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然忠专利>正文

一种可自动变径的脚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65780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2 15: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脚扣,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可自动变径的脚扣,U形架、压板架、压板、弧形板、脚踏组件、连动杠杆、支点杆、连杆Ⅰ、连杆Ⅱ和支点杆滑架,所述压板架滑动连接在U形架的左端,压板铰接连接在压板架的右端,压板位于U形架的内侧,弧形板铰接连接在U形架右端的内侧,脚踏组件铰接连接在U形架右端的外侧,脚踏组件与连杆Ⅱ的一端铰接连接,连杆Ⅱ的另一端与连杆Ⅰ的一端铰接连接,连杆Ⅰ的另一端与连动杠杆的下端铰接,连杆Ⅰ滑动连接在U形架的下端,连动杠杆的中端与支点杆的一端滑动铰接;一种可自动变径的脚扣,其有益效果为:可以在重力作用下实现压板与弧形板之间的间距变化,以适应攀爬过程中电线杆的直径变化。

A kind of automatic adjustable iron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fastener, in particular to an automatic variable climbers, U frame, plate frame, plate, curved plate, pedal assembly, linkage lever and fulcrum rod, connecting rod, connecting rod and rod I II pivot carriage, the frame plate is in sliding connection with the U frame on the left plate, hinged on the right end of the inner frame plate, pressure plate is arranged on U frame, U frame in shape inside the right end of the arc-shaped plate is hinged with the frame, in the shape of U outside the right end of the pedal component is connected at one end of the pedal component and the connecting rod of Hinged connection, another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and connecting rod I II the hinged connection,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lower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linkage lever of hinged end connecting rod I sliding connection on the U frame, a linking lever in the end and the fulcrum rod sliding hinge; an automatic adjustable feet, its beneficial effect is: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press plate and the arc plate is changed under the action of gravity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change of the diameter of the pole in the climbing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动变径的脚扣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脚扣,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可自动变径的脚扣。
技术介绍
脚扣是套在鞋上,用于攀爬电线杆的一种弧形铁制工具,是利用杠杆作用和利用力学中的自锁现象,借助人体自身重量,使另一侧紧扣在电线杆上,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从而使人易于攀登;而抬脚时因脚上承受重力减小,脚扣自动松开。传统的脚扣使用前通过调节径向尺寸可以适应不同直径的电线杆,但是由于电线杆通常为下粗上细结构,传统脚扣攀爬时径向尺寸不能变化,导致攀爬过程中无法适应电线杆的直径变化,由此引起使用不便。