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普刚专利>正文

太阳能半导体致冷调温摩托车头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744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调温摩托车头盔。由外壳、防震层、光电池、半导体致冷块及分别与半导体致冷块两面相接的散热片和金属贮冷层等构成,由光电池向半导体制冷块供电。光电池设在头盔外壳的顶部、后部或两侧等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利用太阳能制冷与加热而无需配置电源,温度可调、使用方便、造型美观等优点。(*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为一种冷热调温摩托车头盔,尤其是用太阳能电池作电源和用半导体致冷器制冷与加热的调温摩托车头盔。目前使用的普通摩托车头盔,是用硬塑料或金属做外壳,内加发泡塑料或其他软体作防震层做成,前有用透明有机玻璃做成的挡风板。这些头盔虽然在出现事故时起了安全保护作用,但也促使事故的发生,因为夏季带上头盔闷热,冬季佩带时冷风迎面进入盔内感到寒冷,使驾驶员精力不集中和容易疲劳。鉴于上述普通摩托车头盔的缺点,近年来一些厂家和研究人员开始将半导体致冷技术应用于摩托车头盔。但这些产品存在几个明显的缺点(一)使用摩托车上的蓄电池作电源,其电源线本身也妨碍驾驶操作,并使蓄电池超负荷工作,容易造成损害;(二)散热效果欠佳,影响制冷效率;(三)有的无调温装置,使盔内温度过冷或过热;(四)造型欠美观。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自身配带电源、制冷/加热效率高、有温度调节功能及造型美观的摩托车头盔。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在头盔外壳安装光电池作电源。该电源经换向开关及电流调节电路或温控电路向半导体致冷块供电。半导体制冷块的冷端与盔内贮冷金属板相连,热端与固定在头盔外壳的散热片相接。光电池可设在头盔外壳的顶部、顶部与后部、顶部与两侧、顶部与后部及两侧等位置;而散热片则设在头盔外壳的两侧或顶部位置,散热片可做成方形、圆形、椭圆形、滴水形、镰刀形等。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a)~图1(g)为本技术的外观结构图;图2(a)~图2(i)为散热片的形状构造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各层结构剖面图,其中图3(a)、图3(b)和图3(c)分别为光电池部位、散热片部位和其他部位各层结构示意图;图4为抗震层框架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温控原理图。如图1所示,光电池(2)固定在头盔外壳(1)的顶部或顶部与后部,可为条带状(图1[a、b、c])、球冠状(图2[d])、“人”字形(图1[e、f]、图1[g]为图1[f]所示结构的俯视图)或其他形状。在光电池(2)的边缘设有凸起的条状保护导轨(4)。散热片(3)安装在头盔外壳(1)的两侧,可为水滴形(图2[a])、桃形(图2[b])、镰刀形(图2[c])或其他形状。散热片(3)可与外壳(1)同球面(图2[d]),也可以呈楔形(图2[e])或椭球形(图2[f])凸起。为了增强散热效果,散热片(3)的表面设有直线形、圆弧形或“Z”字形的散热条(图2[g、h、i])。散热片可镀上与外壳(1)匹配的颜色。以上结构形状和布局有利于充分利用阳光、提高散热效果从而提高供电功率与制冷效果,且具有美感。如图3所示,本技术的头盔的壳层结构分五层外壳(1)、绝热绝缘层(10)、金属(或合金)贮冷层(11)、多孔防震层(12)和防水织物层(13)。将光电池(2)镶嵌入外壳(1)的凹槽中,凹槽边有突出的条状保护导轨(4)。光电池表面还覆盖一层透明的保护层(8),用强力胶固结。散热片(3)与致冷块(9)之间及致冷块(9)与金属贮冷层(11)之间用导热硅胶固结,具有防冲击及防水作用。防震层(12)采用发泡塑料或其他轻质弹性材料做成纵横条形交错的框架结构,既起防震保护作用,其空间又能将贮冷层(11)的冷气带到最内层的防水织物层(13)。头盔前的透明挡风板(5)可做成活动形式(图1[a])、也可做成固定形式挡风板(6)(图1[b、c、d、e、f]),并在中下部相应于鼻孔的位置装有气孔和过滤装置,这种结构有利于做成全封闭结构以提高安全保护效果和保温效果。头盔后下部位或两侧下部的绝热绝缘层内还安装有换向开关、电流调节或温控装置及外接电源插口。换向开关用于改变电源方向以选择制冷或加热功能;电流调节装置或温控装置用于选择头盔内温度,温控装置的温控原理如图5所示;外接电源插孔用于阴雨天或夜间使用蓄电池供电。本技术的特点在于(一)由于使用光电池,可以利用太阳能制冷或加热,无需外用电源以方便驾驶操作;(二)散热片合理的造型结构提高了制冷效率;(三)具有温度调节功能,在任何环境下都可得到适宜温度;(四)防震层的框架结构有利于冷/热传递并改善防震安全效果;(五)造型美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调温摩托车头盔,包括外壳(1)、防震层(12)、光电池(2)、半导体致冷块(9)及分别与半导体致冷块两面相接的散热片(3)和金属贮冷层(11)等,其特征是:光电池(2)作为半导体致冷块(9)的电源;光电池(2)和散热片(3)固定在头盔外壳(1)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温摩托车头盔,包括外壳(1)、防震层(12)、光电池(2)、半导体致冷块(9)及分别与半导体致冷块两面相接的散热片(3)和金属贮冷层(11)等,其特征是光电池(2)作为半导体致冷块(9)的电源;光电池(2)和散热片(3)固定在头盔外壳(1)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温摩托车头盔,其特征是光电池(2)的输出端与半导体致冷块(9)的输入端之间还接有换向开关及电流调节装置或温控装置,所述的换向开关、电流调节装置或温控装置位于头盔后下部或两侧下部的绝热绝缘层(10)内。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调温摩托车头盔,其特征是光电池设在头盔外壳的顶部、顶部与后部、顶部与两侧、顶部与后部加两侧或其他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普刚
申请(专利权)人:陈普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