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循环移位正交码的扩频调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78308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3 0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循环移位正交码的扩频调制方法,该方法将待传输的二进制数字信息通过32位循环移位正交码扩频调制产生32位扩频序列;再通过序列变换将32位扩频序列转换为占空比为三分之一的双极性归零码序列;通过串并转换,将串行排列的双极性归零码序列转换为32个并行排列的双极性归零码序列;通过正交脉冲幅度调制方式,再将32个并行排列的双极性归零码序列分别与32个DPSS序列进行正交脉冲幅度调制,产生32路并行排列的正交DPSS调制信号;通过叠加运算,将32路并行排列的正交DPSS调制信号叠加合成为一路信号。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调制信号的抗突发干扰能力、保密能力和信息发送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循环移位正交码的扩频调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扩频调制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循环移位正交码的扩频调制方法。
技术介绍
调制是为了使所传输信号特性与信道特性相匹配,通过调制,将其转变为适合信道有效传输的信号形式。对于无线通信系统来说,由于空间信道的开放性,所传输的信息必然会受到各信道环境和干扰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差错,降低了信息传输的可靠性。抗干扰调制技术是围绕提高信息传输的可靠性而提出的有别于常规通信系统的一种调制理论和技术,广泛应用于军事通信、电子对抗以及导航、测量等各个领域。目前,在民用通信领域中,扩频调制技术也已广泛应用于蜂窝电话、无绳电话、微波通信、无线数据通信、遥测、监控、报警等系统中。然而,对于扩频调制技术来说,现有技术中通常是以牺牲通信系统的信息传输效率来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的,即在提高系统抗干扰能力的同时,降低了系统的信息传输速率。因此,如何在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的同时,也能保持较好的信息传输效率是通信系统研究的难点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无线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使其具有抗突发干扰能力。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在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循环移位正交码的扩频调制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循环移位正交码的扩频调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待传输的二进制数字信息通过32位循环移位正交码01111100111010010000101011101100扩频调制产生32位扩频序列;步骤二:通过序列变换将32位扩频序列转换为占空比为三分之一的双极性归零码序列;步骤三:通过串并转换,将串行排列的双极性归零码序列转换为32个并行排列的双极性归零码序列;步骤四:通过正交脉冲幅度调制方式,将32个并行排列的双极性归零码序列分别与32个DPSS序列进行正交脉冲幅度调制,产生32路并行排列的正交DPSS调制信号;步骤五:通过叠加运算,在时域上将32路并行排列的正交DPSS调制信号叠加合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循环移位正交码的扩频调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待传输的二进制数字信息通过32位循环移位正交码01111100111010010000101011101100扩频调制产生32位扩频序列;步骤二:通过序列变换将32位扩频序列转换为占空比为三分之一的双极性归零码序列;步骤三:通过串并转换,将串行排列的双极性归零码序列转换为32个并行排列的双极性归零码序列;步骤四:通过正交脉冲幅度调制方式,将32个并行排列的双极性归零码序列分别与32个DPSS序列进行正交脉冲幅度调制,产生32路并行排列的正交DPSS调制信号;步骤五:通过叠加运算,在时域上将32路并行排列的正交DPSS调制信号叠加合成为一路信号;步骤六:通过正弦载波调制,将叠加后的信号频谱搬移至辐射频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循环移位正交码的扩频调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待传输的二进制信息先划分为以5bit单位的数据组,再进行扩频调制;所述的32位循环移位正交码采用循环移位方式,每次循环右移一位,以此产生另外31个循环移位正交码,以此共得到的32个不同移位状态的循环移位正交码,然后再与5bit数据组进行一一映射,完成扩频调制;其中,32个不同移位状态的循环移位正交码与5bit数据组的32个状态的映射关系,具体如下:循环右移0次:{a0,a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宇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潇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