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网络中的中间节点的切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89242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5 08: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中间节点(1、1’),安排为在施主节点(3、4)与至少一个接受服务节点(5、6、7、8)之间转播信息,并包括利用至少第一和第二电可操纵天线辐射波瓣通信的接受服务天线装置(9)。在第一操作模式期间,所有天线辐射波瓣(10、11;10’、11’)朝第一施主节点(3、3’)定向。在第二操作模式期间,定向天线辐射波瓣以使中间节点(1、1’)与第一施主节点(3、3’)和第二施主节点(4、4’)两者接触。在第三操作模式期间,所有天线辐射波瓣(10、11;10’、11’)朝第二施主节点(4、4’)定向。第一极化(P1)与第二操作模式期间朝第二施主节点(4、4’)定向的每个波瓣(10、10’)关联并且第二极化(P2)与第二操作模式期间朝第一施主节点(3、3’)定向的每个波瓣(11、11’)关联。本发明专利技术也涉及对应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无线通信网络中的中间节点的切换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通信网络中的中间节点。中间节点安排为在施主节点与至少一个接受服务节点(servednode)之间转播信息,并且包括接受服务天线装置(servedantennaarrangement),该装置适应于利用至少第一天线辐射波瓣和第二天线辐射波瓣来与每个施主节点通信。天线辐射波瓣是电可操纵的,以使在第一操作模式期间,接受服务天线装置适应于将所有天线辐射波瓣朝着第一施主节点定向。此外,在第一操作模式之后的第二操作模式期间,当已经确定将要利用切换来交换第一施主节点与第二施主节点时,接受服务天线装置适应于将至少第一天线辐射波瓣朝着第二施主节点定向。然后,接受服务天线装置也适应于维持至少第二天线辐射波瓣朝着第一施主节点定向,以使在第二操作模式期间,在第一施主节点和第二施主节点的切换过程期间,中间节点与第一施主节点和第二施主节点两者接触。最后,在对应于第一操作模式的第三操作模式期间,接受服务天线装置适应于将所有天线辐射波瓣朝着第二施主节点定向。本专利技术也涉及用于为无线通信网络中的中间节点从第一施主节点改变为第二施主节点的方法。中间节点用于在施主节点与至少一个接受服务节点之间转播信息,中间节点利用至少第一天线辐射波瓣和第二天线辐射波瓣来与每个施主节点通信。天线辐射波瓣是电可操纵的。该方法包括步骤:在第一操作模式期间,将所有天线辐射朝着第一施主节点定向;在第一操作模式之后的第二操作模式期间,当将要利用切换来交换第一施主节点与第二施主节点时,将至少第一天线辐射波瓣朝着第二施主节点定向。此步骤也包括维持至少第二天线辐射波瓣朝着第一施主节点定向,以使在第二操作模式期间,在第一施主节点和第二施主节点的切换过程期间,中间节点与第一施主节点和第二施主节点两者接触;以及在对应于第一操作模式的第三操作模式期间,将所有天线辐射波瓣朝着第二施主节点定向。
技术介绍
对于向没有覆盖的区域提供覆盖并且也向具有弱信号强度的区域(例如,在小区边缘和室内处)提供增加的数据率两者而言,转发器和中继器是有效率的。转发器工作在物理层中并且放大和转发信号(包含目前的噪声和干扰)。在放大和转发信号之前,中继器典型地解码数据,这意味着将不转发干扰和噪声。转发器和中继器通常由被称为施主基站的基站提供服务,并且通常为用户终端提供服务。如果在转发器或中继器处的旨在与施主基站通信的天线是可重新配置的(例如,利用波束形成),则可通过将可重新配置的天线的波束从当前施主基站指向另一基站来改变施主基站。例如,这样做的原因可以是当前施主基站过载或发生故障。放置在移动的对象(例如,列车或船)上的转发器和中继器被称为移动中继器。因为列车和船将从一个小区移动到另一小区,所以移动中继器必须改变施主基站。当在转发器或中继器处使用可重新配置的天线来改变施主基站时,需要某种类型的切换。对于转发器,由那个转发器提供服务的所有用户终端必须作出从当前施主基站到新的施主基站的切换。如果施主基站的改变变得太快,则所有用户终端将没有进行这些切换所需要的时间并且将丢失连接。对于中继器,因为用户终端连接到中继器而不管中继器得到哪个施主基站,所以由那个中继器提供服务的用户终端不必作出切换。即,因为中继器表现得像基站,所以施主基站对于用户终端而言是透明的。然而,中继器自身必须作出从当前施主基站到新的施主基站的切换。WO0131944涉及CDMA系统中的CDMA切换。对话信道被重新路由到交叉极化而不是相同极化。US2008102813涉及多飞行器中的乘客的通信要求。