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落叶松球果花蝇的诱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63126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2 14: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落叶松球果花蝇的诱捕器,包括下端开口的诱捕罩,还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诱捕罩内的粘捕辊和设置在所述粘捕辊一侧夹取装置,所述粘捕辊由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粘捕辊具有中空的腔体和将所述腔体与外界连通的透气孔,所述夹取装置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一端的固定梳齿板和活动梳齿板以及驱动所述活动梳齿板作往复直线运动的往复运动机构,所述第一电机和往复运动机构都由一控制器控制。该结构的一种落叶松球果花蝇的诱捕器,不用每天更换新的诱捕器,从而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A trapping device for the cones of Larix Larix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trap lasiomma laricicola, including the opening of the lower end of the trap cover also comprises a rotating set catching roller and is arranged on the sticky roller side clamping device in the trapping hood stick, the stick catch roller is driven by a first motor, the roller has a sticky trap in the empty cavity and the cavity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outside air hole, wherein the clamping device comprises a shell, is arranged on the fixed comb plate and one end of the shell and comb plate and a driving mechanism for driving the activities of comb plate reciprocating movement mechanism of reciprocating motion, the first motor and reciprocating mechanism are controlled by a controller. The structure of a Larix Larix cones fly trap, do not have to replace a new trap every day, thus reducing the workload of the staf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落叶松球果花蝇的诱捕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落叶松球果花蝇的诱捕器。
技术介绍
落叶松球果花蝇是危害落叶松球果最重要的害虫种团,极易造成林用种子奇缺、种子园内丰年不收种的现象。目前对球果花蝇的诱捕都是先采取引诱,然后再通过粘虫胶层来粘捕,如申请号为201220095321.0的防治落叶松球果花蝇的蓝色杯诱捕器、申请号为201620525222.X的一种组合式落叶松球果花蝇的诱捕器。现有的上述两种诱捕器都存在一个问题:随着粘虫胶层上粘捕的球果花蝇越来越多,粘虫胶层的有效粘捕面积越来越小,粘虫胶层的粘捕效率会越来越低,最后必须由工作人员每天更换新的诱捕器,从而导致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很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落叶松球果花蝇的诱捕器,不用每天更换新的诱捕器,从而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落叶松球果花蝇的诱捕器,包括下端开口的诱捕罩,还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诱捕罩内的粘捕辊和设置在所述粘捕辊一侧夹取装置,所述粘捕辊由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粘捕辊具有中空的腔体和将所述腔体与外界连通的透气孔,所述夹取装置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一端的固定梳齿板和活动梳齿板以及驱动所述活动梳齿板作往复直线运动的往复运动机构,所述第一电机和往复运动机构都由一控制器控制。进一步地,所述往复运动机构包括齿条、不完全齿轮、复位弹簧和第二电机,所述齿条与活动梳齿板连接,所述不完全齿轮转动设置在壳体内、且由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旋转,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不完全齿轮转动过程中可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复位弹簧两端分别与壳体和活动梳齿板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为PLC。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诱捕罩顶部的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所述第一电机、往复运动机构和控制器电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落叶松球果花蝇的诱捕器,包括下端开口的诱捕罩,还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诱捕罩内的粘捕辊和设置在所述粘捕辊一侧夹取装置,所述粘捕辊由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粘捕辊具有中空的腔体和将所述腔体与外界连通的透气孔,所述夹取装置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一端的固定梳齿板和活动梳齿板以及驱动所述活动梳齿板作往复直线运动的往复运动机构,所述第一电机和往复运动机构都由一控制器控制。