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交车用便捷雨伞放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790258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5 1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公交车用便捷雨伞放置装置,包括上侧板和下侧板;所述上侧板设置有转轴、转板、第一转销、转杆、伞圈、凹槽、钢网、活动槽、U形卡杆、第二转销、挡杆和挂钩;所述上侧板水平固接在公交车空旷的车壁上;所述转轴垂直设置在上侧板下端面左侧边的前端;所述转板竖直设置在上侧板的下侧且转板上端面的左端固接着转轴的下端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转板随着转轴转动,转至上侧板的外侧,便于进行使用;转杆绕第一转销转动至水平位置,便于进行使用;凹槽便于将转杆收入其中,避免闲置的转杆浪费空间;当需要放置雨伞时,将钢网转至水平位置,插入伞圈内的雨伞下端支撑在钢网上,钢网便于雨伞上的雨水流走。

A convenient umbrella placement device for a bu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onvenient bus with an umbrella holding device includes an upper plate and a lower plate; the upper side is provided with a rotating shaft, a rotating plate, the first rotating pin and a rotary rod, umbrella ring, groove, steel net, movable groove, U shaped rod, second pin, rod and hook; the upper plat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wall of the car bus level open; the rotating shaft is vertically arranged on the front end of the upper side plate under the left side; the rotating plate arranged vertically on the lower side of the lower end of the upper side plate and the upper end surface of the rotating plat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left end of the shaft; the utility model of the rotating plate with rotating shaft go to the outside, an upper plate, easy to use; the rotating rod around the first rotating pin rotates to the horizontal position, easy to use; the rotating rod groove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the income of which, the rotating rod to avoid idle waste of space; when the umbrella is placed, the steel net To the horizontal position, the bottom of the umbrella inside the umbrella is supported on the steel net, and the steel net is convenient for the rain water on the umbrell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交车用便捷雨伞放置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设备,具体是一种公交车用便捷雨伞放置装置。
技术介绍
