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吕金泉专利>正文

靠背可掀式起身辅助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65250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2 15: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靠背可掀式起身辅助架,包括设置于马桶二侧的第一支架组与第二支架组、连接组以及靠背件,该靠背件二侧分别形成有枢接部与翻掀部,枢接部枢接于第一支架组,翻掀部靠近第二支架组,使用时,靠背件的翻掀部直接依据枢接部及第一支架组侧向翻掀,即可空出空间供马桶盖开合;该连接组连接第一支架组与第二支架组且可对折及展开,可供第一支架组与第二支架组收折及撑开站立;整体而言,开阖马桶盖时不需移动整组起身辅助架,具有使用简易的功效;其次,具有收折功能可减小体积,方便收纳及移动,极具实用性。

Backrest lift support fram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ackrest lifting up auxiliary frame is arranged in the toilet, the two sides of the first support group and the second support group, connection group and a backrest, the backrest side part two are respectively formed with a pivoted part and turning over, pivotally connected to the first support group turnover the second part near the stent group, when in use, the lift back turning part based directly on the pivot part and first lateral support group turnover, to make room for the toilet lid opening and closing; the connection group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support group and the second support group and can be folded and unfolded, for the first support group and the second group folding bracket open and standing; overall, opening and closing toilet cover is not required to move the whole set up auxiliary frame, with simple use; secondly, with folding function can be reduced in volume, convenient storage and moving, very practic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靠背可掀式起身辅助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靠背可掀式起身辅助架,特指一种供使用者握持支撑站立的架体,并以翻掀设计供马桶盖开合以及具有收折功能的辅助架。
技术介绍
目前,起身辅助架的功能是辅助行动能力受限的体弱者在如厕坐卧起身时,作为适当的攀扶辅助器,以避免起身滑倒受伤等意外发生。常见的起身辅助架的结构为于马桶二侧分别设置二支架,而扶手设于二支架以供手部握持支撑,再于二支架上方设置一靠背;由于体弱者于坐卧马桶时,身体背部需抵靠于靠背作为支撑,因此靠背的设置位置不宜过高,然而却因此阻碍马桶盖开合,为此,则必须移动整组起身辅助架,才可空出空间开合马桶盖,使用上极为不便;此外,采用固定结构的起身辅助架在收纳及移动时,皆因为体积大而造成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不足之处,本技术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靠背可掀式起身辅助架,其将靠背采可翻掀的设计,在开合马桶盖时不必移动整组起身辅助架即可达成,同时配合可收折功能以缩小体积,解决移动及收纳的不便。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靠背可掀式起身辅助架,包括设置于马桶二侧的第一支架组与第二支架组、连接组以及靠背件。该第一支架组包含第一支杆及连接第一支杆并抵靠地面的第一座体;该第二支架组包含第二支杆及连接第二支杆并抵靠地面的第二座体,第二支杆侧缘延伸出有抵靠部;该连接组连接第一支架组的第一座体与第二支架组的第二座体;该靠背件二侧分别形成有枢接部与翻掀部,枢接部枢接于第一支架组的第一支杆,翻掀部靠近第二支架组的第二支杆并抵靠于抵靠部。使用时,靠背件的翻掀部直接依据枢接部及第一支杆侧向翻掀,即可空出空间供马桶盖开合;达到使用简易的功效。前述靠背件的枢接部与第一支架组的第一支杆由绞炼连接。前述连接组设置有相对接形成有枢动部的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分别枢接于第一支架组的第一座体及第二支架组的第二座体;通过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依枢动部对折及展开,使第一支架组与第二支架组靠近收折及撑开站立;达成缩小体积方便移动收纳的功效。前述第一支架组及第二支架组靠近地面处设置有踏板组,踏板组具有枢接杆,枢接杆上枢接有二脚踏板,枢接杆一端枢接于第一支架组的第一座体,另一端定位于第二支架组的第二座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一种靠背可掀式起身辅助架,将靠背采用可翻掀的设计,在开合马桶盖时不必移动整组起身辅助架即可达成,同时配合可收折功能以缩小体积,解决移动及收纳的不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一);图2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二);图3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收折状态立体图(一);图4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收折状态立体图(二);图5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一);图6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二);图7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侧视图;图8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靠背件翻掀状态图;图9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马桶盖翻掀开合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再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11为本技术再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审查员了解本技术的特征、内容与优点及其所能达成的功效,将本技术配合附图,并以实施例的表达形式详细说明如下。