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边坡的植物栽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76285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2 1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河道边坡的植物栽培装置包括框架、底板、多个培养组件、固定组件。底板固定在框架中并带有多个网格,培养组件固定在网格中,培养组件包括圆筒、填充在圆筒中的植物栽培基质以及适于河道生存的植物,圆筒的底部设有通孔。固定组件将框架固定在河道边坡上,框架上设有螺孔,固定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一起的螺杆和螺帽,螺杆包括上螺段、中间段和下螺段,中间段穿过螺帽并与螺帽固定连接,下螺段与螺孔旋合,当螺帽的下表面抵压在框架的上表面时下螺段从框架的下表面伸出。由此,上述植物栽培装置可通过固定组件固定在河道边坡上,可以防止污水污物进入河道,且方便生态化管理,有益于改善河道周围区域的环境。

A plant cultivation device for river slope

The plant cultivation device of the river slope of the utility model includes a frame, a bottom plate, a plurality of training components and a fixed component. The bottom plate is fixed in the frame with multiple grids, and the culture component is fixed in the grid. The training component includes a cylinder, a plant cultivation matrix filled in the cylinder, and a plant suitable for river survival. The bottom of the cylinder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The fixed component fixing frame in the river slope, the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screw hole, the fixing component comprises a screw rod and a screw cap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screw together, including the screw section and the middle section and the lower section of the screw, the middle section passes through the nut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nut, screw and screw hole under the section, when under the surface of the nut against the pressure in the framework of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screw section extending from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frame. Therefore, the above plant cultivation device can be fixed on the river slope by fixed components, which can prevent sewage from entering the river, and facilitate ecological management. It is beneficial to improve the environment around the riv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道边坡的植物栽培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河道边坡的植物栽培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河道两边都设置有斜坡,称为河道边坡,以用于防止涨水时淹没河道周围地区。然而,河道边坡具有上述作用的同时,具有很明显的缺陷,即,河道周围区域的污水污物很容易顺着河道边坡进入河道,污染河道水源。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河道边坡的植物栽培装置,该装置可以防止污水污物进入河道。(二)技术方案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本技术提供一种河道边坡的植物栽培装置,包括:框架;底板,底板固定在框架中,底板带有多个网格;多个培养组件,多个培养组件一一对应地固定在多个网格中,培养组件包括上方开口的圆筒、填充在圆筒中的植物栽培基质、以及栽培在植物栽培基质上的适于河道生存的植物,圆筒的底部设有至少一个通孔;将框架固定在河道边坡上的固定组件;其中,框架上设有由上至下的螺孔,固定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一起的螺杆和螺帽,螺杆包括上螺段、中间段和下螺段,中间段穿过螺帽并与螺帽固定连接,下螺段与螺孔旋合,当螺帽的下表面抵压在框架的上表面时,下螺段从框架的下表面伸出。