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茶园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79319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5 2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态茶园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地、烧地、密植、定形采摘、茶园修剪、喷药、施肥、摘芽、重修剪、摘芽、第二年施肥等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利于茶园生物链保持,生产的茶叶品质好,害虫少。

An ecological tea plant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cological tea garden planting method,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selecting the land, burning the ground, close planting, setting picking, tea garden pruning, spraying, fertilizing, sprout, redrying and cutting, sprout and second years' fertilization. The invention can maintain the chain of tea, tea quality production, fewer pes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茶园种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种植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到一种生态茶园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饮食方面越来越注重,提倡少农药、多阳光的绿色食品。茶叶在人们的生活中至关重要,构建生态茶园,提高茶叶的质量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态茶园种植方法,利于茶园生物链保持,生产的茶叶品质好,害虫少。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生态茶园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地:选取海拔300-700米高,土壤为酸性,向阳背西的山坡进行种植;(2)烧地:对山坡进行烧地,保留大棵的野果野树,补种杨梅树、野生柿子树、枇杷树、松树;(3)密植:茶树株行距0.3x1.5米,50天后每亩施有机肥与复合肥共25-35公斤,用人工除草或稻草、蕨类植物覆盖于茶树根部;(4)定形采摘:长出茶芽30cm高后进行定形采摘,一年重复3-4次;(5)茶园修剪:秋冬茶叶采摘结束后,对茶园进行修剪,将茶树的茶叶和茶树根部的荫枝修剪掉;(6)喷药:修剪后选在晴天,温度在18-23℃进行喷洒石硫合剂每亩用量0.25-0.4KG;(7)施肥:对茶园茶树进行施有机肥,施于根部,每亩200-250公斤;(8)摘芽:初春采摘嫩芽或一芽一叶;(9)重修剪:5-6月份,虫害高发期,对茶树进行重大修剪,不留叶;(10)摘芽:8-9月份,对茶树生长出来的嫩芽进行采摘,用人工除草或稻草、蕨类植物覆盖于茶树根部;(11)第二年施肥:每亩施有机肥与复合肥共50-70公斤,用人工除草或稻草、蕨类植物覆盖于茶树根部。进一步说明,所述野果野树为野杨梅树、野生柿子树、枇杷树、松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利于茶园生物链保持,生产的茶叶品质好,害虫少。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和应用范围:实施例1一种生态茶园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海拔700米高,土壤为酸性,向阳背西的山坡进行种植;(2)对山坡进行烧地,保留大棵的野果野树,如野杨梅树、野生柿子树、枇杷树、松树等,补种杨梅树、野生柿子树、枇杷树、松树,保留生物链完整,以防虫;(3)密植:茶树株行距0.3x1.5米,50天后每亩施有机肥与复合肥共25公斤,用人工除草减少除草农药使用;(4)定形采摘:长出茶芽30cm高后进行定形采摘,一年重复3次;(5)茶园修剪:秋冬茶叶采摘结束后,对茶园进行修剪,将茶树的茶叶和茶树根部的荫枝修剪掉,通风透气,不滋生病菌;(6)喷药:修剪后选在晴天,温度在18℃进行喷洒石硫合剂每亩用量0.25KG,将虫卵杀死;(7)施肥:对茶园茶树进行施有机肥,施于根部,每亩200公斤,促使根部茁壮生长,提高抗病害虫的能力;(8)摘芽:初春采摘嫩芽或一芽一叶,将虫卵带走;(9)重修剪:5-6月份,虫害高发期,对茶树进行重大修剪,不留叶,使得病害虫暴露在在太阳下,利用太阳的高温将病虫晒死;(10)摘芽:8-9月份,对茶树生长出来的嫩芽进行采摘,不给病虫留有滋生的温床,用人工除草;(11)第二年施肥:每亩施有机肥与复合肥共50公斤,用人工除草。