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耐张杆智能出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75981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9 04: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耐张杆智能出线装置,包括有作业平梯,还包括有用于将作业平梯与横担相连的连接装置及用于驱动作业平梯旋转的驱动装置,以横担主材角钢作为支撑悬挂点,通过绝缘支撑臂,采用风车式旋转进出电场的方法。解决内转大角度耐张杆塔入电场难题,可适用于各种型式及空间结构耐张杆塔的入电场作业。

Intelligent outgoing device for transmission line tensioning r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ower line tension rod intelligent terminal device, including the operation of horizontal ladder is provided to operation ladder and the cross arm connecting device and connected to a device for driving the rotation of the job ladder, to cross arms angle as the support point of suspension, the insulation supporting arm, methods Windmill Farm import. It can be applied to the electric field operation of various type and space structure tensioning t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电线路耐张杆智能出线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出线装置,特别是一种输电线路耐张杆智能出线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电力作业工作中,在很多场合需要出线作业,在出线时,往往需要借助辅助工具到达相应的作业点,如出线飞车、作业平梯等,出线飞车用于方便沿着导线前行,作业平梯用于达到用杆塔有空间距离的作业点。现有的作业平梯,在工作时由作业人员站在横担侧,将作业平梯一端搭在杆塔横担侧,一端搭在导线侧,根据需要搭好后由作业人员出梯工作,这种工作方式,作业人员需要在悬空的作业平梯上行走达到作业点,在作业平梯上行走一方面增加了作业人员的危险性,容易发生掉落等,另一方面,由于是等电位作业,在行走过程中为了提高作业的安全性对安放平梯的场所要求更高,同时,由于作业平梯是搭在导线与横担上的,对导线容易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作业人员先在安全位置坐到作业平梯上,再由作业平梯自动旋转到作业点、且为单端支撑的输电线路耐张杆智能出线装置。一种输电线路耐张杆智能出线装置,包括有作业平梯,其结构要点在于:还包括有用于将作业平梯与横担相连的连接装置及用于驱动作业平梯旋转的驱动装置,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有齿轮传动、带传动或链传动装置,电机带动小齿轮、小带轮或小链轮转动,小齿轮带动大齿轮、小带轮或小链轮通过带或链带动大链轮与或大带轮运动,大齿轮、大链轮与或大带轮套装在轴套上带动轴套转动,轴套可转动的套装在转轴上,轴套与轴承的内圈相连,轴承的外圈则与作业平梯的端部相连带动作业平梯绕轴套转动,所述的转轴的下端支撑于电机箱,在电机箱的下部设置有一开口向下的定位卡槽;所述的作业平梯与横担相连的连接装置包括有两个角钢,其中一个角钢的一侧边的上部连接于电机箱上,另一角钢为活动拆卸式连接,在工作时,活动式角钢的一侧边卡入电机箱下部的定位卡槽,角钢内角卡在横担上,另一侧边压在另一角钢的一侧边上,另一角钢从相对侧卡住横担,两角钢从相向侧抱紧横担;所述的作业平梯上还设置有拉棒,拉棒的一端与作业平梯相连,拉棒的另一端与一套筒相连,所述的套筒可相对转轴转动的套在转轴上,转轴上还设置有拉绳,担绳的另一端在工作时连接于杆塔上,所述的输电线路耐张杆智能出线装置还包括有控制系统,所述的控制系统包括有前台操作单元及后台监测单元,所述的前台操作单元包括有CPU单元、显示平台及电机驱动装置、CPU单元分别与温湿度传感器、电量监测单元、限位开关、位移传感器、电机电流监测单元及无线通讯模块连接,供电单元给各模块供电;所述的后台监测单元包括电源模块、CPU单元、存储模块、触摸屏及无线通讯模块,电源模块各单元模块供电,前台操作单元与后台监测单元之间通过无线通讯模块进行通讯。