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煜煊专利>正文

一种餐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90597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5 18: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餐盘的结构,包括餐盘本体,餐盘本体两侧边沿分别固接有支撑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餐盘,解决了现有餐盘中存在的餐盘叠放时的盛装食物的区域与餐盘外侧直接接触卫生性较差的问题。支撑座上表面的固定孔和支撑座底部的支撑柱的配合,能够在叠放的餐盘之间起到稳定支撑的作用,同时还能够避免叠放的餐盘之间内外表面相互接触。筷子支撑架、第一勺子支撑架和第二勺子支撑架的设置,使餐盘的方便性提高。第一勺子支撑架的高度不小于第二勺子支撑架的高度,能够避免勺子上残留的采油流到勺子柄上。另外,支撑座外侧的端盘口方便端放餐盘,同时端盘口圆角边的设置,使手持舒适度提高。

A meal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is a structure of a meal plate, which comprises a plate body, and the side edge of the plate body is fixed to a supporting seat.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 of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outside of the dining plate when the tray is stacked, and the sanitation is poor. The supporting holes on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support seat and the support columns at the bottom of the support seat can play a supporting role between the stacked plates, and at the same time, avoid the contact between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surfaces of the stacked plates. The setting of the chopstick support frame, the first spoon support frame and the second spoon support frame can improve the convenience of the plate. The height of the first spoon support frame is not less than the height of the second spoon support frame and can avoid the residual oil flow on the spoon to the handle of the spoon. In addition, the end plate mouth of the support seat is convenient to end the plate,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end of the disc mouth is set by the corner edge, so that the comfort of the handheld is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餐盘
本技术属于餐饮用品
,涉及一种餐盘。
技术介绍
餐盘是公共食堂常见的饮食用具之一。尤其,在学校食堂最为常见。目前,餐盘的样式多种多样,不同规格的餐盘大都结构简单,主要对不同类型的菜品进行了分区,便于盛装多种菜品。还有一种餐盘,在放置碗盘的区域设置卡扣或者磁铁,能够避免移动过程中碗盘的晃动。但是,大部分餐盘放置筷子的区域,只是进行了简单的区分,没有设置筷子架,在使用中有很多不便。另外,餐盘一般采用叠放方式放置,盛装食物的区域直接和外部接触,使用时卫生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餐盘,解决了现有餐盘中存在的餐盘叠放时的盛装食物的区域与餐盘外侧直接接触卫生性较差的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餐盘,包括餐盘本体,所述餐盘本体两侧边沿分别固接有支撑座。本技术的特征还在于,其中餐盘本体上表面分别设置有盛菜凹槽、筷子放置槽、勺子放置槽以及杯碗放置槽,筷子放置槽面靠近其中一侧支撑座,勺子放置槽靠近另一侧支撑座,盛菜凹槽位于筷子放置槽和勺子放置槽之间,勺子放置槽的一端靠近餐盘本体边沿,勺子放置槽的另一端靠近杯碗放置槽。其中盛菜凹槽的数量不少于4个。其中筷子放置槽底面一端固接有筷子支撑架,勺子放置槽底面两端固接有第一勺子支撑架和第二勺子支撑架。其中筷子支撑架、第一勺子支撑架和第二勺子支撑架的表面向下凹,第一勺子支撑架的高度不小于第二勺子支撑架的高度。其中支撑座为中空结构,支撑座外侧开有端盘口,支撑座的上下表面为平面,支撑座上表面靠近两端处开有固定孔,支撑座底部与固定孔对应位置固接有支撑柱。其中支撑座的厚度不小于餐盘本体的厚度。其中支撑柱的外径不大于固定孔的直径。其中支撑座外侧的端盘口的边沿为圆弧过渡。其中杯碗放置槽的内径从上向下逐渐减小。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现有餐盘中存在的餐盘叠放时的盛装食物的区域与餐盘外侧直接接触卫生性较差的问题。支撑座上表面的固定孔和支撑座底部的支撑柱的配合,能够在叠放的餐盘之间起到稳定支撑的作用,同时还能够避免叠放的餐盘之间内外表面相互接触。筷子支撑架、第一勺子支撑架和第二勺子支撑架的设置,使餐盘的方便性提高。第一勺子支撑架的高度不小于第二勺子支撑架的高度,能够避免勺子上残留的采油流到勺子柄上。另外,支撑座外侧的端盘口方便端放餐盘,同时端盘口圆角边的设置,使手持舒适度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餐盘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餐盘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餐盘的右视图。图中,1.餐盘本体,2.盛菜凹槽,3.筷子放置槽,4.筷子支撑架,5.杯碗放置槽,6.第二勺子支撑架,7.勺子放置槽,8.第一勺子支撑架,9.支撑座,10.固定孔,11.端盘口,12.支撑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一种餐盘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餐盘本体1,餐盘本体1两侧边沿固接有支撑座9。其中餐盘本体1上表面分别设置有盛菜凹槽2、筷子放置槽3、勺子放置槽7以及杯碗放置槽5,筷子放置槽3面靠近一侧支撑座9,勺子放置槽7靠近另一侧支撑座9,盛菜凹槽2位于筷子放置槽3和勺子放置槽7之间,勺子放置槽7的一端靠近餐盘本体1边沿,勺子放置槽7的另一端靠近杯碗放置槽5。盛菜凹槽2的数量不少于4个。其中筷子放置槽3底面一端固接有筷子支撑架4,勺子放置槽7底面两端固接有第一勺子支撑架8和第二勺子支撑架6。筷子支撑架4、第一勺子支撑架8和第二勺子支撑架6的表面向下凹,第一勺子支撑架8的高度不小于第二勺子支撑架6的高度。本技术一种餐盘的主视图,如图2所示,包括支撑座9,支撑座9为中空结构。本技术一种餐盘的侧视图,如图3所示,包括支撑座9,支撑座9外侧开有端盘口11,支撑座9的上下表面为平面,支撑座9上表面靠近两端处开有固定孔10,支撑座9底部与固定孔10对应位置固接有支撑柱12。支撑柱12的外径不大于所述固定孔10的直径。支撑座9外侧的端盘口11的边沿为圆弧过渡。其使用方法为,在用餐时,可将不同菜品分别盛入餐盘本体1开有的4盛菜区2中,汤碗放入具有一定深度的圆锥形杯碗放置槽5,能够减少汤碗的晃动,筷子放入筷子放置槽3,并用筷子支撑架4将夹菜的一端支起,方便使用,勺子放入勺子放置槽7,并用第一勺子支撑架8和第二勺子支撑架6支起,方便使用,并且能够防止勺子上残留的油汁流到勺柄上,餐盘本体1两侧的支撑座9可将餐盘平稳支撑在餐桌上。通过支撑座9的中空结构以及支撑座9外侧的端盘口11,以及端盘口11边沿的圆弧设计,能够方便端放餐盘。在用餐后收起餐盘时,将上层餐盘支撑座9底部的支撑柱12插入下层餐盘支撑座上表面对应的固定孔10,避免餐盘内外表面之间互相接触,提高使用的卫生性。本技术一种餐盘,解决了现有餐盘中存在的餐盘叠放时的盛装食物的区域与餐盘外侧直接接触卫生性较差的问题。支撑座上表面的固定孔和支撑座底部的支撑柱的配合,能够在叠放的餐盘之间起到稳定支撑的作用,同时还能够避免叠放的餐盘之间内外表面相互接触。筷子支撑架、第一勺子支撑架和第二勺子支撑架的设置,使餐盘的方便性提高。第一勺子支撑架的高度不小于第二勺子支撑架的高度,能够避免勺子上残留的采油流到勺子柄上。另外,支撑座外侧的端盘口方便端放餐盘,同时端盘口圆角边的设置,使手持舒适度提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餐盘

