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仪经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地下能源转换的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77593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2 2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地下能源转换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压力鑵与制热或制冷设备相连接,进水管道与压力鑵的出水口相连接,回水管道与压力鑵的进水口相连接,室内空调机的进水口经空调机进水导管与进水管道相连接,空调机回水导管与回水管道相连接,空调机回水导管经换能器进水导管与设置在储能腔内的换能器进水管相连接,换能器的出水管经换能器回水导管与回水管道相连接,所述换能器至少串联两组换热器,所述地下储能腔呈筒状,换能器设置在地下储能腔内,换能器由换热器将地下储能腔分隔为至少两个地下储能腔单元,每个换热器上方的地下储能腔内设有温区隔离板,具有节能、效率高、无排放、零污染和室内风温和、人体感觉舒服等优点。

A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based on underground energy convers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undergrou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based on energy conversion,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pressure tank and the heating or cooling equipment is connected with the water inlet pipe and a water outlet pressure tank is connected with a water inlet and return pipe pressure tank is connected to the inlet of the indoor air conditioner through the air conditioner water pipe connected with the water inlet pipe air conditioner, backwater conduit and backwater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air conditioner duct through the water pipe and return the transducer is arranged in the storage cavity of the transducer is connected with a water inlet pipe, the water outlet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transducer transducer catheter and backwater backwater pipe, wherein at least two series transducer group heat exchanger, the underground storage cavity is cylinder like, in the underground storage cavity can set the transducer, the transducer is composed of a heat exchanger underground storage chamber is divided into at least two underground storage cavity unit, each heat exchanger above 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energy saving, high efficiency, no emission, zero pollution, mild indoor air, comfortable human body and so 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地下能源转换的空调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能量交换率高、结构简单、成本低的基于地下能源转换的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我们知道,空调即空气调节器。