本专利技术的输电线路耐张杆智能出线装置,在使用时,先利用连接装置将整个装置固定于横担上,先将作业平梯转到横担侧,作业人员坐到作业平梯的末端,而后启动电机,带动驱动装置运动,从而带动坐在作业平梯自由端作业人员到达所需的工作位实现作业。拉棒的一端连接于作业平梯上,拉棒的另一端与套筒相连,作业平梯转动时,拉棒的下端将跟随作业平梯转动,由于拉棒上端是固定在套筒上,而套筒可相对转轴转动,因此整个拉棒将被动的跟随作业平梯转动,从而增加作业平梯的强度。本装置以横担主材角钢作为支撑悬挂点,通过绝缘支撑臂,采用风车式旋转进出电场的方法。解决内转大角度耐张杆塔入电场难题,可适用于各种型式及空间结构耐张杆塔的入电场作业。输电线路智能等电位平台的控制系统可实现等电位端加装电机控制装置及信号收发装置,通过无线控制信号控制电机正反转及停止;平台等电位端加装距离监测装置,通过无线等手段检测等电位人员与带电导线的距离,一旦距离小于设定值(0.4米)即发出控制信息控制电机停转,让等电位人员进行等电位操作;通过以上智能装置使之能实现自动出线、距离监控、遥测控制等功能。所述的拉棒包括两根,分别与作业平梯的两支撑立柱相连。在作业平梯的自由端设置有位置传感器。在作业平梯的自由端设置位置传感器用于探测作业平梯与工作点的实际距离,从而保证作业所需的安全距离。所述的位置传感器通过万向节设置于作业平梯上。采用万向节设置可根据需要灵活调节传感器的方位。所述的位置传感器为高精度高实时性激光测距传感器。本专利技术还包括有限位开关,限位开关安装在电机箱处。所述的作业平梯采用全绝缘泡沫填充管。所述的全绝缘泡沫填充管为椭圆管制成。采用椭圆管可提高强度。在作业平梯的固定端的下部设置有滚轮,在作业平梯固定端下方的传动箱上部设置有环形的滑道,滚轮在滑道内运动。传动箱指的是用于容纳带传动、或链传动或齿轮传动的箱体。设置这种作业平梯可提高作业平梯运行的稳定性。所述的前台操作单元的CPU单元通过无线通讯模块接收后台监测单元发送的参数和操作命令,判断电机的动作命令,结合当前限位开关的状态,决定电机是否进行动作,如果电机可顺利动作,则驱动电机驱动器进行电机动作,同时通过位移传感器和限位开关监测电机动作是否到位,若已到位,则立即关闭电机输出,停车,并向控制台报告当前旋转台工作情况,电机动作工程中实时监测电机电流,防止电机堵转,对电机进行保护,并向操作台报告电机运转情况,若下发电机动作命令时,电机已在报警位置,则封闭电机驱动,不进行电机动作,并进行报警,系统实时监测电池电量,若电池电量过低,则封锁电机动作通道,不进行电机操作,并向控制台报告电量情况,提示用户进行充电,系统实时监测旋转台的温湿度所述的温湿度传感器集成在前台操作单元内部,采集环境温湿度,通过无线传输至控制台,系统显示模块用于直观的向用户指示出线装置的工作情况。本专利技术在前台操作单元设置有防电磁干扰装置,在前台操作单元的入口处使用共模和差模电感X电容、Y电容,防止外部供电或电机动作引起的共模和差模干扰;采用亚敏电阻,空气放电管等电子器件、防止外界高压脉冲对系统造成的干扰及损害,采用快速可恢复保险器件、防止负载短路对系统造成的危害。所述的电机采用软启动,具体为通过调节电机回路开关管工作占空比来调节电机转速,电机启动时,由较低的占空比逐渐过渡到额定占空比,降低电机回路电流变化速度,实现软启动,同时还采用3段式保护,防止电机启动电流变化过快,和板间的杂散电感耦合,产生高压脉冲对系统的损害,使用电机保护技术,防止电机堵转,对电机和电源系统造成损害。同时对整个装置中的对外接口均采用高速光耦进行电气隔离,,防止外部干扰对系统关键控制核心造成影响。对传感器获得的各模拟信号差分采样,降低数字开关造成的共模干扰对模拟信号造成的影响,提高传感器数据采集的可靠性。综上所述的,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的输电线路耐张杆智能出线装置,降低了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风险和劳动强度,并解决外转大角度耐张杆塔作业人员无法安全的进入电场的难题,本项目通过应用机械电子设计方法,结合无线通讯技术、控制技术、传感限位技术、绝缘防护及等电位等技术,研究了一种单点悬挂风车式等电位作业方法,并研制了一种用于承载电力维修人员上塔后到达指定维修点并返回的输电线路智能等电位平台。本专利技术输电线路耐张杆智能出线装置可让等电位检修人员实时监控平台安全状态并无线操控平台工作。