该结构的一种落叶松球果花蝇的诱捕器,不用每天更换新的诱捕器,从而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粘捕辊与夹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粘捕辊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夹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如图1-4所示,一种落叶松球果花蝇的诱捕器包括下端开口的诱捕罩1,诱捕罩1为蓝色,诱捕罩1通过一根立柱固定在地面上或通过捆绑等方式固定在落叶松树干上。还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诱捕罩1内的粘捕辊2和设置在所述粘捕辊2一侧夹取装置3,粘捕辊2与诱捕罩1同轴设置,粘捕辊2的上端与第一转轴24连接,第一转轴24的上端穿过诱捕罩1、且与诱捕罩1保持转动连接,第一转轴24由第一电机4驱动,从而使得粘捕辊2可被第一电机4驱动。粘捕辊2包括辊体21、套设在辊体21外的粘胶层25、开设在辊体21内的中空的腔体26和将所述腔体26与外界连通的透气孔,辊体21为上下两端开口的圆筒形结构、且分别设有上端盖22和下端盖23,优选透气孔开在上端盖22上,优选上端盖22和下端盖23与辊体21螺纹连接,这样便于拆卸。辊体21内壁、上端盖22和下端盖23围成所述腔体26,腔体26内放有诱捕剂,如蜂蜜与白醋的混合物,诱捕剂放在下端盖23上或者装在小杯子里。夹取装置3包括壳体31、设置在所述壳体31一端的固定梳齿板32和活动梳齿板33以及驱动所述活动梳齿板33作往复直线运动的往复运动机构34,壳体31固定在诱捕罩1内壁,活动梳齿板33与固定梳齿板32或壳体31滑动连接,活动梳齿板33和固定梳齿板32都为薄板、且都具有一排沿各自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梳齿,优选在梳齿两侧设有剪切刃、且梳齿的前端为尖端。活动梳齿板33和固定梳齿板32的长度相同,且都与粘捕辊2的长度相同。固定梳齿板32与粘捕辊2的表面的粘胶层25保持1-2mm的距离。所述第一电机4和往复运动机构34都由一控制器控制,优选所述控制器为PLC5,PLC5固定在诱捕罩1外。工作原理:粘捕辊2内放置的诱捕剂所散发的气味形成气味引诱,蓝色的诱捕罩1形成视觉引诱,当球果花蝇飞入到诱捕罩1内并停留在粘捕辊2上时,被粘捕辊2捕捉。经过一段时间的诱捕后,比如一天后,粘捕辊2上捕捉了较多的球果花蝇,此时PLC5控制第一电机4和往复运动机构34工作,第一电机4带动粘捕辊2转动,粘捕辊2转动过程中,其上粘住的球果花蝇进入到固定梳齿板32和活动梳齿板33上的梳齿之间,同时由于往复运动机构34驱动活动梳齿板33相对固定梳齿板32往复运动,从而球果花蝇(主要是腿部)被固定梳齿板32和活动梳齿板33上的梳齿剪断,球果花蝇掉落至地面,PLC5控制第一电机4和往复运动机构34工作一段时间后,如1min之后,使第一电机4和往复运动机构34停止工作,此时粘捕辊2上粘住的球果花蝇基本上被清理掉了,从而不用像传统的诱捕器一样每天都需要进行更换,因此减轻了工人的工作量。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往复运动机构34包括齿条342、不完全齿轮341、复位弹簧345和第二电机344,所述齿条342与活动梳齿板33连接,齿条342固定在活动梳齿板33上与梳齿相对的一端上,不完全齿轮341通过第二转轴343转动设置在壳体31内、且由所述第二电机344驱动旋转,第二转轴343水平设置、且其一端穿过诱捕罩1内壁至诱捕罩1外、并与设置在诱捕罩1外的第二电机344传动连接,第二电机344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第一电机4和第二电机344都为微型电机。为便于安装第二电机344和夹取装置3中的壳体31,优选诱捕罩1为正方形。不完全齿轮341转动过程中可与所述齿条342啮合,所述复位弹簧345两端分别与壳体31和活动梳齿板33连接,复位弹簧345用于使活动梳齿板33与固定梳齿板32保持在重叠的位置。如图2所示,当不完全齿轮341与齿条342啮合时,活动梳齿板33向上移动,复位弹簧345被拉伸,当不完全齿轮341与齿条342分离时,复位弹簧345带动活动梳齿板33向下移动以回到初始位置。在活动梳齿板33往复移动的过程中,其上的梳齿与固定梳齿板32上的梳齿相配合,将球果花蝇的腿部夹断,从而将球果花蝇从粘捕辊2上清理掉。上述结构的往复运动机构34,具有结构简单、紧凑的优点。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诱捕罩1顶部的蓄电池6,所述蓄电池6与所述第一电机4、往复运动机构34和控制器电连接。蓄电池6、第一电机4和控制器都位于诱捕罩1外,这样可避免占用诱捕罩1内的空间。通过蓄电池6向第一电机4、第二电机344和控制器供电,从而省去了直接与民用电源接通时需要在野外铺设过长的导线的麻烦。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落叶松球果花蝇的诱捕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落叶松球果花蝇的诱捕器,包括下端开口的诱捕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诱捕罩内的粘捕辊和设置在所述粘捕辊一侧夹取装置,所述粘捕辊由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粘捕辊具有中空的腔体和将所述腔体与外界连通的透气孔,所述夹取装置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一端的固定梳齿板和活动梳齿板以及驱动所述活动梳齿板作往复直线运动的往复运动机构,所述第一电机和往复运动机构都由一控制器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落叶松球果花蝇的诱捕器,包括下端开口的诱捕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诱捕罩内的粘捕辊和设置在所述粘捕辊一侧夹取装置,所述粘捕辊由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粘捕辊具有中空的腔体和将所述腔体与外界连通的透气孔,所述夹取装置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一端的固定梳齿板和活动梳齿板以及驱动所述活动梳齿板作往复直线运动的往复运动机构,所述第一电机和往复运动机构都由一控制器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落叶松球果花蝇的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运动机构包括齿条、不完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巫溪县坤林农林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