例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1511004158.7的一种防滑脚扣,包括由第一及第二卡杆构成的弧形扣体、脚盘、绑带、吸附组件,吸附组件分别连接在第一卡杆及第二卡杆外端部,吸附组件包括背板、托板、铰链及弹性防滑吸块,托板与背板贴合设置并通过铰链铰接连接;弹性防滑吸块粘贴在托板外表面,弹性防滑吸块上设有多个气室,托板的板体设有与气室连通的气孔;该专利技术通过增设吸附装置,增大了脚扣与电杆间的附着力,但是无法解决脚扣无法在攀爬过程中适应电线杆直径变化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自动变径的脚扣,可以在重力作用下实现压板与弧形板之间的间距变化,以适应攀爬过程中电线杆的直径变化;可以调节压板与弧形板之间的间距变化范围,适应不同直径的电线杆;可以减小使用者抬脚时的无效行程,提高工作效率;可以为使用者提供趋近与水平的踏板,提高作业时的舒适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可自动变径的脚扣,包括U形架、压板架、压板、弧形板、脚踏组件、连动杠杆、支点杆、连杆Ⅰ、连杆Ⅱ和支点杆滑架,所述压板架滑动连接在U形架的左端,压板滑动铰接连接在压板架的右端,压板位于U形架的内侧,弧形板铰接连接在U形架右端的内侧,脚踏组件铰接连接在U形架右端的外侧,脚踏组件与连杆Ⅱ的一端铰接连接,连杆Ⅱ的另一端与连杆Ⅰ的一端铰接连接,连杆Ⅰ的另一端与连动杠杆的下端铰接,连杆Ⅰ滑动连接在U形架的下端,连动杠杆的中端与支点杆的一端滑动铰接,支点杆的另一端滑动连接在支点杆滑架上,支点杆滑架固定连接在U形架的下端,连动杠杆的上端与压板架铰接连接;所述脚踏组件包括附板、踏板、上连杆、下连杆和铰接轴,附板的右端固定连接踏板,踏板上设置有束脚带,附板的的左端从上到下依次铰接连接上连杆和下连杆,所述附板与上连杆或下连杆通过铰接轴铰接,铰接轴的后端铰接连接连杆Ⅱ。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可自动变径的脚扣,所述U形架包括U形架本体、连杆滑动架、连杆插孔、伸缩轴孔、限位板和弧形板安装架,U形架本体后端的下端固定连接连杆滑动架,连杆滑动架的下端设置有连杆插孔,U形架本体的左端设置有两个伸缩轴孔和调整螺纹通孔Ⅰ,调整螺纹通孔Ⅰ位于两个伸缩轴孔之间,U形架本体右端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弧形板安装架,U形架本体右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限位板上设置有调整螺纹通孔Ⅱ,所述调整螺纹通孔Ⅰ内通过螺纹连接有调整螺栓Ⅰ,所述调整螺纹通孔Ⅱ内通过螺纹连接有调整螺栓Ⅱ,所述连杆Ⅰ滑动连接在连杆插孔内。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可自动变径的脚扣,所述压板架包括伸缩轴Ⅰ、伸缩轴Ⅱ和伸缩轴架,伸缩轴Ⅰ和伸缩轴Ⅱ分别铰接在伸缩轴架的两端,伸缩轴Ⅰ和伸缩轴Ⅱ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伸缩轴孔内。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可自动变径的脚扣,所述压板包括主压板、分叉压板Ⅰ和分叉压板Ⅱ,主压板的两端分别铰接连接分叉压板Ⅰ和分叉压板Ⅱ,伸缩轴Ⅰ和伸缩轴Ⅱ分别滑动铰接连接在分叉压板Ⅰ和分叉压板Ⅱ的左端。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可自动变径的脚扣,所述弧形板包括弧形板本体、铰接座和凸块,弧形板本体的右端固定连接铰接座,铰接座的右端的前后相对设置有两个凸块,所述铰接座通过轴销铰接连接在弧形板安装架上。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可自动变径的脚扣,所述连动杠杆的中端设置有滑槽。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可自动变径的脚扣,所述支点杆的右端设置有螺纹通孔,所述支点杆的左端通过铰接轴滑动铰接在滑槽内。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可自动变径的脚扣,所述支点杆滑架包括滑架本体、滑杆架端盖、螺杆和定位凸台,滑架本体上设置有矩形滑槽,螺杆设置在矩形滑槽内,滑架本体的下端通过螺栓连接滑杆架端盖,螺杆转动连接在滑杆架端盖上,螺杆上固定连接定位凸台,定位凸台位于滑杆架端盖的上端,所述螺杆的下端设置有旋钮,所述螺杆通过螺纹连接在螺纹通孔内,所述支点杆间隙配合在矩形滑槽内。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可自动变径的脚扣,所述下连杆的长度大于铰接轴的长度。本专利技术一种可自动变径的脚扣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可自动变径的脚扣,可以在重力作用下实现压板与弧形板之间的间距变化,以适应攀爬过程中的电线杆直径变化;设置有调整螺栓Ⅰ和支点杆滑架,可以调节压板与弧形板之间的间距变化范围,适应不同直径的电线杆;设置有限位板和调整螺栓Ⅱ,可以减小使用者抬脚时的无效行程,提高工作效率;可以为使用者提供趋近与水平的踏板,提高作业时的舒适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三;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U形架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压板架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压板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弧形板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脚踏组件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连动杠杆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支点杆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支点杆滑架结构示意图。