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TCC侧贴电阻S波段四功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8217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3 0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LTCC侧贴电阻S波段四功分器,此集总结构的功分器采用特定的侧贴电阻紧凑对称结构,结构中的电感电容电阻等元件,均为集总参数元件,采用多层低温共烧陶瓷,可以实现元件的三维立体结构。此项发明专利技术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电性能优异、结构简单、成品率高、批量一致性好、造价低、温度性能稳定,可将输入信号等分到四个输出端口。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LTCC技术,可以很好的加工出尺寸小、精度高、紧密型好、损耗小的器件,可单独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TCC侧贴电阻S波段四功分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功分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LTCC侧贴电阻S波段四功分器。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卫星通信及国防电子系统的微型化的迅速发展,高性能、低成本和小型化已经成为目前微波/射频领域的发展方向,对微波功率放大器的性能、尺寸、可靠性和成本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一些国防尖端设备中,功分器已经成为接收和发射支路中的关键电子部件,描述这种部件性能的主要指标有:工作频率范围、插入损耗、阻带衰减、插入相移和时延频率特性、温度稳定性、体积、重量、可靠性等。专利CN204315698ULTCC中设计实现的一分四功分器的体积320mm*33mm*0.79mm,相对于本专利技术中的3.3mm×3.3mm×1.1mm,体积过大,是大部分一分四功分器的缺点。本专利技术采用低温共烧陶瓷技术,可显著降低尺寸。该技术在成本和集成封装方面有很大优势,在布线线宽和线间距、低阻抗金属化、设计的多样性、器件可靠性等方面都具有许多优点。LTCC材料的介电常数可根据材料不同在很大范围内变化,增加了电路设计的灵活性;LTCC陶瓷材料还具有较高的品质因数,并使用电导率高的金属材料作为导体,因而有利于减小电路系统的损耗。LTCC技术结合了共烧技术和厚膜技术的优点,减少了昂贵、重复的烧结过程,所有电路被叠层热压并一次烧结,印制精度高,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此项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侧贴电阻S波段的四功分器,该功分器具有精度高、紧密型好、损耗小等优点。实现此项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LTCC侧贴电阻S波段四功分器,包括输入端口P2、第一输出端口P1、第二输出端口P3、第三输出端口P5、第四输出端口P7,输入引线Lin、第一输出引线Lout1、第二输出引线Lout2、第三输出引线Lout3、第四输出引线Lout4、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三电感L3、第四电感L4、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连接柱H1、接地层GND、第一接地端口P4、第二接地端口P6、第三接地端口P8。四个电感在同一平面,电感采用螺旋环绕结构,按输入引线Lin顺时针方向分布为: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三电感L3、第四电感L4;第二电感L2在第一电感L1的前方,第三电感L3与第四电感L4分别关于X轴和第二电感L2与第一电感L1对称;四个电容在同一平面,按输入引线Lin顺时针方向分布为: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二电容C2在第一电容C1的前方,第三电容C3与第四电容C4分别关于X轴和第二电容C2与第一电容C1对称,第一电容C1位于第一电感L1的正上方,第二电容C2位于第二电感L2的正上方,第三电容C3位于第三电感L3的正上方,第四电容C4位于第四电感L4的正上方,第一电容C1下极板与第一输出端口P1连接,第二电容C2下极板与第二输出端口P3连接,第三电容C3下极板与第三输出端口P5连接,第四电容C4下极板与第四输出端口P7连接,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的上级板为公共接板G1;第五电容C5位于四个电感下方,上极板与连接柱H1连接,下极板为接地层GND;输入端口P1通过输入引线Lin与电路连接,输入引线Lin一端与输入端口P1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柱H1与接地电容C5连接,另外通过四条支路经过电感和四个输出端口连接;输出端口P1通过输出引线Lout1与电路连接,输出端口P2通过输出引线Lout2与电路连接,输出端口P3通过输出引线Lout3与电路连接,输出端口P4通过输出引线Lout4与电路连接,第一接地端口P4、第二接地端口P6、第三接地端口P8均与接地层GND连接。