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毓琦专利>正文

多用途帽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683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用途帽夹,包括一挟持构件,具有一固定片;及二挟持片,设置于固定片的二侧,该固定片与挟持片挟持于一帽子的帽檐上,而该挟持构件固定于该帽檐上;一卡合槽及一配件,又该配件上设置有一可与该卡合槽相互卡合的卡合构件。从而,可以搭配多种配件,同时构造简单,成本低廉。(*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用途帽夹,特别是指一种可以将多种配件固定在帽子的帽檐的多用途帽夹。按,帽子为一般人外出时常使用的服饰配件,其主要功能为遮阳,然而,有时候为了其他用途,常常会在帽子上再增加一些配件,例如有些人会在帽子的帽檐上吊挂一个遮阳镜片,以避免眼睛遭受阳光刺激;而有些活动举办时,为了要达到宣传目的,会分发给参加者佩戴的帽子,其除了在帽子上印制上特别的图案外,还会在帽子上设置一个小旗子或其他装饰品,以使得帽子更为醒目,藉以达到宣传的目的。上述所举的各种在帽子上增设其他配件的应用例子,大多必须采用特殊制造的帽子,其配件直接固定制作在帽子上,因此,该种特殊用途的帽子必须要特别定做,而又有一部份的佩戴于帽子上的配件,则是采用在一个配件上装置一个固定构件,然后,利用该固定构件将配件固定于帽子上,该种装置于帽子上的配件其固定构件与配件固定在一起,因此,每一种配件只能够有单一的用途,如果要在帽子上装置多种不同用途的配件,则必须同时准备多种不同用途的帽子,因此,造成使用者相当大的麻烦。由于以上的原因,以往装置于帽子的配件在使用上相当不便,因此,其显然有改进的必要,本专利技术人有鉴于此,乃苦思细索,积极研究,加以多年从事相关产品的研究,加以多年从事相关产品研发的经验,并经不断试验及改良,终于发展出本技术。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用途帽夹,可藉由挟持构件将不同种类的配件装置在该帽子的帽檐上,可以搭配多种配件使用,而将前述各种配件装置在帽子的帽檐上。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用途帽夹,构造简单,成本低廉。本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用途帽夹,可以搭配市面上现有的帽子使用,即帽子不须更改构造,便可以搭配不同用途的配件使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用途帽夹,其特征是包括一挟持构件,具有一固定片;及二挟持片,设置于固定片的二侧,该固定片与挟持片挟持于一帽子的帽檐上,而该挟持构件固定于该帽檐上;一卡合槽及一配件,又该配件上设置有一可与该卡合槽相互卡合的卡合构件。该挟持构件的固定片或挟持片与该帽檐接触的表面设置有若干凹凸的齿形。该配件为一遮阳镜,且该卡合槽设置于一滑动座之上;该滑动座滑动地套合于该挟持构件的固定片之上;该遮阳镜设置有一卡合于该卡合槽之中的卡合构件。该遮阳镜之上设置有至少一齿轮,且于该滑动座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该齿轮卡合的凸块。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可以搭配多种配件,同时构造简单,成本低廉。本技术为达成上述及其他目的,其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元件及其功效,兹采一较佳实施例配合相关图式详细说明如下。图式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多用途帽夹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至图4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固定构件的各种变化实施例的构造图。图5至图7为搭配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使用的各种配件的立体图。图8至图11为本技术多用途帽夹第一实施例配合各种配件装置在帽子上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13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多用途帽夹主要包括,一挟持构件10,可挟持固定于一帽子20的帽檐21上(如图8至图11所示)该挟持构件10具有一本体11,呈长方形板片;及一固定片12,从该本体11之中央朝向后方延伸;及二挟持片13,从该本体11的二侧向后延伸该固定片12、本体11与挟持片13可以在同一平面上,也可以在不同的平面上;如图8至图11所示,该挟持构件10藉由该固定片12与挟持片13分别挟持在一个帽子20的帽檐21的上下二侧,而藉由该固定片12与挟持片13的弹性,将该挟持构件10固定在该帽檐21之上;及一卡合槽15设置在该挟持构件10之上,用以供一配件30固定于该挟持构件10之上,而能够藉由该挟持构件10将该配件30固定在该帽子20的帽檐21之上。