是指用人工手段,对建筑/构筑物内环境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速度等参数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一般包括冷源/热源设备,冷热介质输配系统,末端装置等几大部分和其他辅助设备。主要包括水泵、风机和管路系统。末端装置则负责利用输配来的冷热量,具体处理空气、温度,使目标环境的空气参数达到要求。换热器是用来使热量从热流体传递到冷流体,以满足规定的工艺要求的装置,是对流传热及热传导的一种工业应用。换热器可以按不同的方式分类。按其操作过程可分为间壁式、混合式、蓄热式三大类;按其表面的紧凑程度可分为紧凑式和非紧凑式两类。近年来水(地)源热泵机组应用广泛,它是一种利用地下浅层地热资源(也称地能,包括地下水、土壤或地表水等)的既可供热又可制冷的高效节能的空调机组。机组通过输入少量的电能(或不用电能)实现低温位热能向高温位转移,地能分别在冬季作为热泵供暖的热源和夏季空调的冷源,机组消耗1kW的能量,获得4~5kW以上的冷/热量,能量来源于地下能源,机组不向外界排放任何废气、废水、废渣、是一种理想的“绿色空调”,可广泛应用在办公楼、宾馆、学校、宿舍、医院、饭店、商场、别墅、住宅等领域。中国专利CN105402938A公开了一种水地源热泵机组,其包括四通阀、压缩机、使用侧换热器和热源侧换热器,四通阀具有D口、C口、S口、E口四个口,D口通过管道与压缩机的输出端连接,S口通过管道与压缩机的输入端连接,C口通过管道连接热源侧换热器的一端,热源侧换热器的另一端通过双向管路连接使用侧换热器的一端,使用侧换热器的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E口,使用侧换热器的换热面积是热源侧换热器的换热面积的1.03~2.00倍;双向管路的第一管路包括顺次连接的一管、二管、三管、四管、五管,二管、四管上安装同向的单向阀,三管上依次设置有过滤器和节流阀,当C口与D口接通、S口与E口接通时,从热源侧换热器流出的制冷剂依次流经一管、二管、三管的过滤器及节流阀、四管、五管并进入使用侧换热器;双向管路的第二管路包括一管、三管、五管、六管、七管,六管连接三管首端和五管首端,七管连接三管末端和一管末端,六管、七管上安装同向的单向阀,当D口与E口接通、C口与S口接通时,从使用侧换热器流出的制冷剂依次流经三管的过滤器及节流阀、七管、一管并进入热源侧换热器。其工作原理及过程:制冷时,四通阀的C口与D口接通、S口与E口接通,此时,热源侧换热器作为冷凝器,使用侧换热器作为蒸发器,由压缩机排出的高压制冷剂蒸汽经四通阀的D-C通路进入热源侧换热器,将热量传给热源水,制冷剂蒸汽被冷凝成液体,之后制冷剂液体经第一管路(经节流阀节流降压)进入使用侧换热器,并在使用侧换热器中吸热(吸收载冷剂中的热量)蒸发,载冷剂得到冷却,实现制冷,蒸发后的制冷剂蒸汽,经四通阀的S-E通路后被压缩机吸入,这样周而复始,实现制冷循环;制热时,四通阀的D口与E口接通、C口与S口接通,此时,使用侧换热器作为冷凝器,热源侧换热器作为蒸发器,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蒸汽经四通阀的D-E通路进入使用侧换热器,将热量传给载冷剂,载冷剂得到升温,实现制热,同时制冷剂蒸汽被冷凝成液体,冷凝后的制冷剂液体通过第二管路(经节流阀节流降压)进入热源侧换热器,并在热源侧换热器中吸热(吸收热源水的热量)蒸发,蒸发后的制冷剂蒸汽,经四通阀的C-S通路后被压缩机吸入,这样周而复始,实现制冷循环。这种结构的水地源热泵机组的不足是结构复杂、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高、换能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低、换能效率高、体感舒适的地下水换能式空调系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地下能源转换的空调系统,包括地下储能腔、保温式压力鑵、换能器、循环水泵、室内空调机、进水管道、回水管道和导管,其特征在于压力鑵与制热或制冷设备相连接,进水管道与压力鑵的出水口相连接,回水管道与压力鑵的进水口相连接,回水管道或进水管道设有循环水泵和循环控制阀,室内空调机的进水口经空调机进水导管与进水管道相连接,空调机回水导管与回水管道相连接,空调机回水导管上设有回水控件阀,空调机回水导管经换能器进水导管与设置在储能腔内的换能器进水管相连接,换能器的出水管经换能器回水导管与回水管道相连接,换能器进水导管或换能器回水导管上设有换能控制阀,换能器进水导管和换能器出水导管上至少串联两组换热器,所述地下储能腔呈筒状,换能器设置在地下储能腔内,换能器由换热器将地下储能腔分隔为至少两个地下储能腔单元,每个换热器上方的地下储能腔内设有温区隔离板,温区隔离板将地下储能腔至少分隔成两个温度不同的温区,地下储能腔由上至下能量逐渐增大。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室内空调机至少设有一个空调机组,每个空调机组至少设有一个空调机,空调机组经空调机进水导管和空调机回水导管并联在进水管道和回水管道上。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地下储能腔为基井,换能器设置在基井下部,以更好地进行热能或冷能的交换。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换能器由一根铜管盘制而成,铜管的一端为进水口,另一端为出水口,铜管上串联至少两组换热器,以使其结构简单、冷或热交换效果高。