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下肢负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79143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5 1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检测下肢负重装置,包括座椅部和测量部,所述座椅部包括两个竖直且平行布置的侧板,两个所述侧板相同的一侧设有背板,两个所述侧板之间设有高度可调的座板和高度可调的手扶杆;所述测量部包括设于两个所述侧板间的测量板,所述测量板的顶面分为面积相等的站立区域和测量区域,所述测量区域成型有测量槽,所述测量槽内设有平板秤,所述测量槽的深度与所述平板秤的高度相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座板高度可调和手扶杆高度可调的座椅部,实现针对不同身高的患者都能够有效地进行测量;而且座椅部上连接有可以随时调整的LED屏,可以方便地显示测量部的读数,一个医护人员可以监控多个患者的恢复过程。

A device for detecting lower extremity weight bear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etection device comprises a seat of the lower extremity, and measuring part, the seat part comprises two vertical and side plates arranged in parallel, the two side of the side plate is provided with the same backplane, between two of the side plates are provided with a seat board with adjustable height and height adjustable hand lever the measuring section includes measurement; two of the side plat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top surface of the measuring board is divided into standing areas and measuring the area of equal area, with the area of measurement measuring groove forming, the measuring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flat scale, the measurement of the depth of the groove and the plate the scale of equal height. The utility model uses the seat height adjustable seat handrail height adjustable, can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height of the patients were able to effectively measure; and the seat part is connected with a LED screen can be adjusted at any time, it is convenient to display the measurement readings, the recovery process a medical staff can monitor multiple patients th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检测下肢负重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康复辅助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检测下肢负重装置。
技术介绍
很多手术是要求手术后下肢不能负重的,只有等到组织的强度足够承受身体的重量,才能开始逐渐的恢复负重,直到能够百分之百负重,才可以恢复正常的站立和行走等等,在这之前,都只能用拐来分担体重(还有助行器等等)。如果不幸是双腿都不能负重的话,就只能坐一段时间的轮椅了。而如果在恢复过程中由于害怕不敢负重同样有问题,因为负重等等康复功能练习对于例如骨折断端产生的应力刺激,是新生骨痂塑形的重要因素,同时运动对于增强骨质密度,恢复下肢的运动功能也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为了患者的正常恢复,一般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安全合理的负重练习,所以一般需要利用辅助测量设备对要进行负重练习的腿受到的重量进行测量。但是目前的下肢负重练习大都是需要医护人员扶着或者抱着患者,然后利用平板秤等测量装置测量患者待练习的腿所承受的重量,这样的测量方式不仅占用大量的医护人员资源,而且还容易因为医护人员的动作影响测量的结果。虽然有的医疗机构采用让患者坐在椅子或者床边,然后将待练习的腿放在测量装置上,根据测量结果让患者自己调整身体的重心,虽然解放了医护人员,但是一是由于患者的身高各不相同导致坐着椅子或者床边测量效果不佳,二是如果没有医护人员的话患者不能轻易看到测量结果,三是如果患者失去平衡容易造成再次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的下肢恢复联系中存在占用大量医护人员、测量结果不精准、测量效果不佳、测量过程容易发生意外等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检测下肢负重装置,具体方案如下:一种检测下肢负重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座椅部和测量部,所述座椅部包括两个竖直且平行布置的侧板,两个所述侧板相同的一侧设有背板,所述背板与两个所述侧板均垂直,两个所述侧板之间设有高度可调的座板和高度可调的手扶杆;所述测量部包括设于两个所述侧板间的测量板,所述测量板的顶面分为面积相等的站立区域和测量区域,所述测量区域成型有测量槽,所述测量槽内设有平板秤,所述测量槽的深度与所述平板秤的高度相等。进一步地,两个所述侧板上对称开设有第一竖直槽,两个所述第一竖直槽之间设有第一调节杆,所述第一调节杆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竖直槽的宽度,所述第一调节杆的长度大于两个所述侧板的间距;两个所述侧板上位于所述第一竖直槽靠近所述背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二竖直槽,两个所述第二竖直槽之间设有第二调节杆,所述第二调节杆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竖直槽的宽度;所述第一竖直槽和所述第二竖直槽上开设有若干对称设置的调节缺口;所述座板下方对应所述第二竖直槽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与所述背板平行布置的套筒,所述套筒的筒径大于所述第二调节杆的直径。进一步地,两个所述侧板的顶部朝所述背板相反的方向延伸形成水平布置的侧板顶凸起,两个所述侧板顶凸起开设有若干对称布置的手扶杆高度调节孔,所述手扶杆可以穿设于所述手扶杆高度调节孔里,所述手扶杆的直径小于所述手扶杆高度调节孔的孔径,所述手扶杆的长度大于两个所述侧板的间距。