实施例2一种生态茶园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海拔300米高,土壤为酸性,向阳背西的山坡进行种植;(2)对山坡进行烧地,保留大棵的野果野树,如野杨梅树、野生柿子树、枇杷树、松树等,补种杨梅树、野生柿子树、枇杷树、松树,保留生物链完整,以防虫;(3)密植:茶树株行距0.3x1.5米,50天后每亩施有机肥与复合肥共35公斤,用人工除草或稻草、蕨类植物覆盖于茶树根部,减少除草农药使用;(4)定形采摘:长出茶芽30cm高后进行定形采摘,一年重复4次;(5)茶园修剪:秋冬茶叶采摘结束后,对茶园进行修剪,将茶树的茶叶和茶树根部的荫枝修剪掉,通风透气,不滋生病菌;(6)喷药:修剪后选在晴天,温度在23℃进行喷洒石硫合剂每亩用量0.4KG,将虫卵杀死;(7)施肥:对茶园茶树进行施有机肥,施于根部,每亩250公斤,促使根部茁壮生长,提高抗病害虫的能力;(8)摘芽:初春采摘嫩芽或一芽一叶,将虫卵带走;(9)重修剪:5-6月份,虫害高发期,对茶树进行重大修剪,不留叶,使得病害虫暴露在在太阳下,利用太阳的高温将病虫晒死;(10)摘芽:8-9月份,对茶树生长出来的嫩芽进行采摘,不给病虫留有滋生的温床,稻草、蕨类植物覆盖于茶树根部,既可以除草又可以提供养分;(11)第二年施肥:每亩施有机肥与复合肥共70公斤,稻草、蕨类植物覆盖于茶树根部。实施例3一种生态茶园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海拔500米高,土壤为酸性,向阳背西的山坡进行种植;(2)对山坡进行烧地,保留大棵的野果野树,如野杨梅树、野生柿子树、枇杷树、松树等,补种杨梅树、野生柿子树、枇杷树、松树,保留生物链完整,以防虫;(3)密植:茶树株行距0.3x1.5米,50天后每亩施有机肥与复合肥共30公斤,用人工除草或稻草、蕨类植物覆盖于茶树根部,减少除草农药使用;(4)定形采摘:长出茶芽30cm高后进行定形采摘,一年重复3次;(5)茶园修剪:秋冬茶叶采摘结束后,对茶园进行修剪,将茶树的茶叶和茶树根部的荫枝修剪掉,通风透气,不滋生病菌;(6)喷药:修剪后选在晴天,温度在18-23℃进行喷洒石硫合剂每亩用量0.3KG,将虫卵杀死;(7)施肥:对茶园茶树进行施有机肥,施于根部,每亩220公斤,促使根部茁壮生长,提高抗病害虫的能力;(8)摘芽:初春采摘嫩芽或一芽一叶,将虫卵带走;(9)重修剪:5-6月份,虫害高发期,对茶树进行重大修剪,不留叶,使得病害虫暴露在在太阳下,利用太阳的高温将病虫晒死;(10)摘芽:8-9月份,对茶树生长出来的嫩芽进行采摘,不给病虫留有滋生的温床,稻草、蕨类植物覆盖于茶树根部,既可以除草又可以提供养分;(11)第二年施肥:每亩施有机肥与复合肥共60公斤,用稻草、蕨类植物覆盖于茶树根部。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做出若干等同替代或明显变型,而且性能或用途相同,都应当视为属于本专利技术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态茶园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地:选取海拔300‑700米高,土壤为酸性,向阳背西的山坡进行种植;(2)烧地:对山坡进行烧地,保留大棵的野果野树,补种杨梅树、野生柿子树、枇杷树、松树;(3)密植:茶树株行距0.3x1.5米,50天后每亩施有机肥与复合肥共25‑35公斤,用人工除草或稻草、蕨类植物覆盖于茶树根部;(4)定形采摘:长出茶芽30cm高后进行定形采摘,一年重复3‑4次;(5)茶园修剪:秋冬茶叶采摘结束后,对茶园进行修剪,将茶树的茶叶和茶树根部的荫枝修剪掉;(6)喷药:修剪后选在晴天,温度在18‑23℃进行喷洒石硫合剂每亩用量0.25‑0.4KG;(7)施肥:对茶园茶树进行施有机肥,施于根部,每亩200‑250公斤;(8)摘芽:初春采摘嫩芽或一芽一叶;(9)重修剪:5‑6月份,虫害高发期,对茶树进行重大修剪,不留叶;(10)摘芽:8‑9月份,对茶树生长出来的嫩芽进行采摘,用人工除草或稻草、蕨类植物覆盖于茶树根部;(11)第二年施肥:每亩施有机肥与复合肥共50‑70公斤,用人工除草或稻草、蕨类植物覆盖于茶树根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茶园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地:选取海拔300-700米高,土壤为酸性,向阳背西的山坡进行种植;(2)烧地:对山坡进行烧地,保留大棵的野果野树,补种杨梅树、野生柿子树、枇杷树、松树;(3)密植:茶树株行距0.3x1.5米,50天后每亩施有机肥与复合肥共25-35公斤,用人工除草或稻草、蕨类植物覆盖于茶树根部;(4)定形采摘:长出茶芽30cm高后进行定形采摘,一年重复3-4次;(5)茶园修剪:秋冬茶叶采摘结束后,对茶园进行修剪,将茶树的茶叶和茶树根部的荫枝修剪掉;(6)喷药:修剪后选在晴天,温度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其东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昭平县古书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