹配,套筒的另一端与配套使用的钻孔定位器的一端相对连接。上述适用于微创手术的后踝解剖锁定钢板,所述定位孔的轴线与钢板板面有向胫骨外侧的倾斜角度,定位孔的轴线与钢板板面的倾斜角度为45-60度,定位孔的轴线的延长线位于钢板的锁定孔之间的间隙中。上述适用于微创手术的后踝解剖锁定钢板,所述加压螺钉的长度与胫骨后部与胫骨前部之间的距离相匹配,加压螺钉前端有螺纹与锁定孔螺纹相匹配,加压螺钉后端有螺纹,螺纹上套有加压螺母,加压螺钉的螺杆后端面上有旋动加压螺钉的凹槽。上述适用于微创手术的后踝解剖锁定钢板,所述套筒的长度为1-2cm,套筒一端的外径与钢板的锁定孔的内径相匹配,另一端的外径与定位器的内径相匹配,套筒的内径与钻头的外径相匹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钢板放置在胫骨后部,加压螺钉从胫骨前部打入,加压螺钉穿过胫骨与钢板锁定连接,避免了从胫骨后外侧或后内侧入路时由于跟腱阻挡造成的狭小空间内操作困难和加重损伤的弊端,加压螺钉和加压螺母同时兼顾了对后踝骨折块加压和支撑的双重作用,在取出钢板时可以从胫骨前方取出加压螺钉,减少了由踝关节后方取出螺钉容易滑扣的缺陷;定位孔一改常规定位孔垂直钢板的做法,使得用克氏针固定钢板时避免了将克氏针经皮穿过跟腱的弊病,定位孔的轴线位于锁定孔的间隙,也避免了加压螺钉与定位的克氏针相互交叉的情况发生。本专利技术是后踝骨折手术的首创,打破了后踝骨折手术必须从胫骨后外侧或后内侧入路的传统理论和方法,从根本上解决了后踝骨折手术中长期没有得到解决的跟腱解剖位置影响手术操作和手术效果的难题,也为后踝骨折手术实现微创化开辟了新路,促进了骨科微创手术的发展,为减轻患者手术痛苦和提高手术质量做出了贡献,在骨科临床有极好的推广使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3是图2的侧视图。图中标记如下:钢板1、锁定孔2、定位孔3、套筒4、加压螺钉5、加压螺母6、克氏针7、胫骨8、下胫腓螺钉断钉取出定位器9。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由钢板1、套筒4、加压螺钉5、加压螺母6、克氏针7组成。图中显示,钢板1为长圆形板面,钢板1的板面下端向一侧弯曲,弯曲弧度与胫骨8下端后方弧度相匹配,使用时,钢板1的板面与胫骨8表面贴紧。图中显示,钢板1的板面上沿着钢板1长度方向有3-6个锁定孔2,锁定孔2的螺纹与加压螺钉5的螺纹相匹配,加压螺钉5前端与钢板1的锁定孔2锁定连接。图中显示,钢板1的板面的上端和下端两侧分别有定位孔3,定位孔3的孔径与克氏针7的直径相匹配,定位孔的直径为1.5mm。定位孔3的轴线与钢板1板面有向胫骨8外侧的倾斜角度,定位孔3的轴线与钢板1板面的倾斜角度为45-60度。定位孔3改变了现有的定位孔3垂直钢板1的常规做法,可以使得用克氏针7固定钢板1时不用将克氏针7经皮穿过跟腱,克氏针7可以从跟腱侧面进入,将钢板1与胫骨8固定。图中显示,定位孔3的轴线的延长线位于钢板1的锁定孔2之间的间隙中,避免了加压螺钉5与定位的克氏针7相互交叉的情况发生。图中显示,套筒4的长度为1-2cm,套筒4一端的外径与钢板1的锁定孔2的内径相匹配,另一端的外径与钻孔定位器的内径相匹配,套筒4的内径与钻头的外径相匹配。套筒4的一端有螺纹与锁定孔2的螺纹相匹配,套筒4的另一端与配套使用的钻孔定位器的一端相对,本专利技术采用的钻孔定位器是下胫腓螺钉断钉取出定位器9。套筒4的作用是为加压螺钉5打入胫骨8进行定位,加压螺钉5打入胫骨8时需要使用下胫腓螺钉断钉取出定位器9,下胫腓螺钉断钉取出定位器9的中国专利申请号201521134702.5,属于现有技术,可以用于对骨折两侧进行定位钻孔的操作。打入加压螺钉5前,将套筒4的一端与钢板1的锁定孔2螺纹连接,套筒4的另一端与配套使用的下胫腓螺钉断钉取出定位器9的一端相对连接,下胫腓螺钉断钉取出定位器9的另一端位于胫骨8前面,加压螺钉5沿着下胫腓螺钉断钉取出定位器9另一端的指示从胫骨8前面打入,下胫腓螺钉断钉取出定位器9的设计可以保证加压螺钉5穿过胫骨8后与套筒4的锁定孔2准确相对。图中显示,加压螺钉5的长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适用于微创手术的后踝解剖锁定钢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微创手术的后踝解剖锁定钢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钢板(1)、套筒(4)和加压螺钉(5),钢板(1)为长圆形板面,钢板(1)的板面下端向一侧弯曲,弯曲弧度与胫骨(8)下端后方弧度相匹配,钢板(1)的板面上沿着钢板(1)长度方向有3‑6个锁定孔(2),锁定孔(2)的螺纹与加压螺钉(5)的螺纹相匹配,钢板(1)的板面的上端和下端两侧分别有定位孔(3),定位孔(3)的孔径与克氏针(7)的直径相匹配,套筒(4)的一端有螺纹与锁定孔(2)的螺纹相匹配,套筒(4)的另一端与配套使用的钻孔定位器的一端相对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微创手术的后踝解剖锁定钢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钢板(1)、套筒(4)和加压螺钉(5),钢板(1)为长圆形板面,钢板(1)的板面下端向一侧弯曲,弯曲弧度与胫骨(8)下端后方弧度相匹配,钢板(1)的板面上沿着钢板(1)长度方向有3-6个锁定孔(2),锁定孔(2)的螺纹与加压螺钉(5)的螺纹相匹配,钢板(1)的板面的上端和下端两侧分别有定位孔(3),定位孔(3)的孔径与克氏针(7)的直径相匹配,套筒(4)的一端有螺纹与锁定孔(2)的螺纹相匹配,套筒(4)的另一端与配套使用的钻孔定位器的一端相对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微创手术的后踝解剖锁定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3)的轴线与钢板(1)板面有向胫骨(8)外侧的倾斜角度,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永富付强冯建书郝康宁潘国强王江泳赵林芳
申请(专利权)人:冯建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