公交车属于公共交通工具,所以乘坐的人比较多,在阴雨天的情况下,乘客一般都是带着雨伞上车的,而雨伞上的水,随着乘客在车上走动,散落在车内,使得整个车内到处都是湿哒哒的,使得车内脏乱,并且会造成地滑,容易导致乘客摔倒,发生意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交车用便捷雨伞放置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公交车用便捷雨伞放置装置,包括上侧板和下侧板;所述上侧板设置有转轴、转板、第一转销、转杆、伞圈、凹槽、钢网、活动槽、U形卡杆、第二转销、挡杆和挂钩;所述上侧板水平固接在公交车空旷的车壁上;所述转轴垂直设置在上侧板下端面左侧边的前端;所述转板竖直设置在上侧板的下侧且转板上端面的左端固接着转轴的下端头;所述第一转销有两个,分别嵌合在转板右端面中间位置的前后两端;所述转杆有两个,两个转杆的一端分别固接在第一转销的侧壁上;所述伞圈有六个,每个转杆上设置有三个伞圈,且从左往右等距设置在转杆上;所述凹槽有两个,分别竖直设置在两个第一转销的上侧端面内且凹槽的形状与连接着伞圈的转杆的形状相同;所述钢网的一侧通过铰链连接在转板右端面的下侧处且贴合在转板的端面上;所述活动槽竖直设置在转板上端面中间位置处;所述U形卡杆的一侧杆插入活动槽内且U形卡杆的开口宽度大于转板与钢网叠在一起的厚度;所述第二转销垂直设置在上侧板1端面的中间位置;所述挡杆的一端垂直固接在第二转销的外侧端头处;所述挂钩有若干个,从左往右等距设置上侧板下端面的前侧边处;所述下侧板设置有接水盒和卡杆;所述下侧板平行设置在上侧板的正下方,处于转板的下侧;所述接水盒水平放置在下侧板的正下方;所述卡杆有两个,分别垂直设置在下侧板下端面的左右两侧。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钢网与转板连接处的下端的转板预留长度大于钢网的厚度。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侧板与转板上端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挂钩的长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转板随着转轴转动,转至上侧板的外侧,便于进行使用;转杆绕第一转销转动至水平位置,便于进行使用;当转杆转至水平位置时,将雨伞插入伞圈内;凹槽便于将转杆收入其中,避免闲置的转杆浪费空间;当需要放置雨伞时,将钢网转至水平位置,插入伞圈内的雨伞下端支撑在钢网上,钢网便于雨伞上的雨水流走;钢网与转板连接处的下端的转板预留长度大于钢网的厚度,便于转至水平位置的钢网的左端头抵触在转板上,使得钢网保持在水平位置;当处于晴天的时候,将转板与钢网叠在一起,滑动U形卡杆,使得U形卡杆卡在叠在一起的转板与钢网上,从而将两者固定在一起,便于收纳起来;当转板与钢网收纳在一起时,将转板转至贴合在公交车车壁上时,转动挡杆,使得挡杆转至转板前端面的前侧,从而阻挡闲置的转板转出,避免浪费空间;挂钩用于挂放短的雨伞;上侧板与转板上端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挂钩的长度,避免收纳转板时挂钩妨碍转板转动;接水盒用于接住流过钢网的雨水,避免雨水流至四处,造成地滑;卡杆用于卡放接水盒,避免接水盒在公交车的行驶过程中发生偏移;本技术的设计结构简单,工作性能好,实用性强,充分展现了现代化工具的特点,发展前景十分良好。附图说明图1为公交车用便捷雨伞放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公交车用便捷雨伞放置装置中凹槽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公交车用便捷雨伞放置装置中转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侧板,2-挂钩,3-挡杆,4-第二转销,5-转轴,6-U形卡杆,7-转板,8-凹槽,9-转杆,10-伞圈,11-钢网,12-接水盒,13-卡杆,14-活动槽,15-第一转销,16-下侧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请参阅图1-3,一种公交车用便捷雨伞放置装置,包括上侧板1和下侧板16;所述上侧板1设置有转轴5、转板7、第一转销15、转杆9、伞圈10、凹槽8、钢网11、活动槽14、U形卡杆6、第二转销4、挡杆3和挂钩2;所述上侧板1水平固接在公交车空旷的车壁上;所述转轴5垂直设置在上侧板1下端面左侧边的前端;所述转板7竖直设置在上侧板1的下侧且转板7上端面的左端固接着转轴5的下端头,转板7随着转轴5转动,转至上侧板1的外侧,便于进行使用;所述第一转销15有两个,分别嵌合在转板7右端面中间位置的前后两端;所述转杆9有两个,两个转杆9的一端分别固接在第一转销15的侧壁上,转杆9绕第一转销15转动至水平位置,便于进行使用;所述伞圈10有六个,每个转杆9上设置有三个伞圈10,且从左往右等距设置在转杆9上,当转杆9转至水平位置时,将雨伞插入伞圈10内;所述凹槽8有两个,分别竖直设置在两个第一转销15的上侧端面内且凹槽8的形状与连接着伞圈10的转杆9的形状相同,凹槽8便于将转杆9收入其中,避免闲置的转杆9浪费空间;所述钢网11的一侧通过铰链连接在转板7右端面的下侧处且贴合在转板7的端面上,当需要放置雨伞时,将钢网11转至水平位置,插入伞圈10内的雨伞下端支撑在钢网11上,钢网11