根据本技术,底板中的网格的内壁与圆筒形状配合,圆筒插接在网格中。根据本技术,底板由铁制成,底板的表面涂覆有抗氧化层;框架由铁制成,框架的表面涂覆有抗氧化层;圆筒由橡胶制成。根据本技术,还包括:网状覆盖板,网状覆盖板固定在框架上并位于圆筒的上方,网状覆盖板的网孔为正方形孔,其边长为8-10cm,培养组件中的植物穿过网状覆盖板的网孔向外伸出。根据本技术,还包括:灌溉系统,灌溉系统包括进水总管、设置在进水总管上的水泵、设置在进水总管上的第一阀以及与进水总管连接的多个布液管;多个培养组件以矩阵方式布置成多排培养组件,多个布液管与多排培养组件一一对应地设置,所有布液管固定在网状覆盖板上,每个布液管位于与其对应的一排若干培养组件的上方,每个布液管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等间距布置的雾化喷嘴,相邻两个雾化喷嘴之间的距离为15cm,雾化喷嘴朝下定向。根据本技术,灌溉系统还包括:用于容纳营养液的营养液桶;用于容纳水的水槽,水槽顶部敞开,水槽的内部设有水平过滤结构;将营养液桶与进水总管连通的营养液管;将水槽与进水总管连通的水管,水管与水槽的位于水平过滤结构下方的区域连通;同时与营养液管、水管和进水总管连接的三通阀门;用于将河道中的河水抽吸至水槽内的抽吸管,抽吸管的一端通过一固定架固定在河道中,另一端与水槽的位于水平过滤结构上方的区域连通;设置在抽吸管上的抽水泵;设置在营养液管上的第二阀;设置在水管上的第三阀;以及控制器,控制器与第一阀、第二阀、第三阀、水泵和抽水泵通信连接,以控制它们的开闭。根据本技术,圆筒的外直径为40cm,内直径为36cm,高度为50cm。根据本技术,植物栽培基质包括由上至下叠置的过滤层、第一土层、肥料层、保温保水层、第二土层、益菌群层、第三土层,其中,过滤层的厚度为2cm,第一土层的厚度为6cm,保温保水层的厚度为1.5cm,肥料层的厚度为5cm,第二土层的厚度为10cm,益菌群层的厚度为5cm,第三土层的厚度为16cm。根据本技术,框架为矩形框架,底板为矩形,其四周与框架的内壁通过点焊连接。根据本技术,网状覆盖板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矩形网状子板,网状覆盖板的四周与矩形框架绑接,每相邻的两个矩形网状子板的相邻侧边叠置并绑接在一起。(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河道边坡的植物栽培装置包括框架、底板、多个培养组件、固定组件。底板固定在框架中,底板带有多个网格,多个培养组件一一对应地固定在多个网格中,培养组件包括上方开口的圆筒、填充在圆筒中的植物栽培基质、以及栽培在植物栽培基质上的适于河道生存的植物,圆筒的底部设有至少一个通孔。固定组件将框架固定在河道边坡上,其中,框架上设有由上至下的螺孔,固定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一起的螺杆和螺帽,螺杆包括上螺段、中间段和下螺段,中间段穿过螺帽并与螺帽固定连接,下螺段与螺孔旋合,当螺帽的下表面抵压在框架的上表面时,下螺段从框架的下表面伸出。由此,本技术的植物栽培装置可通过固定组件固定在河道边坡上,可以防止污水污物进入河道,且方便生态化管理,有益于改善河道周围区域的环境。附图说明图1是如下实施例一提供的河道边坡的植物栽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植物栽培装置的框架和底板组合在一起时的俯视示意图;图3是图1中的植物栽培装置的培养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的植物栽培装置的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的固定组件的螺杆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框架;2:底板;3:网格;4:培养组件;5:圆筒;6:植物栽培基质;7:植物;8:网状覆盖板;9:进水总管;10:水泵;11:第一阀;12:布液管;13:营养液桶;14:水槽;15:营养液管;16:水管;17:第二阀;18:第三阀;19:过滤层;20:第一土层;21:肥料层;22:保温保水层;23:第二土层;24:益菌群层;25:第三土层;26:螺杆;27:螺帽;28:上螺段;29:中间段;30:下螺段;31:三通阀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解释本技术,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实施例一参照图1至图5,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河道边坡的植物栽培装置。该植物栽培装置包括框架1、底板2、多个培养组件4、固定组件。具体地,底板2固定在框架1中,底板2带有多个网格3,多个培养组件4一一对应地固定在多个网格3中。具体地,培养组件4包括上方开口的圆筒5、填充在圆筒5中的植物栽培基质6、以及栽培在植物栽培基质6上的适于河道生存的植物7,圆筒5的底部设有至少一个通孔,该通孔作为水孔或气孔。具体地,固定组件用于将框架1固定在河道边坡上,其中,框架1上设有由上至下贯通的螺孔,固定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一起的螺杆26和螺帽27,螺杆26包括上螺段28、中间段29和下螺段30,中间段29穿过螺帽27并与螺帽27固定连接,下螺段30与螺孔旋合,当螺帽27的下表面抵压在框架1的上表面时,下螺段30从框架1的下表面伸出。