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密集区域预警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78401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3 0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群体密集区域预警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采用固定摄像头获取环境信息;根据所述环境信息统计人均占地参数以及时域人均移动距离;根据所述人均占地参数以及所述时域人均移动距离,判断是否发生报警事件,是则报警。上述群体密集区域预警方法,通过统计人均占地参数以及时域人均移动距离,当触发报警事件时,进行报警,因此能够快速有效地利用摄像头获取环境信息并从中判断是否需要报警,当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可能较高时,防患未然,及时报警,从而有利于合理调配安防资源,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进而能够更好地预防重大安防事件的发生,特别适合球场、广场等公众场合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群体密集区域预警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报警监控,特别是涉及群体密集区域预警方法。
技术介绍
对于群体密集区域,例如球场、广场、街道口等场所,往往存在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可能,如何防患未然,从而合理调配安防资源,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群体密集区域预警方法。一种群体密集区域预警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采用固定摄像头获取环境信息;根据所述环境信息统计人均占地参数以及时域人均移动距离;根据所述人均占地参数以及所述时域人均移动距离,判断是否发生报警事件,是则报警。上述群体密集区域预警方法,通过统计人均占地参数以及时域人均移动距离,当触发报警事件时,进行报警,因此能够快速有效地利用摄像头获取环境信息并从中判断是否需要报警,当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可能较高时,防患未然,及时报警,从而有利于合理调配安防资源,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进而能够更好地预防重大安防事件的发生。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人均占地参数低于预设比例阈值,则判断发生报警事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时域人均移动距离大于预设距离阈值,则判断发生报警事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时域人均移动距离大于所述人均占地参数中的距离参数,则判断发生报警事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时域人均移动距离中,所述时域为0.5秒、1秒、2秒、5秒、10秒或60秒。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时域人均移动距离中,根据所述人均占地参数设置所述时域。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时域与所述人均占地参数成正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人均占地参数为人均占地面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人均占地参数为人均占地面积与环境信息中的可用面积的比例。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人均占地参数为人均占地面积与环境信息中的无障碍移动可用面积的比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是,一种群体密集区域预警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采用固定摄像头获取环境信息;根据所述环境信息统计人均占地参数以及时域人均移动距离;根据所述人均占地参数以及所述时域人均移动距离,判断是否发生报警事件,是则报警。上述群体密集区域预警方法,通过统计人均占地参数以及时域人均移动距离,当触发报警事件时,进行报警,因此能够快速有效地利用摄像头获取环境信息并从中判断是否需要报警,当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可能较高时,防患未然,及时报警,从而有利于合理调配安防资源,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进而能够更好地预防重大安防事件的发生。例如,报警包括响警铃、发送报警信息及/或闪警灯等。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人均占地参数为人均占地面积。例如,一种群体密集区域预警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采用固定摄像头获取环境信息;根据所述环境信息统计人均占地面积以及时域人均移动距离;根据所述人均占地面积以及所述时域人均移动距离,判断是否发生报警事件,是则报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人均占地参数为人均占地面积与环境信息中的可用面积的比例。例如,一种群体密集区域预警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采用固定摄像头获取环境信息;根据所述环境信息统计人均占地面积与环境信息中的可用面积的比例以及时域人均移动距离;根据所述人均占地面积与环境信息中的可用面积的比例以及所述时域人均移动距离,判断是否发生报警事件,是则报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人均占地参数为人均占地面积与环境信息中的无障碍移动可用面积的比例。例如,一种群体密集区域预警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采用固定摄像头获取环境信息;根据所述环境信息统计人均占地面积与环境信息中的无障碍移动可用面积的比例以及时域人均移动距离;根据所述人均占地面积与环境信息中的无障碍移动可用面积的比例以及所述时域人均移动距离,判断是否发生报警事件,是则报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人均占地参数低于预设比例阈值,则判断发生报警事件。例如,可以理解,预设比例阈值根据所述人均占地参数设置或调整。例如,人均占地参数包括人均占地面积,这样,可以根据人均占地面积的大小来衡量是否安全,过于密集时判断发生报警事件,例如人均占地面积包括人均占地可活动面积及人均占地可活动面积,例如,对应于人均占地面积的预设比例阈值为0.6平方米,即人均占地参数包括人均占地面积,人均占地面积低于0.6平方米,则判断发生报警事件;又如对应于人均占地面积的预设比例阈值为0.4平方米,即人均占地面积低于0.4平方米,则判断发生报警事件;又如,人均占地参数包括人均占地可活动面积,不可活动的不算,例如座位等;又如,人均占地参数包括人均占地可活动面积及在一定时间段内的人均疏散量,例如,具有8条疏散通道,根据总人数计算在一定时间段内人均疏散量,判断是否低于预设比例阈值中的人均疏散量,是则判断发生报警事件。例如,在一定时间段内的人均疏散量,为在一定时间段内的人均疏散通道流量。例如,对应于在一定时间段内的人均疏散量的预设比例阈值为2人/秒,人均占地参数包括在一定时间段内的人均疏散量,一定时间段内的人均疏散量低于2人/秒,则判断发生报警事件。以此类推。又如,人均占地参数包括前方人均间距,也就是说,在一群人中,各人与前方的人的间距的平均值,即为前方人均间距,这样,可以根据与前人的间距的大小来衡量是否安全,过于密集时判断发生报警事件,例如,对应于前方人均间距的预设比例阈值为0.4米,前方人均间距低于0.4米,则判断发生报警事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时域人均移动距离大于预设距离阈值,则判断发生报警事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时域人均移动距离中,所述时域为0.5秒、1秒、2秒、5秒、10秒或60秒。例如,所述时域为1秒,所述时域人均移动距离为1米或1.5米。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时域人均移动距离大于所述人均占地参数中的距离参数,则判断发生报警事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时域人均移动距离中,根据所述人均占地参数设置所述时域。例如,根据所述人均占地参数中的面积参数或距离参数设置所述时域,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时域与所述人均占地参数成正比。例如,在报警之后,或者在判断发生报警事件时,群体密集区域预警方法还包括步骤:调整所述报警事件所在的报警位置的摄像头的摄像角度及焦距以对准所述报警位置,并调整距离所述报警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群体密集区域预警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群体密集区域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采用固定摄像头获取环境信息;根据所述环境信息统计人均占地参数以及时域人均移动距离;根据所述人均占地参数以及所述时域人均移动距离,判断是否发生报警事件;是则报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群体密集区域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采用固定摄像头获取环境信息;根据所述环境信息统计人均占地参数以及时域人均移动距离;根据所述人均占地参数以及所述时域人均移动距离,判断是否发生报警事件;是则报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群体密集区域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均占地参数低于预设比例阈值,则判断发生报警事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群体密集区域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域人均移动距离大于预设距离阈值,则判断发生报警事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群体密集区域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域人均移动距离大于所述人均占地参数中的距离参数,则判断发生报警事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群体密集区域预警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玉桂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伊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