进一步地,其中一个所述侧板的侧板顶凸起上固定连接有鹅颈管,所述鹅颈管的末端设有LED显示屏,所述LED显示屏通过带拔插头的数据线与所述平板秤连接。进一步地,两个所述侧板的底部朝所述背板相反的方向延伸形成水平布置的侧板底凸起,所述侧板底凸起相对的两个侧面成型有对应的凸筋,所述测量板两侧开设有与所述凸筋配合的滑槽。进一步地,两个所述侧板底凸起上对称开设有若干限位孔,所述限位孔里设有限位销钉,所述测量板两侧开设有若干供所述限位销钉插入的盲孔。进一步地,所述座板的顶面、所述手扶杆的外壁和所述站立区域均成型有防滑凸起。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检测下肢负重装置,利用座板高度可调和手扶杆高度可调的座椅部,实现针对不同身高的患者都能够有效地进行测量;而且座椅部上连接有可以随时调整的LED屏,可以方便地显示测量部的读数,方便患者自主地进行下肢负重练习,一个医护人员可以监控多个患者的恢复过程;而且座椅部本身结构稳定,保证患者在测量过程中不会发生意外伤害。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实施例1座板底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本技术实施例1测量部的剖视图,图4.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5.本技术实施例2测量板与侧板底凸起的安装示意图,图6.本技术实施例2测量板边缘的结构示意图。附图序号及名称:1、侧板,101、第一竖直槽,102、第一调节杆,103、第二竖直槽,104、第二调节杆,105、调节缺口,2、背板,3、座板,301、套筒,4、手扶杆,5、测量板,501、测量区域,502、站立区域,503、测量槽,504、平板秤,505、盲孔,6、侧板顶凸起,601、手扶杆高度调节孔,7、鹅颈管,8、LED显示屏,9、侧板底凸起,901、限位孔。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之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以下兹例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结构,请参阅图1所示,包括座椅部和测量部,座椅部包括两个竖直且平行布置的侧板1,两个侧板1相同的一侧设有背板2,背板与两个侧板均垂直,两个侧板1上对称开设有第一竖直槽101,两个第一竖直槽101之间设有第一调节杆102,第一调节杆102的直径小于第一竖直槽101的宽度,第一调节杆102的长度大于两个侧板1的间距;两个侧板1上位于第一竖直槽101靠近背板2的一侧开设有第二竖直槽103,两个第二竖直槽103之间设有第二调节杆104,第二调节杆104的直径小于第二竖直槽103的宽度;第一竖直槽101和第二竖直槽103上开设有若干对称设置的调节缺口105。两个侧板1的顶部朝背板2相反的方向延伸形成水平布置的侧板顶凸起6,两个侧板顶凸起6开设有若干对称布置的手扶杆高度调节孔601,两个侧板1上位置对应的手扶杆高度调节孔之间穿设有手扶杆4,手扶杆4的直径小于手扶杆高度调节孔601的孔径,手扶杆4的长度大于两个侧板1的间距。参照图1和图2,两个侧板1之间设有座板3,座板3下方对应第二竖直槽103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与背板2平行布置的套筒301,套筒301的筒径大于第二调节杆103的直径。结合图1和图3,测量部包括设于两个侧板间的测量板5,测量板5的顶面分为面积相等的站立区域502和测量区域501,测量区域501成型有测量槽503,测量槽503内设有平板秤504,测量槽503的深度与平板秤504的高度相等,使平板秤的顶面与测量板的站立区域处于同一个平面。如图1所示,其中一个侧板1的侧板顶凸起6上固定连接有鹅颈管7,鹅颈管7的末端设有LED显示屏8,LED显示屏8通过带拔插头的数据线与平板秤504连接。座板3的顶面、手扶杆4的外壁和站立区域502均成型有防滑凸起,防止打滑发生危险。对于某些特殊的患者(例如双下肢均不能直接承受全身重量或者行动不便的患者),可以通过将第一调节杆设置在比第二调节杆低的位置上来调节座板的倾斜度,使腿部受到一部分压力,从而使患者坐在座板上完成下肢的负重练习。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首先根据患者的身高将座板和手扶杆调整至合适高度:先将第一调节杆置于第一竖直槽指定高度的调节缺口内并将座板放置于第一调节杆上方,然后将第二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检测下肢负重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检测下肢负重装置,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座椅部和测量部,所述座椅部包括两个竖直且平行布置的侧板(1),两个所述侧板(1)相同的一侧设有背板(2),所述背板(2)与两个所述侧板(1)均垂直,两个所述侧板(1)之间设有高度可调的座板(3)和高度可调的手扶杆(4);所述测量部包括设于两个所述侧板间的测量板(5),所述测量板(5)的顶面分为面积相等的站立区域(502)和测量区域(501),所述测量区域(501)成型有测量槽(503),所述测量槽(503)内设有平板秤(504),所述测量槽(503)的深度与所述平板秤(504)的高度相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下肢负重装置,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座椅部和测量部,所述座椅部包括两个竖直且平行布置的侧板(1),两个所述侧板(1)相同的一侧设有背板(2),所述背板(2)与两个所述侧板(1)均垂直,两个所述侧板(1)之间设有高度可调的座板(3)和高度可调的手扶杆(4);所述测量部包括设于两个所述侧板间的测量板(5),所述测量板(5)的顶面分为面积相等的站立区域(502)和测量区域(501),所述测量区域(501)成型有测量槽(503),所述测量槽(503)内设有平板秤(504),所述测量槽(503)的深度与所述平板秤(504)的高度相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下肢负重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板(1)上对称开设有第一竖直槽(101),两个所述第一竖直槽(101)之间设有第一调节杆(102),所述第一调节杆(102)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竖直槽(101)的宽度,所述第一调节杆(102)的长度大于两个所述侧板(1)的间距;两个所述侧板(1)上位于所述第一竖直槽(101)靠近所述背板(2)的一侧开设有第二竖直槽(103),两个所述第二竖直槽(103)之间设有第二调节杆(104),所述第二调节杆(104)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竖直槽(103)的宽度;所述第一竖直槽(101)和所述第二竖直槽(103)上开设有若干对称设置的调节缺口(105);所述座板(3)下方对应所述第二竖直槽(103)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与所述背板(2)平行布置的套筒(301),所述套筒(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亚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