讨论的是空到地具有带良好极化隔离的视线(LOS)传播。US2008181174讨论了双极化天线和软切换波束形成。US2006229076公开了移动平台(例如,列车)上的无线通信终端,它利用定向天线能够完成基地收发器站之间的软切换。天线控制器控制波束形成网络来生成第一和第二波瓣,第一波瓣朝着施主基站定向并且第二波瓣用来持续地扫描可用来形成更高质量的链路的一个或多个不同的基地收发器站点。然而,难以维持第一波瓣的覆盖并且利用第二波瓣具有所希望的灵活性。此外,如果第二波瓣突然找到不同的基地收发器站,则在无线电中将有很多干扰。因此,希望在改变转发器和中继器的施主基站时,向转发器或中继器提供相较于现有技术有改进的切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标是在改变转发器和中继器的施主基站时,向转发器或中继器提供相较于现有技术有改进的切换。所述目标利用无线通信网络中的中间节点来获取。中间节点安排为在施主节点与至少一个接受服务节点之间转播信息,并且包括接受服务天线装置,该装置适应于利用至少第一天线辐射波瓣和第二天线辐射波瓣来与每个施主节点通信。天线辐射波瓣是电可操纵的,以使在第一操作模式期间,接受服务天线装置适应于将所有天线辐射波瓣朝着第一施主节点定向。此外,在第一操作模式之后的第二操作模式期间,当已经确定将要利用切换来交换第一施主节点与第二施主节点时,接受服务天线装置适应于将至少第一天线辐射波瓣朝着第二施主节点定向。然后,接受服务天线装置也适应于维持至少第二天线辐射波瓣朝着第一施主节点定向,以使在第二操作模式期间,在第一施主节点和第二施主节点的切换过程期间,中间节点与第一施主节点和第二施主节点两者接触。最后,在对应于第一操作模式的第三操作模式期间,接受服务天线装置适应于将所有天线辐射波瓣朝着第二施主节点定向。此外,接受服务天线装置安排为利用第一极化和第二极化来通信。第一极化与在第二操作模式期间朝着第二施主节点定向的每个天线辐射波瓣关联,并且第二极化与在第二操作模式期间朝着第一施主节点定向的每个天线辐射波瓣关联。所述目标利用用于为无线通信网络中的中间节点从第一施主节点改变为第二施主节点的方法来获取。中间节点用于在施主节点与至少一个接受服务节点之间转播信息,中间节点利用至少第一天线辐射波瓣和第二天线辐射波瓣来与每个施主节点通信。天线辐射波瓣是电可操纵的。该方法包括步骤:在第一操作模式期间,将所有天线辐射朝着第一施主节点定向;在第一操作模式之后的第二操作模式期间,当将要利用切换来交换第一施主节点与第二施主节点时,将至少第一天线辐射波瓣朝着第二施主节点定向。此步骤也包括维持至少第二天线辐射波瓣朝着第一施主节点定向,以使在第二操作模式期间,在第一施主节点和第二施主节点的切换过程期间,中间节点与第一施主节点和第二施主节点两者接触;以及在对应于第一操作模式的第三操作模式期间,将所有天线辐射波瓣朝着第二施主节点定向。此外,该方法也包括利用第一极化和第二极化来通信的步骤。第一极化与在第二操作模式期间朝着第二施主节点定向的每个天线辐射波瓣关联,并且第二极化与在第二操作模式期间朝着第一施主节点定向的每个天线辐射波瓣关联。根据示例,中间节点是转发器或中继器。根据另一示例,接受服务节点由至少一个用户终端组成。根据另一示例,中间节点安排为评价是否有合适的第二施主节点。当执行所述评价时,中间节点可考虑天线增益。在从属权利要求中公开其它示例。本专利技术的主要优势是在改变中间节点(例如,转发器或中继器)的施主基站时,可以更容易地作出切换。这将产生更少的丢失呼叫和断开。它也允许负载共享动作,其中中间节点被强迫改变施主基站。通过在充分长时间内将服务施主节点和候选施主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无线通信网络中的中间节点的切换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线通信网络(2、2’)中的中间节点(1、1’),所述中间节点(1、1’)安排为在施主节点(3、4)与至少一个接受服务节点(5、6、7、8)之间转播信息,所述中间节点(1、1’)包括接受服务天线装置(9),所述接受服务天线装置(9)适应于利用至少第一天线辐射波瓣(10、10’)和第二天线辐射波瓣(11、11’)来与每个施主节点(3、4)通信,其中所述天线辐射波瓣(10、11;10’、11’)是电可操纵的,以使:在第一操作模式期间,所述接受服务天线装置(9)适应于将所有天线辐射波瓣(10、11;10’、11’)朝着第一施主节点(3、3’)定向,在所述第一操作模式之后的第二操作模式期间,当已经确定将要利用切换来交换所述第一施主节点(3、3’)与第二施主节点(4、4’)时,所述接受服务天线装置(9)适应于将至少所述第一天线辐射波瓣(10、10’)朝着所述第二施主节点(4、4’)定向,并且维持至少所述第二天线辐射波瓣(11、11’)朝着所述第一施主节点(3、3’)定向,以使在所述第二操作模式期间,在所述第一施主节点(3、3’)和所述第二施主节点(4、4’)的切换过程