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气囊应用的插塞式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59435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9 04: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插塞式连接器(10),插塞式连接器(10)特别地为气囊发火管连接器,其中,该插塞式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外壳,连接器外壳具有插入部分(12)和至少部分布置在插入部分(12)中的至少一个凹接触端子(20、20')。插塞式连接器还包括接地接触件(30),接地接触件(30)包括由金属片形成的中间部分(32)和接触部分(33),其中,中间部分和接触部分具有相应的主表面和外围边缘;接触部分适于电接触反向连接器的对应的接地接触件,并且中间部分从接触部分分支;中间部分(32)的主表面和接触部分(33)的主表面与配合方向(A)平行。

Plug connector for airbag application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lug connector (10), plug connector (10) especially for airbag ignition tube connector, the plug connector includes a connector housing, connector housing has an insertion portion (12) and at least partially arranged in the insertion part (12) at least one concave contact terminal the (20, 20'). The plug connector also includes a ground contact (30), the ground contacts (30) including intermediate formed from sheet metal part (32) and the contact part (33), among them, the middle part and the contact part with the corresponding main surface and the peripheral edge of the contact part for electrical contact; corresponding reverse connector the ground contacts, and from the middle part of the contact part of the middle part of the branch; (32) the main surface and the contact part (33) and with the direction of the main surface (A) parall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气囊应用的插塞式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插塞式连接器,并且具体地,涉及适于与气囊发火管保持器协作的气囊发火管连接器,其中,插塞式连接器包括至少一个电接触端子和接地接触件。
技术介绍
现代乘用车具有诸如前气囊和侧气囊的多个气囊,这些气囊用于在有事故的情况下缓冲例如乘用车的内部部件对乘客的冲击。气囊组件通常位于方向盘或转向柱、仪表盘或门面板的侧面等上。利用被称为发火管的引爆装置来扩张气囊表面。利用插塞式连接器(所谓的气囊发火管连接器)将源自汽车的碰撞传感器的布线或电缆连接到发火管。为此目的,发火管设置有插座(即,反向连接器),该插座通常包含两个接触引脚。气囊发火管连接器包括与插座或反向连接器对应的插入部分。为了改进气囊发火管和气囊器引爆连接器之间的连接,使用气囊发火管保持器插件,这些插件适于装配在气囊发火管的插座中并且有助于和固定发火管和发火管连接器之间的连接。这些保持器插件(也被简称为“保持器”或“插件”)通常设置有某种类型的导电夹具,该导电夹具在发火管连接器连接到气囊发火管之前使气囊发火管的接触引脚短路。插座和保持器插件建立气囊点火系统的反向连接器。另外,需要气囊发火管连接器在气囊发火管连接器的端子与气囊发火管的引脚接触之前接地。为此目的,过去使用的导电夹具经常设置有某种接地接触件(有时还被表示为接地点),从而在气囊发火管连接器与气囊发火管配合时,建立例如车辆车身和气囊发火管连接器之间的电连续。例如在WO2004/020933中描述了气囊发火管的主要结构。该文献中公开的气囊发火管包括外部壳体,外部壳体包围热电式(pyro-techniquecharge)点火器。气囊发火管设置有与点火器布线电连接的两个接触引脚,点火器布线可以启动气囊发火管的充电。在WO2010/070391A中,公开了一种用于气囊点火系统的气囊发火管连接器,该气囊发火管连接器设置有两个电接触端子和接地接触件。电接触端子适于电接触气囊发火管的电接触引脚并且接地接触件适于电接触气囊发火管保持器的接地夹具。