图中:U形架1;U形架本体1-1;连杆滑动架1-2;连杆插孔1-3;伸缩轴孔1-4;限位板1-5;弧形板安装架1-6;压板架2;伸缩轴Ⅰ2-1;伸缩轴Ⅱ2-2;伸缩轴架2-3;压板3;主压板3-1;分叉压板Ⅰ3-2;分叉压板Ⅱ3-3;弧形板4;弧形板本体4-1;铰接座4-2;凸块4-3;脚踏组件5;附板5-1;踏板5-2;上连杆5-3;下连杆5-4;铰接轴5-5;连动杠杆6;滑槽6-1;支点杆7;螺纹通孔7-1;连杆Ⅰ8;连杆Ⅱ9;调整螺栓Ⅱ10;调整螺栓Ⅰ11;支点杆滑架12;滑架本体12-1;滑杆架端盖12-2;螺杆12-3;定位凸台12-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一:下面结合图1-11说明本实施方式,一种可自动变径的脚扣,包括U形架1、压板架2、压板3、弧形板4、脚踏组件5、连动杠杆6、支点杆7、连杆Ⅰ8、连杆Ⅱ9和支点杆滑架12,所述压板架2滑动连接在U形架1的左端,压板3铰接连接在压板架2的右端,压板3位于U形架1的内侧,弧形板4铰接连接在U形架1右端的内侧,脚踏组件5铰接连接在U形架1右端的外侧,脚踏组件5与连杆Ⅱ9的一端铰接连接,连杆Ⅱ9的另一端与连杆Ⅰ8的一端铰接连接,连杆Ⅰ8的另一端与连动杠杆6的下端铰接,连杆Ⅰ8滑动连接在U形架1的下端,连动杠杆6的中端与支点杆7的一端滑动铰接,支点杆7的另一端滑动连接在支点杆滑架12上,支点杆滑架12固定连接在U形架1的下端,连动杠杆6的上端与压板架2铰接连接;所述脚踏组件5包括附板5-1、踏板5-2、上连杆5-3、下连杆5-4和铰接轴5-5,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自动变径的脚扣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自动变径的脚扣,包括U形架(1)、压板架(2)、压板(3)、弧形板(4)、脚踏组件(5)、连动杠杆(6)、支点杆(7)、连杆Ⅰ(8)、连杆Ⅱ(9)和支点杆滑架(12),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架(2)滑动连接在U形架(1)的左端,压板(3)滑动铰接连接在压板架(2)的右端,压板(3)位于U形架(1)的内侧,弧形板(4)铰接连接在U形架(1)右端的内侧,脚踏组件(5)铰接连接在U形架(1)右端的外侧,脚踏组件(5)与连杆Ⅱ(9)的一端铰接连接,连杆Ⅱ(9)的另一端与连杆Ⅰ(8)的一端铰接连接,连杆Ⅰ(8)的另一端与连动杠杆(6)的下端铰接,连杆Ⅰ(8)滑动连接在U形架(1)的下端,连动杠杆(6)的中端与支点杆(7)的一端滑动铰接,支点杆(7)的另一端滑动连接在支点杆滑架(12)上,支点杆滑架(12)固定连接在U形架(1)的下端,连动杠杆(6)的上端与压板架(2)铰接连接;所述脚踏组件(5)包括附板(5‑1)、踏板(5‑2)、上连杆(5‑3)、下连杆(5‑4)和铰接轴(5‑5),附板(5‑1)的右端固定连接踏板(5‑2),踏板(5‑2)上设置有束脚带,附板(5‑1)的的左端从上到下依次铰接连接上连杆(5‑3)和下连杆(5‑4),所述附板(5‑1)与上连杆(5‑3)或下连杆(5‑4)通过铰接轴(5‑5)铰接,铰接轴(5‑5)的后端铰接连接连杆Ⅱ(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动变径的脚扣,包括U形架(1)、压板架(2)、压板(3)、弧形板(4)、脚踏组件(5)、连动杠杆(6)、支点杆(7)、连杆Ⅰ(8)、连杆Ⅱ(9)和支点杆滑架(12),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架(2)滑动连接在U形架(1)的左端,压板(3)滑动铰接连接在压板架(2)的右端,压板(3)位于U形架(1)的内侧,弧形板(4)铰接连接在U形架(1)右端的内侧,脚踏组件(5)铰接连接在U形架(1)右端的外侧,脚踏组件(5)与连杆Ⅱ(9)的一端铰接连接,连杆Ⅱ(9)的另一端与连杆Ⅰ(8)的一端铰接连接,连杆Ⅰ(8)的另一端与连动杠杆(6)的下端铰接,连杆Ⅰ(8)滑动连接在U形架(1)的下端,连动杠杆(6)的中端与支点杆(7)的一端滑动铰接,支点杆(7)的另一端滑动连接在支点杆滑架(12)上,支点杆滑架(12)固定连接在U形架(1)的下端,连动杠杆(6)的上端与压板架(2)铰接连接;所述脚踏组件(5)包括附板(5-1)、踏板(5-2)、上连杆(5-3)、下连杆(5-4)和铰接轴(5-5),附板(5-1)的右端固定连接踏板(5-2),踏板(5-2)上设置有束脚带,附板(5-1)的的左端从上到下依次铰接连接上连杆(5-3)和下连杆(5-4),所述附板(5-1)与上连杆(5-3)或下连杆(5-4)通过铰接轴(5-5)铰接,铰接轴(5-5)的后端铰接连接连杆Ⅱ(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变径的脚扣,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架(1)包括U形架本体(1-1)、连杆滑动架(1-2)、连杆插孔(1-3)、伸缩轴孔(1-4)、限位板(1-5)和弧形板安装架(1-6),U形架本体(1-1)后端的下端固定连接连杆滑动架(1-2),连杆滑动架(1-2)的下端设置有连杆插孔(1-3),U形架本体(1-1)的左端设置有两个伸缩轴孔(1-4)和调整螺纹通孔Ⅰ,调整螺纹通孔Ⅰ位于两个伸缩轴孔(1-4)之间,U形架本体(1-1)右端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弧形板安装架(1-6),U形架本体(1-1)右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5),限位板(1-5)上设置有调整螺纹通孔Ⅱ,所述调整螺纹通孔Ⅰ内通过螺纹连接有调整螺栓Ⅰ(11),所述调整螺纹通孔Ⅱ内通过螺纹连接有调整螺栓Ⅱ(10),所述连杆Ⅰ(8)滑动连接在连杆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然忠
申请(专利权)人:张然忠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