期间,所述中间节点(1、1’)与所述第一施主节点(3、3’)和所述第二施主节点(4、4’)两者接触,以及在对应于所述第一操作模式的第三操作模式期间,所述接受服务天线装置(9)适应于将所有天线辐射波瓣(10、11;10’、11’)朝着所述第二施主节点(4、4’)定向,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受服务天线装置(9)安排为利用第一极化(P1)和第二极化(P2)来通信,其中所述极化(P1、P2)具有互相分开的方向,所述第一极化(P1)与在所述第二操作模式期间朝着所述第二施主节点(4、4’)定向的每个天线辐射波瓣(10、10’)关联,并且所述第二极化(P2)与在所述第二操作模式期间朝着所述第一施主节点(3、3’)定向的每个天线辐射波瓣(11、11’)关联。...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10.21 US 61/5501211.一种无线通信网络(2、2’)中的中间节点(1、1’),所述中间节点(1、1’)安排为在施主节点(3、4)与至少一个接受服务节点(5、6、7、8)之间转播信息,所述中间节点(1、1’)包括接受服务天线装置(9),所述接受服务天线装置(9)适应于利用至少第一天线辐射波瓣(10、10’)和第二天线辐射波瓣(11、11’)来与每个施主节点(3、4)通信,其中所述天线辐射波瓣(10、11;10’、11’)是电可操纵的,以使:在第一操作模式期间,所述接受服务天线装置(9)适应于将所有天线辐射波瓣(10、11;10’、11’)朝着第一施主节点(3、3’)定向,在所述第一操作模式之后的第二操作模式期间,当已经确定将要利用切换来交换所述第一施主节点(3、3’)与第二施主节点(4、4’)时,所述接受服务天线装置(9)适应于将至少所述第一天线辐射波瓣(10、10’)朝着所述第二施主节点(4、4’)定向,并且维持至少所述第二天线辐射波瓣(11、11’)朝着所述第一施主节点(3、3’)定向,以使在所述第二操作模式期间,在所述第一施主节点(3、3’)和所述第二施主节点(4、4’)的切换过程期间,所述中间节点(1、1’)与所述第一施主节点(3、3’)和所述第二施主节点(4、4’)两者接触,以及在对应于所述第一操作模式的第三操作模式期间,所述接受服务天线装置(9)适应于将所有天线辐射波瓣(10、11;10’、11’)朝着所述第二施主节点(4、4’)定向,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受服务天线装置(9)安排为利用第一极化(P1)和第二极化(P2)来通信,其中所述极化(P1、P2)具有互相分开的方向,所述第一极化(P1)与在所述第二操作模式期间朝着所述第二施主节点(4、4’)定向的每个天线辐射波瓣(10、10’)关联,并且所述第二极化(P2)与在所述第二操作模式期间朝着所述第一施主节点(3、3’)定向的每个天线辐射波瓣(11、11’)关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节点(1、1’),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辐射波瓣(10、11;10’、11’)利用模拟控制或数字控制而电可操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节点(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节点(1、1’)是转发器或中继器。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中间节点(1、1’),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受服务节点由至少一个用户终端(5、6、7、8)组成。5.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中间节点(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节点(1、1’)安排为评价是否存在合适的第二施主节点。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间节点(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节点(1、1’)安排为在执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尼尔森H亚斯普伦德M科德雷F冈纳斯森
申请(专利权)人: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瑞典,S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