四个电感为五层,由下至上依次为第一、二、三、四、五层,第一电感L1第一层、第二电感L2第一层、第三电感L3第一层、第四电感L4第一层分别与输入引线Lin连接,下极板为接地层GND,第一电感L1第五层与第一输出引线Lout1连接,第二电感L2第五层与第二输出引线Lout2连接,第三电感L3第五层与第三输出引线Lout3连接,第四电感L4第五层与第四输出引线Lout4连接。四个隔离电阻侧贴于四功分器四个角,第一隔离电阻R1侧贴于第一输出端口P1,另一端与公共接板G1连接,第二隔离电阻R2侧贴于第二输出端口P2,另一端与公共接板G1连接,第三隔离电阻R3侧贴于第三输出端口P3,另一端与公共接板G1连接,第四隔离电阻R4侧贴于第四输出端口P4,另一端与公共接板G1连接。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侧贴电阻S波段的四功分器,采用LTCC技术,实现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电性能优异、结构简单、成品率高、批量一致性好、造价低、温度性能稳定的新结构对称分布式电感加载型滤波器;本专利技术重量轻、体积小、可靠性高、电性能好、温度稳定性好、电性能批量一致性好、成本低、可大批量生产等优点,可单独作为独立部件使用,可以通过全自动贴片机安装和焊接。附图说明图1(a)是本专利技术一种LTCC集总对称结构四功分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1(b)是本专利技术一种LTCC集总对称结构四功分器的封装表面。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LTCC集总对称结构四功分器输入端口回波损耗曲线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LTCC集总对称结构四功分器端口之间隔离度曲线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LTCC集总对称结构四功分器输出端口幅度一致性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此项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结合图1(a)、(b),一种LTCC侧贴电阻S波段四功分器,包括输入端口P2、第一输出端口P1、第二输出端口P3、第三输出端口P5、第四输出端口P7,输入引线Lin、第一输出引线Lout1、第二输出引线Lout2、第三输出引线Lout3、第四输出引线Lout4、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三电感L3、第四电感L4、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连接柱H1、接地层GND、第一接地端口P4、第二接地端口P6、第三接地端口P8。四个电感在同一平面,电感采用螺旋环绕结构,按输入引线Lin顺时针方向分布为: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三电感L3、第四电感L4;第二电感L2在第一电感L1的前方,第三电感L3与第四电感L4分别关于X轴和第二电感L2与第一电感L1对称;四个电容在同一平面,按输入引线Lin顺时针方向分布为: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二电容C2在第一电容C1的前方,第三电容C3与第四电容C4分别关于X轴和第二电容C2与第一电容C1对称,第一电容C1位于第一电感L1的正上方,第二电容C2位于第二电感L2的正上方,第三电容C3位于第三电感L3的正上方,第四电容C4位于第四电感L4的正上方,第一电容C1下极板与第一输出端口P1连接,第二电容C2下极板与第二输出端口P3连接,第三电容C3下极板与第三输出端口P5连接,第四电容C4下极板与第四输出端口P7连接,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的上级板为公共接板G1;第五电容C5位于四个电感下方,上极板与连接柱H1连接,下极板为接地层GND;输入端口P1通过输入引线Lin与电路连接,输入引线Lin一端与输入端口P1连接,另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LTCC侧贴电阻S波段四功分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LTCC侧贴电阻S波段四功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端口(P2)、第一输出端口(P1)、第二输出端口(P3)、第三输出端口(P5)、第四输出端口(P7),输入引线(Lin)、第一输出引线(Lout1)、第二输出引线(Lout2)、第三输出引线(Lout3)、第四输出引线(Lout4)、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三电感(L3)、第四电感(L4)、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连接柱(H1)、接地层(GND)、第一接地端口(P4)、第二接地端口(P6)、第三接地端口(P8);四个电感在同一平面,电感采用螺旋环绕结构,按输入引线(Lin)顺时针方向分布为: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三电