接地接触件被布置成与气囊引爆保持器的接地夹具建立电接触。接地夹具设置有两个接触构件以使气囊发火管的电接触引脚短路,并且设置有第一接地接触件和第二接地接触件,第一接地接触件和第二接地接触件适于建立气囊发火管连接器的接地接触件和气囊发火管的导电部分之间的地连续。特别地,气囊发火管连接器的接地接触件的接触部分被布置成相对于在两个电接触端子之间延伸的气囊发火管连接器的对称平面横向偏移。另外,接触部分基本上与气囊发火管连接器的配合方向水平地延伸到其配合面,以确保在端子和引脚彼此电接触之前,接地接触件在配合期间电接触接地夹具。由于气囊发火管连接器中的接地接触件的位置和布置,所以接地接触件被设置为弯曲部分,其中,接触部分的长度至少取决于弯曲半径、弯曲位置和所使用的材料片。因此,例如,由于制造容差,导致存在接触部分的远端延伸超出气囊发火管连接器的配合面并且干扰和/或妨碍配合的一定风险。另外,保持器、气囊发火管连接器和/或接地接触件可能在配合期间受损和/或变形,结果可能变得不可能进行正确配合。为了对接触部分的远端的定位提供改进,在现有技术中,连接器外壳是已知的,连接器外壳具有用于支持接触部分的布置的纵向T形支撑凹槽。特别地,在设置基本上沿着接触部分的整个长度延伸的纵向T形支撑凹槽的情况下,弯曲半径对接触部分的长度的影响可以降低。然而,设置纵向T形支撑凹槽需要用于制造连接器外壳的复杂模制工具并且在气囊发火管连接器组装期间导致不期望的高摩擦。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用于减少或最小化上述问题和不足的插塞式连接器(特别地,用于气囊发火管连接器)的接地接触件以及(气囊发火管)插塞式连接器,其中,插塞式连接器适于与气囊发火管保持器插件(或气囊点火系统的插座)协作。特别地,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是提供插塞式连接器(分别地,气囊发火管连接器),该插塞式连接器包括接地接触件,该接地接触件容易安装于插塞式连接器并且提供与对应的接地接触件的固定且改进的接触。特别地,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是提供一种插塞式连接器,该插塞式连接器包括改进的连接器外壳,其中,外壳更容易制造并且提供改进的配合功能。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插塞式连接器和本专利技术的接地接触件来实现在阅读了以下描述后变得清楚的这些和其他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别地,这些目的通过一种插塞式连接器(尤其是气囊发火管连接器)来解决,其中,插塞式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外壳,连接器外壳具有插入部分;和至少一个凹接触端子,至少一个凹接触端子至少部分布置在插入部分中。插塞式连接器还包括接地接触件,接地接触件包括由金属片形成的中间部分和接触部分,其中,中间部分和接触部分具有相应的主表面和外围边缘;接触部分适于电接触反向连接器的对应的接地接触件,并且中间部分从接触部分分支;中间部分的主表面和接触部分的主表面与配合方向平行地取向。具有接触部分的接地接触件适于建立插塞式连接器(或者气囊发火管连接器)和反向连接器的接地接触件(诸如,气囊发火管的接地夹具或导电部分)之间的地连续性。优选地,在插塞式连接器的至少一个端子电接触反向连接器的相应引脚之前,创建该地连续性。金属片可以例如包含铜合金或者可被电镀有诸如锌、金等其他材料。电镀金属片可以减小电接触电阻并且可提供改进的耐腐蚀性。因为接地接触件包括由金属片形成的接触部分和中间部分,并且接触部分的主表面和中间部分的主表面(与金属片的主要主表面对应)与插塞式连接器的配合方向大体平行地布置,所以接触部分的长度不取决于任何弯曲半径或金属片厚度。因此,可以例如通过切割、压印等非常精确地制造接触部分的长度。接触部分的长度必须被理解为是从接触部分的远端到中间部分的分支测得的长度。由于中间部分的主表面和接触部分的主表面的上述取向,中间部分的外围边缘(特别地,中间部分的向着配合方向取向的边缘)是可以与连接器外壳接合的接合边缘。如果接触部分的长度比插入部分的长度短,则该接合防止接触部分的远端伸出到插塞式连接器的插入部分的配合面上方。因此,通过相对于插入部分的长度来选择接触部分的长度,接触部分的远端和插入部分的配合面可以大体齐平。这样允许在端子和相应的引脚在配合期间彼此电接触之前,接地接触件与反向连接器的对应的接地接触件电接触。另外,可以使插塞式连接器、接地接触件和/或对应的反向连接器受损的风险最小化。特别地,接触部分可在与配合方向A平行的方向上延伸,并且中间部分优选地与接触部分垂直地分支;中间部分的主表面和接触部分的主表面优选地布置在同一平面上。如果接触部分在与配合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延伸,则反向连接器的对应的接地接触件可在插塞式连接器与对应的反向连接器配合期间进行电接触的同时,沿着接地接触件进行引导。因此,在配合期间,不中断接地连续性。中间部分的垂直分支允许方便设计并且允许相应弯曲中间部分。如果接触部分和中间部件布置在同一平面上,则在从金属片切割出这些部分之后,不需要进一步弯曲处理,使得制造成本可以降低。在示例实施方式中,接触部分的长度并不取决于接触部分的弯曲,或接触部分和中间部分之间的弯曲。