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4995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6: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登高梯,解决了登高梯在固定和移动之间转化不完全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登高梯,包括梯架,所述梯架的底部设有四个安装座,四个所述安装座内部均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部均设有滚轮组件,两个相对所述安装座之间设有控制两所述滚轮组件分别相对于所述安装座同时伸进或伸出的调节组件,所述安装座与所述滚轮组件之间还设置有用于使滚轮组件保持伸出状态的限位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登高梯,通过设置调节组件控制滚轮组件的伸进伸出,通过限位组件使滚轮组件保持伸出状态,如此实现登高梯移动和固定之间转化简单方便且转化完全。

Staircas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limbing ladder, climbing ladder solves the problem of incomplete conversion between fixed and mobile, the key points of the technical scheme is a kind of climbing ladder comprises a ladder frame, the bottom of the ladder frame is provided with four mounting seat four, the seat is installed inside the cavity. Inside the cavity are equipped with roller components, control two of the rolling wheel assembly respectively with respect to the installation and adjustment of the assembly seat and into or out of the two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installation seat, to keep out the roller assembly limiting component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mounting seat and the roller assembly.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limbing ladder, which controls the expansion and extension of the roller assembly by setting the adjusting component, and keeps the roller component out of the state through the limiting component, thus realizing the transformation between the moving and fixing of the climbing ladder, which is simple, convenient and complete transform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登高梯
本技术涉及登高作业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登高梯。
技术介绍
在工作生活中,许多地方需要使用登高梯进行登高作业,但是一般的梯子在使用的时候,必须要有人帮忙将登高梯抵住,防止登高梯与地面发生滑动而产生危险,这样的话本来只需要一个人就能完成的工作变成了需要两个人来完成,浪费了劳动力。针对上述情况,公开号为CN204402338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名称为便于移动的吸盘登高梯,这种结构的登高梯在使用的时候,通过吸盘与地面吸合,使登高梯底部不会与底面发生滑动,通过支撑弹簧的作用,在使用完成后踩下操纵梁上的弹簧复位机构使滚轮回复至初始位置,并将吸盘与底面分离,便于登高梯的周转移动。这种登高梯虽然能够通过吸盘和地面吸合,但是当工作人员刚踏上踏板时,会因重量不够而不能将弹簧压下去,使得登高梯上的吸盘不能与地面吸合而容易发生移动,登高梯移动和固定之间转化不能一步转化完全,从而容易出现意外,发生危险。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登高梯,使得登高梯的移动和固定之间转化简单方便,且能够一步到位转化完全,一个人就可以完成所有操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登高梯,包括梯架,所述梯架的底部设有四个安装座,四个所述安装座内部均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部均设有滚轮组件,两个相对所述安装座之间设有控制两所述滚轮组件分别相对于所述安装座同时伸进或伸出的调节组件,所述安装座与所述滚轮组件之间还设置有用于使滚轮组件保持伸出状态的限位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登高梯包括梯架,梯架的底部设有四个安装座,安装座下方设有开口,开口供滚轮组件伸进伸出,安装座的内部设有空腔,此空腔容纳滚轮组件和限位组件,如此将滚轮组件和限位组件放置在空腔内,两个安装座之间设置有一个共同的调节组件,调节组件控制两个滚轮组件分别相对于安装座的伸进伸出,安装座相对于滚轮支架之间还设有限位组件,限位组件用于使滚轮组件保持伸出状态,如此使得移动过程中滚轮组件不会伸进安装座之中,若滚轮组件伸出于安装座时,登高梯处于移动状态,若滚轮组件伸进安装座时,登高梯处于固定状态,如此登高梯的移动和固定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就能够完成转化,且转动一步完成,固定时后的登高梯不会发生移动,这样很多工作只需要一个人就能够完成,且保证了登高人员的安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滚轮组件包括滚轮支架,所述滚轮支架的下方转动连接有万向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滚轮组件包括滚轮支架,滚轮支架的下方转动连接有万向轮,当滚轮组件伸出安装座时,可以通过万向轮的滚动带动整个登高梯的移动,能够各个方向转动,使得登高梯的移动更加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座内的调节支架,所述调节支架与所述滚轮支架转动连接,所述调节支架长度方向上开设有T型长槽,所述T形长槽内滑动卡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转动卡接有带有外螺纹的控制杆,所述安装座侧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控制杆从所述通孔中伸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座内的调节支架,调节支架与滚轮支架之间为转动连接,如此控制调节支架相对于安装座的转动能够带动滚轮支架的转动,调节支架长度方向上开设有T型长槽,T型长槽内滑动卡接有调节杆,如此调节杆在空腔内的长度变化可以控制控制调节支架的转动角度,调节杆转动卡接有带有外螺纹的控制杆,安装座侧壁上开设有通孔,控制杆从通孔中伸出,如此对转动控制杆就够调节调节支架的转动角度,如此控制滚轮组件的伸出或者收缩。