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隔火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51264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6: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隔火机构,旨在解决由于炉内火势过旺引燃正在进行落料的垃圾,对操作人员产生危害的技术问题,包括炉体、第一隔火组件、第二隔火组件以及驱动组件,炉体从上至下划分为进料区、隔火区以及焚烧区,第一隔火组件及第二隔火组件设置在隔火区,并阶段式将垃圾传递送入焚烧区燃烧,在送料过程中,第一隔火组件与第二隔火组件始终保持在进料区和焚烧区之间形成阻隔,保证了装置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对操作人员起到保护作用,结构简单且巧妙。

A safety fire isolation mechanis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ire safety mechanism to solve the furnace fire due to excessive ignition are dropping material waste, produce technical problems harm to operating personnel, which comprises a furnace body, the first fire component, second fire components and drive components, furnace body from top to bottom into the feed zone isolation and fire and burning the fire area, the first component and the two component is arranged in the fire by fire, and the stage will transfer into the garbage incineration combustion zone, in the process of feeding, the first fire component and the second component fire always form a barrier between the feed zone and the burning area, ensure the safety during the operation process of the plant, to protect the operator, simple structure and ingeniou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隔火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垃圾焚烧炉领域,具体为一种安全隔火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消费水平日益提高,生活垃圾积累越来越多,通过深度掩埋处理生活垃圾的效率已经低于垃圾的增长率,掩埋生活垃圾需要大面积用地,而且掩埋在地下的垃圾很容易污染地下水资源;为了克服掩埋处理垃圾方式产生的问题,目前很多城市利用垃圾焚烧炉集中密闭焚烧生活垃圾,通过焚烧对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垃圾焚烧处理是将垃圾放在焚烧炉中进行燃烧,释放出热能,余热回收可供热或发电,烟气净化后排出,少量剩余残渣排出填埋或作其他用途,焚烧处理技术特点是处理量大、减容性好、无害化彻底,且有热能回收作用,因此,对垃圾实行焚烧处理是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有效处理方式。但是传统的焚烧炉都是采用人工投料将垃圾从焚烧炉的进料口中投入,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由于炉内火势过旺,在投料过程中直接引燃正在进行落料的垃圾,从而对操作人员产生危害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安全隔火机构,通过将炉体从上至下划分为进料区、隔火区及焚烧区,并在隔火区设置第一隔火组件和第二隔火组件,将进料区和焚烧区进行阻隔,解决了由于炉内火势过旺引燃正在进行落料的垃圾,对操作人员产生危害的技术问题,且结构巧妙。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隔火机构,包括炉体,包括:第一隔火组件,所述第一隔火组件包括第一隔门件、第一控制件以及第一回复件;第二隔火组件,所述第二隔火组件包括第二隔门件、第二控制件以及第二回复件,所述第二隔火组件通过皮带传动方式与第一隔火组件连接;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通过皮带传动方式与第二隔火组件连接,该驱动组件同步驱动第一隔火组件与第二隔火组件进行运转。作为改进,所述第一隔火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隔火组件的上方,其包括第一隔门件、第一控制件以及第一回复件,所述第一隔门件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隔门,该第一隔门绕其与所述炉体的铰接点旋转;所述第一控制件控制所述第一隔门开闭;所述第一回复件用于进行第一隔门的复位工作。作为改进,所述第二隔火组件其包括第二隔门件、第二控制件以及第二回复件,所述第二隔门件包括对称设置于的第二隔门,该第二隔门绕其与所述炉体的铰接点旋转;所述第二控制件控制所述第二隔门开闭;所述第二回复件用于进行第二隔门的复位工作。作为改进,所述第一控制件控制所述第一隔门打开时,所述第二回复件控制所述第二隔门关闭;所述第一回复件控制所述第一隔门弹性回复关闭时,所述第二控制件控制所述第二隔门打开。作为改进,所述第一控制件与第二控制件均包括:若干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隔门和第二隔门纵向的两侧,其一端与该第一隔门或第二隔门的中部铰接,且其另一端沿所述炉体的炉壁上下滑动;若干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隔门和第二隔门纵向的两侧,其一端与该第一隔门或第二隔门的中部铰接,且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铰接,并沿所述炉体的炉壁上下滑动;若干滚轮,所述滚轮均对称设置于所述炉体纵向的两侧,其通过刚性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的铰接点;以及若干凸轮,所述凸轮对称设置于所述炉体纵向的两侧,其均位于所述滚轮的正上方。作为改进,所述第一回复件与第二回复件分别对称设置于第一隔门件与第二隔门件的两端,该第一回复件与第二回复件均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置于所述滚轮的下方,其中部开设有避让槽;导杆,所述导杆对称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板的两侧;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套设于所述导杆上,其沿该导杆上下滑动,且其上端与所述刚性连接件抵触设置;以及回复弹簧,所述回复弹簧套设于所述导杆上,其抵触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与支撑块之间。