因此,以大体L形预成型体从金属片切割出接触部分和中间部分。L形预成型体的第一叶片对应于接触部分,并且第二叶片对应于中间部分。在切割了预成型体之后,L形预成型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用于气囊应用的插塞式连接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插塞式连接器(10),所述插塞式连接器(10)特别地为气囊发火管连接器,所述插塞式连接器(10)包括:连接器外壳(11),所述连接器外壳(11)具有插入部分(12);至少一个凹接触端子(20、20'),所述至少一个凹接触端子(20、20')至少部分布置在所述插入部分(12)中;以及接地接触件(30),所述接地接触件(30)包括由金属片形成的中间部分(32)和接触部分(33),其中,所述中间部分和所述接触部分具有相应的主表面和外围边缘,其中,所述接触部分(33)适于电接触反向连接器(40)的对应的接地接触件(43),并且所述中间部分(32)从所述接触部分(33)分支,并且其中,所述中间部分(32)的所述主表面和所述接触部分(33)的所述主表面与配合方向(A)平行地取向。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4.25 EP 16166810.81.一种插塞式连接器(10),所述插塞式连接器(10)特别地为气囊发火管连接器,所述插塞式连接器(10)包括:连接器外壳(11),所述连接器外壳(11)具有插入部分(12);至少一个凹接触端子(20、20'),所述至少一个凹接触端子(20、20')至少部分布置在所述插入部分(12)中;以及接地接触件(30),所述接地接触件(30)包括由金属片形成的中间部分(32)和接触部分(33),其中,所述中间部分和所述接触部分具有相应的主表面和外围边缘,其中,所述接触部分(33)适于电接触反向连接器(40)的对应的接地接触件(43),并且所述中间部分(32)从所述接触部分(33)分支,并且其中,所述中间部分(32)的所述主表面和所述接触部分(33)的所述主表面与配合方向(A)平行地取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塞式连接器(10),其中,所述接触部分(33)在与所述配合方向(A)平行的方向上延伸,并且其中,所述中间部分(32)优选地与所述接触部分(33)垂直地分支,其中,所述中间部分(32)的所述主表面和所述接触部分(33)的所述主表面优选地布置在同一平面上。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插塞式连接器(10),其中,所述接地接触件(30)还包括连接部分(31),所述连接部分(31)延伸穿过所述连接器外壳(10)并且适于连接到接地电缆,其中,所述连接部分(31)经由所述中间部分(32)连接到所述接触部分(3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塞式连接器(10),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凹接触端子(20、20')设置有延伸穿过所述连接器外壳(11)的电信号线(21、21'),并且其中,所述连接部分(31)基本上平行于所述电信号线(21、21')延伸,优选地,在垂直于所述配合方向(A)的平面上延伸,并且其中,所述中间部分(32)基本上在同一平面上延伸。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插塞式连接器(10),其中,所述中间部分(32)和所述接触部分并且优选地所述连接部分(31)由单个金属片形成。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插塞式连接器(10),其中,所述插塞式连接器包括至少两个凹接触端子(20、20'),所述至少两个凹接触端子(20、20')至少部分布置在所述插入部分(12)中,并且其中,所述接地接触件(30)的所述接触部分(33)至少部分地布置在所述连接器外壳(11)的所述插入部分(12)中,并且所述接触部分(33)优选地相对于所述至少两个凹接触端子(20、20')对称布置。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插塞式连接器(10),其中,所述接地接触件(30)的所述接触部分(33)包括远端(35),所述远端(35)在所述配合方向(A)上没有伸出到所述插入部分(12)的所述配合面(14)上方,并且其中,所述接触部分(33)的所述远端(35)优选地与所述插入部分(12)的所述配合面(14)齐平。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插塞式连接器(10),其中,所述连接器外壳(11)包括纵向引导凹槽(13),所述纵向引导凹槽(13)适于接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莱曼文森特·雷格尼尔
申请(专利权)人:德尔福国际业务卢森堡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卢森堡,LU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