(1)角钢抗扭式悬挂装置为根据力学结构设计的角钢挂钩,能克服末端载人的产生的大力矩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输电线路耐张杆智能出线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电线路耐张杆智能出线装置,包括有作业平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用于将作业平梯与横担相连的连接装置及用于驱动作业平梯旋转的驱动装置,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有齿轮传动、带传动或链传动装置,电机带动小齿轮、小带轮或小链轮转动,小齿轮带动大齿轮、小带轮或小链轮通过带或链带动大链轮与或大带轮运动,大齿轮、大链轮与或大带轮套装在轴套上带动轴套转动,轴套可转动的套装在转轴上,轴套与轴承的内圈相连,轴承的外圈则与作业平梯的端部相连带动作业平梯绕轴套转动,所述的转轴的下端支撑于电机箱,在电机箱的下部设置有一开口向下的定位卡槽;所述的作业平梯与横担相连的连接装置包括有两个角钢,其中一个角钢的一侧边的上部连接于电机箱上,另一角钢为活动拆卸式连接,在工作时,活动式角钢的一侧边卡入电机箱下部的定位卡槽,角钢内角卡在横担上,另一侧边压在另一角钢的一侧边上,另一角钢从相对侧卡住横担,两角钢从相向侧抱紧横担;所述的作业平梯上还设置有拉棒,拉棒的一端与作业平梯相连,拉棒的另一端与一套筒相连,所述的套筒可相对转轴转动的套在转轴上,转轴上还设置有拉绳,担绳的另一端在工作时连接于杆塔上,所述的输电线路耐张杆智能出线装置还包括有控制系统,所述的控制系统包括有前台操作单元及后台监测单元,所述的前台操作单元包括有CPU单元、显示平台及电机驱动装置、CPU单元分别与温湿度传感器、电量监测单元、限位开关、位移传感器、电机电流监测单元及无线通讯模块连接,供电单元给各模块供电;所述的后台监测单元包括电源模块、CPU单元、存储模块、触摸屏及无线通讯模块,电源模块各单元模块供电,前台操作单元与后台监测单元之间通过无线通讯模块进行通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电线路耐张杆智能出线装置,包括有作业平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用于将作业平梯与横担相连的连接装置及用于驱动作业平梯旋转的驱动装置,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有齿轮传动、带传动或链传动装置,电机带动小齿轮、小带轮或小链轮转动,小齿轮带动大齿轮、小带轮或小链轮通过带或链带动大链轮与或大带轮运动,大齿轮、大链轮与或大带轮套装在轴套上带动轴套转动,轴套可转动的套装在转轴上,轴套与轴承的内圈相连,轴承的外圈则与作业平梯的端部相连带动作业平梯绕轴套转动,所述的转轴的下端支撑于电机箱,在电机箱的下部设置有一开口向下的定位卡槽;所述的作业平梯与横担相连的连接装置包括有两个角钢,其中一个角钢的一侧边的上部连接于电机箱上,另一角钢为活动拆卸式连接,在工作时,活动式角钢的一侧边卡入电机箱下部的定位卡槽,角钢内角卡在横担上,另一侧边压在另一角钢的一侧边上,另一角钢从相对侧卡住横担,两角钢从相向侧抱紧横担;所述的作业平梯上还设置有拉棒,拉棒的一端与作业平梯相连,拉棒的另一端与一套筒相连,所述的套筒可相对转轴转动的套在转轴上,转轴上还设置有拉绳,担绳的另一端在工作时连接于杆塔上,所述的输电线路耐张杆智能出线装置还包括有控制系统,所述的控制系统包括有前台操作单元及后台监测单元,所述的前台操作单元包括有CPU单元、显示平台及电机驱动装置、CPU单元分别与温湿度传感器、电量监测单元、限位开关、位移传感器、电机电流监测单元及无线通讯模块连接,供电单元给各模块供电;所述的后台监测单元包括电源模块、CPU单元、存储模块、触摸屏及无线通讯模块,电源模块各单元模块供电,前台操作单元与后台监测单元之间通过无线通讯模块进行通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耐张杆智能出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作业平梯的自由端设置有位置传感器,所述的位置传感器通过万向节设置于作业平梯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电线路耐张杆智能出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作业平梯采用全绝缘泡沫填充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电线路耐张杆智能出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全绝缘泡沫填充管为椭圆管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电线路耐张杆智能出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国档陈永红吴志成郭建钊陈宇昆高领军卢志忠许俊江林添进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泉州供电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