作为改进,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设置于所述炉体外侧壁上,其通过皮带传动方式与所述第二隔火组件传动连接;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通过皮带传动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其贯穿所述炉体设置于所述第一隔门的上方;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的下方,其通过皮带传动与该第一转轴连接。作为改进,所述凸轮均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或第二转轴的两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隔火区设置第一隔火组件和第二隔火组件,第一隔火组件和第二隔火组件进行阶段式传递落料的同时,将进料区和焚烧区进行阻隔,能有效防止由于炉内火势过旺引燃正在进行落料的垃圾,对操作人员产生危害的情况发生;(2)本专利技术通过将烟道沿隔火区向下与所焚烧区连通,焚烧区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从烟道排出时,高温烟气对进料区和隔火区暂存的垃圾进行烘干预热,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的焚烧效率,降低了排气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且对废气中热量进行了回收利用。(3)本专利技术通过导料板和第一转轴配合,导料板将垃圾引导落向第一转轴,第一转轴利用其自身上的搅拌齿对垃圾进行拨散,使垃圾落入焚烧区燃烧时,增大与火焰的接触面积,进行更充分的燃烧,提高了焚烧效率;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垃圾燃烧充分,装置运行安全,节能环保等优点,且结构巧妙,尤其适用于垃圾焚烧炉领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后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隔火组件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二隔火组件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与图2所示,一种安全隔火机构,包括炉体1,包括:第一隔火组件2,所述第一隔火组件2包括第一隔门件21、第一控制件22以及第一回复件23;第二隔火组件3,所述第二隔火组件3包括第二隔门件31、第二控制件32以及第二回复件33,所述第二隔火组件3通过皮带传动方式与第一隔火组件2连接;驱动组件4,所述驱动组件4通过皮带传动方式与第二隔火组件3连接。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炉体1从上至下化分为进料区10、隔火区11以及焚烧区12,所述进料区10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烟道13,该烟道13沿所述隔火区11向下与所述焚烧区12连通。值得说明的是,垃圾在焚烧区12内进行焚烧时,产生的烟气从两侧的烟道13排出,由于烟气带有焚烧区12的高温,在经过进料区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安全隔火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全隔火机构,包括炉体(1),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隔火组件(2),所述第一隔火组件(2)包括第一隔门件(21)、第一控制件(22)以及第一回复件(23);第二隔火组件(3),所述第二隔火组件(3)包括第二隔门件(31)、第二控制件(32)以及第二回复件(33),所述第二隔火组件(3)通过皮带传动方式与第一隔火组件(2)连接;驱动组件(4),所述驱动组件(4)通过皮带传动方式与第二隔火组件(3)连接,该驱动组件(4)同步驱动第一隔火组件(2)与第二隔火组件(3)进行运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隔火机构,包括炉体(1),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隔火组件(2),所述第一隔火组件(2)包括第一隔门件(21)、第一控制件(22)以及第一回复件(23);第二隔火组件(3),所述第二隔火组件(3)包括第二隔门件(31)、第二控制件(32)以及第二回复件(33),所述第二隔火组件(3)通过皮带传动方式与第一隔火组件(2)连接;驱动组件(4),所述驱动组件(4)通过皮带传动方式与第二隔火组件(3)连接,该驱动组件(4)同步驱动第一隔火组件(2)与第二隔火组件(3)进行运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隔火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火组件(2)设置于所述第二隔火组件(3)的上方,其包括第一隔门件(21)、第一控制件(22)以及第一回复件(23),所述第一隔门件(21)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隔门(211),该第一隔门(211)绕其与所述炉体(1)的铰接点旋转;所述第一控制件(22)控制所述第一隔门(211)开闭;所述第一回复件(23)用于进行第一隔门(211)的复位工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安全隔火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火组件(3)其包括第二隔门件(31)、第二控制件(32)以及第二回复件(33),所述第二隔门件(31)包括对称设置于的第二隔门(311),该第二隔门(311)绕其与所述炉体(1)的铰接点旋转;所述第二控制件(32)控制所述第二隔门(311)开闭;所述第二回复件(33)用于进行第二隔门(311)的复位工作。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安全隔火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件(22)控制所述第一隔门(211)打开时,所述第二回复件(33)控制所述第二隔门(311)关闭;所述第一回复件(23)控制所述第一隔门(211)弹性回复关闭时,所述第二控制件(22)控制所述第二隔门(311)打开。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安全隔火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件(22)与第二控制件(32)均包括:若干第一连杆(221),所述第一连杆(221)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隔门(211)和第二隔门(311)纵向的两侧,其一端与该第一隔门(211)或第二隔门(311)的中部铰接,且其另一端沿所述炉体(1)的炉壁上下滑动;若干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润良
申请(专利权)人:长兴嘉诚炉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