便于雨伞上的雨水流走;所述钢网11与转板7连接处的下端的转板7预留长度大于钢网11的厚度,便于转至水平位置的钢网11的左端头抵触在转板7上,使得钢网11保持在水平位置;所述活动槽14竖直设置在转板7上端面中间位置处;所述U形卡杆6的一侧杆插入活动槽14内且U形卡杆6的开口宽度大于转板7与钢网11叠在一起的厚度,当处于晴天的时候,将转板7与钢网11叠在一起,滑动U形卡杆6,使得U形卡杆6卡在叠在一起的转板7与钢网11上,从而将两者固定在一起,便于收纳起来;所述第二转销4垂直设置在上侧板1前端面的中间位置;所述挡杆3的一端垂直固接在第二转销4的外侧端头处,当转板7与钢网11收纳在一起时,将转板7转至贴合在公交车车壁上时,转动挡杆3,使得挡杆3转至转板7前端面的前侧,从而阻挡闲置的转板7转出,避免浪费空间;所述挂钩2有若干个,从左往右等距设置上侧板1下端面的前侧边处,挂钩2用于挂放短的雨伞;所述上侧板1与转板7上端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挂钩2的长度,避免收纳转板7时挂钩2妨碍转板7转动;所述下侧板16设置有接水盒12和卡杆13;所述下侧板16平行设置在上侧板1的正下方,处于转板7的下侧;所述接水盒12水平放置在下侧板16的正下方,接水盒12用于接住流过钢网11的雨水,避免雨水流至四处,造成地滑;所述卡杆13有两个,分别垂直设置在下侧板16下端面的左右两侧,卡杆13用于卡放接水盒12,避免接水盒12在公交车的行驶过程中发生偏移。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公交车用便捷雨伞放置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公交车用便捷雨伞放置装置,包括上侧板(1)和下侧板(16);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侧板(1)设置有转轴(5)、转板(7)、第一转销(15)、转杆(9)、伞圈(10)、凹槽(8)、钢网(11)、活动槽(14)、U形卡杆(6)、第二转销(4)、挡杆(3)和挂钩(2);所述上侧板(1)水平固接在公交车空旷的车壁上;所述转轴(5)垂直设置在上侧板(1)下端面左侧边的前端;所述转板(7)竖直设置在上侧板(1)的下侧且转板(7)上端面的左端固接着转轴(5)的下端头;所述第一转销(15)有两个,分别嵌合在转板(7)右端面中间位置的前后两端;所述转杆(9)有两个,两个转杆(9)的一端分别固接在第一转销(15)的侧壁上;所述伞圈(10)有六个,每个转杆(9)上设置有三个伞圈(10),且从左往右等距设置在转杆(9)上;所述凹槽(8)有两个,分别竖直设置在两个第一转销(15)的上侧端面内且凹槽(8)的形状与连接着伞圈(10)的转杆(9)的形状相同;所述钢网(11)的一侧通过铰链连接在转板(7)右端面的下侧处且贴合在转板(7)的端面上;所述活动槽(14)竖直设置在转板(7)上端面中间位置处;所述U形卡杆(6)的一侧杆插入活动槽(14)内且U形卡杆(6)的开口宽度大于转板(7)与钢网(11)叠在一起的厚度;所述第二转销(4)垂直设置在上侧板(1)1端面的中间位置;所述挡杆(3)的一端垂直固接在第二转销(4)的外侧端头处;所述挂钩(2)有若干个,从左往右等距设置上侧板(1)下端面的前侧边处;所述下侧板(16)设置有接水盒(12)和卡杆(13);所述下侧板(16)平行设置在上侧板(1)的正下方,处于转板(7)的下侧;所述接水盒(12)水平放置在下侧板(16)的正下方;所述卡杆(13)有两个,分别垂直设置在下侧板(16)下端面的左右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交车用便捷雨伞放置装置,包括上侧板(1)和下侧板(16);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侧板(1)设置有转轴(5)、转板(7)、第一转销(15)、转杆(9)、伞圈(10)、凹槽(8)、钢网(11)、活动槽(14)、U形卡杆(6)、第二转销(4)、挡杆(3)和挂钩(2);所述上侧板(1)水平固接在公交车空旷的车壁上;所述转轴(5)垂直设置在上侧板(1)下端面左侧边的前端;所述转板(7)竖直设置在上侧板(1)的下侧且转板(7)上端面的左端固接着转轴(5)的下端头;所述第一转销(15)有两个,分别嵌合在转板(7)右端面中间位置的前后两端;所述转杆(9)有两个,两个转杆(9)的一端分别固接在第一转销(15)的侧壁上;所述伞圈(10)有六个,每个转杆(9)上设置有三个伞圈(10),且从左往右等距设置在转杆(9)上;所述凹槽(8)有两个,分别竖直设置在两个第一转销(15)的上侧端面内且凹槽(8)的形状与连接着伞圈(10)的转杆(9)的形状相同;所述钢网(11)的一侧通过铰链连接在转板(7)右端面的下侧处且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珊珊赵卓
申请(专利权)人:满洲里俄语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