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五星专利>正文

一种跏趺练习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9141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5 19: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坐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跏趺练习器。一种跏趺练习器,包括第一坐垫和与第一坐垫相对设置的第二坐垫;第二坐垫上远离第一坐垫的一端设置有靠背,靠背垂直于第二坐垫;第一坐垫和第二坐垫下面设置有底座,第一坐垫与底座固定连接;第一坐垫的两端对称设置有矩形槽;矩形槽中设置有挡腿板,挡腿板的其中一端的两个侧面与矩形槽靠近第一坐垫端头的一端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跏趺练习器,在第二坐垫上设置有靠背,使用者靠在靠背上,防止在使用过程中身体弯曲;在矩形槽中设置有挡腿板,使用者双腿交叉盘坐时,防止使用者双腿打滑。

A cross legged exercise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ushion, in particular to a cross legged exercise device. An exercise device includes a first cushion in, and set the relative with the first second seat cushion; second seats away from the end of the first cushion is arranged perpendicular to the second seat backrest backrest; a base is arranged under the first and second seat cushion, seat cushion and the first bas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both ends of the cushion is provided with symmetrical first; a rectangular notch; rectangular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leg shield plate, retaining plate two leg side and one end of the rectangular groove near the first end of the hinged sea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ross legged exercise device, in the second seat is arranged on the backrest, user on backrest, prevent the body bent during use; in the rectangular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leg shield plate, users cross legs hunkered down, legs to prevent users from slipp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跏趺练习器
本技术属于体育器材
,具体涉及一种跏趺练习器。
技术介绍
跏趺是指佛教中修禅者的坐法:两足交叉置于左右股上,称“全跏坐”,又称“吉祥坐”,众所周知,结跏趺是修行者的标准坐姿。但在现实中,无论是佛弟子还是其他人士都对此非常重视。佛家禅宗弟子认为双盘可以使人心入定,并能引导体内气脉的上下运行;练气功的人认为长时间结跏趺能够使身体更稳固,有利于长时间静坐修行;而练武之人认为结跏趺对内功的修炼十分有益;行医之人则认为通过结跏趺可以使人经络舒展,可百病不生,可见结跏趺对各行各业的人来说,都大有益处。随着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养生修身,跏趺也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跏趺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有很大好处,但是跏趺也并不是轻易就能够熟练的,初学者在结跏趺坐的时候往往会出现双腿盘不上,容易打滑,身体容易弯曲的状况。目前市场上的用于跏趺的器材通常是用草编的坐垫,没有辅助练习功能,不适合初学者练习跏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跏趺练习器,已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跏趺练习器,第一坐垫和与第一坐垫一侧相连的第二坐垫;第二坐垫上远离第一坐垫的一端的竖直方向设置有靠背;第一坐垫和第二坐垫均设置在底座上,第一坐垫与底座固定连接;第一坐垫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矩形槽;矩形槽中设置有挡腿板,挡腿板的其中一端的两个侧面与矩形槽靠近第一坐垫端头的一端通过铰接轴铰接。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坐垫的宽度大于第二坐垫的宽度。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坐垫与底座之间设置有升降机,升降机与底座和第二坐垫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矩形槽上与挡腿板铰接的一面向外倾斜,倾斜的角度范围为50°至60°。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坐垫与底座之间设置有滑道,滑道位于两个矩形槽之间,滑道的底面与底座连接;滑道内设置有丝杠,丝杠从中间到两端的螺纹反向设置,丝杠的两头插装有轴承,轴承与底座固定连接,丝杠其中一端设置有转盘;丝杠的两半部分分别设置有矩形螺母,矩形螺母上设置有齿条;挡腿板的铰接轴上固定连接有与齿条配合的齿轮。作为优选,所述齿条设有尺的一面的形状为月牙形,随着挡腿板的摆动,以及齿条的水平移动,齿条与齿轮啮合。作为优选,所述挡腿板向外摆动的角度范围为30°至50°。作为优选,所述滑道上端的中间位置分别对称设置有两组限位块,矩形螺母位于其中任意一组限位块之间,其中一个限位块位于挡腿板摆动25°时挡腿板最下端投射到滑道上的位置,另一个限位块位于挡腿板摆动52°时挡腿板最下端投射到滑道上的位置。作为优选,所述靠背顶端三分之一部分的宽度小于其下方三分之二部分的宽度,靠背距顶端三分之一部分的两侧铰接有夹头板;靠背距顶端三分之一部分的两侧设置有头部固定带;靠背距底端三分之二部分的两侧铰接有夹肩板;靠背距底端三分之二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槽体;槽体内设置有柱体,柱体的两端与槽体的内部连接;槽体内穿过柱体设置有腿部固定带,腿部固定带的一端设置有卡环。作为优选,所述底座的四个角均设置有固定孔;固定孔中均插装有伸缩杆;四根伸缩杆的外侧卡接有网罩;底座的底面下方设置有支腿;支腿与底座之间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防虫碗,碗口朝向支腿。