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纹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5634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9 0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指纹传感器,包括多条第一触控电极条与多条第二触控电极条。第一触控电极条沿着第一方向排列,第二触控电极条沿着第二方向排列,且各第一触控电极条分别与各第二触控电极条相交错,以形成多个交错处,其中各第一触控电极条与各第二触控电极条于各交错处具有一最大夹角,且对应同一第一触控电极条的两个最大夹角彼此不相同。

Fingerprint sensor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fingerprint sensor, which includes a number of first touch electrode bars and a plurality of second touch electrode bars. The first touch electrode along the first direction, second touch electrodes arranged along a second direction, and the first touch electrodes are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touch electrodes are interleaved to form a plurality of nodes, wherein each of the first electrodes and the second touch touch electrodes in the staggered position has a maximum angle, and the corresponding the two largest angle the same first touch electrodes are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指纹传感器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指纹传感器,尤指一种具有以不垂直方式交错的驱动电极以及感测电极的电容式指纹传感器。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资料取得的方式越来越多样,使得个人隐私资料的保全越来越不容易。传统确保个人隐私的方式是通过密码保护,然而使用密码进行身份认证,不仅密码容易被泄漏或破解,使用者亦容易忘记密码,造成诸多不便。借此,生物辨识技术应运而生。通过人类独有的生理特征,例如指纹、虹膜或声音,辨识特定使用者的身份。由于指纹影像取得容易,具有十指皆可登录验证的多重性,且指纹传感器具有体积小、效能高且使用者接受度较高的优点,因此指纹辨识技术越来越获得重视,并已逐渐应用至各种消费性电子产品中。在目前指纹感测技术中,电容式指纹传感器由于可与集成电路整合且易于封装,最为普遍且常用。传统电容式指纹传感器是由条状驱动电极与条状感测电极构成,驱动电极与感测电极并相互交错形成感应单元,通过感应指纹的波峰与波谷与感应单元的电容变化取得完整指纹影像。传统指纹传感器中,任两相邻的驱动电极之间的间距彼此相同,且任两相邻的感测电极之间的间距彼此相同,这是最直观的设计方式。然而,由于指纹辨识技术在辨识上一般是针对指纹特征点的相关位置、特征条纹的角度与方向以及指纹图像做比对,若欲撷取较密集的影像信息,传统指纹传感器必须提高整体辨识的解析度,而无法针对指纹的特定区域撷取较密集的影像信息。此外,为提高整体辨识的解析度,传统指纹传感器须进一步缩减驱动电极之间的间距与感测电极之间的间距,但此设计会降低指纹传感器检测指纹波峰与波谷的耦合电容差异,进而降低感测到的指纹图像准确度。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指纹传感器,以针对不同区域的指纹获取较密集的指纹图像信息,或提高指纹检测的准确度。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指纹传感器,包括一中央区以及一周边区。指纹传感器包括多条第一触控电极条与多条第二触控电极条。第一触控电极条沿着第一方向依序排列。第二触控电极条沿着不同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依序排列,且各第一触控电极条分别与各第二触控电极条相交错,以形成多个交错处,其中各第一触控电极条与各第二触控电极条于各交错处具有一最大夹角,且对应同一第一触控电极条且分别位于中央区与周边区内的两个最大夹角彼此不相同。附图说明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其中:图1绘示了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指纹传感器的俯视示意图。图2绘示了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第一触控电极条与第二触控电极条的俯视示意图。图3绘示了指纹对应指纹传感器的关系示意图。图4绘示了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变化实施例的指纹传感器的俯视示意图。图5绘示了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变化实施例的指纹传感器的俯视示意图。图6绘示了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第三变化实施例的指纹传感器的俯视示意图。图7绘示了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第四变化实施例的指纹传感器的俯视示意图。图8绘示了本专利技术第五变化实施例的指纹传感器的俯视示意图。图9绘示了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指纹传感器的俯视示意图。图中元件标号说明如下:100A、100B、100C、100D、100E、100F、200指纹传感器102指纹辨识区102a中央区102b周边区104、104D、104E、104F、204第一触控电极条104D1第一条状部104D2第二条状部106、106”、106F、206第二触控电极条108、108’、108D、108E、108F感应单元110基板112主轴114分支组114a分支部116弯折结构116a第三条状部116b第四条状部118连接线204a、206a直条部208第三触控电极条210第四触控电极条PA1、PA1’第一部分PA2、PA2’第二部分PA3、PA3’第三部分PA4、PA4’第四部分SP1、SP1’第一子部分SP2、SP2’第二子部分SP3、SP3’第三子部分SP4、SP4’第四子部分SP5、SP5’第五子部分SP6、SP6’第六子部分SP7、SP7’第七子部分SP8、SP8’第八子部分θL最大角度P1、P1’第一节距P2、P2’第二节距P3、P3’第三节距P4、P4’第四节距P5、P5’第五节距P6、P6’第六节距P7、P7’第七节距P8、P8’第八节距D1第一方向D2第二方向D3第三方向D4第四方向A1、A1’第一面积A2、A2’第二面积A3、A3’第三面积具体实施方式为使熟习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能更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下文特列举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构成内容及所欲达成的功效。