【技术保护点】
一种餐盘,其特征在于,包括餐盘本体(1),所述餐盘本体(1)两侧边沿分别固接有支撑座(9);所述餐盘本体(1)上表面分别设置有盛菜凹槽(2)、筷子放置槽(3)、勺子放置槽(7)以及杯碗放置槽(5),所述筷子放置槽(3)靠近其中一侧所述支撑座(9),勺子放置槽(7)靠近另一侧所述支撑座(9),盛菜凹槽(2)位于筷子放置槽(3)和勺子放置槽(7)之间,勺子放置槽(7)的一端靠近餐盘本体(1)边沿,勺子放置槽(7)的另一端靠近所述杯碗放置槽(5);所述盛菜凹槽(2)的数量不少于4个;所述支撑座(9)为中空结构,支撑座(9)外侧开有端盘口(11),支撑座(9)的上下表面为平面,支撑座(9)上表面靠近两端处开有固定孔(10),支撑座(9)底部与固定孔(10)对应位置固接有支撑柱(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餐盘,其特征在于,包括餐盘本体(1),所述餐盘本体(1)两侧边沿分别固接有支撑座(9);所述餐盘本体(1)上表面分别设置有盛菜凹槽(2)、筷子放置槽(3)、勺子放置槽(7)以及杯碗放置槽(5),所述筷子放置槽(3)靠近其中一侧所述支撑座(9),勺子放置槽(7)靠近另一侧所述支撑座(9),盛菜凹槽(2)位于筷子放置槽(3)和勺子放置槽(7)之间,勺子放置槽(7)的一端靠近餐盘本体(1)边沿,勺子放置槽(7)的另一端靠近所述杯碗放置槽(5);所述盛菜凹槽(2)的数量不少于4个;所述支撑座(9)为中空结构,支撑座(9)外侧开有端盘口(11),支撑座(9)的上下表面为平面,支撑座(9)上表面靠近两端处开有固定孔(10),支撑座(9)底部与固定孔(10)对应位置固接有支撑柱(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煜煊
申请(专利权)人:郭煜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