在此需说明的是,在本技术中所使用的附图,其主旨仅为示意及辅助说明书,未必为本技术实施后的真实比例与精准配置,故不应将附图的比例与配置关系局限本技术于实际实施上的专利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一种靠背可掀式起身辅助架,包含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架组1与第二支架组2、连接第一支架组1与第二支架组2的连接组3、靠背件4及踏板组6,其中:该第一支架组1包含第一支杆11及连接第一支杆11并抵靠地面的第一座体12,第一座体12设置有扶手部13。该第二支架组2包含第二支杆21及连接第二支杆21并抵靠地面的第二座体22,第二支杆21侧缘延伸出有抵靠部211,第二座体22设置有扶手部23。该连接组3设置有相对接形成有枢动部33的第一连接部31与第二连接部32。第一连接部31与第二连接部32分别枢接于第一支架组1的第一座体12及第二支架组2的第二座体22靠近地面处。该靠背件4二侧分别形成有枢接部41与翻掀部42。枢接部41以绞炼5连接于第一支架组1的第一支杆11,使第一支杆11与枢接部41形成枢接,翻掀部42靠近第二支架组2的第二支杆21并抵靠于抵靠部211。该踏板组6设置有枢接杆61,枢接杆61上枢接有二脚踏板62,枢接杆61一端枢接于第一支架组1的第一座体12,另一端定位于第二支架组2的第二座体22,使二脚踏板62位于第一支架组1的第一座体12及第二支架组2的第二座体22靠近地面的二相对方向处。请参阅图3以及图4所示,图中表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收折状态立体图。收折时,通过连接组3的第一连接部31与第二连接部32依枢动部33对折靠近,且使踏板组6的枢接杆61与第二支架组2的第二座体22脱离定位,并将枢接杆61朝向第一支架组1的第一座体12靠近,同时将靠背件4的翻掀部42通过枢接部41及第一支杆11侧向翻掀,使第一支架组1与第二支架组2形成收折状态,即可缩小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整体体积,方便收纳或移动。请继续参阅图1,当展开时,连接组3的第一连接部31与第二连接部32依枢动部33展开推直,并将踏板组6的枢接杆61一端定位于第二支架组2的第二座体22,同时将靠背件4的翻掀部42再依据枢接部41及第一支杆11翻掀复位,并抵靠第二支杆21的抵靠部211形成定位,则第一支架组1与第二支架组2完成撑开站立状态,即可使用。请参阅图5至图9所示,图中表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将靠背可掀式起身辅助架移动靠近马桶7,使第一支架组1与第二支架组2位于马桶7二侧,即可作为起身辅助使用。马桶盖71盖合时,直接侧向翻掀靠背件4的翻掀部42,使第一支架组1的第一支杆11与第二支架组2的第二支杆21之间产生一空间,马桶盖71即可向下盖合或向上掀起。请参阅图10与图11所示,本技术踏板组6’的枢接杆61’二端可分别定位于第一支架组1的第一座体12与第二支架组2的第二座体22,以及连接组3’的第一连接部31’与第二连接部32’为一体成形的杆体,并分别定位于第一支架组1的第一座体12及第二支架组2的第二座体22,使本技术第一支架组1与第二支架组2形成固定。综上所述,本技术为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失,其关键技术在于,将靠背件4作为可翻掀式,即可于马桶盖71开合时直接翻掀靠背件4,具有实用性。其次,利用可对折改变距离的连接组3,提供第一支架组1与第二支架组2具有收折的功能,可增添使用便利性;而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以对折方式说明变换连接组3距离为例,也可利用伸缩方式达到该功能。整体而言,本技术可达到不需移动起身辅助架即可开合马桶盖71的目的,达成便于使用与收纳的功效。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思想及特点,其目的在使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即凡是依本技术所揭示的精神所作的均等变化或修饰,仍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靠背可掀式起身辅助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靠背可掀式起身辅助架,用以设置于马桶(7)二侧,其包含:第一支架组(1),包含第一支杆(11)及连接第一支杆(11)并抵靠地面的第一座体(12);第二支架组(2),包含第二支杆(21)及连接第二支杆(21)并抵靠地面的第二座体(22),第二支杆(21)侧缘延伸出有抵靠部(211);连接组(3),连接第一支架组(1)的第一座体(12)与第二支架组(2)的第二座体(22);靠背件(4),二侧分别形成有枢接部(41)与翻掀部(42),枢接部(41)枢接于第一支架组(1)的第一支杆(11),翻掀部(42)靠近第二支架组(2)的第二支杆(21)并抵靠于抵靠部(211),使靠背件(4)的翻掀部(42)通过枢接部(41)及第一支杆(11)侧向翻掀以开合马桶盖(7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靠背可掀式起身辅助架,用以设置于马桶(7)二侧,其包含:第一支架组(1),包含第一支杆(11)及连接第一支杆(11)并抵靠地面的第一座体(12);第二支架组(2),包含第二支杆(21)及连接第二支杆(21)并抵靠地面的第二座体(22),第二支杆(21)侧缘延伸出有抵靠部(211);连接组(3),连接第一支架组(1)的第一座体(12)与第二支架组(2)的第二座体(22);靠背件(4),二侧分别形成有枢接部(41)与翻掀部(42),枢接部(41)枢接于第一支架组(1)的第一支杆(11),翻掀部(42)靠近第二支架组(2)的第二支杆(21)并抵靠于抵靠部(211),使靠背件(4)的翻掀部(42)通过枢接部(41)及第一支杆(11)侧向翻掀以开合马桶盖(7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靠背可掀式起身辅助架,其特征在于:该靠背件(4)的枢接部(41)与第一支架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金泉吕秀薇
申请(专利权)人:吕金泉吕秀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