如图1所示,为增加该挟持构件10与帽檐21的挟持力,在该挟持片13与帽檐21接触的表面设置有若干齿形14,以增加挟持片13与帽檐21的抓附力量。如图5至图7所示,为本技术能够搭配使用的配件30的多种不同实施例。如图5所示,该配件30为一个旗子,其底端具有一个卡合构件31,该卡合构件31可以卡合在挟持构件10的卡合槽15之中,如图1所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卡合槽15,由二个从该挟持构件10的固定片12的二侧边向上弯折的弹性片16所组成,该二弹性片16与固定片12之间具有一间隙,因此,构成一可供前述卡合构件31卡入的卡合槽15,而该配件30的固定构件31为一个概呈T形的块体,其可卡入前述卡合槽15之中,而使得该配件30被装置在该挟持构件10之上。如图6及图7所示,为本技术使用的配件的其他变化实施例,如图6所示的配件30A为一个风车状的玩具,其顶端具有一个风车31A,而底端设置有一个卡合构件32A;而图7所示实施例中的配件30B为一个遮阳镜,其具有一个镜片31B,及一个设置在镜片31B顶端中央的圆杆状的卡合构件32B。如图8至图11所示,为本技术的配件30与挟持构件10的装置方式,其中该挟持构件10可以依照配件的种类及装置方式选择,以将卡合槽15朝向帽檐21上方或朝向帽檐21的底面的方式装置在该帽檐21之上,然后,再将配件装置于卡合槽15中、如图8及图9所示,为本技术的挟持构件10配合前述配件30及配件30A使用的实施例,配件30为旗子,而配件30A为风车玩具,因此,其装置方向装置在帽檐21之上方;而图10及图11所示,为本技术配合遮阳镜的配件30B使用的实施例,其中该挟持构件10以卡合槽15朝下的方向装置于该帽檐21上,而该配件30B的卡合构件32B卡合在卡合槽15之中,而且该镜片31B可以改变其装置的角度。如图2至图4所示,为本技术的挟持构件10的卡合槽15的各种变化实施例,其中图2实施例的挟持构件10A由一个从固定片12A一中央的弹性片16A所构成;图3实施例的挟持构件10B由一个从固定片12B侧边的弹性片16B所构成而图4实施例中的卡合槽15C则为一个圆形的插孔。本技术藉由以上元件的组合,可以供使用者选择性地将各种配件装置在帽子20上,因此,使得帽子20具有更多种不同的附加功能,而且帽子不需要变更任何构造,便可以装置上旗子、遮阳镜及其他可变换的附件等。如图12及图13所示,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构造,其中包括一挟持构件40,该挟持构件40包括具有一本体41,呈长方形板片;及一固定片42,从该本体41之中央朝向后方延伸及二挟持片43,从该本体41的二侧向后延伸,该固定片42与挟持片43可以共同地挟持住前述帽子20的帽檐21,及一遮阳镜50,可活动地装置于该挟持构件40上;及一滑动座60,可滑动地装置于该挟持构件40的固定片42之上,且可以将该遮阳镜50定位于该固定片42之上。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特征,在于该固定片42的中央设置有一滑槽45;而该滑动座60可以滑动地套设在该固定片42之上。如图12及图13所示,该滑动座60包括一本体61,该本体61的底部设置有一呈钩子状的弹性片62,该弹性片62从该固定片42中央的滑槽45穿过,且延伸到该固定片42的下方;前述的遮阳镜50的中央上方设置有一圆杆状的卡合构件51,该卡合构件51可以卡入于前述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用途帽夹,其特征是:包括一挟持构件,具有一固定片;及二挟持片,设置于固定片的二侧,该固定片与挟持片挟持于一帽子的帽檐上,而该挟持构件固定于该帽檐上;一卡合槽及一配件,又该配件上设置有一可与该卡合槽相互卡合的卡合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用途帽夹,其特征是包括一挟持构件,具有一固定片;及二挟持片,设置于固定片的二侧,该固定片与挟持片挟持于一帽子的帽檐上,而该挟持构件固定于该帽檐上;一卡合槽及一配件,又该配件上设置有一可与该卡合槽相互卡合的卡合构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帽夹,其特征是该挟持构件的固定片或挟持片与该帽檐接触的表面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毓琦
申请(专利权)人:蔡毓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