请参考图1,图1绘示了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指纹传感器的俯视示意图。如图1所示,指纹传感器100A具有一指纹辨识区102,且指纹辨识区102可包括一中央区102a以及一周边区102b。本实施例的周边区102b围绕中央区102a,但不限于此。本专利技术的周边区102b可设置于中央区102a的至少一侧。并且,指纹传感器100A包括多条第一触控电极条104以及多条第二触控电极条106。第一触控电极条104沿着第一方向D1依序排列。第二触控电极条106沿着不同于第一方向D1的第二方向D2依序排列,且各第一触控电极条104分别与各第二触控电极条106相交错,以形成多个交错处。第一方向D1与第二方向D2可分别例如为y轴与x轴,但不限于此,且亦可互换。各第一触控电极条104与各第二触控电极条106于各交错处具有一最大夹角θL,且对应同一第一触控电极条104的两个最大夹角θL彼此不相同。较佳地,此两不同的最大夹角θL分别位于中央区102a与周边区102b内。换言之,中央区102a内的两相邻第一触控电极条104与两相邻的第二触控电极条106围绕出的第一面积A1会与周边区102b内的两相邻第一触控电极条104与两相邻的第二触控电极条106围绕出的第二面积A2不相等。因此,通过同一第一触控电极条104与不同的第二触控电极条106具有不同的最大夹角θL,指纹传感器100A可分别于中央区102a与周边区102b内具有不同的感测特性。举例而言,由于中央区102a内的第一面积A1不同于周边区102b内的第二面积A2,因此可分别于中央区102a与周边区102b内具有不同的感测解析度,或者可分别于中央区102a与周边区102b内具有不同的耦合电容差异,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两不同的最大夹角θL亦可均位于中央区102a或位于周边区102b内。于本实施例中,各第一触控电极条104与各第二触控电极条106以非垂直方式彼此相交错,且彼此绝缘,并于各交错处形成一感应单元108,用以感测对应的指纹图像。举例而言,第一触控电极条104与第二触控电极条106可分别为驱动电极与感测电极,且第一触控电极条104设置于第二触控电极条106与手指之间,但不限于此,亦可互换。第一触控电极条104与第二触控电极条106可设置于基板110的同一侧,且两者之间可形成有绝缘层(图未示),以电性绝缘两者。或者,第一触控电极条104与第二触控电极条106可分别形成同一基板的两相对侧上,或分别形成于不同基板上并通过粘着层接合,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请参考图2,且一并参考图1,图2绘示了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第一触控电极条与第二触控电极条的俯视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指纹传感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指纹传感器,包括一中央区以及一周边区,且指纹传感器包括:多条第一触控电极条,沿着一第一方向排列;以及多条第二触控电极条,沿着不同于该第一方向的一第二方向排列,且各该第一触控电极条分别与各该第二触控电极条相交错,以形成多个交错处,其中各该第一触控电极条与各该第二触控电极条于各该交错处具有一最大夹角,且对应同一该第一触控电极条且分别位于该中央区与该周边区内的两个最大夹角彼此不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指纹传感器,包括一中央区以及一周边区,且指纹传感器包括:多条第一触控电极条,沿着一第一方向排列;以及多条第二触控电极条,沿着不同于该第一方向的一第二方向排列,且各该第一触控电极条分别与各该第二触控电极条相交错,以形成多个交错处,其中各该第一触控电极条与各该第二触控电极条于各该交错处具有一最大夹角,且对应同一该第一触控电极条且分别位于该中央区与该周边区内的两个最大夹角彼此不相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对应同一该第一触控电极条的该多个最大夹角从该第一触控电极条的中心点朝两端逐渐变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触控电极条与各该第二触控电极条以非垂直方式相交错。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传感器,其特征在于,一第一部分的该多个第一触控电极条分别朝向该第一方向弯曲,一第二部分的该多个第一触控电极条分别朝向该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弯曲,该第二部分的该多个第一触控电极条与该第一部分的该多个第一触控电极条依序沿着该第一方向设置。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指纹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部分中邻近该第二部分的任两相邻的该多个第一触控电极条的中心点之间的节距(pitch)大于该第一部分中远离该第二部分的任两相邻的该多个第一触控电极条的中心点之间的节距。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指纹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部分中邻近该第二部分的任两相邻的该多个第一触控电极条的中心点之间的节距小于该第一部分中远离该第二部分的任两相邻的该多个第一触控电极条的中心点之间的节距。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指纹传感器,其特征在于,一第三部分的该多个第二触控电极条分别朝向该第二方向弯曲,一第四部分的该多个第二触控电极条分别朝向该第二方向的相反方向弯曲,该第四部分的该多个第二触控电极条与该第三部分的该多个第二触控电极条依序沿着该第二方向设置。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指纹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三部分中邻近该第四部分的任两相邻的该多个第二触控电极条的中心点之间的节距大于该第三部分中远离该第四部分的任两相邻的该多个第二触控电极条的中心点之间的节距。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指纹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三部分中邻近该第四部分的任两相邻的该多个第二触控电极条的中心点之间的节距小于该第三部分中远离该第四部分的任两相邻的该多个第二触控电极条的中心点之间的节距。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指纹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二触控电极条分别为直条状。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触控电极条的中心点与一端在该第一方向上的偏移量为约10微米。12.一种指纹传感器,包括一中央区以及一周边区,且指纹传感器包括:多条第一触控电极条,沿着一第一方向排列;以及多条第二触控电极条,沿着不同于该第一方向的一第二方向排列,且各该第一触控电极条分别与各该第二触控电极条相交错,以形成多个交错处,其中该中央区内的两相邻第一触控电极条与两相邻的第二触控电极条围绕出的一第一面积与该周边区内的两相邻第一触控电极条与两相邻的第二触控电极条围绕出的一第二面积不相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子维
申请(专利权)人:晨星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