感(L3)、第四电感(L4);第二电感(L2)在第一电感(L1)的前方,第三电感(L3)与第四电感(L4)分别关于X轴和第二电感(L2)与第一电感(L1)对称;四个电容在同一平面,按输入引线(Lin)顺时针方向分布为: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二电容(C2)在第一电容(C1)的前方,第三电容(C3)与第四电容(C4)分别关于X轴和第二电容(C2)与第一电容(C1)对称,第一电容(C1)位于第一电感(L1)的正上方,第二电容(C2)位于第二电感(L2)的正上方,第三电容(C3)位于第三电感(L3)的正上方,第四电容(C4)位于第四电感(L4)的正上方,第一电容(C1)下极板与第一输出端口(P1)连接,第二电容(C2)下极板与第二输出端口(P3)连接,第三电容(C3)下极板与第三输出端口(P5)连接,第四电容(C4)下极板与第四输出端口(P7)连接,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的上级板为公共接板(G1);第五电容(C5)位于四个电感下方,上极板与连接柱(H1)连接,下极板为接地层(GND);输入端口(P1)通过输入引线(Lin)与电路连接,输入引线(Lin)一端与输入端口(P1)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柱(H1)与接地电容(C5)连接,另外通过四条支路经过电感和四个输出端口连接;输出端口(P1)通过输出引线(Lout1)与电路连接,输出端口(P2)通过输出引线(Lout2)与电路连接,输出端口(P3)通过输出引线(Lout3)与电路连接,输出端口(P4)通过输出引线(Lout4)与电路连接,第一接地端口(P4)、第二接地端口(P6)、第三接地端口(P8)均与接地层(GND)连接;四个电感为五层,由下至上依次为第一、二、三、四、五层,第一电感(L1)第一层、第二电感(L2)第一层、第三电感(L3)第一层、第四电感(L4)第一层分别与输入引线(Lin)连接,下极板为接地层(GND),第一电感(L1)第五层与第一输出引线(Lout1)连接,第二电感(L2)第五层与第二输出引线(Lout2)连接,第三电感(L3)第五层与第三输出引线(Lout3)连接,第四电感(L4)第五层与第四输出引线(Lout4)连接;四个隔离电阻侧贴于四功分器四个角,第一隔离电阻(R1)侧贴于第一输出端口(P1),另一端与公共接板(G1)连接,第二隔离电阻(R2)侧贴于第二输出端口(P2),另一端与公共接板(G1)连接,第三隔离电阻(R3)侧贴于第三输出端口(P3),另一端与公共接板(G1)连接,第四隔离电阻(R4)侧贴于第四输出端口(P4),另一端与公共接板(G1)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TCC侧贴电阻S波段四功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端口(P2)、第一输出端口(P1)、第二输出端口(P3)、第三输出端口(P5)、第四输出端口(P7),输入引线(Lin)、第一输出引线(Lout1)、第二输出引线(Lout2)、第三输出引线(Lout3)、第四输出引线(Lout4)、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三电感(L3)、第四电感(L4)、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连接柱(H1)、接地层(GND)、第一接地端口(P4)、第二接地端口(P6)、第三接地端口(P8);四个电感在同一平面,电感采用螺旋环绕结构,按输入引线(Lin)顺时针方向分布为: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三电感(L3)、第四电感(L4);第二电感(L2)在第一电感(L1)的前方,第三电感(L3)与第四电感(L4)分别关于X轴和第二电感(L2)与第一电感(L1)对称;四个电容在同一平面,按输入引线(Lin)顺时针方向分布为: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二电容(C2)在第一电容(C1)的前方,第三电容(C3)与第四电容(C4)分别关于X轴和第二电容(C2)与第一电容(C1)对称,第一电容(C1)位于第一电感(L1)的正上方,第二电容(C2)位于第二电感(L2)的正上方,第三电容(C3)位于第三电感(L3)的正上方,第四电容(C4)位于第四电感(L4)的正上方,第一电容(C1)下极板与第一输出端口(P1)连接,第二电容(C2)下极板与第二输出端口(P3)连接,第三电容(C3)下极板与第三输出端口(P5)连接,第四电容(C4)下极板与第四输出端口(P7)连接,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的上级板为公共接板(G1);第五电容(C5)位于四个电感下方,上极板与连接柱(H1)连接,下极板为接地层(GND);输入端口(P1)通过输入引线(Lin)与电路连接,输入引线(Lin)一端与输入端口(P1)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柱(H1)与接地电容(C5)连接,另外通过四条支路经过电感和四个输出端口连接;输出端口(P1)通过输出引线(Lout1)与电路连接,输出端口(P2)通过输出引线(Lout2)与电路连接,输出端口(P3)通过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亚君孙超戴永胜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