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两个位于同一直线的所述安装座之间设有两边开口设置的控制套筒,所述控制套筒两端设有旋向相反的内螺纹,两所述控制杆分别从两侧螺纹连接于所述控制套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位于同一直线的安装座之间设有两边开口设置的控制套筒,控制套筒的两端设有旋向相反的内螺纹,两安装座内伸出的控制杆分别螺纹连接于控制套筒的两侧,如此当转动控制套筒时,由于控制套筒两端的旋向相反,故两控制杆同时相对于各自的安装座伸出或者伸进相同的距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两控制套筒之间转动连接有控制皮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控制套筒之间转动连接有控制皮带,如此当皮带转动的时候,能够同时带动两个控制套筒同角度转动,这样就可以通过控制皮带的调节同时控制四个安装座内的滚轮组件伸进或者伸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套筒周壁和所述控制皮带内壁上均设有凹凸不平的花纹用于增加控制套筒和皮带之间的摩擦力。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套筒周壁和控制皮带内壁上设有凹凸不平的条纹,如此设置是为了增加控制套筒和控制皮带之间的摩擦力,不会发生控制皮带转动而不带动控制套筒转动的情况存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皮带外表面设置有间距相同的捏持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皮带外表面设置有间距相同的捏持部,通过捏持部来转动控制皮带,为控制皮带提供多个受力点,使得控制皮带的转动方便快捷。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所述调节支架背离调节杆一侧并向下延伸的挡板,所述安装座开设通孔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挡板和所述限位杆均与所述滚轮支架间歇抵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组件包括设置在调节支架背离调节杆一侧向下延伸的挡板,挡板与滚轮支架间歇抵触,当滚轮支架和调节支架转动到竖直位置时,挡板抵触在滚轮支架上使得滚轮支架无法朝向背离调节杆的一侧继续转动,安装座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杆,限位杆位于安装有调节杆的一侧,限位杆与滚轮支架间歇抵触,当滚轮支架和调节支架处于垂直状态时,限位杆抵触在滚轮支架上,使得滚轮支架无法向调节杆一侧转动,通过限位杆和挡板的共同作用使得滚轮支架保持竖直状态或者收进空腔内。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一,通过设置调节组件实现滚轮组件伸进或者伸出安装座,需要移动时调节滚轮组件伸出,需要固定时将滚轮组件收进安装座内,由安装座进行支撑,如此登高梯的移动和固定转换方便,一个人就可以完成所以的操作;其二,通过设置控制皮带同时控制两个调节组件,如此实现四个滚轮组件同时伸进或者伸出安装座。附图说明图1为登高梯的整体结构图,主要用于表现登高梯整体结构;图2为登高梯的局部剖视图一,主要用于表现登高梯处于不移动状态时,安装座的内部结构;图3为登高梯局部结构示意图一,主要用于表现安装座的内部结构;图4为登高梯的局部剖视图二,主要用于表现登高梯能够滚动时,安装座的内部结构;图5为登高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主要用于表现控制皮带和控制套筒之间的连接结构。其中:1、梯架;2、安装座;21、空腔;22、通孔;3、滚轮组件;31、滚轮支架;32、万向轮;4、调节组件;41、调节支架;411、T型长槽;42、调节杆;43、控制杆;44、控制套筒;45、控制皮带;451、捏持部;452、凸起;5、限位组件;51、挡板;52、限位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登高梯,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梯架1,梯架1的底部设有四个安装座2,四个安装座4内部均设有滚轮组件3,两个相对的安装座2之间设有调节组件4,调节组件4能够控制两滚轮组件3相对于安装座2同时伸进或者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登高梯

【技术保护点】
一种登高梯,包括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梯架(1)的底部设有四个安装座(2),四个所述安装座(2)内部均设有空腔(21),所述空腔(21)内部均设有滚轮组件(3),两个相对所述安装座(2)之间设有控制两所述滚轮组件(3)分别相对于所述安装座(2)同时伸进或伸出的调节组件(4),所述安装座(2)与所述滚轮组件(3)之间还设置有用于使滚轮组件(3)保持伸出状态的限位组件(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登高梯,包括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梯架(1)的底部设有四个安装座(2),四个所述安装座(2)内部均设有空腔(21),所述空腔(21)内部均设有滚轮组件(3),两个相对所述安装座(2)之间设有控制两所述滚轮组件(3)分别相对于所述安装座(2)同时伸进或伸出的调节组件(4),所述安装座(2)与所述滚轮组件(3)之间还设置有用于使滚轮组件(3)保持伸出状态的限位组件(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登高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组件(3)包括滚轮支架(31),所述滚轮支架(31)的下方转动连接有万向轮(3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登高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4)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座(2)内的调节支架(41),所述调节支架(41)与所述滚轮支架(31)转动连接,所述调节支架(41)长度方向上开设有T型长槽(411),所述T形长槽(411)内滑动卡接有调节杆(42),所述调节杆(42)转动卡接有带有外螺纹的控制杆(43),所述安装座(2)侧壁上开设有带有通孔(22),所述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欣苗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