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壁扶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4898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5: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墙壁扶手,包括内板体、固定座和外板体,所述的外板体滑动连接于内板体上,其特征是:所述的内板体远离外板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的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所述的固定座的两端分别与墙壁、内板体抵触设置,所述的固定座上固定有第一挡块与第二挡块,所述的第一挡块与第一凹槽的内壁贴合,所述的第二挡块与第二凹槽的内壁贴合,所述的内板体上设置有紧固件,所述紧固件一次穿过墙壁、固定座和内板体并螺纹连接有锁紧套,所述的锁紧套与所述内板体抵触设置,达到了使老人和病人不易摔倒的目的。

A wall armres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wall handrail, including inner plate body, a fixed seat and the outer plate, outer plate and the sliding plate is connected to the inner body,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inner board body from one side of the plate body is provided with first grooves and second grooves,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first groove second and the groove are arranged in parallel at both ends of the fixed seat respectively with the wall and the inner plate body conflict set, the first block and the second block is fixed on the fixed seat, wherein the first block and the first groove is attached to the inner wall, the second block is attached to the inner wall of block with second grooves, the inner plate body is arranged on the fastener, the fastener through the wall, a fixed seat and the inner plate body and a threaded connection with the locking sleeve, the lock sleeve and the inner plate body conflict settings, to make the old man and the patient is not easy The purpose of fal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墙壁扶手
本技术涉及一种墙壁扶手。
技术介绍
在一些公众场所中常见到扶手,如:地铁的楼梯墙壁上装有扶手、医院的走廊墙壁上也装有扶手,扶手扶助、方便老人和病人的行走。目前,公告号为CN2823410Y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防撞扶手,它包括外板体、内板体、转角块以及固定座,在所述外板体上下两侧设有弧形的内翻部,所述内板体上侧设有与外板体相适配的外翻部,下侧设有下撑部,内板体上还设有凹槽和扣合部,外、内板体的端部连接有所述转角块,转角块上设有插接部,插接部插入内板体的凹槽并由螺栓螺固,内板体的背面固定至少一个固定座。这种防撞扶手结构简单,但在使用的过程中,病人和老人将手搭在外板体上,并对外板体施加下压力,螺栓的长期使用容易松动,使得内板体与固定座之间容易产生相对窜动,老人和病人倚靠扶手上时,容易因突然下移而摔倒。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墙壁扶手,通过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将固定座与内板体之间的连接更为紧密,使内板体与固定座之间不易产生相对窜动,达到使老人和病人不易摔倒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墙壁扶手,包括内板体、固定座和外板体,所述的外板体滑动连接于内板体上,所述的内板体远离外板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的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所述的固定座的两端分别与墙壁、内板体抵触设置,所述的固定座上固定有第一挡块与第二挡块,所述的第一挡块与第一凹槽的内壁贴合,所述的第二挡块与第二凹槽的内壁贴合,所述的内板体上设置有紧固件,所述紧固件一次穿过墙壁、固定座和内板体并螺纹连接有锁紧套,所述的锁紧套与所述内板体抵触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使第一挡块以及第二挡块分别与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的内壁抵触,使得老人和病人对外板体施加下压力时,通过第一挡块与第二挡块的抵触作用,即使紧固件产生一定的松动,内板体与固定座之间也不易产生相对移动,从而使内板体得以放置更为稳定,使得老人和病人在倚靠在外板体上时,内板体不易产生窜动,从而不易使老人和病人摔倒。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固定座背对内板体的一侧开设有容纳腔,所述的容纳腔内固定有加强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容纳腔的开设,一方面可以减小固定座的自重,同时能够节约生产成本,加强板的设置,使得固定座在减小自重的同时不易降低结构强度,使固定座不易损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固定座远离内板体的一侧往远离紧固件的方向弯折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固定座远离内板体的一侧能够增加与墙壁的接触面积,使得老人和病人倚靠在外板体上时,固定座能够放置稳定,从而能够进一步提升内板体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加强板包括一体化设置的第一加强段和第二加强段,所述的第一加强段和第二加强段形成十字形,所述的第一加强段与第二加强段的连接处固定有安装管,所述的紧固件穿设于安装管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十字形的加强板能够具有较强的结构强度,使得安装管不易发生损坏,提升了对安装管的保护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容纳腔的内壁上固定有加强台,所述的加强台与所述安装管固定连接,所述的加强台置于内板体与所述安装管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台的设置,能够进一步提升安装管的结构强度,使安装管不易发生损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固定座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防滑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防滑槽的设置,能够使固定座的安装更为便利。