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基井至少设有一个,一般设置3-5个,基井设置在室内空调机周围,以提高冷热交换效率。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温区隔离板呈与基井相配合的圆形板状,温区隔离板的周边与基井的内壁相连接,以防止基井内的温度上下串动。本专利技术设有控制箱、温度传感器,所述的循环控制阀、回水控件阀和换能控制阀采用电动控制阀,控制箱内设有中央处理器和信号输入电路和信号输出线路,温度传感器设置在保温压力鑵内、进水管道或回水管道、空调机回水导管、换热器进水导管或换热器回水管上,传感器经信号输入电路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接,中央处理器经信号输出电路与电动控制阀相连接,中央处理器根据传感器的数据指挥电动控制阀的工作状态,以使本系统实用自动调节温度。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与保温压力鑵相连接的制热或制冷设备设有电动开关,电动开关经电路输出电路与中央控制器相连接,以自动控制制热或制冷设备的工作状态,使保温压力鑵内的水在设定温度范围内。本专利技术使用时,在循环水泵的作用下,保温压力鑵内的水进入进水管道,再由进水管道进入室内空调机,经室内空调机与空气能量交换后由回水管道进入保温压力鑵内形成系统,保温压力鑵内的温度传感器及时将保温压力鑵内水的温度传给中央处理器,使中央处理器根据设定的温度驱动或关闭制热或制冷设备,使保温压力鑵内的水在设定温度范围内,空调机回水导管、换能器进水导管或换能器回水上的电动控制阀根据设定的温度,由中央处理器发出信号并决定工作状态,以提取基井内水的冷或热并进入保温压力鑵内循环,达到进入各室内空调机的水温度均衡,本专利技术由于系统内的水具有一定的初始压力,在循环水泵的增压作用下,以规定的流速在系统内循环,所以节约大量由循环水产生的能量,本专利技术由于进入室内空调机的水始终在保温压力鑵、进水管道一、室内空调机和出水管道形成的系统内循环,一是系统内的水经过多次冷、热交换变成“熟水”使得室内空调机吹出的风温和、人体感觉舒服,使室内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基于地下能源转换的空调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地下能源转换的空调系统,包括地下储能腔、保温式压力鑵、换能器、循环水泵、室内空调机、进水管道、回水管道和导管,其特征在于压力鑵与制热或制冷设备相连接,进水管道与压力鑵的出水口相连接,回水管道与压力鑵的进水口相连接,回水管道或进水管道设有循环水泵和循环控制阀,室内空调机的进水口经空调机进水导管与进水管道相连接,空调机回水导管与回水管道相连接,空调机回水导管上设有回水控件阀,空调机回水导管经换能器进水导管与设置在储能腔内的换能器进水管相连接,换能器的出水管经换能器回水导管与回水管道相连接,换能器进水导管或换能器回水导管上设有换能控制阀,换能器进水导管和换能器出水导管上至少串联两组换热器,所述地下储能腔呈筒状,换能器设置在地下储能腔内,换能器由换热器将地下储能腔分隔为至少两个地下储能腔单元,每个换热器上方的地下储能腔内设有温区隔离板,温区隔离板将地下储能腔至少分隔成两个温度不同的温区,地下储能腔由上至下能量逐渐增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地下能源转换的空调系统,包括地下储能腔、保温式压力鑵、换能器、循环水泵、室内空调机、进水管道、回水管道和导管,其特征在于压力鑵与制热或制冷设备相连接,进水管道与压力鑵的出水口相连接,回水管道与压力鑵的进水口相连接,回水管道或进水管道设有循环水泵和循环控制阀,室内空调机的进水口经空调机进水导管与进水管道相连接,空调机回水导管与回水管道相连接,空调机回水导管上设有回水控件阀,空调机回水导管经换能器进水导管与设置在储能腔内的换能器进水管相连接,换能器的出水管经换能器回水导管与回水管道相连接,换能器进水导管或换能器回水导管上设有换能控制阀,换能器进水导管和换能器出水导管上至少串联两组换热器,所述地下储能腔呈筒状,换能器设置在地下储能腔内,换能器由换热器将地下储能腔分隔为至少两个地下储能腔单元,每个换热器上方的地下储能腔内设有温区隔离板,温区隔离板将地下储能腔至少分隔成两个温度不同的温区,地下储能腔由上至下能量逐渐增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地下能源转换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室内空调机至少设有一个空调机组,每个空调机组至少设有一个空调机,空调机组经空调机进水导管和空调机回水导管并联在进水管道和回水管道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地下能源转换的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仪经
申请(专利权)人:黄仪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