本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跏趺练习器,在第二坐垫上设置有靠背,使用者靠在靠背上,防止在使用过程中身体弯曲;在矩形槽中设置有挡腿板,使用者双腿交叉盘坐时,防止使用者双腿容易打滑。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中挡腿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滑道、丝杠、齿条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其中,10-第一坐垫,11-矩形槽,12-挡腿板,13-铰接轴,14-齿轮;20-第二坐垫,21-升降机;30-靠背,31-夹头板,32-头部固定带,33-夹肩板,34-腿部固定带,35-槽体,36-柱体,37-卡环;40-底座,41-固定孔,42-伸缩杆,43-网罩,44-支腿,45-支撑杆,46-防虫碗;50-滑道,51-丝杠,52-轴承,53-轴承座,54-转盘,55-矩形螺母,56-齿条,57-限位块。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跏趺练习器,包括第一坐垫10和与第一坐垫10一侧相连的第二坐垫20,第一坐垫10的宽度大于第二坐垫20的宽度,第一坐垫10的长度范围为30cm至50cm,本实施例中第一坐垫10的长度为40cm,第二坐垫20的长度范围为20cm至60cm,本实施例中第二坐垫20的长度为35cm,使用者的臀部坐在第二坐垫20上,腿部放在第一坐垫10上。第二坐垫20上远离第一坐垫10的一端设置有靠背30,靠背30垂直于第二坐垫20,使用者的背部靠在靠背30上,防止使用过程中使用者的背部弯曲,靠背30的高度范围为50cm至120cm,本实施例中靠背30的高度为100cm;靠背30顶端三分之一部分的宽度小于其下方三分之二的宽度,使用者的头部靠在靠背30顶端三分之一的部分,背部靠在靠背30距底端三分之二的部分,靠背30距顶端三分之一部分的两侧铰接有夹头板31,两个夹头板31把使用者的头部夹住,防止使用者的头部向两边倾斜;靠背30距顶端三分之一部分的两侧设置有头部固定带32,头部固定带32将使用者的头部固定在靠背30上,防止使用者的头部向前倾斜;靠背30距底端三分之二位置的两侧铰接有夹肩板33,夹肩板33将使用者的双肩夹住,防止使用者的双肩向两边倾斜;靠背30距底端三分之二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槽体35,槽体35内设置有柱体36,柱体36的两端与槽体35的内部连接,槽体35内穿过柱体36设置有腿部固定带34,腿部固定带34的一端设置有卡环37,腿部固定带34的长度为150mm,宽度为3.5mm至4mm,本实施例中腿部固定带34的条数为一条,腿部固定带34可以两条、三条共同使用,使用者的腿盘起后,腿部固定带34穿过柱体36,其一端穿过卡环37,套住使用者的其中任意一个脚踝,将使用者的脚部向其臀部方向拉,用于规范使用者盘坐的姿势,腿部固定带34也可以单独使用,直接将其一端穿过卡环37,套住使用者的双腿,规范使用者盘坐的姿势。第一坐垫10和第二坐垫20下面设置有底座40,第二坐垫20与底座40之间设置有升降机21,本实施例中升降机21优选为手摇丝杆升降机,升降机21与底座40和第二坐垫20固定连接;第一坐垫10与底座40固定连接;第一坐垫10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矩形槽11,矩形槽11平行于第一坐垫10的侧面,矩形槽11中设置有挡腿板12,挡腿板12的上端向外弯曲,挡腿板12下端的两个侧面与矩形槽11靠近第一坐垫10端头的一端通过铰接轴13铰接,挡腿板12的长度范围为25cm至45cm,本实施例中挡腿板12的长度为35cm,挡腿板12将使用者的腿夹在中间,防止使用者的腿在盘坐过程中打滑,在使用过程中挡腿板12向外摆动的角度范围为30°至50°,本实施例中挡腿板12向外摆动的角度优选为36°和44°,适合各种粗细的腿盘坐,矩形槽11上与挡腿板12铰接的一面向外倾斜,倾斜的角度范围为50°至60°,本实施例中倾斜的角度优选为52°,当挡腿板12摆动到最大角度50°时,挡腿板12停止摆动,矩形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跏趺练习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跏趺练习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坐垫和与第一坐垫一侧相连的第二坐垫;第二坐垫上远离第一坐垫的一端的竖直方向设置有靠背;第一坐垫和第二坐垫均设置在底座上,第一坐垫与底座固定连接;第一坐垫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矩形槽;矩形槽中设置有挡腿板,挡腿板的其中一端的两个侧面与矩形槽靠近第一坐垫端头的一端通过铰接轴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跏趺练习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坐垫和与第一坐垫一侧相连的第二坐垫;第二坐垫上远离第一坐垫的一端的竖直方向设置有靠背;第一坐垫和第二坐垫均设置在底座上,第一坐垫与底座固定连接;第一坐垫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矩形槽;矩形槽中设置有挡腿板,挡腿板的其中一端的两个侧面与矩形槽靠近第一坐垫端头的一端通过铰接轴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跏趺练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坐垫的宽度大于第二坐垫的宽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跏趺练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坐垫与底座之间设置有升降机,升降机与底座和第二坐垫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跏趺练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槽上与挡腿板铰接的一面向外倾斜,倾斜的角度范围为50°至6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跏趺练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坐垫与底座之间设置有滑道,滑道位于两个矩形槽之间,滑道的底面与底座连接;滑道内设置有丝杠,丝杠从中间到两端的螺纹反向设置,丝杠的两头插装有轴承,轴承与底座固定连接,丝杠其中一端设置有转盘;丝杠的两半部分分别配合设置有矩形螺母,矩形螺母上设置有齿条;挡腿板的铰接轴上固定连接有与齿条配合的齿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跏趺练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的形状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五星
申请(专利权)人:于五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