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外板体背对内板体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第二防滑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防滑槽的设置,能够使老人和病人扶着外板体时,增加手部与外板体之间的摩擦力,使得老人和病人更不易摔倒。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外板体采用PVC制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外板体的质量较轻,减小了对紧固件所造成的压力,进一步提升了固定座以及内板体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内板体采用铝合金制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内板体具有较轻的质量的同时,使内板体具有较好的机械稳定性,使得内板体和外板体能够对老人和病人具有良好的支撑作用,不易发生形变。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第一挡块与第一凹槽的内壁贴合,第二挡块与第二凹槽的内壁贴合,继而将紧固件穿过墙壁、安装管、加强台以及内板体,使锁紧套螺纹连接在紧固件远离墙壁的一端,将固定座和内板体固定在墙壁上,继而将外板体滑动连接在内板体上,在老人和病人倚靠在外板体上,对外板体施加下压力,外板体对内板体施加下压力,使内板体与固定座之间产生相对移动的趋势,通过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的抵触作用,对固定座支撑,使内板体与固定座之间不易产生相对移动,从而使老人和病人倚靠在外板体上更为稳定,同时,通过第二防滑槽的设置,增加了摩擦力,使老人和病人不易摔倒。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方向视图;图3为图1的B方向视图。附图标记:1、外板体;11、第二防滑槽;2、内板体;21、安装槽;22、引导槽;23、第一凹槽;24、第二凹槽;3、固定座;31、第一挡块;32、第二挡块;33、第一防滑槽;4、容纳腔;51、加强台;52、安装管;53、紧固件;6、加强板;61、第一加强段;62、第二加强段;7、护板;71、放置凹槽。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3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墙壁扶手,包括外板体1,外板体1采用PVC制成外板体1呈长条状,将外板体1的两侧往中部弯折,形成一个容纳槽,将内板体2置于该容纳槽中,并且将内板体2与外板体1滑动连接。外板体1背对内板体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防滑槽11。内板体2水平放置,并采用铝合金制成。内板体2呈长条状。在内板体2朝向外板体1的一侧开设有三个相互平行的安装槽21。并且安装槽21的长度方向与内板体2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这三个安装槽21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内板体2的上下两侧的外壁上均开设有弧形设置的引导槽22,将外板体1的内壁与引导槽22的外壁滑动连接。两个引导槽22的长度方向与内板体2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在内板体2背对外板体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23和第二凹槽24。使第一凹槽23与第二凹槽24之间形成一个凸起。固定座3采用PVC材料制成。将固定座3的一端贴合与上述凸起上,并且将第一挡块31和第二挡块32固定于此端的固定座3上。第一挡块31的内壁与第一凹槽23的内壁贴合。第二挡块32的内壁与第二凹槽24的内壁贴合。为了便于生产,将第一挡块31、第二挡块32以及固定座3一体化设置。固定座3的外壁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防滑槽33。第一防滑槽33采用PVC制成。将固定座3置于墙壁和内板体2之间,并且,使固定座3靠近墙壁的一端的横截面呈逐渐增加设置。在固定座3朝向墙壁的一侧开设有容纳腔4,在容纳腔4内固定有加强台51,加强台51呈圆筒状。安装管52的一端固定在加强台51上,另一端往靠近墙壁的方向延伸,并且将安装管52与加强台51同轴设置。加强板6包括第一加强段61和第二加强段62,第一加强段61和第二加强段62形成十字形,将安装管52置于第一加强段61和第二加强段62的连接处。在固定座3朝向内板体2的一侧开设有通孔,在内板体2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墙壁扶手

【技术保护点】
一种墙壁扶手,包括内板体(2)、固定座(3)和外板体(1),所述的外板体(1)滑动连接于内板体(2)上,其特征是:所述的内板体(2)远离外板体(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23)和第二凹槽(24),所述的第一凹槽(23)与第二凹槽(24)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所述的固定座(3)的两端分别与墙壁、内板体(2)抵触设置,所述的固定座(3)上固定有第一挡块(31)与第二挡块(32),所述的第一挡块(31)与第一凹槽(23)的内壁贴合,所述的第二挡块(32)与第二凹槽(24)的内壁贴合,所述的内板体(2)上设置有紧固件(53),所述紧固件(53)依次穿过墙壁、固定座(3)和内板体(2)并螺纹连接有锁紧套,所述的锁紧套与所述内板体(2)抵触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墙壁扶手,包括内板体(2)、固定座(3)和外板体(1),所述的外板体(1)滑动连接于内板体(2)上,其特征是:所述的内板体(2)远离外板体(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23)和第二凹槽(24),所述的第一凹槽(23)与第二凹槽(24)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所述的固定座(3)的两端分别与墙壁、内板体(2)抵触设置,所述的固定座(3)上固定有第一挡块(31)与第二挡块(32),所述的第一挡块(31)与第一凹槽(23)的内壁贴合,所述的第二挡块(32)与第二凹槽(24)的内壁贴合,所述的内板体(2)上设置有紧固件(53),所述紧固件(53)依次穿过墙壁、固定座(3)和内板体(2)并螺纹连接有锁紧套,所述的锁紧套与所述内板体(2)抵触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壁扶手,其特征是:所述的固定座(3)背对内板体(2)的一侧开设有容纳腔(4),所述的容纳腔(4)内固定有加强板(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墙壁扶手,其特征是:所述的固定座(3)远离内板体(2)的一侧往远离紧固件(53)的方向弯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培根
申请(专利权)人:诸暨市康乐机械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