由此,可理解,上螺段28用于施工人员旋转螺杆26,下螺段30用于钻入河道边坡的土里,螺帽27用于将框架1挤压在河道边坡上。如此紧固的固定,可防止强风、暴雨等恶劣天气下该植物栽培装置滑脱。综上,本实施例的植物栽培装置可通过固定组件固定在河道边坡上,可以防止污水污物进入河道,且方便生态化管理,有益于改善河道周围区域的环境。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底板2由铁制成,底板2的表面涂覆有抗氧化层。框架1由铁制成,框架1的表面涂覆有抗氧化层。如此设计,使得该植物栽培装置的主体框架1更加稳固,可以避免受强风、暴雨等恶劣天气的损害,并且也不会存在因生锈而导致美观性下降。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培养组件4的筒体由橡胶制成,底板2中的网格3的内壁与圆筒5形状配合,圆筒5插接在网格3中。由此,利用橡胶件的弹性,圆筒5与底板2可紧密地套设在一起,同时,圆筒5又可以更换,即培养组件4又可以更换,如此,若出现单个培养组件4中的植物毁损,可仅更换单个组件。进一步,在本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河道边坡的植物栽培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河道边坡的植物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底板(2),所述底板(2)固定在所述框架(1)中,所述底板(2)带有多个网格(3);多个培养组件(4),所述多个培养组件(4)一一对应地固定在所述多个网格(3)中,所述培养组件(4)包括上方开口的圆筒(5)、填充在所述圆筒(5)中的植物栽培基质(6)、以及栽培在所述植物栽培基质(6)上的适于河道生存的植物(7),所述圆筒(5)的底部设有至少一个通孔;将所述框架(1)固定在所述河道边坡上的固定组件;其中,所述框架(1)上设有由上至下的螺孔,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一起的螺杆(26)和螺帽(27),所述螺杆(26)包括上螺段(28)、中间段(29)和下螺段(30),所述中间段(29)穿过所述螺帽(27)并与所述螺帽(27)固定连接,所述下螺段(30)与所述螺孔旋合,当所述螺帽(27)的下表面抵压在所述框架(1)的上表面时,所述下螺段(30)从所述框架(1)的下表面伸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边坡的植物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底板(2),所述底板(2)固定在所述框架(1)中,所述底板(2)带有多个网格(3);多个培养组件(4),所述多个培养组件(4)一一对应地固定在所述多个网格(3)中,所述培养组件(4)包括上方开口的圆筒(5)、填充在所述圆筒(5)中的植物栽培基质(6)、以及栽培在所述植物栽培基质(6)上的适于河道生存的植物(7),所述圆筒(5)的底部设有至少一个通孔;将所述框架(1)固定在所述河道边坡上的固定组件;其中,所述框架(1)上设有由上至下的螺孔,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一起的螺杆(26)和螺帽(27),所述螺杆(26)包括上螺段(28)、中间段(29)和下螺段(30),所述中间段(29)穿过所述螺帽(27)并与所述螺帽(27)固定连接,所述下螺段(30)与所述螺孔旋合,当所述螺帽(27)的下表面抵压在所述框架(1)的上表面时,所述下螺段(30)从所述框架(1)的下表面伸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边坡的植物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中的网格(3)的内壁与所述圆筒(5)形状配合,所述圆筒(5)插接在所述网格(3)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河道边坡的植物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由铁制成,所述底板(2)的表面涂覆有抗氧化层;所述框架(1)由铁制成,所述框架(1)的表面涂覆有抗氧化层;所述圆筒(5)由橡胶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河道边坡的植物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网状覆盖板(8),所述网状覆盖板(8)固定在所述框架(1)上并位于所述圆筒(5)的上方,所述网状覆盖板(8)的网孔为正方形孔,其边长为8-10cm,所述培养组件(4)中的植物(7)穿过所述网状覆盖板(8)的网孔向外伸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河道边坡的植物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灌溉系统,所述灌溉系统包括进水总管(9)、设置在所述进水总管(9)上的水泵(10)、设置在所述进水总管(9)上的第一阀(11)以及与所述进水总管(9)连接的多个布液管(12);所述多个培养组件(4)以矩阵方式布置成多排培养组件(4),多个所述布液管(12)与多排培养组件(4)一一对应地设置,所有布液管(12)固定在所述网状覆盖板(8)上,每个所述布液管(12)位于与其对应的一排所述若干培养组件(4)的上方,每个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良耿灵生赵莹迟小军李国会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